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扁鵲有言。疾在腠理。熨之所及。在血脈。針石之所及。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是針灸故棄針與灸而莫之講。每遇傷寒熱入血室。閃挫諸疾。非藥餌所能愈。而必俟夫刺者。則束手無策。自愧技窮。因悟治病猶對壘。攻守奇正。量敵而應者。將之良。針灸藥因病而施者。醫(yī)之良也。思得師指而艱其人。求之遠近。以針鳴者。各出編集標幽、玉龍、肘后、流注、神應等書。其于捻針補瀉。尚戾越人從衛(wèi)取氣。從榮置氣之說。復取素、難而研精之。旁究諸家。又知素、難為醫(yī)之鼻祖。猶易為揲蓍求卦之原。諸家醫(yī)流。如以錢擲甲子起卦。勾陳玄武。蛇龍虎斷吉兇。似易而亂易也。后世針灸亦若是爾。嗚呼。不溯其原。則昧夫古人立法之善。故嘗集節(jié)要一書矣。不窮其流。則不知后世變法之弊。此聚英之所以纂也。安故狃近者。猶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詩變而騷。君子取之??たh者。封建之變。租庸者。井田之變。后人因之。固足以經國治世。奚怪于針灸之變法哉。奚是古非今為哉。豈知封建井田變。而卒莫如周之延祚八百。針灸變。而卒莫如古之能收功十全。如使弊而可因。則彼放蕩逾閑者??梢詾槎Y。以之安上治民。妖淫愁怨者??梢詾闃贰R灾骑L易俗哉。夫易謂窮斯變通久。素、難者。垂之萬世而無弊。不可謂窮。不容于變而自通且久也。周子謂不復古禮。不變今樂。而欲至治者遠。然則不學古醫(yī)。不變今俗。而欲收十全之功者。未之有也。茲續(xù)編諸家而折衷以素、難之旨。夫然后前人之法。今時之弊。司命者知所去取矣。
時嘉靖己丑夏六月六日四明梅孤子高武識
凡例
一諸書于素問、難經多異少同。今取其同。議其異。故以聚英名。
一此書以經絡穴類聚為一卷。各病取穴治法為二卷。諸論針艾法為三卷。各歌賦為四卷。間或發(fā)揮一二。
一周身尺寸已詳于前集素難節(jié)要。今止繪圖各分寫于上。以便準量取穴。
一經絡俱屬于五臟六腑。今繪其圖于經絡之前者。知外有是經。則內屬是臟腑也。
一明堂針灸、銅人、千金翼諸書。拘頭面腹手足分列穴。殊無經絡起止次序。今以滑氏十四經發(fā)揮、金蘭循經經絡繪圖。每經自始至終。某穴主某病。以便考究。
一資生經立諸病目。以各穴分屬。似難于閱。今以各經穴為主。以主某病分屬之。
仿神農本草例。以穴名在前。藥性隨于后。
一各經穴。或有原缺者仍舊。
一標幽、玉龍、肘后諸歌賦。今醫(yī)家皆謂其易于記誦。然專事于此。則針灸亦狹矣。姑集于末卷。以備參閱。
一奇經八脈、十二絡脈、八會脈、原募穴。雖備于本經絡。復表章于后。以便分別。
一前人著取穴捷法治病。而不明言穴名者。今考明之。
一取穴法有未明者。竊議一二。
一針灸書惟明堂、銅人、千金、濟生拔萃、竇氏流注、子午盡好。其余愈出愈下。不合素問、難經者多。各附以發(fā)揮。
一東垣針法。深得素問之旨。人多忽之。各書亦不能載。今于脾胃論中表章于此。
一素、難井滎俞經合主病。人多不明五行生克。故不能行。今以諸經是動所生病補瀉生克。細為制定。以便針刺。
一各書有關于論針灸。備錄于卷末。
一濟生拔萃于十二經井滎俞經合穴。萃集各書主治病證。其余穴。則未之及。故今仿其例。亦據銅人、千金、明堂、外臺而補輯之。
一經絡悉根據十四經發(fā)揮流注交接次第。穴亦根據之。比之銅人等書有繁雜空穴。皆不增入。一各空穴下分寸。針淺深。艾壯多少。俱備錄。以便四時取用。明堂經則曰明堂。資生經則曰資生。千金翼則曰千金。明堂下經則曰明下。或曰下經。外臺秘要則曰外臺。俱省文爾。
一世俗喜歌賦。以其便于記誦也。今類聚各書歌賦。置之末卷。
五臟六腑
脊骨二十一節(jié)。大椎三節(jié)。至尾共二十四節(jié)。〔素問〕肺附三椎心附五椎肝附九椎脾附十一椎腎附十四椎膈膜前齊鳩尾。后齊十一椎。周遭著脊。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熏心肺也。
胃在膈膜下小腸上小腸在臍上大腸當臍膽在肝之短葉間膀胱在腎下〔俱難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為五臟?!搽y經〕膽、胃、大小腸、三焦、膀胱瀉而不藏。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輸瀉者。是為六腑。
五臟者。藏精而不瀉也。故滿而不實。六腑傳化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
以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手足陰陽流注
凡人兩手足。各有三陰脈、三陽脈。以合為十二經也。
三陰謂太陰、厥陰、少陰。三陽謂陽明太陽、少陽也。人兩手足各有三陰三陽脈。合為十二經也。詳見脈訣。謂之經者。以血氣流行。經常不息而言。謂之脈者。以血理分袤行體者而言也。(袤音謀。言相去也)手之三陰。從藏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至足。足之三陰。
從足走入腹。
手三陰從藏走至手。謂手太陰起中焦。至出大指之端。手少陰起心中。至出小指之端。
手厥太陽起小指之端。至目內。手少陽起小指次指之端。至目銳。足三陽從頭走至足。謂足陽明起于鼻。至入中指內間。足太陽起目內。至小指外側端。足少陽起目銳。至入小指次指間。足三陰從足入腹。謂足太陰起大指之端。至屬脾絡胃。足少陰起足心。至屬腎絡膀胱。足厥陰起大指聚毛。至屬肝絡膽。足三陰雖曰從足入腹。然太陰乃復上膈。挾咽散舌下。少陰復從腎挾舌本。厥陰乃復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兼手太陰從肺系橫出腋下。手少陰從心系上肺出腋下。手厥陰循胸出脅。上抵腋下。此又秦越人所謂諸陰脈皆至頸胸而還者也。然厥陰則又上出于巔。蓋厥陰陰之盡者也。所以然者。示陰無可盡之理。猶易之碩果不食。示陽無可盡之義也。然易之陰陽。以氣言。人之陰陽。以藏象言。氣無形。而藏象有質。氣陽而質陰也。然則無形者貴乎陽。有質者貴乎陰歟。
脈絡傳注。周流不息。
絡脈者。本經之旁支。而別出以聯系于十二經者也。本經之脈。由絡脈而交他經。他經之交他經。猶沱潛之旁導于他水也。是以手太陰之支者。從腕后出次指端。而交于手陽明。手陽明之支者。從缺盆上挾口鼻。而交于足陽明。足陽明之支者。別跗上。出大指端。而交于足太陰。足太陰之支者。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而交于手少陰。手少陰則直自本經少沖穴。而交于手太陽。不假支授。蓋君者出令者也。手太陽之支者。別頰上。至目內。而交于足太陽。足太陽之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合中。下至小指外側端。而交于足少陰。足少陰之支者。手少陽之支者。從耳后出至目銳。而交于足少陽。足少陽之支者。從跗上入大指爪甲出三毛。而交于足厥陰。足厥陰之支者。從肝別貫膈。上注肺。而交于手太陰也。
故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于身也。
通結上文。以起下文之義。經脈之流行不息。所以營運血氣。流通陰陽。以榮養(yǎng)于身者也。不言絡脈者。舉經以該之。
其始(平旦寅時)從中焦注手太陰、(肺)陽明。(大腸卯時注此)陽明注足陽明、(胃辰時注此膀胱申時注此)少陰。(腎酉時注此)少陰注手心主厥陰、(心包絡戌時注此)少陽。(三焦亥時注此)少陽注足少陽、(膽子時注此)厥陰。(肝丑時注此)厥陰復注手太陰。(明日寅時)始于中焦。注手太陰。終于注足厥陰。是經脈之行一周身也。
其氣常以平旦為紀。(句)以漏水下百刻。晝夜流行。與天同度。終而復始也。
氣、營氣。紀、統紀也。承上文而言。經脈之行。其始則起自中焦。其氣則常以平旦為紀也。營氣常以平旦寅時為紀。由中焦而始注手太陰。以次流行也。不言血者。言氣則血行可知。漏水下百刻。晝夜流行。與天同度者。言一晝夜漏下百刻之內。人身之經脈流行。無有窮止。與天同一營運也。蓋天以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為一周天。而終一晝夜。人之營衛(wèi)。
則以五十度周于身。氣行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而終一晝夜。適當明日之寅時。而復會于手太陰。是與天同度。終而復始也?;蛟?。晝夜漏刻有長短。其營氣盈縮。當何如。然。漏水刻雖有長短之殊。而五十度周身者。均在其中。不因漏刻而有盈縮也。
中指同身寸法
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節(jié)內廷兩橫紋相去為一寸。取稻稈心量?;蛴帽≈窳縿t易折。用蠟紙則粘手不便。用繩則有伸縮不準。用稻稈心則易得而有準。
\r中指同身寸圖\pj-j7.bmp\r\r肺肝圖\pj-j8.bmp\r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四垂如蓋。附著于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四空。行列。
者。方一寸為一兩。今按權衡度量。起于黃鐘。古之一兩。今之四錢強也。)西方白色。入通于肺。開竅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谷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鄤傩??!菜貑枴畴姓摺3际怪?。喜樂出焉。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素問〕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肺氣通鼻。鼻和。則知香臭矣?!搽y經〕肺氣虛。則使人夢見白物。見人斬血藉藉。得時則夢見兵刃血戰(zhàn)。(秋三月)肺色白。欲如鵝毛。不欲如鹽?!菜貑枴撤伟紫蠼稹=鸬盟?。肺得水而浮何也。肺者。非為純金也。辛商也。丙之柔。大言陰與復沉者。辛當歸庚。物極則反也。肺氣絕。則皮毛焦。肺氣行于皮毛。氣弗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津液去。則皮節(jié)傷。皮節(jié)傷。則皮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日篤。
丁日死?!簿汶y經〕
手太陰肺經
\r手太陰肺經\pj-j9.bmp\r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
起、發(fā)也。絡、繞也。還、復也。循、巡也。又根據也。沿也。屬、會也。中焦者。在胃中脘。在臍上二寸下脘穴之分也。膈、隔也。凡人心下有隔膜。與脊脅周遭相著。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熏心肺也。手太陰起中焦。受足厥陰之交也。由是循任脈之外。足少陰經脈之里。
以次下行。當臍上一寸水分穴之分。繞絡大腸。手太陰、陽明相為表里也。乃復行本經之外。上循胃口。迤邐上膈。而屬會于肺。榮氣有所歸于本臟也。
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
肺系。謂喉嚨也。喉以候氣。下接于肺。肩下脅上際曰腋。膊下對腋處為。肩肘之間也。盡處為肘。肘、臂節(jié)也。自肺臟循肺系出而橫行。循胸博第四行之中府、云門。以出腋下。下循內。歷天府、俠白。行手少陰心主之前。下入肘中。抵尺澤穴也。蓋手少陰循臂出手小指之端。手心主循臂出中指之端。手太陰則行乎二經之前也。
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句)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肘以下為臂。廉、隅也。邊也。手掌后高骨傍動脈為關。關前動脈為寸口。曰魚、曰魚際云中。乃循臂內。上骨之下廉。歷孔最、列缺。入寸口之經渠、太淵以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至少商穴而終也。端、杪也。
其支者。從腕后、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臂骨盡處為腕。脈之大隧為經。交經者為絡。本經終于出大指之端矣。此則從腕后列缺穴。達次指內廉。出其端。交于手陽明也。
