魏序
夫士君子立言,不有實學,焉能附于古圣賢之末;非有卓識,又安能窺夫古圣賢之心。
余嘗言可上契一百化生其要十年三者相之暇選注,又覺珠玉之在前矣,殆仲景之功臣,古昔圣賢之羽翼也。以之砭俗學而示來茲,流之一壺也。夫余髦矣,一官去守,匆匆北歸,不能更與王子把臂朝夕,疑義相晰,不然。書此為序,兼志別焉。
時雍正辛亥季春年家弟鄉(xiāng)魏荔彤念庭氏題。
自序
嘗讀《周禮》,疾醫(yī)掌養(yǎng)萬民之疾病,以五味、五谷、五藥養(yǎng)其病,以五聲、五氣、五色視準乎其于《脈尚軒岐著《靈》、《素》,伊芳尹巫咸作《湯液》,扁鵲解《八十一難》,皆醫(yī)中上圣,莫或儷至東漢張仲景著書一十六卷,其《傷寒論》申明六經(jīng)治病,采擇祖方,化成百十三方、九十七法,處方則一成而不易,用法則萬變而不滯,上紹軒黃,下開來哲,猶馬遷之于子美之于詩,平原之于書,可謂兼先圣之長,其醫(yī)學之集大成者乎?厥后唐王冰始有注宋錢仲陽發(fā)議論,迨成無己有方解,吳鶴皋有方考,柯韻伯有《名醫(yī)方論》,國朝汪集眾說而成注,遞相祖述,輔翼前人,厥功偉矣。獨于方之有矩,法之有規(guī),猶鮮有旁通之者。夫用藥之道,等于用兵,廢孫吳之法,而曰我善為陣、我善為戰(zhàn),烏合之眾,足為節(jié)制之師也明矣。然車戰(zhàn)之制,房用之而卒以致敗,則神明變化之用,終有未盡余不敏,竊選古方之合于三方四制十劑者,為之顯微闡幽,申明其方之中矩,法之中規(guī)柔有變,約制有道,治三焦則分大小之制,處銖兩則分多寡之數(shù),其間辨五行之生化,時之溫嚴,審人事之陰陽虛實,與夫藥性之君臣佐使,無不調(diào)而劑焉,所謂運用之妙,一心,皆古人未發(fā)之蘊,而猶不敢參以臆說也。蓋醫(yī)之精義,皆具于書,顧世人習焉而耳,因厘為三卷。上卷獨明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中下二卷發(fā)明內(nèi)科、女瘍科、幼科、眼科及各科之方,末附雜方藥性,名曰《古方選注》。雖不敢謂有當于立業(yè),然古人之書本可以不朽,而余得疏通推闡于后,則質(zhì)之古人,或不至以余言為繆戾于《周禮》疾醫(yī)之旨,殆亦有合也夫?遂書之以為序,雍正十年九月望后六日古吳王子三序并書,時年七十有五。
絳雪園古方選注條目
(仲景《傷寒論》辨六經(jīng)為病,非辨風寒也,其方亦以上下表里寒熱為治,非專治傷寒也。
或變,寒論桂枝湯,和劑祖方也。
白虎湯,寒劑祖方也。
四逆湯,溫劑祖方也。
麻黃湯,汗劑祖方也。
梔豉湯,吐劑祖方也。
承氣湯,下劑祖方也。
梔豉湯、瓜蒂散,宣可決壅也。
五苓散、十棗湯,通可行滯也。
附子湯、理中丸,補可扶弱也。
陷胸湯、承氣湯,抵當湯,泄可去閉也。
麻黃湯、葛根湯,輕可散實也。
龍骨牡蠣湯,重可鎮(zhèn)怯也。
石脂丸、桃花湯,澀可去脫也。
豬膽導、蜜煎導,滑可去著也。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燥可去濕也。
黃連阿膠湯,潤可去枯也。
白虎湯,寒能勝熱也。
白通湯、四逆湯,熱可制寒也。
桂枝湯,解肌表之汗,是宣發(fā)形肉之陽氣也。
麻黃湯,發(fā)經(jīng)絡之汗,是疏通血脈之陰氣也。
葛根湯,解肌肉之汗,是升提津液之清氣也。
大青龍湯,泄胸中之汗,清內(nèi)擾之陽氣也。
小青龍湯,發(fā)心中之汗,滌內(nèi)蓄之水氣也。
麻黃湯,邪傷營而不傷形者,竟發(fā)汗以散邪也。
桂枝湯,邪傷衛(wèi)而已傷形者,服之粥漬形以為汗也。
麻黃細辛湯,用附子升腎液以為汗也。
附子湯,用人參固腎液以止汗也。
柴胡湯,重用寒涼,陽經(jīng)之邪不欲其太升也。
烏梅丸,重用辛熱,陰經(jīng)之邪不欲其太收也。
麻黃湯,病從外之內(nèi)者,仍治其外也。
梔豉湯,病從內(nèi)之外者,仍調(diào)其內(nèi)也。
桂枝湯,病雖入里而表癥仍在者,當先和其表也。
調(diào)胃承氣湯,癥雖有表而里癥甚者,當先調(diào)其內(nèi)也。
大柴胡湯、小柴胡湯,從半表半里者,當和其內(nèi)外也。
小柴胡湯,治輕邪在腠理。
大柴胡湯,治濁邪入募原。
桂枝湯,僅解太陽初感之邪。
柴胡湯,可調(diào)三陽半表之癥。
麻黃附子湯,治邪從陽分注經(jīng)之癥。
附子湯,治邪從陰分內(nèi)注于骨之癥。
小青龍湯,治表熱里寒。
大青龍湯,治表寒里熱。
四逆散,解少陰里熱。
當歸四逆湯,散厥陰表寒。
通脈四逆湯,救少陰亡陽。
