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是指人們長期受一定社會文化、經濟、風俗、家庭影響而形成的系列的生活習慣、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識。生活方式是由個人和社會群體、整個社會的性質和經濟條件以及自然地理條件所決定的整個社會群體和整個社會的方式和特點??梢詫⑸罘绞嚼斫鉃椴煌A層人群在其生活圈、文化圈內所表現出的行為方式。
人們的行為表現直接顯現在外,構成生活方式的顯現部分,但支配人們行為的價值觀卻隱含在內,仍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分。生活方式總是客觀存在的,每個人總是要選擇生活方式,可以是傳統(tǒng)的,也可以是現代的,然而,無論何種生活方式,總要受下面因素制約:
1.生產方式是生活方式的前提
人們的生產勞動創(chuàng)造了生活活動的基本條件,為人類提供了最基本、最簡單的生活模式。對個體而言,所從事的勞動方式與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系,如體力勞動者與腦力勞動者的區(qū)別。
2.社會制度、社會變革對生活方式有重大影響
不同的社會性質,形成不同的人際關系及不同的生活方式。社會主義社會的生活方式是勞動與享受的統(tǒng)一;社會主義生活方式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統(tǒng)一;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革命樂觀主義是社會主義生活方式的靈魂。
3.經濟發(fā)展和生活水平決定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隨著工業(yè)化、城市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必然受到現代生活方式的沖擊。21世紀是“環(huán)境革命”時代,也是世界范圍內生活方式變革的新時代。建立起環(huán)境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以新的幸福觀為基礎,即應該從單純的物質滿足轉向社會和精神滿足,追求價值。
4.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文化傳統(tǒng)對生活方式產生久遠影響
處于不同的地理氣候條件中生活的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式上會有所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人們在情趣、愛好、嗜好、價值取向方面所有不同,因而生活習慣、風度、氣質也會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