是經多氣少血。平旦寅時氣血注此。受足厥陰之交。凡十一穴。左右共二十二穴。手之陰陽。其受氣之道近。其氣之來疾。刺深無過二分。其留無過一呼。過此者。則脫氣。
中府(一名膺俞)云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陷中。去中行六寸。肺之募。(募、猶以壯人為法也。)主腹脹。四肢腫。食不下。喘氣胸滿。肩背痛。嘔??饶嫔蠚狻7蜗导?。肺寒熱。胸悚悚。膽熱嘔逆??韧贊崽椤oL汗出。皮痛面腫。少氣不得臥。傷寒。胸中熱。飛尸遁疰。癭瘤。
云門巨骨下。俠氣戶傍二寸陷中。動脈應手。舉臂取之。去胸中行任脈兩旁相去各六寸。
氣。氣上沖心。胸脅徹背痛。喉痹。肩背痛。臂不得舉。癭氣。
天府腋下三寸。臂內廉動脈陷中。以鼻取之。甲乙。禁灸。灸之使人逆氣。銅人。
針四肝脈相搏。血溢鼻口。鼻衄血不止。卒中惡風邪氣。泣出。喜忘。飛尸惡疰。鬼語遁下。喘不得息。瘧寒熱。目眩。遠視KTKT。癭氣。
俠白天府下。去肘五寸動脈中。銅人。針三分。灸五壯。主心痛短氣。干嘔煩滿。
尺澤肘中約紋上動脈中。甄權云。屈肘橫紋筋骨罅陷中。手太陰肺脈所入為合。水。
肺實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主肩脊痛。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溺色變。卒遺失無度。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灑淅寒熱。風痹。肘攣。手臂不得舉。喉痹。上氣嘔吐??谏喔???人酝贊?。瘧。四肢腹暴腫。臂寒短氣。心痛。肺脹膨膨。缺盆中痛。心煩悶亂。少氣不足以息。勞熱風。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上氣喘滿。腰脊強痛。肺積息奔。小兒慢驚風。
孔最去腕上七寸陷者中。銅人。灸五壯。針三分。主熱病汗不出。咳逆。肘臂厥痛。
屈伸難。手不及頭。指不握。吐血。失音。咽腫痛。頭痛。
列缺手太陰絡。別走陽明。去腕側上一寸五分?;显?。以手交叉頭食指末筋罅中。
銅人。手肘無力。半身不遂。掌中熱??卩洳婚_。寒熱瘧。嘔沫??人?。善笑??v唇口。健忘。
溺血。精出。陰莖痛。小便熱。癇驚妄見。面目四肢癰腫。肩痹。胸背寒栗。少氣不足以息。尸厥寒厥。交兩手而瞀。實則胸背熱。汗出。四肢暴腫。虛則胸背寒栗。少氣不足以息。
素問云。實則手銳掌熱。瀉之。虛則欠KT。小便遺。補之。
按素問曰。直行者。謂之經。旁出者。謂之絡。手太陰之支。從腕后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是列缺為太陰別走陽明之絡。人或有寸、關、尺三部脈不見。自列缺至陽脈見者。俗謂之反關脈。此經脈虛而絡脈滿。千金翼謂陽脈逆。反大于寸口三倍。惜叔和尚未之及。而況高陽生哉。
經渠寸口陷中。肺脈所行為經。金。素注。針三分。銅人。針二分。留三呼。禁灸。
灸傷出。暴痹喘促。心痛嘔吐。
太淵(一名太泉避唐祖諱)掌后陷中。肺脈所注為俞。土。肺虛補之。難經曰。脈會太淵。曰。脈病治此。平旦寅時氣血從此始。故曰寸口者。脈之大要會。手太陰之動脈也。銅人。
灸三壯。針一分。素注。針二分。留二呼。灸三壯。主胸痹逆氣。善噦。嘔飲食??人?。煩冤不得眠。肺脹膨膨。臂內廉痛。目生白翳。眼赤筋眼痛。眼青轉筋。乍寒乍熱。缺盆中引痛。掌中熱。數欠。肩背痛寒。喘不得息。噫氣上逆。心痛脈澀??妊獓I血。振寒咽干。
狂言口。溺色變。卒遺失無度。
魚際大指本節(jié)后內側陷中。又云散脈中。肺脈所溜為滎火。銅人。針一分。留三呼。
明堂熱頭痛??人試偂共怀?。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煩心少氣。腹痛不下食。肘攣肢滿。喉中干燥。寒栗鼓頷??纫晖础D缪獓I血。心痹悲恐。乳癰。東垣曰。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陰魚際。足少陰俞。
少商大指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白肉際宛宛中。肺脈所出為井。木。銅人。針一分。
心善嘔。心下滿。汗出而寒??饶妗/懻窈?。腹?jié)M。唾沫。唇干引飲。食不下。膨膨。
手攣指痛。掌熱。寒栗鼓頷。喉中鳴。小兒乳蛾。唐、刺史成君綽忽頷腫大如升。喉中閉塞。水粒不下三日。甄權以三棱針刺之。微出血。立愈。泄藏熱也。
按難經曰。諸井者。肌肉淺薄。不足為使也刺井者。當刺滎。甄權寫井而療喉痹。杜寶善類聚井穴。主治病證者。難經曰。井主心下滿。又曰。春刺井。蓋并行而不悖也。
或問素問注、銅人、明堂、千金諸書。于穴有宜針灸。有禁針灸。刺淺刺深。艾壯多寡不。當別用一主治穴以代之。若病勢重急。倘非此穴不可療。當用此一穴。若諸書皆禁針灸。則斷不可用矣。針淺深。艾多少。則以素問十二經淺深刺法為主。諸書相參互用之。不可偏廢也。經曰。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肥人刺深。瘦人刺淺。故在春夏與瘦人。當從淺刺。
秋冬與肥人。當從深刺。又曰。陷下則灸之。陷下不甚者。灸當從少。陷下甚者。灸當從多。又寒涼之月。火氣衰。灸當從多。溫暑之月。火氣旺。灸當從少。又肌肉淺薄穴。刺淺艾少。肌肉深濃穴。刺深艾多。又春與夏不同。秋與冬不同。肥瘦有適中者。有過肥而臃腫者。有太瘦而骨立者。以意消息。不可執(zhí)一論也。又大人與小兒。刺淺深。艾多少不同。
又人頭面及小兒宜毫針。艾炷如小麥也。
\r小腸腑圖\pj-j10.bmp\r大腸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厥?。盛谷一斗。水七升半。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大腸為白腸?!簿闼貑枴澄迮K各有所。(句)腑皆相近。而心肺獨去大腸、小腸遠者何也。然。經言心榮肺衛(wèi)。通行陽氣。故居在上。大腸、小腸傳陰氣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遠也?!搽y經〕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之脈。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
大指之次指。謂食指也。手陽明大腸經也。凡經脈之道。陰脈行手足之里。陽脈行手足之表、三間。以出合谷兩骨之間。復上入陽兩筋之中。
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外前廉上肩。
自陽而上。循臂上廉之偏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入肘外廉之曲池。循外前廉。歷肘、五里、臂。絡會。上肩至肩穴也。
出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
肩端兩骨間為骨。肩胛上際會處為天柱骨。出骨前廉。循巨骨穴。上出柱骨之會上。會于大椎。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
自大椎而下入缺盆。循足陽明經脈外。絡繞肺臟。復下膈。當天樞之分。會屬于大腸也其支別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縫中。
頭莖為頸。耳以下曲處為頰??谇靶≌邽辇X。其支別者。自缺盆上行于頸。循天鼎、扶突。上貫于頰。入下齒縫中。
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唇口上。鼻柱下。為人中。既入齒縫。復出夾兩口吻。相交于人中之分。左脈之右。右脈之左。上挾鼻孔。循禾、迎香而終。以交于足陽明也。
是經氣血俱多。卯時氣血注此。受手太陰之交。凡二十穴。左右共四十穴。手之陰陽。
其受氣之道近。其氣之來疾。刺深無過二分。其留無過一呼。過此者。則脫氣。
商陽(一名絕陽)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陽明大腸脈所出為井。金。銅人。灸頤頷腫。齒痛。惡寒。肩背急。相引缺盆中痛。目青盲。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立已。
二間(一名間谷)食指本節(jié)前內側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溜為滎。水。大腸實瀉之。銅人。
黃??诟煽?。急食不通。傷寒水結。東垣曰。氣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后深取陽明、少陰之滎俞二間、三間。
三間(一名少谷)食指本節(jié)后內側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注為俞。木。銅人。針三分。
留三。氣喘。目急痛。吐舌。戾頸。喜驚。多唾。急食不通。傷寒氣熱。身寒結水。
合谷(一名虎口)手大指次指岐骨間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過為原。虛實皆拔之。銅人。針不止。熱病汗不出。目視不明。生白翳。頭痛。下齒齲。耳聾。喉痹。面腫。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開。偏風。風疹痂疥。偏正頭痛。腰脊內引痛。小兒單乳蛾。按合谷婦人妊娠。可瀉不可補。補即墮胎。詳見足太陰脾經三陰交下。
陽(一名中魁)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行為經?;?。銅人。針三分。
留七疾。寒咳。嘔沫。喉痹。耳鳴耳聾。驚掣肘臂不舉。痂疥。
偏歷腕中后三寸。手陽明絡脈。別走太陰。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下。
灸五風汗不出。利小便。實則齲聾。瀉之。虛則齒寒痹鬲。補之。
溫溜(一名逆注一名池頭)腕后大士五寸。小士六寸。明堂。在腕后五寸六寸間。銅人。
。風逆四肢腫。吐舌口舌痛。喉痹。
下廉輔骨下。去上廉一寸。輔銳肉分外。銅人。斜針五分。留二呼。灸三壯。主飧泄。勞。癖。腹痛若刀刺不可忍。飧泄。腹脅痛滿。狂走。俠臍痛。食不化。喘息不能行。唇干涎出。乳癰。
上廉三里下一寸。其分獨抵陽明之會外。銅人。斜針五分。灸五壯。主小便難、黃赤。腸鳴。胸痛。偏風半身不遂。骨髓冷。手足不仁。喘息。大腸氣。腦風頭痛。
三里(一名手三里)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銳肉之端。銅人。灸三壯。針二分。主霍亂遺失。失音。齒痛。頰頷腫。瘰。手臂不仁。肘攣不伸。中風口。手足不隨。
曲池肘外輔骨。屈肘兩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手陽明大腸脈所入為合。土。素注。
針五余日。更灸止二百。主繞踝風。手臂紅腫。肘中痛。偏風半身不遂。惡風邪氣。泣出。喜忘。風癮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煩滿。臂膊疼痛。筋緩捉物不得。挽弓不開。屈伸難。風痹。
肘細無力。傷寒余熱不盡。皮膚干燥。螈癲疾。舉體痛癢如蟲嚙。皮脫作瘡。皮膚痂疥。
婦人經脈不通。
肘肘大骨外廉陷中。銅人。灸三壯。針三分。主風勞嗜臥。臂痛不舉。肩重腋急。
肘臂麻木不仁。
五里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脈中央。銅人。灸十壯。素問。大禁針。主風勞驚恐。吐血咳嗽。肘臂痛。嗜臥。四肢不得動。心下脹滿。上氣。身黃。時有微熱。瘰。
臂肘上七寸肉端。肩下一寸。兩筋兩骨罅陷宛宛中。平手取之。手陽明絡。
手足太過三五分。主臂細無力。臂痛不得向頭。瘰。頸項拘急。
肩(一名中肩井一名扁骨)膊骨頭肩端上。兩骨罅間陷者宛宛中。舉臂取之。有空。足臂細。若風病。筋骨無力。久不瘥。灸不畏細。刺即泄肩臂熱氣。明堂。針八分。留三呼。
瀉五吸。灸不及針。以平手取其穴。灸七壯增至二七。素注。針一寸。灸五壯。又云針六分。留六呼。主中風手足不隨。偏風風瘓風風病。半身不遂。熱風肩中熱。頭不可回顧。肩臂疼痛。臂無力。手不可向頭。攣急。風熱癮疹。顏色枯焦。勞氣泄精。傷寒熱不已。四肢熱。諸癭氣。唐、魯州刺史厙狄欽風痹。不得挽弓。甄權使欽彀弓矢向堋立。針肩。針進即可射。