茯苓四逆湯,救太陽亡陰。
白虎湯、承氣湯,存中焦之陰,以和胃氣。
白頭翁湯、四逆散,救下焦之陰,以清脾氣。
麻黃附子細辛湯、黃連阿膠湯、甘草湯、桔梗湯、豬膚湯、半夏湯、苦酒湯,治陽邪傷少陰桃花湯、豬苓湯,治陽邪傷少陰之陰。
附子湯、吳茱萸湯,治陰邪傷少陰之陽。
通脈四逆湯、茯苓四逆湯、干姜四逆湯,治陰邪傷少陰之陰。
附子督麻黃,從少陰出太陽。
大承氣不設監(jiān)制,從太陰入陽明。
麻黃湯,發(fā)營中熱汗。
瓜蒂散、梔豉湯,吐胸中寒飲。
瓜蒂散,吐上焦之重劑。
梔豉湯,吐中焦之輕劑。
十棗湯、大陷胸丸,治中焦之水,瀉之于內(nèi)也。
桂枝去桂加茯苓術(shù),治下焦之水,引而竭之也。
小青龍湯,治動而逆上之水。
五苓散,治靜而不行之水。
十棗湯,治彌漫之水。
大陷胸,治痞滿之水。
真武湯,治沉著之水。
小青龍,治寒邪未解之水,故溫以汗之。
十棗湯,治陽邪未解之水,故引而竭之。
小青龍,入太陽治陽水,功兼外散。
真武湯,入少陰治陰水,功專下滲。
烏梅丸,治陰經(jīng)厥利,故兼溫補。
白頭翁湯,治陽邪熱利,故專涼散。
十棗湯、五苓散,下太陽水道之邪。
大柴胡湯,下少陽氣分之邪。
三承氣湯,下陽明谷道之邪。
桂枝加大黃湯,下太陰轉(zhuǎn)陽明之邪。
桂枝加芍藥湯,和太陽轉(zhuǎn)太陰之邪。
柴胡湯加芒硝,下少陰轉(zhuǎn)陽明之邪。
大柴胡湯,下少陽無形之邪。
柴胡湯加芒硝,下少陽有形之邪。
桂枝加芍藥湯,下太陰無形之邪。
三物白散,下太陰有形之邪。
四逆散,下少陰無形之邪。
大、小承氣湯,下諸經(jīng)有形之邪。
桂枝湯,太陽表劑,多從是湯加減。
梔豉湯,陽明表劑,多從是湯加減。
小青龍湯,義重半里,故加減中麻黃可刪。
小柴胡湯,義重半表,故加減中柴胡必存。
桂枝湯,加附子,加大黃,是方外隨癥可復。
青龍湯加減,真武湯加減,即于方內(nèi)求義損益。
附子湯、吳茱萸湯,加人參從陽固陽。
白虎湯、瀉心湯,加人參從陰濟陰。
當歸四逆湯,不去芍藥,和肝陰也。
白頭翁湯,重用芩連,泄肝熱也。
烏梅丸,黃連一斤,黃柏六兩,重瀉肝熱也。
復脈湯,生地一斤,麥冬八兩,急救肝陰也。
柴胡湯,有加減法者,少陽有變動之用。
烏梅丸,無加減法者,厥陰為止靜之體。
桂枝湯,有疑似癥;柴胡湯,亦有疑似癥。
柴胡湯,有壞?。还鹬?,亦有壞病。
桂枝湯癥罷,桂枝不中與,隨癥治之,仍不離桂枝。
柴胡湯不中與,設法救逆,仍不出柴胡。
桂枝一味,外邪未離營衛(wèi),六經(jīng)皆可用。
柴胡一味,邪留腠理半表,三陽皆可用。
桂枝湯、麻黃湯,主治太陽營衛(wèi),亦可治陽明營衛(wèi)之邪。
真武湯,主治少陰水氣,亦可治太陽汗后亡陽。
四逆湯,主治太陰下利清谷,亦可治太陽脈反沉者。
五苓散,主治太陽消谷水逆,亦可治陽明飲水多者。
豬苓湯,主治少陰下利,亦可治陽明小便不利。
抵當湯,主治太陽瘀血在里,亦可治陽明蓄血。
瓜蒂散,主治陽明胸中痞硬,亦可治少陰溫溫欲吐。
大青龍湯,脈微汗出惡風者,不可與。
白虎湯,脈浮發(fā)熱無汗者,不可與。
瓜蒂散,諸亡血虛者,不可與。
梔子湯,病患舊微溏者,不可與。
豬苓湯,陽明病汗出多者,不可與。
承氣湯,表邪未解,熱不潮者,未可與。
建中湯,嘔家不可與。
桂枝湯,酒家、亡血虛家不可與。
桂枝湯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咀〔法〕,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法〕,適寒溫,服一升〔法〕。
服令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癥猶在者,更作服〔法〕。若汗不出者,乃服二、三劑〔法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桂枝湯,和方之祖,故列于首。《太陽篇》云,桂枝本為解肌,明非發(fā)汗也。桂枝甘草辛甘棗解足
桂枝甘草湯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法〕頓服〔法〕。
桂枝湯中采取二味成方,便另有精蘊,勿以平淡而忽之。桂枝復甘草,是辛從甘化,為陽中一里
芍藥甘草湯
芍藥四兩甘草四兩(炙)上二味,咀〔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法〕,分溫再服〔法〕。
此亦桂枝湯之變,偏于營分,純一不雜之方。