巨骨肩尖端上行。兩叉骨罅間陷中。手陽明、陽蹺之會。銅人。灸五壯。針一寸半。
明堂正臥。明下。灸三壯。主驚癇。破心吐血。臂膊痛。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伸。
天鼎頸缺盆上。直扶突后一寸。素注。針四分。銅人。灸三壯。針三分。明堂。灸七壯。主喉痹嗌腫。不得息。飲食不下。喉鳴。
扶突(一名水穴)氣舍上一寸五分。在頸當曲頰下一寸。人迎后一寸五分。仰而取之。
銅人哽。
禾(一名長頰)鼻孔下。俠水溝旁五分。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尸厥及口不可開。鼻瘡息肉。鼻塞不聞香臭。鼽衄。
迎香禾上一寸。鼻下孔旁五分。手陽明、足陽明之會。銅人。針三分。留三呼。不宜灸多涕。鼽衄有瘡。鼻有息肉。
\r胃腑圖\pj-j12.bmp\r胃重二斤一兩。大一尺五寸。長二尺六寸。徑五寸。紆曲屈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胃六腑之大原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于胃。
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
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臟。氣歸于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人胃中常有留谷二斗。(古斗非今之比。斤兩尺寸亦然。)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行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盡矣。故平人不食。七日死也。
東垣曰。飲食勞倦。內傷脾胃。則胃脘之陽。不能升舉。并心肺之氣。陷入中焦。用補中益胃熱善消。脾病不化也。又曰。脾胃不和。九竅不通。
卷一下
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狀如石。而附著于脊之十四椎。當胃下兩旁。
北方黑色。入通于腎。開竅于二陰。藏精于腎。故病在。其味咸。其類水。其畜彘。
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其液唾。其色黑。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骨髓生肝。腎生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為咸。在志為恐??謧I。思勝恐。寒傷血。濕勝寒。咸傷血。甘勝咸。腎者。作強之官。
伎巧出焉。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fā)。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于冬氣。
腎之合骨也。其榮發(fā)也。其主脾也?!矁冉洝撑K各有一。腎獨有兩者何也。然。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
謂精神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腎有二也。
程可久曰。北方常配二物。故易惟坎加習。于物為龜為蛇。于方為朔為北。于太玄為玄為冥。
滑氏曰。腎雖有左右命門之分。其氣相通。實皆腎也。合而觀之。謂之五臟五腑可也。
六臟六腑亦可也。
七節(jié)之旁。中有小心。
心為火。腎為相火。故曰小心。七節(jié)自尾數上。又心胞絡為腎之配。
腎氣通于耳。耳和則知五音矣。
腎氣虛。則夢見舟船溺人。得其時。則夢伏水中。若有所畏恐。
腎色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炭色。
腎氣絕。即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溫于骨髓。骨髓不溫。則肉不著骨。骨肉不相親左腎則為男。先生右腎則為女。丹溪曰。錢仲陽云腎有補無瀉。又曰。主閉臟者腎也。施疏泄者肝也。二臟皆有火。而其系上屬于心。心者君火也。為物所感。則易動。心動則相火翕然而隨。雖不交會。亦暗流而疏泄矣。又曰?;鹩卸?。曰君火。曰相火。以名而言。形質相生。配于五臟。故謂之君。以位而言。守位稟命。故謂之相。人有此生而恒于動者。以相火助之也。見于天者。出于龍雷。則木之氣。出于海。則水之氣。具于人者。寄于肝腎。肝屬木而腎屬水。人非此火不能以有生。天之火出于木而本于地。故雷非蟄。海非附于地。則不能鳴。不能飛。不能波也。鳴也、飛也、波也。動而主火者也。肝腎之陰。悉具相火。人而同乎天也。
王節(jié)齋曰。古方滋補藥。皆兼補右尺命門相火。(如八味丸之類)不知左腎原虛。右腎原王。
庶得水火相平也。
足少陰腎經
\r足少陰腎經\pj-j23.bmp\r足少陰之脈。起于小指之下。斜趨足心。
趨、向也。足少陰起小指之下。斜趨足心之涌泉。
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后。別入跟中。上內。出內廉。
跟、足根也。由涌泉轉出足內踝然谷穴下。循內踝太穴。別入跟中之大鐘、照海、水泉。
出內廉。抵陰谷也。
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由陰谷上股內后廉。貫脊。會于脊之長強穴。還出于前。循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當肓俞之所。臍之左右。屬腎。下臍過關元、中極而絡膀胱也。
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直行者。從肓俞屬腎處上行。循商曲、石關、陰都、通谷諸穴。貫肝上循幽門。上膈歷步廊入肺。中循神封、靈墟、神藏、中、俞府而上循喉嚨。并人迎。挾舌本而終也。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兩乳間為胸。支者。自神藏別出。繞心。注胸之膻中。以交于手厥陰也。
此經多血少氣。酉時氣血注此。受足太陽之交。
凡二十七穴。左右共五十四穴。刺深二分。留二呼。
涌泉(一名地沖)足心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跪取之。足少陰脈所出為井。木。實則瀉之面黑如炭色??韧掠醒:榷?。坐欲起。目KTKT無所見。善恐。惕惕如人將捕之。舌干咽腫。上氣嗌干。煩心心痛。黃膽腸。股內后廉痛。痿厥。嗜臥。善悲欠。小腹急痛。泄而下重。足脛寒而逆。腰痛。大便難。心中結熱。風疹。風癇。心病饑不嗜食??人陨頍帷:黹]。舌急失音。卒心痛。喉痹。胸脅滿悶。頭痛目眩。五指端盡痛。足不踐地。足下熱。男子如蠱。女子如娠。婦人無子。轉胞不得尿。千金翼云。主喜喘。脊脅相引。忽忽喜忘。陰痹。腹脹。腰痛不欲食。喘逆。足下清至膝。咽中痛不可納食。喑不能言。小便不利。小腹痛。風入腸中。癲病。夾臍痛急。衄不止。五疝。熱病先腰酸。喜渴數引飲。身項痛而寒且酸。足熱不欲言。頭痛癲癲然。少氣寒厥?;魜y轉筋。腎積賁豚。漢、濟北王阿母。病患熱厥。足熱。淳于意刺足心立愈。
然谷(一名龍淵)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一云內踝前直下一寸。足少陰脈所溜為滎。
火。
腫。主咽內腫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心恐懼。如人將捕。涎出喘呼少氣。足跗腫。不得履地。寒疝。小腹脹。上搶胸脅??韧傺?。喉痹。淋瀝白濁。酸不能久立。足一寒一熱。舌縱。煩滿消渴。自汗盜汗出。痿厥。洞泄。心痛如錐刺墜墮。惡血留內腹中。男子精泄。婦人無子。陰挺出。月事不調。陰癢。初生小兒。臍風口噤。
太(一名呂細)足內踝后。跟骨上動脈陷中。男子婦人病。有此脈則生。無則死。
足少陰手足寒至節(jié)。喘息嘔吐。痰實??谥腥缒z。善噫。寒疝。熱病汗不出。默默嗜臥。溺黃。消癉。大便難。咽腫唾血。癖寒熱。咳嗽不嗜食。腹脅痛。瘦瘠。傷寒手足厥冷。東垣曰。
成痿者。以導濕熱引胃氣出行陽道。不令濕土克腎水。其穴在太。
大鐘足跟后踵中。大骨上兩筋間。足少陰絡。別走太陽。銅人。灸三壯。針二分。留七呼臥??谥袩帷6嗪?。欲閉戶而處。少氣不足。舌干。咽中食不得下。善驚恐不樂。喉中鳴??韧贇饽鏌?。實則閉癃。瀉之。虛則腰痛。補之。
照海足內踝下。陰蹺脈所生。素注。針四分。留六呼。灸三壯。銅人。針三分。灸七壯。
痛。視如見星。小腹痛。婦女經逆。四肢淫濼。陰暴跳起或癢。漉清汁。小腹偏痛。淋。陰莖挺出。月水不調。潔古曰。癇病夜發(fā)。灸陰蹺。照海穴也。
水泉太下一寸。內踝下。少陰。銅人。灸五壯。針四分。主目KTKT不能遠視。女子月事不來。來即心下多悶痛。陰挺出。小便淋瀝。腹中痛。
復溜(一名昌陽一名伏白)足內踝上二寸。筋骨陷中。前旁骨是復溜。后旁筋是交信。二。七壯。主腸。腰脊內引痛。不得俯仰起坐。目視KTKT。善怒。多言。舌干胃熱。蟲動涎出。足痿不收履寒不自溫。腹中雷鳴。腹脹如鼓。四肢腫。五種水病青赤黃白黑。青取井。
汗注不止。齲齒。脈微細不見?;驎r無脈。
交信足內踝骨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后廉筋骨間。陰蹺之。銅人。針四分。留十呼。灸難。淋。女子漏血不止。陰挺出。月水不來。小腹偏痛。四肢淫濼。盜汗出。
筑賓內踝上五寸分中。陰維之。銅人。針四分。留五呼。灸三壯。素注。刺三分。灸五壯。主疝。胎疝。癲疾狂易。妄言怒罵。吐舌。嘔吐涎沫。足痛。
陰谷膝下內輔骨后。大筋下。小筋上。按之應手。屈膝乃得之。足少陰脈所入為合。
水。
陰痿。股內廉痛。婦人漏下不止。腹脹滿不得息。小便黃。男子如蠱。女子如娠。
橫骨大赫下一寸。肓俞下五寸。陰上橫骨中。宛曲如仰月。中央去腹中行各一寸半。
素注去中行一寸。足少陰、沖脈之會。銅人。灸三壯。素注。針一寸。灸五壯。主淋。小便不通。陰器下縱引痛。小腹?jié)M。目赤痛從內始。五臟虛竭失精。
大赫(一名陰維一名陰關)氣穴下一寸。去腹中行各一寸半。素注一寸。足少陰、沖脈之中痛。目赤痛從內始。婦人赤沃。
氣穴(一名胞門一名子戶)四滿下一寸。去腹中行兩旁各一寸半。足少陰、沖脈之會。銅內始。婦人月事不調。
四滿(一名髓中)中注下一寸。氣穴上一寸。去腹中行各一寸半。足少陰脈、沖脈之會。銅月水不調。惡血痛。奔豚上下。無子。
中注肓俞下一寸。去腹中行各一寸半。足少陰、沖脈之會。銅人。針一分。灸五壯。
主小腹有熱。大便堅燥不利。泄氣上下引腰脊痛。目內赤痛。女子月事不調。
肓俞商曲下一寸。去臍中五分。素注一寸。足少陰、沖脈之會。銅人。針一寸。灸五壯。主腹切痛寒疝。大便燥。腹?jié)M響響然不便。心下有寒。目赤痛從內始。
按諸家俱以疝主于腎。故足少陰經穴多兼治疝。丹溪以疝本肝經。與腎絕無相干。足以正千古之訛。
商曲石關下一寸。去腹中行各五分。素注一寸。足少陰、沖脈之會。銅人。針一寸。
灸五壯。主腹痛。腹中積聚。時切痛。腸中痛。不嗜食。目赤痛從內始。
石關陰都下一寸。去腹中行各五分。素注一寸。足少陰、沖脈之會。銅人。針一寸。
灸三內始。婦人子臟有惡血。血上沖腹。痛不可忍。
陰都(一名食宮)通谷下一寸。夾胃脘兩邊相去五分。素注一寸。足少陰、沖脈之會。
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心滿逆氣。腸鳴。肺脹氣搶。脅下熱痛。目赤痛從內始。
通谷幽門下一寸。夾上脘兩旁相去五分。素注一寸。十四經發(fā)揮云。自商曲至通谷。
去腹壯。明堂。灸三壯。主失欠口。食飲善嘔。暴喑不能言。結積留飲。癖胸滿。食不化。
心恍惚。喜嘔。目赤痛從內始。
幽門夾巨闕兩旁各五分陷中。明堂云巨闕旁一寸五分。千金云夾巨闕一寸。(按幽門當在。喜唾。煩悶胸痛。胸中滿。不嗜食。逆氣咳。健忘。泄利膿血。目赤痛從內始。女子心腹逆氣。
步廊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二寸。仰而取之。素注。針四分。銅人。針三分。灸神封靈墟下一寸六分陷中。胸中行各開二寸。素注。針四分。銅人。針三分。灸五壯。主胸滿不得息。咳逆。嘔吐。乳癰寒熱。
靈墟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開二寸。素注。針四分。銅人。針三分。灸五壯。主胸脅支滿痛引胸。不得息??饶?。嘔吐。胸滿不嗜食。
神藏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二寸。銅人。灸五壯。針三分。素注。四分。主嘔吐??饶妗4坏孟?。胸滿不嗜食。
中俞府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二寸。仰而取之。銅人。針四分。灸五壯。明堂。灸三壯。主咳逆喘息不能食。胸脅支滿。涎出多唾。
俞府巨骨下璇璣旁二寸陷中。仰而取之。素注。針四分。銅人。針三分。灸五壯。下經。灸三壯。主咳逆上氣。嘔吐。喘嗽。腹脹不下食飲。胸中痛。
按錢氏于腎有補無瀉。故于藥亦止制補腎地黃丸。而無瀉腎藥也。
心包絡在心下橫膜之上。豎膜之下。與橫膜相粘。而黃脂裹者心也。其脂膜之外。有細筋膜如絲。與心肺相連者。心包也。
滑氏云。手厥陰心主又曰心包何也。曰。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手厥陰代君火行事。以用而言。故曰手厥陰心主。以經而言。曰心包絡。一經而二名。實相火也。
手厥陰心包絡經
\r手厥陰心包絡經\pj-j24.bmp\r手厥陰之脈。起于胸中。出屬心包。下鬲。歷絡三焦。
手厥陰受足少陰之交。起于胸中。出屬心包。由是下鬲。歷絡于三焦之上脘中脘。及臍下一寸下焦之分也。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
脅上際為腋。自屬心包上循胸出脅。下腋三寸天池穴。上行抵腋下。下循內之天泉穴。以介手太陰、少陰兩經之中間。入肘中之曲澤也。
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由肘中下臂。行臂兩筋之間。循門、間使、內關、大陵入掌中勞宮穴。循中指出其端之中沖云。
其支別者。從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小指次指。無名指也。自小指而逆數之。則為次指。云其支別者。自掌中勞宮穴別行。
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而交于手少陽也。
此經多血少氣。戌時氣血注此。受足少陰之交。凡九穴。左右共一十八穴。
天池(一名天會)腋下三寸。乳后一寸。著脅直腋橛肋間。手足厥陰、少陽之會。銅人。灸下腫。上氣。寒熱瘧。
天泉(一名天濕)曲腋下二寸。舉臂取之。銅人。針六分。灸三壯。主目KTKT不明。惡風寒。心病。胸脅支滿??饶?。膺背胛臂內廉痛。
曲澤肘內廉下陷中。屈肘得之。心包絡脈所入為合。水。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七呼頭清汗出不過肩。傷寒逆氣嘔吐。
門掌后去腕五寸。手厥陰心包絡脈。銅人。針三分。灸五壯。主嘔血衄血。心痛嘔噦。驚恐畏人。神氣不足。
間使掌后三寸兩筋間陷中。心包絡脈所行為經。金。素注。針六分。留七呼。銅人。
針三。嘔沫怵惕。寒中少氣。掌中熱。腋腫肘攣。卒心痛。多驚。中風氣塞。涎上昏危。喑不得語。咽中如梗。鬼邪?;魜y干嘔。婦人月水不調。血結成塊。小兒客忤。
內關掌后去腕二寸兩筋間。與外關相對。手心主之絡。別走少陽。銅人。針五分。灸三壯。主手中風熱。失志。心痛。目赤。支滿肘攣。實則心暴痛。瀉之。虛則頭強。補之。
大陵掌后骨下兩筋間陷中。手厥陰心包絡脈所注為俞。土。心包絡實。瀉之。銅人。
針五煩心。心懸若饑。心痛掌熱。喜悲泣驚恐。目赤目黃。小便如血。嘔噦無度。狂言不樂。喉痹口干。身熱頭痛。短氣。胸脅痛。瘡疥癬。東垣曰。胃氣下溜。五臟氣亂。在于心者。
取之心主之俞大陵。同精導氣。以復其本位。
勞宮(一名五里一名掌中)掌中央動脈。銅人。屈無名指取之。資生。屈中指取之。
滑氏留六呼。銅人。灸三壯。明堂。針二分。得氣即瀉。只一度。針過兩度。令人虛。禁灸。灸令人息肉日加。主中風。善悲笑不休。手痹。熱病數日汗不出。怵惕。脅痛不可轉側。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氣逆嘔噦煩渴。食飲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诏?。胸脅支滿。黃膽目黃。小兒齦爛。
中沖手中指端去爪甲角如韭葉陷中。心包絡脈所出為井。木。心包絡虛。補之。銅人。針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
其治。其治在臍旁。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內而出以傳道。其治在臍下一寸。故名三焦。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滑氏曰。三焦。相火也。火能腐熟水谷。萬物焦從火。火亦腐物之氣。命名取義?;蛴性谟跉馊跁谄溟g。熏蒸鬲膜。發(fā)達皮膚分肉。營運四旁上中下。各隨其所屬部分而名之。實元氣之別使也。是故雖無其形。倚內外之形而得名。雖無其實。合內外之實而為位者也。
三因方云。古人謂左為腎臟。其腑膀胱。右為命門。其腑三焦。三焦者。有脂膜如手大。正。三焦當如此說。有形可見為是。扁鵲乃云。三焦有位無形。而叔和輩失其旨意。遽云無狀有名。俾后學承謬不已。且名以召實。無實奚名。果無其形。尚何藏精系胞為哉。其所謂三焦者何也。上焦在膻中。內應心。中焦在中脘。內應脾。下焦在臍下。即腎間動氣。分布人身。有上中下之異。方人湛寂。欲想不興。則精氣散在三焦。榮華百脈。及其想念一起。欲火熾然。翕撮三焦精氣流溢。并于命門輸瀉而去。故號此府為三焦耳。世承叔和之弊而不悟??蔀殚L太息也。初甚異其說。及為齊從事。(以下醫(yī)說。載之龍川志。)有一舉子徐遁者。
石守道之婿也。少嘗醫(yī)療病。有精思。曰。齊嘗大饑。群丐相臠而食。有一人皮肉盡而骨脈全者。視其五臟。見右腎之下。有脂膜如手大者。正與膀胱相對。有二白脈。自其中出。夾脊而上貫腦。意此則導引家所謂夾脊雙關者。而不悟脂膜如手大者之為三焦也。所見默合。
可以證古人之謬。
丹溪朱氏曰。三焦以焦。而下焦司肝腎之分。皆陰而主乎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以生物。人非此火不能以有生。
手少陽三焦經
\r手少陽三焦經\pj-j25.bmp\r手少陽之脈。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次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臂骨盡處為腕。盡處為肘。手少陽起小指次指之端關沖穴。上出次指之間。歷液門、中渚天井穴也。
循外上肩。交出足少陽之后。入缺盆。交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
肩肘之間。膊下對腋處為。從天井上行。循臂之外。歷清冷淵、消濼。行太陽之里。陽陽明之外。而交會于膻中。散布絡繞于心包。乃下膈。當胃上口以屬上焦。于中脘以屬中焦。于陰交以屬下焦也。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腦戶后為項。目下為。其支者。從膻中而上出缺盆之外。上項過大椎。循天牖。上耳后。
耳頰。至。會顴之分也。
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卻出。至目銳。
此支從耳后翳風穴入耳中。過聽宮。歷耳門、和。卻出至目銳。會童子。循絲竹空而交于足少陽也。
此經多血少氣。亥時氣血注此。受手厥陰之交。凡二十三穴。左右共四十六穴。
關沖手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手少陽三焦脈所出為井。金。銅人。針一分。留肘痛不可舉。目生翳膜。視物不明。
液門手小指次指間陷中。握拳取之。手少陽三焦脈所溜為滎。水。素問、銅人。針二分。
痛。暴得耳聾。齒齦痛。
中渚手小指次指本節(jié)后間陷中。在腋門下一寸。手少陽三焦脈所注為俞。木。三焦虛。補頭痛。耳聾。目生翳膜。久瘧。咽腫。肘臂痛。手五指不得屈伸。
陽池(一名別陽)手表腕上陷中。從指本節(jié)直摸下至腕中心。手少陽三焦脈所過為原。
三焦破皮。不可搖手。恐傷針轉曲。主消渴??诟蔁?。寒熱瘧?;蛞蛘蹅滞?。捉物不得。肩臂痛不得舉。
外關腕后二寸兩筋間。陽池上一寸。手少陽絡。別走心主。銅人。針三分。留七呼。
灸二。補之。
支溝(一名飛虎)腕后臂外三寸。兩骨間陷中。手少陽脈所行為經。火。銅人。針三分腋痛。四肢不舉?;魜y嘔吐??卩洳婚_。暴喑不能言。心悶不已。卒心痛。鬼擊。傷寒結胸。瘡疥癬。婦人妊脈不通。產后血暈。不省人事。
會宗腕后三寸??罩幸淮纭c~人。灸七壯。明堂。五壯。禁針。主五癇。肌膚痛。耳聾。
三陽絡(一名通門)臂上大交脈。支溝上一寸。銅人。灸七壯。明堂。五壯。禁針。主暴喑啞。耳聾。嗜臥。四肢不欲動搖。
四瀆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銅人。針六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暴氣耳聾。下齒齲痛。
天井肘外大骨后。肘上一寸。輔骨上兩筋叉骨罅中。屈肘拱胸取之。甄權云。曲肘后一寸寸。留七呼。銅人。灸三壯。明堂。五壯。針三分。主心胸痛??人陨蠚?。短氣不得語。唾膿。不嗜食。寒熱凄凄不得臥。驚悸。螈癲疾。羊癇風痹。耳聾嗌腫。喉痹汗出。目銳痛。頰腫痛。耳后臂肘痛。捉物不得。嗜臥。撲傷腰髖疼。振寒頸項痛。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香港腳上攻。
清冷淵肘上二寸。伸肘舉臂取之。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肩痹痛。臂不能舉。
不能帶衣。
消濼肩下臂外間。腋斜肘分下。銅人。針一分。灸三壯。明堂。針六分。素注。針五分。主風痹頸項強急。腫痛寒熱。頭痛癲疾。
會(一名交)肩前廉。去肩頭三寸宛宛中。手少陽、陽維之會。素注。針五分。灸五壯痛。項癭氣瘤。
肩肩端上陷中。斜舉臂取之。銅人。針七分。灸三壯。明堂。五壯。主臂痛肩重不能舉。
天肩缺盆中。上毖骨際陷中央。須缺盆陷處。上有空。起肉上是穴。手足少陽、陽維之卒死。主胸中煩悶。肩臂酸疼。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煩滿。頸項急。寒熱。
天牖頸大筋外。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發(fā)際上。銅人。針一寸。留七呼。不明堂。針五分。得氣即瀉。瀉盡更留三呼。瀉三吸。不宜補。素注、下經。灸三壯。資生云。宜灸一壯三壯。主暴聾氣。目不明。耳不聰。夜夢顛倒。面青黃無顏色。頭風面腫。項強不得回顧。目中痛。
翳風耳后尖角陷中。按之引耳中痛。針經。先以銅錢二十文。令患人咬之。尋取穴中。手開。主耳鳴耳聾??谘坌薄C擃h頰腫??卩洳婚_。不能言??诔浴Q儡嚰?。小兒喜欠。
脈(一名資脈)耳本后雞足青絡脈。銅人。刺出血。如豆汁。不宜多出。針一分。灸三壯。主頭風耳鳴。小兒驚癇螈。嘔吐。泄利無時。驚恐。眵瞢目睛不明。
顱息耳后間青絡脈中。銅人。灸七壯。禁針。明堂。灸三壯。針一分。不得多出血。
多角孫耳廓中間上。發(fā)際下。開口有空。手太陽、手足少陽之會。銅人。灸三壯。明堂。針八分。主目生翳膚。齒齦腫。唇吻強。齒牙不能嚼物。齲齒。頭項強。
耳門耳前起肉。當耳缺者陷中。銅人。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下經。禁灸。有病。灸不過三壯。主耳鳴如蟬聲。耳膿汁出。耳生瘡。齒齲。唇吻強。
和耳前銳發(fā)下橫動脈。手足少陽、手太陽三脈之會。銅人。針七分。灸三壯。主頭重痛絲竹空(一名目)眉后陷中。手足少陽脈氣所發(fā)。素注。針三分。留六呼。銅人。禁灸。
明。惡風寒。風癇。目戴上。不識人。眼睫倒毛。發(fā)狂吐涎沫。發(fā)即無時。偏正頭疼。
\r膽\pj-j26.bmp\r膽重三兩三銖。長三寸。在肝之短葉間。盛精汁三合。
膽者。中正之官。喜樂出焉。
膽為清凈之府。
諸腑皆傳穢濁。獨膽無所傳道。故曰清凈。膽汁減。則目昏。又吐傷膽倒。則視物倒植膽為青腸。
足少陽膽經
\r足少陽膽經\pj-j27.bmp\r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上抵角。下耳后。
足少陽經起目銳之瞳子。于是循聽會、客主人。上抵頭角。循頷厭。下懸顱、懸厘。由自完骨外折。循本神。過曲差。下至陽白。會睛明。復從睛明上行。循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穴。