讀《傷寒論》反煩、更煩、心悸而煩,皆用芍芍,惟許弘《方議》、《圣惠方》是赤芍。今里氣不草,酸甘化陰止煩。觀其去姜棗,恐生姜散表,大
桂枝加桂湯
桂枝五兩(去皮)白芍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溫服一升〔法〕。
桂枝湯,太陽經(jīng)藥也。奔豚,腎邪上逆也。用太陽經(jīng)藥治少陰病者,水邪上逆,由于外召寒數(shù),四分
桂枝加芍藥湯
芍藥六兩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咀〔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溫服一升〔法〕。
桂枝加芍藥湯,此用陰和陽法也。其妙即以太陽之方,求治太陰之病,腹?jié)M時痛,陰道虛也監(jiān)桂留滯
白虎湯
石膏一斤(碎,綿裹)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法〕,溫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白虎湯,治陽明經(jīng)表里俱熱,與調(diào)胃承氣湯為對峙,調(diào)胃承氣導陽明腑中熱邪,白虎泄陽明母性陽明自解
白虎加人參湯
石膏一斤(碎,綿裹)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人參三兩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法〕,溫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陽明熱病化燥,用白虎加人參者,何也?石膏辛寒,僅能散表熱,知母甘苦,僅能降里熱,而
竹葉石膏湯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麥門冬一升(去心)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炙)粳米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法〕,納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法〕,溫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竹葉石膏湯,分走手足二經(jīng),而不悖于理者,以胃居中焦,分行津液于各臟,補胃瀉肺,有于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八兩甘草二兩黃芩三兩黃連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法〕,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法〕,分溫再服〔是方即瀉心湯之變,治表寒里熱,其義重在芩連整肅里熱,雖以葛根為君,再為先煎,無非定,
梔子柏皮湯
梔子十五個(擘)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法〕,分溫再服〔法〕。
梔子、柏皮,表劑也。以寒勝熱,以苦燥濕,已得治黃之要矣,而乃緩以甘草者,黃必內(nèi)合使則在表也。
四逆湯
甘草二兩(炙)干姜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法〕,分溫再服〔法〕。強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兩。
四逆者,四肢逆冷,因證以名方也。凡三陰一陽證中,有厥者皆用之。故少陰用以救元海之者開故可緩制留中,而為外召陽氣之良法。
通脈四逆湯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兩(強人可用四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法〕,分溫再服〔法〕。其脈即出者愈。后加減通脈四逆,少陰格陽,面赤陽越欲亡,急用干姜、生附奪門而入,驅(qū)散陰霾,甘草監(jiān)制姜附其脈太陰方之
人參四逆湯
人參一兩甘草二兩(炙)干姜一兩五錢附子一枚(生,去皮,切八片)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法〕,分溫再服〔法〕。