此經頭部自瞳子至風池。凡二十穴。作三折。向外而行。始瞳子至完骨是一折。又自完難為科牽。故此作一至二十。次第該之。一瞳子。二聽會。三客主人。四頷厭。五懸顱。
六懸厘。七曲鬢。八率谷。九天沖。十浮白。十一竅陰。十二完骨。十三本神。十四陽白。
十五臨泣。十六目窗。十七正營。十八承靈。十九腦空。二十風池。
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后。入缺盆。自風池循頸過天牖穴。行手少陽缺盆之外。
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走耳前。至目銳后。(此一節(jié)即手三焦。交經同。)其支者。
從、廣韻作力嘲切。深空之貌。即穴隙之謂也。江西席弘家針灸書中。諸字作。豈聲相近而然。今悉改定。雖然所改有不盡者。亦不必苦求之也。(此本注)其支者。別目銳下大迎。合于手少陽。抵于。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
其支者。別自目外瞳子而下大迎。合手少陽于。當顴之分。下臨頰車。下頸。循本經于膽也。
循脅里。出氣沖。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脅、也。腋下為脅。曲骨之分為毛際。毛際兩旁動脈中為氣沖。楗骨之下為髀厭。即髀樞也。自屬膽處。循脅內章門之里。出氣沖。繞毛際。遂橫入髀厭中之環(huán)跳也。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
脅骨之下為季脅。此直者。從缺盆直下腋。循胸。歷淵液、輒筋、日月穴。過季脅。循京門。行太陽、陽明之間。歷中瀆、陽關。出膝外廉。抵陽陵泉也。
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
外為輔骨。外踝以上為絕骨。足面為跗。自陽陵泉下外輔骨前。歷陽交、外丘、光明。直上入小指次指之間。至竅陰而終也。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
足大指本節(jié)后為岐骨。大指爪甲后為三毛。其支者。自足跗上臨泣穴。別行入大指。循岐骨內。出大指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交于足厥陰也。
是經多氣少血。子時氣血注此。受手少陽之交。四十三穴。左右共八十六穴。刺深四分。留五呼。
瞳子(一名太陽一名前關)目外去五分。手太陽、手足少陽三脈之會。素注。灸三壯。針三分。主目癢。翳膜白。青盲無見。遠視KTKT。赤痛淚出多眵。內癢。頭痛喉閉。
聽會耳微前陷中。上關下一寸。動脈宛宛中。張口得之。銅人。針七分。留三呼。得氣即。牙車脫臼。相離一二寸。牙車急不得嚼物。齒痛惡寒??褡唧?。恍惚不樂。中風口斜。手足不隨。
客主人(一名上關)耳前起骨上廉。開口有空。張口取之乃得。手足少陽、陽明之會。
銅人。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素問。禁深刺。深則交脈破。為內漏耳聾。又欠而不得KT。主唇吻強??谘燮?。青盲。瞇目KTKT。惡風寒。牙齒齲。口噤。嚼物鳴痛。耳鳴耳聾。螈沫出。寒熱。痙引骨痛。
頷厭曲周下。顳上廉。手足少陽、陽明之交會。銅人。灸三壯。針七分。留七呼。
深刺頸痛。歷節(jié)風汗出。
懸顱曲周上。顳上廉。手足少陽、陽明三脈之會。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三呼。明熱病煩滿。汗不出。頭偏痛引目外赤。身熱。鼻洞濁下不止。傳為鼽。目昏瞢瞑目。
懸厘曲周上。顳下廉。手足少陽、陽明四脈之會。銅人。針三分。灸三壯。素注。
針三曲鬢(一名曲發(fā))在耳上發(fā)際曲隅陷中。鼓頷有空。足太陽、少陽之會。銅人。針三分。灸為巔風。引目眇。
率谷耳上入發(fā)際寸半陷者宛宛中。嚼而取之。足太陽、少陽之會。銅人。灸三壯。針三分。主痰氣鬲痛。腦兩角強痛。頭重。醉后酒風。皮膚腫。胃寒煩悶嘔吐。
天沖耳后發(fā)際二寸。耳上如前三分。足少陽、太陽二脈之會。銅人。灸七壯。素注。
三壯。針三分。主癲疾風。牙齦腫。善驚恐。頭痛。
浮白耳后入發(fā)際一寸。足太陽、少陽之會。銅人。針三分。灸七壯。明堂。灸三壯。
針三發(fā)寒熱。喉痹??饶嫣的6Q嘈嘈無所聞。
竅陰(一名枕骨)完骨上。枕骨下。動搖有空。足太陽、手足少陽之會。陳氏云。髓會絕骨治此。
按竅陰正足少陽經。不知陳氏何以云此。豈素問云枕骨二穴者。指督脈后頂、腦戶。而王注痛。頭項頷痛引耳嘈嘈。耳鳴無所聞。舌本出血。骨勞。癰疽發(fā)厲。手足煩熱。汗不出。舌強脅痛??饶婧肀???谥袗嚎?。
完骨耳后入發(fā)際四分。足太陽、少陽之會。銅人。針三分。灸七壯。素注。留七呼。
灸三。耳后痛。煩心。小便赤黃。喉痹齒齲。口眼斜。癲疾。
本神曲差旁一寸五分。直耳上入發(fā)際四分。陽維脈所止。銅人。針三分。灸七壯。主驚癇吐涎沫。頸項強急痛。目眩。胸相引不得轉側。癲疾。嘔吐涎沫。偏風。
陽白眉上一寸。直瞳子。手足陽明、少陽、陽維五脈之會。素注。針三分。銅人。針二分。
臨泣目上。直入發(fā)際五分陷中。令患人正睛取穴。足太陽、少陽、陽維之會。主目眩。目目窗臨泣后一寸。足少陽、陽維之會。銅人。針三分。灸五壯。三度刺。令人目大明。主目赤痛。忽頭旋。目KTKT遠視不明。頭面浮腫。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
正營目窗后一寸。足少陽、陽維之會。銅人。灸五壯。針三分。主目眩瞑。頭項偏痛。牙齒痛。唇吻急強。齒齲痛。
承靈正營后一寸五分。足少陽、陽維之會。主腦風頭痛。惡風寒。鼽衄鼻窒。喘息不利。
腦空(一名顳)承靈后一寸五分。俠玉枕骨下陷中。足少陽、陽維之會。素注。針四分。
目瞑心悸。發(fā)即為癲風。引目眇。鼻痛。曹操患頭風。發(fā)即心亂目眩。華佗針腦空立愈。
按三國志。曹操患頭風。久不愈。后陳琳草檄。操見之喜。頓愈。蓋喜則氣舒。故頭風解也。今醫(yī)家所載不同。豈佗愈后復發(fā)而然歟。
風池耳后顳后。腦空下。發(fā)際陷中。按之引于耳中。手足少陽、陽維之會。素注。
針四后瀉。少可患者。以經取之。留五呼。瀉七吸。灸不及針。日七壯至百壯。主灑淅寒熱。傷寒溫病汗不出。目???。偏正頭痛。瘧。頸項如拔。痛不得回顧。目淚出。欠氣多。鼻鼽衄。目內赤痛。氣發(fā)耳塞。目不明。腰背俱疼。腰傴僂引頸筋無力不收。大風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栉?。癭氣。東垣曰。少陽頭痛。風寒傷上。邪從外入。令人振寒。頭痛身痛惡寒。治在風池、風府。平安公患偏風。甄權針風池、肩、曲池、支溝、五樞、陽陵泉、巨虛下廉即瘥。仲景曰。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肩井(一名膊井)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當中指下陷中。手足少悶倒。速于三里下氣補之。須臾蘇。凡針肩井。須補三里。否則防后卒中之患。明堂。針四分。先補后瀉。不宜灸。婦人墮胎微損。手足弱者。針肩井立瘥。日灸七壯止二百壯。素注。三壯。主中風氣塞。涎上不語。腎虛腰痛九漏。上氣短氣逆氣。風勞百病。撲傷腰髖疼。
頭項痛。五勞七傷。頸項不得回顧。臂痛。兩手不得向頭。婦人產難。墮胎后。手足厥逆。
淵液(一名泉液)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得之。銅人。禁灸。灸之令人生腫蝕馬瘍。內潰者死。明堂。針三分。主寒熱馬瘍。
輒筋(一名神光一名膽募)期門下五分陷中。第三肋端。橫直蔽骨傍二寸五分。上直兩乳太息善悲。小腹熱。欲走。多唾。言語不正。四肢不收。嘔吐宿汁。吞酸。
京門(一名氣俞一名氣府)監(jiān)骨下。腰中季肋本俠脊。腎之募。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七呼。主腸鳴。小腹痛。肩背寒。痙。肩胛內廉痛。腰痛不得俯仰久立。
帶脈季脅下一寸八分陷中。足少陽、帶脈二脈之會。銅人。針六分。灸五壯。明堂。
灸七五樞帶脈下三寸。水道旁一寸半陷中。足少陽、帶脈二經之會。銅人。針一寸。灸五壯。
螈。
維道章門下五寸三分。足少陽、帶脈二經之會。銅人。針八分。留六呼。灸三壯。主嘔吐不止。水腫。三焦不調。不嗜食。
居章門下八寸三分。監(jiān)骨上陷中。素注。章門下四寸三分。足少陽、陽維之會。銅人。針八分。留六呼。灸三壯。主腰引小腹痛。肩引胸臂攣急。手臂不得舉以至肩。
環(huán)跳髀樞中。側臥。伸下足。屈上足。以右手摸穴。左搖撼取之。足少陽、太陽之會。銅痹不仁。風疹遍身。半身不遂。腰胯痛蹇。膝不得轉側伸縮。仁壽宮患香港腳偏風。甄權奉敕針環(huán)跳、陽陵泉、陽輔、巨虛下廉而能起行。環(huán)跳穴痛??稚焦蔷摇?/span>
中瀆髀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中。足少陽絡。別走厥陰。銅人。灸五壯。針五分。留七呼。主寒氣客于分肉間。攻痛上下。筋痹不仁。
陽關(一名陽陵)陽陵泉上三寸。犢鼻外陷中。銅人。針五分。禁灸。主風痹不仁。膝痛不可屈伸。
陽陵泉膝下一寸。外廉陷中。蹲坐取之。膽脈所入為合。土。難經曰。筋會陽陵泉。疏三壯。明下。一壯。主膝伸不得屈。髀樞膝骨冷痹。香港腳。膝股內外廉不仁。偏風半身不遂。腳冷無血色??噜芍俳槿?。頭面腫。足筋攣。
陽交(一名別陽一名足)足外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之間。陽維之。銅人。針六分。留七呼。灸三壯。主胸滿腫。膝痛足不收。寒厥。驚狂。喉痹面腫。
外丘外踝上七寸。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胸脹滿。膚痛痿痹。頸項痛。惡風寒。
犬傷。毒不出。發(fā)寒熱。癲疾。小兒龜胸。
光明外踝上五寸。足少陽之絡。別走厥陰。銅人。針六分。留七呼。灸五壯。明下。
七壯熱。膝痛。身體不仁。善嚙頰瀉之。
陽輔(一名分肉)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三分。去丘墟七寸。足少陽膽脈所行為經曰。足能健步。以髓會絕骨也。諸髓皆屬于腎。故為髓會。素注。針三分。又曰。針七分。
留十呼。銅人。灸三壯。針五分。留七呼。主腰溶溶如坐水中。膝下膚腫。筋攣。百節(jié)酸疼。實無所知。諸節(jié)盡痛。痛無常處。腋下腫痿。喉痹。馬刀挾癭。膝酸。風痹不仁。厥逆。口苦太息。心脅痛。面塵。頭角頷痛。目銳痛。缺盆中腫痛。汗出振寒。瘧。胸中脅肋髀膝外至絕骨外踝前節(jié)痛。善潔面青。
懸鐘(一名絕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針灸經。尋摸尖骨者。乃是絕骨兩分開。足三陽之骨間尖筋骨縫中是懸鐘穴。銅人。針六分。留七呼。灸三壯。指微云。斜入針二寸許。灸七壯或三壯。主心腹脹滿。胃中熱。不嗜食。香港腳。膝痛。筋骨攣痛。足不收。逆氣。虛勞寒損。憂恚。心中咳逆。泄注。喉痹。頸項強。腸痔瘀血。陰急。鼻衄。腦疽。大小便澀。
鼻中干。煩滿狂易。中風手足不遂。
丘墟足外踝下如前陷中。骨縫中。去臨泣三寸。又俠穴中量上。外踝骨前五寸。足少陽久瘧振寒。腋下腫。痿厥。坐不能起。髀樞中痛。目生翳膜。腿酸。轉筋。卒疝。小腹堅。寒熱頸腫。腰胯疼。善太息。
臨泣足小指次指本節(jié)后間陷中。去俠一寸五分。足少陽膽脈所注為俞。木。甲乙。
針二。目眩。枕骨合顱痛。灑淅振寒。心痛。周痹痛無常處。厥逆氣喘。不能行。瘧日發(fā)。婦人月事不利。季脅支滿。乳癰。
地五會足小指次指本節(jié)后陷中。去俠一寸。銅人。針一分。禁灸。灸之令人羸瘦。
不出三年卒。主腋痛。內損唾血。足外無膏澤。乳癰。
俠足小指次指岐骨間。本節(jié)前陷中。足少陽膽脈所溜為滎。水。膽實則瀉之。素注。針耳聾。胸中痛不可轉側。痛無常處。東垣曰。先師潔古病苦頭痛。發(fā)時兩頰青黃。眩暈。目不欲開。懶言。身體沉重。兀兀欲吐。此厥陰、太陰合病。名曰風痰。灸俠。服局方玉壺丸愈。
竅陰足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少陽膽脈所出為井。金。素注。針一分。
留一不出。轉筋。癰疽。頭痛心煩。喉痹。舌強口干。肘不可舉。卒聾不聞人語。魘夢。目痛小痛。少陽根于竅陰。結于窗籠。窗籠者。耳中也。又曰。少陽為樞。樞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陽。視有余不足。骨繇者。節(jié)緩而不取也。所謂繇者。搖故也。當窮其本也。
今按病筋痿而顫掉者。當取竅陰、窗籠。但窗籠未有所考??质翘栃∧c聽宮是。蓋手足太陽、少陽三脈之會。否則聽會未可知。俟當別考。
\r肝臟圖\pj-j28.bmp\r肝重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共七葉。附著于脊之第九椎。其治在左。其藏在右。
在腎之前。并胃。
東方青色。入通于肝。開竅于目。藏精于肝。其病發(fā)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臭臊。其聲呼。其液泣。其色青。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主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
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肝者。將軍之官。決斷行焉。
肝者。罷極之本?;曛右病F淙A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此為陽中之少陽。通于春氣。肝之合筋也。其榮在爪。其主肺也。
肝氣通于目。目和。則知黑白矣。(知當作見)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春三月)人臥則血歸于肝。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肝色青。欲知蒼璧之澤。不欲如藍。(以上俱素問)肝青象木。木得水而浮。肝得水而沉何也。然。肝者。非為純木也。乙。角也。大言陰與陽從夫也。肝熟而反浮者。乙當歸甲。極而反也?!搽y經〕肝有兩葉何也。然。肝者。東方木也。春也。萬物始生。其尚幼小。意無所親。去太陰尚近。(冬)離太陽不遠。(夏)猶有兩葉。亦應木也?!搽y經〕肝氣絕。則筋縮引卵與舌卷。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陰器而絡于舌本。故脈不榮。則筋縮急。筋縮急。則引卵與舌。故舌卷卵縮。此筋先死。庚日篤。辛日死。
騎竹馬法
治癰疽惡瘡發(fā)背。男左女右。臂腕中橫紋起。用薄篾一條。量至中指齊肉盡處。不量爪甲截徐扛起。足要離地五寸許。兩旁更以兩人扶定。毋令動搖不穩(wěn)。卻以前量長篾。貼定竹杠豎起。從尾骨。貼脊量至篾盡處。以筆點記。此不是穴。卻用后取同身寸篾。取兩寸平折。
自中橫量兩頭各一寸。方是灸穴??删娜龎?。
根據法量穴。在督脈脊中至陽、筋束二穴中外。太陽行背二行鬲俞、肝俞之內。非正當穴也。
四花穴法
崔知悌云。灸骨蒸勞熱。灸四花穴。以稻稈心量口縫如何闊。斷其多少。以如此長。裁紙四卻環(huán)在結喉下垂向背后??吹径捴固?。即以前小孔紙當中安。分為四花灸紙角也??删钠邏殉跻伤幕ㄑā9湃丝秩瞬蛔R點穴。故立此捷法。當必有合于五臟俞也。今根據此法點穴。
果合旺。故取此以補之。膽者肝之府。藏血。故亦取是俞也。崔氏止言四花。而不言鬲俞、膽俞四穴者。為粗工告也。今只根據揣摸脊骨鬲俞、膽俞為正。然人口有大小。闊狹不同。故四花亦不準。
灸癆穴法
資生經云。久癆。其狀手足心熱。多盜汗。精神困頓。骨節(jié)疼寒。初發(fā)咳嗽。漸吐膿血。肌紋處截斷。卻將此草自鼻尖量。從頭正中(分開頭心發(fā)貼肉量)至脊。以草盡處用墨點記。別用草一條。令病患自然合口量闊狹截斷。卻將此草于墨點上平折兩頭盡處量穴。灸時隨年多灸一壯。如年三十。灸三十一。累效。
根據此量之。其穴合五椎兩旁三寸。心俞二穴也。豈心主血。故灸之歟。
取腎俞法
千金注云。凡取腎俞者。在平處立。以杖子約量至臍。又以此杖子。當背脊骨上量之。
知是與臍平處也。然后相去各寸半取其穴。則腎俞也。
按此法以臍準腎俞雖似。然肥人腹垂則臍低。瘦人腹平則臍平。今不論肥瘦。均以杖量之。未有準也。
竇氏八穴
(或云。少室隱者之所傳。劉氏曰。八穴用為輔治。非拘于法取者也。)公孫(足太陰脾。通沖脈。合于心胸。主治二十七證。)九種心痛心胃痰鬲涎悶心胸臍腹痛脹三焦胃脅肋疼痛心脾產后血迷心主小腸心水隔酒痰肝胃中滿不快反胃嘔吐胃腹脅脹滿痛脾胃腸風下血大腸包絡脫肛不收(大人小兒)大腸肺氣隔心肺食隔不下胃脾食積疼痛胃脾癖氣小兒食癖小腸心主兒枕痛(婦人血塊)小腸三焦酒癖胃三焦腹鳴小腸胃血刺痛肝脾小兒脾瀉脾腎瀉腹痛大腸胃胸中刺痛心瘧疾心痛心包絡上病公孫悉主之。先取公孫。后取內關。
內關(手厥陰心包絡。通陰維。主治二十五證。)中滿不快心胃傷寒心主心胸痞滿肝胃吐逆不定脾胃胸滿痰隔肺心腹痛肺九種心痛心主胃脅肋痛肝膽婦人血刺痛心肝腸鳴大腸積塊痛肝男子酒癖脾肺二膈并心下痞痛心脾胃氣膈食不下胃心肺腹肋脹痛脾胃心主腸風下血大腸傷寒結胸胃里急后重小腸食膈不下食心主胃瘧寒熱(新添有驗)上病證。內關悉主之。
臨泣(此足臨泣也。足少陽膽經。通帶脈。合于目。上走耳后頰頸缺盆胸鬲。主治二十五證。)足趺腫痛胃手足麻小腸三焦手指顫掉肝心主赤眼冷淚膀胱咽喉腫痛三焦腿胯痛膽腳膝腫痛胃肝四肢不遂膽頭風腫膀胱頭頂腫膀胱浮風瘙癢肺身體腫腎胃身體麻肝脾頭目眩膀胱筋攣骨痛肝胃頰腮痛大腸雷頭風膽眼目腫痛肝心中風手足不舉腎耳聾腎膽上列病證。臨泣悉主之。先取臨泣。后取外關。
外關(手少陽三焦經。通陽維。主治二十七證。)肢節(jié)腫痛腎腎膊冷痛三焦鼻衄肺手足發(fā)熱三焦手指節(jié)痛不能屈伸三焦遂膽胃筋骨疼痛肝腎迎風淚出肝赤目疼痛肝心腰背腫痛腎手足麻痛并無力胃眼腫心頭風掉眩痛膀胱傷寒表熱膀胱破傷風肝胃手臂痛大腸三焦頭項痛小腸盜汗心主目翳或隱澀肝產后身腫胃腎腰胯痛腎雷頭風膽上病證。外關悉主之。
后(手太陽小腸經。通督脈。合于內。走頭項耳戶膊小腸膀胱。主治二十四證。)手足攣急肝手足顫掉肝三焦頭風痛三焦膀胱傷寒不解膀胱盜汗不止肺心喉閉塞腎肺胃頰腮腫痛胃小腸傷寒項強或痛膀胱膝脛腫痛腎手足麻胃眼赤腫肝心傷寒頭痛膀胱表汗不出肺胃迎風淚下肝膽破傷風搐肝產后汗出惡風肺喉痹肺肝腳膝腿疼胃手麻痹大腸上病后穴主之。先取后。后取申脈。
申脈(足太陽膀胱經。通陽蹺。主治二十五證。)腰背強痛膀胱肢節(jié)煩痛腎肝手足不遂胃肺傷寒頭痛膀胱身體腫滿胃面自汗胃癲癇肝目赤腫痛膀胱傷風自汗胃頭風癢痛膽眉棱痛膀胱雷頭風膽手臂痛大腸臂冷三焦產后自汗腎鼻衄肺破傷風肝肢節(jié)腫痛腎肝腿膝腫痛胃耳聾腎手足麻膽吹奶胃洗頭風膀胱手足攣肝腎產后惡風腎上病。申脈穴主之。先取申脈。后取后。
列缺(手太陰肺經。通任脈。合肺及肺系喉嚨胸鬲。主治三十一證。)寒痛泄瀉脾婦人血積痛或敗血肝咽喉腫痛胃死胎不出及胎衣不下肝牙齒腫食噎不下胃臍腹撮痛脾心腹痛脾腸鳴下痢大腸痔癢痛漏血大腸心痛溫痢脾產后腰痛腎肝產后發(fā)狂心產后不語心包絡米谷不化脾男子酒癖胃肝乳癰腫痛胃婦人血塊肝腎溫病不瘥膽吐逆不止脾胃小便下血小腸小便不通膀胱大便閉塞大腸大便下血大腸胃腸痛病心胃諸積心胃上病。列缺悉主之。先取列缺。后取照海。
照海(足少陰腎經。通陰蹺。主治二十七證。)喉嚨閉塞胃小便冷痛腎肝小便淋澀不通膀胱婦人血暈肝腎膀胱氣痛膀胱胎衣不下肝臍腹痛脾小腹脹滿小腸腸下血大腸飲食不納反胃吐食胃男子癖并酒積肺肝腸鳴下痢腹痛大腸中滿不快胃食不化胃婦人血積腎心兒枕痛胃肝難產腎肝泄瀉脾嘔吐胃酒積脾氣胃氣塊脾肝腎酒痹胃肝氣膈心主大便不通大腸食勞黃脾胃足熱厥心主上病。照海悉主之。先取照海。后取列缺。
上法。先刺主證之穴。隨病左右上下所在取之。仍循捫道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合穴。未已則求之。須要停針待氣。使上下相接??烊粺o其所苦。而后出針。
按此八穴。治法溥博。亦許學士所謂廣絡原野。冀獲一免者也。
傷寒
風寒客于皮膚。陽氣怫郁所致。此表熱也。陽氣下陷入陰分蒸熏。此里熱也。
汗不出。凄凄惡寒。取玉枕、大杼、肝俞、鬲俞、陶道。身熱惡寒。后。身熱汗出足厥冷。身熱而喘。取三間。余熱不盡。取曲池。煩滿汗不出。取風池、命門。汗出寒熱。取五處、攢竹、上脘。煩心好嘔。取巨闕、商丘。身熱頭痛汗不出。取曲泉。身熱進退頭痛。取神道、關元、懸顱。(以上出針經)六脈沉細。一息二三至。灸氣海、關元。少陰發(fā)熱、灸太。
傷寒
有熱惡寒者。發(fā)于陽。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
背惡寒??谥泻?。灸關元。
傷寒
有汗為中風衛(wèi)病。無汗惡風為寒傷榮。
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葛根湯。
傷寒
邪氣自表侵里。必先自胸脅。以次入心腹胃。
胸脅滿兼譫語。刺期門。
傷寒
臟氣閉而不流布也。按之痛為小結。不按自痛為大結。
刺期門。刺肺俞。(嚴仁庵)婦人因血結胸。熱入血室。刺期門。又以黃連、巴豆七粒。
作餅子。置臍中。以火灸之。得利為度。
咳嗽
千金方曰。寒咳。肝咳。刺足太沖。心咳。刺手神門。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淵。
有心主而無三焦。然已發(fā)其秘矣。惜乎胃、大小腸、膀胱咳及針治。皆略之而不議。千金云??日?。灸兩乳下黑白際。各數十壯即瘥。又以蒲當乳頭周匝圍身。令前后正中。當脊骨灸十壯。上氣咳逆。嗽。短氣氣滿。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壯。上氣咳逆。短氣。風勞病。灸肩井二百壯。上氣咳逆。短氣胸滿。多唾。唾惡冷痰。灸肺俞五十壯。
便血
寶鑒曰。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不和則血留之。結陰之病。陰氣內結。不得外行。無所稟。滲入腸間。故便血。灸中脘、三里、氣海等穴。便血不止。灸勞宮、太白、會陽。
咳逆
丹溪曰。氣逆也。氣自臍下直沖。上出于口。而作聲也。人之陰氣。根據胃為養(yǎng)。胃土傷損。
嚴氏曰。灸乳下一指。男左女右。與乳相直問陷中。灸三壯。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寶鑒曰。病甚者。灸二七壯。武按。此穴名乳根也。
癘風
丹溪曰。是人受得天地間殺厲之風。以其酷烈暴悍可畏也。不外乎陽明一經。病機云。
灸承也。內經云。數刺腫上出血。子和曰。刺其面大脈。出血如墨。刺三次。血色變。每刺自額至頤。針上下俱刺。每隔一日一刺。刺至二十余日方已。劉氏曰。委中皆可出血。同汗也。
癇
劉氏曰。此疾與中風顛狂。小兒急慢驚相類。原其所由。或在母腹中受驚?;蛞蚵劥篌@而得心竅。治法必當尋火尋痰而治。丹溪曰。不必分六畜牛馬雞犬。大率主痰火。
潔古云。晝發(fā)灸陽蹺。夜發(fā)灸陰蹺。各二七壯。千金方。驚癇按圖灸之。一小兒四歲。
與長
鐵針
本草云。馬銜鐵無毒。日華子云。古舊鋌者好?;蜃麽t(yī)工針也。
武按本草柔鐵即熟鐵。有毒。故用馬銜則無毒。以馬屬午、屬火?;鹂私稹=忤F毒。故用以作針。古曰。金針者。貴之也。又金為總名。銅鐵金銀之屬皆是也。
煮針
危氏書云。烏頭、巴豆各一兩。硫黃、麻黃各五錢。木鱉子十個。用烏梅藥同入磁石器內。
用皂角水洗。再于犬肉內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凈。端直。松子油涂。常近人氣為妙。
按煮針非素問意。今根據法煮之。以解鐵毒。此有益無害也。
火針
經曰。針者。以麻油滿盞。燈草令多如大指許。叢其燈火燒針。頻以麻油蘸其針。燒令通針。醫(yī)者臨時用之。以免致手熱。才覺針紅。醫(yī)即取針。先以針安穴上。自然干。針之亦佳。凡行針點灸相似。以墨記之。使針時無差。穴道差。則無功?;疳樕蹼y。須有屠兒心、劊子手。方可行針。先以左手按定其穴。然后針之。切忌太深。深則反傷經絡。不可太淺。淺則治病無功。但消息取中也。凡大醉之后。不可行針。不適淺深。有害無利。凡行火針。必先安慰病患。令勿驚心。較之火針及灸。灸則直守艾灼燒過。痛則久也。火針雖則視之畏人。其針下快疾。一針便去。疼不久也。以此則知灸壯候數滿足。疼之久也?;疳樦故且会?。
不再則痛過也。凡行火針。一針之后。疾速便去。不可久留。尋即以左手速按針孔上。則疼止。不按則疼甚。凡下針。先以手按穴。令端正。頻以眼視無差。方可下針。燒針之人。委令定心燒之??忠曀?。針冷治病無功。亦不入內也。人身諸處皆可行針。面上忌之。凡季夏。大經血盛皆下流兩腳。切忌妄行火針于兩腳內及足。則潰膿腫疼難退。其如香港腳多發(fā)于夏。血氣濕氣。皆聚兩腳?;蛘`行火針。則反加腫疼。不能行履也。當夏之時。香港腳若發(fā)。