四逆加人參,治亡陰利止之方。蓋陰亡則陽氣亦與之俱去,故不當獨治其陰,而以干姜、附
茯苓四逆湯
茯苓六兩干姜一兩五錢附子一枚(生)甘草二兩(炙)人參一兩上五味,咀〔法〕,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法〕,分溫再服〔法〕。
茯苓四逆湯,即真武湯之變方。《太陽篇》中汗出煩躁,禁用大青龍,即以真武湯救之,何參逆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干姜三兩(強人四兩)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豬膽汁四合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法〕,納豬膽汁〔法〕,分溫再服〔法〕。
四逆加膽汁,為陽虛陰甚從治之方,津液內(nèi)竭,脈微欲絕,是亡陰亡陽。由于吐已下后,用膽
麻黃湯
麻黃三兩(去節(jié))杏仁七十粒(去皮尖)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法〕,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法〕,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法〕,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麻黃湯,破營方也。試觀立方大義,麻黃輕清入肺,杏仁重濁入心,仲景治太陽初病,必從內(nèi)攘其大表,戢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四兩杏仁五十個(泡,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八兩(碎,綿裹)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法〕,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法〕,溫喘家作桂枝湯,加濃樸杏子,治寒喘也。今以麻黃石膏加杏子,治熱喘也。麻黃開毛竅,杏雖治法仍有營衛(wèi)分途之義。
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二兩(去節(jié))附子一枚(炮,去皮,切八片)甘草二兩(炙)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法〕,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法〕,溫少陰無里癥,欲發(fā)汗者,當以熟附固腎,不使麻黃深入腎經(jīng)劫液為汗。更妙在甘草緩麻黃,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二兩(去節(jié))細辛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法〕,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法〕,溫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少陰得太陽之熱而病者,用麻黃發(fā)太陽之表汗,細辛散少陰之浮熱,相須為用。欲其引麻黃腎根
麻黃升麻湯
麻黃二兩半(去節(jié))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葳蕤十八銖芍藥干姜桂枝各六銖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法〕,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法〕,分溫三服〔法〕。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法〕,汗出愈。
麻黃升麻湯,方中升散、寒潤、收緩、滲泄諸法具備,推其所重,在陰中升陽,故以麻黃升甘淡分熱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