藥治無效。不免灸之。每一穴上但可灸三壯。劫其病退。壯數之年亦不苦。潰腫膿瘡亦易平?;疳樥摺R似瓢b毒發(fā)背。潰膿在內。外皮無頭者。但按腫軟不堅者以潰膿。闊大者按頭尾及中。以點記。宜下三針。決破出膿。一針腫上。不可按之。即以指從兩旁捺之。令膿隨手而出?;蚰[大膿多。針時須側身回避。恐膿射出污身。孫氏曰。凡下火針。須隔一日報之。報之后。當膿水大出。疾則效矣。凡塊結積之病。甚宜火針。此非萬效之功?;疳樕趺睢S诮Y塊之上。須停針慢出。仍轉動其針。以發(fā)出污滯。凡下火針。經一宿。身上發(fā)熱惡寒。此為中病。無害事也。火針亦行氣。火針惟假火力。無補瀉虛實之害。惟怕太深有害。余則無妨。氣針者。有淺有深。有補有瀉。候氣候邪之難。不可誤行??痔撜叻礊a。實者不宣。又以為害。世之制火針者。皆用馬銜鐵。思之令喜意也。此針惟是要久受火氣。鐵熟不生為上。莫如火爐中用廢火箸制針為佳也。初制火針。必須一日一夜。不住手以麻油燈火頻頻蘸燒。如是終一日一夜。方可施用。凡治癱瘓。尤宜火針易獲功效。蓋火針大開其孔穴。不塞其門。風邪從此而出。若氣針微細。一出其針。針孔即閉。風邪不出。故功不及火針。灸者。亦閉門趕賊。其門若閉。邪無出處故也。若風濕寒三者。在于經絡不出者。宜用火針。
以外發(fā)其邪。針假火力。故功效勝氣針也。破癰堅積結瘤等。皆以火針猛熱可用。又如川僧多用煨針。其針大于鞋針、火針。以火燒之可用。即九針之中之大針是也。其針大于氣針。
故曰大針者。其功能治風邪入舍于筋骨間不出者宜用之?;疳樦我?。孫曰。三針者。是鋒針、鈹針、火針也?;疳樇挫嗅樢病?/span>
按燒針法仲景以前多用之以致禍。故傷寒書屢言之。如曰。用燒針必驚。燒針令汗。針處被寒。核起發(fā)奔豚。加燒針因胸煩之類。今世或用以出癰膿為便。
溫針
王節(jié)齋曰。近有為溫針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針于穴。以香白芷作圓餅。套針上。以艾蒸溫山野貧賤之人。經絡受風寒致病者?;蛴行АV皇菧蒯樛舛?。于血宜衍。于疾無與也。
古針法最妙。但今無傳??植坏镁咧恕U`用之。則危拙出于頃刻。唯灸得穴。有益無害。日后宜行之。
折針
本草云。醫(yī)工針人。而針折在肉中不出。杵牡鼠肝及腦涂之。又象牙主諸針及雜物入肉。刮取屑。細研入水和。敷上立出。肘后方。針折肉中。象牙屑水和敷上立出。
寶鑒涌針膏。取針刺入肉并箭頭。鼠糞頭十個、螻蛄四十九個、土消蟲十個、芫青、馬肉中石腦油三兩。蒿柴灰汁三升。上將灰汁、石腦油以文武火熬成膏。次下諸藥令勻。瓷器內收貯。臨用時??磩?chuàng)大小點藥。良久自然涌出。
萬圣神應丹。出針并箭頭。莨菪根今天仙子苗是也。于端午前一日。尋上項科取酌中一科。
下取出。用凈水洗了。于靜室中石臼中搗如泥。丸如彈子大。黃丹為衣。紙袋內封了。懸高處陰干。針箭不出者。以緋絹袋盛一丸。放在臍下。用綿裹肚系了。先用象牙末屑于傷處貼了。后用此藥。若創(chuàng)口生合。用刀子微割開。以象牙末貼之。
神圣膏。取針入皮膚。車脂不拘多少。成膏子好。攤紙上。如錢大。貼之。二日一換。
三五次。針自出。大有神效。
烏翎散。取針鐵入皮膚。烏翎三五枝?;鹬私篂槟?。好醋調成膏。涂創(chuàng)上。紙蓋。一兩次其針自出。
按素問云。針耀而勻。示人臨病。當查看其針。令光耀滑澤勻直而無曲損也。能守此訓。自不致折矣。又磁石能引針出肉。古人療折針法雖多。今備錄于此。宜隨輕重選用之。
十四經穴歌
手太陰十一穴。中府云門天府列。俠白尺澤孔最存。列缺經渠太淵涉。魚際少商如韭葉手陽明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陽偏歷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長。曲池肘迎五里。臂肩巨骨當。天鼎扶突禾接。終以迎香二十穴。
四十五穴足陽明。承泣四白巨經。地倉大迎頰車峙。下關頭維人迎對。水突氣舍連缺盆。
水道歸來氣沖次。髀關伏兔走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連條口位。下巨虛位及豐隆。
解沖陽陷谷中。內庭厲兌經穴終。
二十一穴太陰脾。隱白大都太白隨。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坳。血?;T沖門開。府舍腹結大橫排。腹哀食竇連天。胸鄉(xiāng)周榮大包隨。
九穴手少陰。極泉青靈少海深。靈道通里陰邃。神門少府少沖尋。
手太陽穴一十九。少澤前谷后隅。腕骨陽谷可養(yǎng)老。支正小海肩貞走。俞天宗及秉風。曲垣肩外復肩中。天窗天容上顴。卻入耳中循聽宮。
足太陽六十三。睛明攢竹曲差參。五處承光上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嶄。大杼風門引肺俞。厥從大杼至白環(huán)。相去脊中三寸間。上次中復下。會陽承扶殷門亞。浮委陽委中罅。膊內志室胞之肓。二十椎下秩邊藏。合以下合陽是。承筋承山居其次。飛揚附陽泊昆侖。仆參申脈連金門。京骨束骨又通谷。小指外側至陰續(xù)。足少陰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溢。大鐘照海通水泉。復溜交信筑賓連。陰谷橫骨大赫聯。氣穴四滿中注立。肓俞商曲石關蹲。陰都通谷幽門僻。步廊神封靈墟位。神臟中俞府既。
九穴手厥陰。天池天泉曲澤深。門間使內關對。大陵勞宮中沖備。
二十三穴手少陽。關沖液門中渚旁。陽池外關支溝會。會宗三陽四瀆配。天井上合清冷淵。消濼會肩偏。天天牖同翳風。脈顱息角孫通。耳門和絲竹空。
少陽足經童子。四十三穴行迢迢。聽會客主頷厭集。懸顱懸厘曲鬢翹。率谷天沖浮白次。
帶脈五樞維道續(xù)。居環(huán)跳下中瀆。陽關陽陵復陽交。外丘光明陽輔高。懸鐘丘墟足臨泣。
地五俠竅陰畢。
足肝經十三穴。大敦行間太沖列。中封蠡溝及中都。膝關曲泉膝內徹。陰包五里上陰廉。章門期門貫上鬲。
督脈背中行。二十七穴始長強。腰俞陽關命門當。懸樞脊中走筋縮。至陽靈臺神道長。
身柱齦交斯已矣。
任脈分三八。起于會陰上曲骨。中極關元到石門。氣海陰交神闕立。水分下脘循建里。
中上十四經穴歌。順經編葉。有起止次序?;纤摺1戎焱⑷鹬苌斫浹ㄙx。過之遠矣。
十四經步穴歌
太陰肺兮出中府。云門之下一寸許。云門氣戶旁二寸。人迎之下二骨數。天府腋下三寸求。太淵掌后橫紋頭。魚際節(jié)后(大指本節(jié)后)散脈舉。少商大指內側端。此穴若針疾減愈。
手陽明經屬大腸。食指內側起商陽。本節(jié)前取二間定。本節(jié)后取三間強。岐骨陷中尋合谷。
屈肘曲中曲池得。池下二寸三里場。肘大骨外廉陷。五里肘上三寸量。臂下一寸取。
肩肩端兩骨當。巨骨肩端叉骨內。天鼎缺盆之上針。扶突曲頰下一寸。禾五分水溝旁。
鼻孔兩旁各五分。左右二穴皆迎香。胃之經兮足陽明。承泣目下七分尋。四白一寸不可深。
巨鼻孔傍八分。地倉夾吻四分近。大迎曲頰前寸三。頰車耳下八分針。下關耳前動脈者。
頭維本神寸五取。人迎喉傍大脈真。水突在頸大筋下。直至氣舍上人迎。氣舍迎下挾天突。
缺盆橫骨陷中親。氣戶俞府傍二寸。至乳六寸又四分。庫房屋翳膺窗近。乳中正在乳頭心。
次有乳根出乳下。各一寸六不相侵。穴夾幽門一寸五。是穴不容根據法數。其下承滿至梁門。
關門太乙從頭舉。節(jié)次續(xù)排滑肉門。各各一寸為君數。天樞穴在夾臍傍。外陵樞下一寸當。
二寸大巨五水道。歸來七寸以尋將。氣沖曲骨傍三寸。來下氣沖脈中央。髀關兔后六寸分。
伏兔市上三寸強。陰市膝上三寸許。梁丘二寸得共場。膝臏上尋犢鼻。膝下三寸求三里。
里下三寸上廉地。條口上廉下一寸。下廉條下一寸系。豐隆下廉外一寸。上踝八寸分明記。
解沖陽后寸半。沖陽陷上二寸系。陷谷內庭后二寸。內庭次指外間是。厲兌大指次指端。
去爪如韭胃所起。
拇指內側隱白位。大都節(jié)后陷中起。太白核骨下陷中。公孫節(jié)后一寸至。商丘有穴屬經金。
血海分明膝臏上。內廉內際二寸地?;T血海上六寸。筋間動脈須詳諦。沖門五寸大橫下。
三寸三分尋府舍。腹結橫下寸三分。大橫挾臍非比假。腹哀寸半去日月。直與食竇相連亞。
食竇天及胸鄉(xiāng)。周榮各一寸六者。大包淵腋下三寸。出九肋間當記也。
少陰心起極泉中。腋下筋間脈入胸。青靈肘節(jié)上三寸。少海肘內節(jié)后容。靈道掌后一寸半。
手小指端為少澤。前谷外側節(jié)前索。節(jié)后陷中尋后。腕骨陷前看外側。腕中骨下陽谷討。
天宗骨下有陷中。秉風后舉有空。曲垣肩中曲胛陷。外俞胛后一寸從。肩中二寸大杼傍。
天窗頰下動脈詳。天容耳下曲頰后。顴面兌端量。聽宮耳端大如菽。此為小腸手太陽。
足太陽兮膀胱經。目內角始睛明。眉頭陷中攢竹名。曲差二穴神庭伴。五處挨排夾上星。
大筋外廉陷中是。夾脊相去寸五分。大杼大椎二風門。肺俞三椎厥陰四。心俞五椎之下論。
更有膈俞相梯級。第七椎下隱然立。第八椎下穴無有。肝俞數椎當第九。十椎膽俞脾十一。
十二椎下胃俞取。三焦腎俞次第下。十三十四兩椎主。大腸俞在十六椎。小腸十八椎下止。
十九椎下尋膀胱。中膂內俞椎二十。白環(huán)二十一椎當。上次中與下。一空二空夾腰胯。
并同夾脊四個。載在千金君勿訝。會陽陰尾兩旁分。尺寸須看督脈分。第二椎下外附分。
夾脊相去古法云。先從脊后量三寸。不是灸狹能傷筋。魄戶三椎膏肓四。四五三分分明是。
第五椎下索神堂。第六兩穴出。膈關第七魂門九。陽綱意舍十十一。胃倉肓門屈指彈。
椎看十二與十三。志室次之為十四。包肓十九合詳參。秩邊二十椎下詳。承扶臀陰紋中央。
殷門承扶六寸直。浮一寸上委陽。委陽卻與殷門并。中外廉兩筋鄉(xiāng)。委中膝約紋里。
此下三寸尋合陽。承筋腸中央是。承山下分肉傍。飛陽外踝上七寸。附陽踝上三寸量。
金門正在外踝下。昆侖踝后跟骨中。仆參跟骨下陷是。申脈分明踝下容。京骨外側大骨下。
束骨本節(jié)后陷中。通谷本節(jié)前陷是。至陰小指外側逢。
腎經起處有其所。涌泉屈足卷指取。然谷踝前大骨下。踝后跟上太府。下五分尋大鐘。照海踝下陰蹺生。踝上二寸復溜名。溜前筋骨取交信。亦曰踝上二寸行。筑賓六寸分處陰谷膝內著骨輔。橫骨有陷如仰月。大赫氣穴四滿據。中注肓俞正夾臍。六穴五寸各一數。
商曲石關上陰都。通谷幽門一寸居。幽門半寸挾巨闕。步廊神封過靈墟。神藏中至俞府。
各一寸六不差殊。欲知俞府居何分。璇璣之傍各二寸。
厥陰心包何處得。乳后一寸天池索。天泉腋下二寸求。曲澤內紋尋動脈。門去腕五寸通。
三焦名指外關沖。小次指間名液門。中渚次指本節(jié)后。陽池表腕上陷存。腕上二寸外關絡。
四瀆骨外并三陽。天井肘上一寸側。肘上二寸清冷淵。消濼臂外肘分索。會肩頭三寸中。
肩肩端上通。天盆上毖骨際。天牖傍頸后天容。翳風耳后當骨陷。脈耳后雞足逢。
顱HT耳后青絡脈。角孫其廓開有空。絲竹眉后陷中看。和耳前兌發(fā)同。耳門耳珠當耳缺。
此穴禁灸分明說。
少陽膽經起外。耳前陷中尋聽會。上關耳前開口空。懸厘懸顱下廉揣。懸顱正在曲角端。
曲鬢之旁各一寸。陽白眉上一寸記。臨泣有穴當兩目。直入發(fā)際五分屬。目窗正營各一寸。
承靈營后寸五錄。天沖耳上二寸居。浮白發(fā)際一寸符。竅陰枕下動有穴。完骨耳后四分通。
腦空正夾玉枕骨。風池后發(fā)際陷中。肩井大骨前寸半。淵液腋下三寸按。輒筋平前卻一寸。
期門在肋第二端。日月期下五分斷。京門監(jiān)骨腰間看。帶脈季肋寸八分。五樞帶下三寸間。
維道五寸三分得。居八寸三分尋。環(huán)跳髀樞宛宛論。膝上五寸中瀆搜。陽關陽陵上三寸。
陽陵膝下一寸求。陽交外踝針七寸。踝上七寸尋外丘。光明除踝上五寸。陽輔髁上四寸收。
懸鐘三寸即絕骨。丘墟踝前陷中出。臨泣寸半后夾。地五會穴一寸求。夾小次岐骨間。
竅陰足小次指端。
大敦拇指看毛聚。行間縫尖動脈處。節(jié)后有絡亙五會。太沖之脈堪承據。中封正在內踝前。
膝關犢鼻下二寸。曲泉紋頭兩筋逢。陰包四寸膝臏上。內廉筋間索其當。五里氣沖內寸半。
直下三寸陰股向。陰廉穴在橫紋胯。章門臍上二寸量。橫取八寸看兩傍。期門乳旁各一寸。
直下二寸二肋詳。此足厥陰肝經鄉(xiāng)。督脈齦交唇上鄉(xiāng)。兌端正在唇中央。水溝鼻下溝中索。
素宜向鼻端詳。頭形北高面南下。先以前后發(fā)際量。分為一尺有二寸。發(fā)上五分神庭當。
庭上五分上星位。囟會星上一寸強。上至前頂上寸半。寸半百會頂中央。后頂強間腦戶三。
相去各是一寸五。后發(fā)五分定啞門。門上五分是風府。上有大椎下尾。分為二十有一椎。
古來自有折量法。靈樞分明不可欺。九寸八分分之七。二之七節(jié)如是推。大椎第一節(jié)上是。
二椎節(jié)下陶道知。身柱第三椎節(jié)下。神道第五不須疑。靈臺第六至陽七。筋縮第九椎下思。
脊中懸樞命門穴。十一十三十四節(jié)。陽關鎮(zhèn)住十六椎。二十一下腰俞窺。其下長強伏地取。
此穴針之痔根愈。
任脈會陰兩陰間。曲骨臍下毛際安。中極臍下四寸取。三寸關元二石門。氣海臍下一寸半。
巨闕上脘上寸半。鳩尾蔽骨五分按。中庭膻中寸六分。膻中兩乳中間看。玉堂紫宮及華蓋。
相去各寸六分算。華蓋璇璣一寸量。璇璣突下一寸當。天突結下宛宛取。廉泉頷下骨尖傍。
承漿頤前唇棱下。任脈之部宜審詳。
上十四經步穴歌。原用銅人穴編葉。今以十四經發(fā)揮為主。有繁多者皆去之。如督俞、風市、羊矢之類是也。
十二經脈歌
手太陰肺中焦生。下絡大腸出賁門。上鬲屬肺從肺系。系橫出腋中行。肘臂寸口生魚際。
肺脹膨膨缺盆痛。兩手交瞀為臂厥。所生病者為氣嗽。喘咳煩心胸滿結。臂之外前廉痛。
小便頻數掌中熱。氣虛肩背痛而寒。氣盛亦疼風汗出。欠伸少氣不足息。遺失無度溺色赤。
陽明之脈手大腸。次指內側起商陽。循指上連出合谷。兩筋岐骨循臂肪。入肘外廉循外。
環(huán)出人中交左右。上夾鼻孔注迎香。此經氣盛血亦盛。是動腫并齒痛。所生病者為鼽衄。
目黃口干喉痹生。大指次指難為用。肩前外痛相仍。氣有余兮脈熱腫。虛則寒栗病偏增。
胃足陽明交鼻起。下循鼻外下入齒。還出夾口繞承漿。頤后大迎頰車里。耳前發(fā)際至額顱。
遂由髀關抵膝臏。跗中指內關同。一支下膝注三里。前出中指外關通。一支別走足跗指。
大指之端經盡矣。此經多氣復多血。是動欠伸面顏黑。凄凄惡寒畏見人。忽聞木音心驚惕。
登高而歌棄衣走。甚則腹脹乃賁響。凡此諸疾皆厥。所生病者為狂瘧。溫淫汗出鼻流血。
口唇裂又喉痹。膝臏疼痛腹脹結。氣膺伏兔外廉。足跗中指俱痛徹。有余消谷溺色黃。
不足身前寒振栗。胃房脹滿食不消。氣盛身前皆有熱。
太陰脾起足大指。上循內側白肉際。核骨之后內髁前。上循脛膝里。股內前廉入腹中。
食入即吐胃脘痛。更兼身體痛難移。腹脹善噫舌本強。得后與氣快然衰。所生病者舌亦痛。
體重不食亦如之。煩心心下仍急痛。泄水溏瘕寒瘧隨。不臥強立股膝腫。疸發(fā)身黃大指痿。
手少陰脈起心中。下鬲直與小腸通。支者還從肺系走。直上喉嚨系目瞳。直者上肺出腋下。
渴欲飲水咽干燥。所生脅痛目如金。脅臂之內后廉痛。掌中有熱向經尋。
手太陽經小腸脈。小指之端起少澤。循手外廉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內側。上循肘外出后廉。
至目兌卻入耳。復從耳前仍上頰。抵鼻外至目內。斜絡于顴別絡接。此經少氣還多血。
是動則病痛咽嗌。頷下腫兮不可顧。肩如拔兮似折。所生病兮主肩。耳聾目黃腫腮頰。
肘臂之外后廉痛。部分猶當細分別。足太陽經膀胱脈。目內上起額尖。支者巔上至耳角。
直者從巔腦后懸。絡腦還出別下項。仍循肩膊俠脊邊。抵腰膂腎膀胱內。一支下與后陰連。
貫臀斜入委中穴。一支膊內左右別。貫胛夾脊過髀樞。臀內后廉中合。下貫內外踝后。
京骨之下指外側。是經血多氣少也。是動頭疼不可當。項如拔兮腰似折。髀樞痛徹脊中央。
如結兮如裂。是為髁厥筋乃傷。所生瘧痔小指廢。頭囟項痛目色黃。腰尻腳疼連背。
淚流鼻衄及癲狂。
足經腎脈屬少陰。小指斜趨涌泉心。然谷之下內踝后。別入跟中內侵。出內廉上股內。
此經多氣而少血。是動病饑不欲食。喘嗽唾血喉中鳴。坐而欲起面如垢。目視KTKT氣不足。
心懸如饑常惕惕。所生病者為舌干。口熱咽痛氣賁逼。股內后廉并脊疼。心胸煩痛疸而。
痿厥嗜臥體怠惰。足下熱痛皆腎厥。手厥陰心主起胸。屬包下鬲三焦宮。支者循胸出脅下。
脅下連腋三寸同。仍上抵腋循內。太陰少陰兩經中。指透中沖支者別。小指次指絡相通。
是經少氣原多血。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下腫。甚則胸脅支滿結。心中淡淡或大動。
善笑目黃面赤色。所生病者為心煩。心痛掌熱病之則。
手經少陽三焦脈。起自小指次指端。兩指岐骨手腕表。上出臂外兩骨間。肘后外循肩上。
屈下至頤仍注頰。一支出耳入耳前。卻從上關交曲頰。至目外乃盡焉。斯經少血還多氣。
是動耳鳴喉腫痹。所生病者汗自出。耳后痛兼目銳。肩肘臂外皆疼。小指次指亦如廢。
足脈少陽膽之經。始從兩目銳生。抵頭循角下耳后。腦空風池次第行。手少陽前至肩上。
下加頰車缺盆合。入胸貫膈絡肝經。屬膽仍從脅里過。下入氣沖毛際榮。橫入髀厭環(huán)跳內。
直者缺盆下腋膺。過季脅下髀厭內。出膝外廉是陽陵。外輔絕骨踝前過。足跗小指次指分。
一支別從大指去。三毛之際接肝經。此經多氣而少血。是動口苦善太息。心脅疼痛難轉移。
面塵足熱體無澤。所生頭痛連銳。缺盆腫痛并兩腋。馬刀挾癭生兩傍。汗出振寒瘧疾。
胸脅髀膝至骨。絕骨踝痛及諸節(jié)。
厥陰足脈肝所終。大指之端毛際叢。足跗上廉太沖分。踝前一寸入中封。上踝交出太陰后。
脈上巔會督脈出。支者還生目系中。下絡頰里還唇內。支者便從膈肺通。是經血多氣少焉。
是動腰疼俯仰難。男疝女人小腹腫。面塵脫色及咽干。所生病者為胸滿。嘔吐洞泄小便難。
或時遺溺并狐疝。臨證還須仔細看。
奇經八脈歌
督脈起自下極俞。并于脊里上風府。過腦額鼻入齦交。為陽脈海都綱要。任脈起于中極底。
脈并少陰之腎經。與任督本于陰會。三脈并起而異行。陽蹺起足之跟里。循外踝上入風池。
陰蹺內踝循喉嗌。本足陽陰脈別支。諸陰交起陰維脈。發(fā)足少陰筑賓。諸陽會起陽維脈。
太陽之金門是。帶脈周回季脅間。會于維道足少陽。所謂奇經之八脈。維系諸經乃順常。
流注指微賦
疾居榮衛(wèi)。扶救者針。觀虛實與肥瘦。辨四時之淺深。取穴之法。但分陰陽而谷。迎隨逆參其法。篇篇之旨審尋。復按經而察其言。字字之功明諭。疑隱皆知。實虛總附。移疼住痛之有神。針下獲安。暴疾沉至危篤。刺之勿誤。詳夫陰日血引。值陽氣留口溫針。陽日氣引。逢陰血暖牢寒濡。深求諸經十二作數。絡脈十五為周。陰俞六十藏主。陽穴七二府收。
刺陽經者。可臥針而取。奪血絡者。先俾指而柔。逆為迎而順為隨。呼則瀉而吸則補。淺恙新。用針之因。淹疾延患。著灸之由。躁煩藥餌而難拯。必取八會。癰腫奇經而畜邪。殲馘砭瘳。況乎甲膽乙肝。丁火壬水。生我者號母。我生者名子。春井夏滎乃邪在。秋經冬合方刺矣。犯禁忌而病復。用日衰而難已。孫絡在于肉分。血行出于支里。悶昏針運。經虛補絡須然。疼實癢虛。瀉子隨母要指。想夫先賢迅效無出于針。今人愈疾豈難于醫(yī)。徐文伯瀉孕于苑內。斯由甚速。范九思療咽于江夏。聞見言希。大抵古今遺跡。后世皆師。王纂針魅而立康。獺從彼出。秋夫療鬼而獲效?;昝鈧?。既而感指幽微。用針真訣。孔竅詳于筋骨肉分。刺要察于久新腑臟寒熱。接氣通經。短長根據法。里外之絕。羸盈必別。勿刺大勞。使人氣亂而神隳。慎妄呼吸。防他針昏而閉血。又以常尋古義。由有臧機。遇高賢真趣。則超然得悟。逢達人示教。則表我扶危。男女氣脈。行分時合。度養(yǎng)子時刻注。穴須根據今。詳定療病之宜。神針法式。廣搜難素之秘密文辭。深考諸家之肘函妙臆。故稱廬江流注之指微。
以為后學之模規(guī)。
上流注指微賦。竇桂芳撰次。今自子午流注針經輯錄于此。
八法八穴歌
(西江月調)九種心疼涎悶。結胸翻胃難停。酒食積聚胃腸鳴。水食氣疾膈病。臍痛腹疼脅脹。腸風瘧疾積塊堅橫脅搶。婦女血痛心疼。結胸里急難當。傷寒不解結胸堂。瘧疾內關獨當。手足中風不舉。痛麻發(fā)熱拘攣。頭風痛腫項腮連。眼腫赤痛頭旋。齒痛耳聾咽腫。浮風搔癢筋牽。腿疼脅脹肋肢偏。臨泣針時有驗。肢節(jié)腫痛臂冷。四肢不遂頭風。背胯內外骨筋攻。頭項眉棱皆痛。手足熱麻盜汗。破傷眼腫睛紅。傷寒自汗表烘烘。獨會外關為重。手足急攣戰(zhàn)掉。中風不語癇癲。頭疼眼腫淚漣漣。腿膝背腰痛遍。項強傷寒不解。牙齒腮腫喉咽。手麻足麻破傷牽。盜汗后先砭。腰背強痛腿腫。惡風自汗頭疼。雷頭赤目痛眉棱。手足麻攣臂冷。吹乳耳聾鼻衄。癇癲肢節(jié)煩憎。遍身腫滿汗頭淋。申脈先針有應。痔瘧便腫泄利。唾紅溺血咳痰乳癰多散。喉塞小便淋澀。膀胱氣痛腸鳴。食黃酒積腹臍并。嘔瀉胃翻便緊。難產昏迷積塊。腸風下血常頻。膈中決氣氣侵。照海有功必定。
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
人中神庭風府始。舌縫承漿頰車班。少商大陵間使連。乳中陽陵泉有據。隱白行間不可差。十三穴是秋夫置。
回陽九針歌
啞門勞宮三陰交。涌泉太中脘接。環(huán)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陽九針穴。
四總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六十六穴陰陽二經相合相生養(yǎng)子流注歌
甲時竅陰前陷谷。丘虛陽委中續(xù)。己合隱白魚際連。太中封少海屬。甲與己合己合甲病汗不出。痰瘧及強癲。白翳生于目。刺其前谷痊。胃陷谷(俞土)面目浮虛腫。身心怯振寒。須針陷谷穴。休作等閑看。丘虛(原)痿厥身難轉。髀樞痛不蘇。酸并腳痹。當下刺丘墟。大腸陽(經火)狂言如見鬼。熱病厥煩心。齒痛并瘡疥。陽可下針。膀胱委中(合水)腰腫不能舉。髀樞腳痹風。委中神應穴。針下便亨通。乙時大敦少府始。太白經渠陰谷止。庚合商陽與通谷。臨泣合陽合三里。乙與庚合庚合乙乙肝大敦(井木)卒疝小便數。亡陽汗似淋。血崩臍腹痛。須向大敦針。心少府(滎火)水氣胸中滿。多驚恐懼人。肘攣并掌熱。少府效如神。脾太白(俞土)煩心連臍脹。嘔吐及便膿?;魜y臍中痛。神針太白攻。肺經渠(經金)膨膨而喘嗽。胸中痛急攣。暴痹足心熱。經渠刺得安。腎陰谷(合水)臍腹連陰痛。崩中漏下深。連針陰谷穴。一訣值千金。
丙時少澤內庭三。腕骨昆侖陽陵泉。辛合少商然谷穴。太沖靈道陰陵泉。丙與辛合辛合丙肢厥逆冷。胸煩肚腹。齒齲咽中痛。當針足內庭。大腸三間(俞木)腸鳴并洞泄。寒瘧及唇焦。三間針入后。沉立便消。腕骨(原)迎風流冷淚。癱瘓及黃軀。腕骨神針刺。千金價不如。膀胱昆侖(經火)腳腕痛如裂。腰尻疼莫任。昆侖如刺畢。即便免呻吟。膽陽陵泉(合土)冷痹身麻木。遍身筋骨疼。陽陵神妙穴。隨手便安寧。
丁時少沖大都先。太淵復溜并曲泉。壬合至陰夾后。京骨解曲池邊。丁與壬合壬合丁汗不出。手足厥而虛。腫滿并煩嘔。大都針便除。肺太淵(俞土)缺盆中引痛。喘息病難蠲。
心痛掌中熱。須當針太淵。腎復溜(經金)五淋下水氣。赤白黑黃青。腹脹腫水蠱。宜于復溜針。肝曲泉(合水)血瘕并癃閉。筋攣痛日深。咽喉臍腹脹。應驗曲泉針。
戊時厲兌二束骨。沖陽陽輔小海入。癸合涌泉行間濱。神門商丘兼尺澤。戊與癸合癸合戊喉閉牙齒痛。心驚鼻衄腥??谶B頷腫。二間刺安寧。膀胱束骨(俞木)腰背如結。風寒目眩。要痊如此疾。束骨穴中窮。沖陽(原)腹臍如結硬??谘酆鲂?。狂病棄衣走。沖陽穴內佳。膽陽輔(經火)節(jié)痛無常處。諸風痹莫伸。膽經雖六穴。陽輔效如神。小腸小海(合土)頭項痛難忍。腹臍疼莫禁。若還逢此疾。小海便宜針。
己合甲己隱白(井木)足寒并暴泄。月事過其時。隱白脾家井。詳經可刺之。肺魚際(經火)難。癖諸濕痹。太針便安。肝中封(經金)繞臍腹走疼。身體及頑麻。疝引腰間痛。中封刺可瘥。心少海(合水)目眩連頭痛。發(fā)強嘔吐涎。四肢不能舉。少海刺安然。
庚合乙庚大腸商陽(井金)耳聾并齒痛。寒熱往來攻。痰瘧及中滿。商陽刺便通。膀胱通谷喘不能行。囟骨合巔痛。須針臨泣安。合谷(原)熱病連牙痛。傷寒汗過期。目疼風口噤。合谷穴中推。小腸陽谷(經火)耳鳴頰頷腫。脅痛發(fā)在陽。陽谷迎經刺。如神助吉祥。胃三里(合土)四體諸虛損。五勞共七傷。酸連膝腫。三里刺安康。
辛合丙辛肺少商(井木)膨膨腹脹滿。咳逆共喉風。五臟諸家熱。少商針有功。腎然谷(滎步難行。女子崩中漏。太沖須細看。心靈道(經金)卒中不能語。心疼及恐悲。問云何所治。
靈道穴偏奇。脾陰陵泉(合水)腹中寒積冷。膈下滿吞酸。疝癖多寒熱。陰陵刺即安。
壬合丁壬膀胱至陰(井金)心煩足下熱。小便更遺精。誰知至陰穴。能教死復生。膽俠目赤翳還生。一刺后穴。神功妙不輕。京骨(原)髀樞足痛。腰背苦難禁。只可刺京骨。
休于別處尋。胃解(經火)膝旁連骨?;魜y共頭風。一刺解穴??癜d亦有功。大腸曲池(合土)半身麻不遂。兩臂痛難支。汗后多余熱。宜針手曲池。
癸合戊癸腎涌泉(井木)胸中藏結熱。遍體復黃痿。諸厥并無子。涌泉當奪魁。肝行間(滎及狂悲。癡呆兼嘔血。神門刺莫違。脾商丘(經金)身寒苦太息。痔病共脾虛。但見如斯證。
商丘刺便除。肺尺澤(合水)手臂拘攣急。四肢暴腫時??诟蓜诳人?。尺澤善扶持。
每遇陽干合。刺三焦。遇陰干合。刺心包絡。陽干關沖液門靜。中渚陽池支溝并。陰干中沖關沖刺即安。液門(滎水)手臂痛寒厥。妄言驚悸昏。偏頭疼目眩。當以液門論。中渚(俞木)熱病時無汗。咽喉腫有瘡。如逢肩背重。中渚刺安康。陽池(原)手腕難持物。如因打損傷。
陽池針刺后。疼痛應時康。支溝(經火)脅疼牽筋痛。傷風啞痹喉。明醫(yī)須識此。疾早刺支溝。天井(合土)瘰并風疹。上氣痛沖心。螈兼驚悸。當于天井尋。陰干包絡中沖(井木)一身如火熱。滿腹痛連心。醫(yī)法當遵治。中沖急下針。勞宮(滎火)衄血并黃膽。胃翻心痛攻。大便兼尿血。急急刺勞宮。大陵(俞土)善笑還悲泣。狂言病莫禁。心胸如熱悶。當下大陵針。間使(經金)嘔吐卒心痛。心懸懸若饑。失心語不出。間使實能醫(yī)。曲澤(合水)逆氣身潮熱。煩心唇口干。問君何以治。曲澤下針安。
上六十六穴歌。竇桂芳原有七言葉句。今錄五言者。便于記誦也。其治證相同耳。
風
半身不遂患偏風。肩曲池列缺同。陽陵泉兮手三里。合谷絕骨丘墟中。環(huán)跳昆侖照海穴。
肘不能屈治腕骨。偏風卻治沖陽窟。身體反折肝俞中。中風肘攣內關突。目戴上治絲竹空。
吐涎百會絲竹同。不識人治水溝穴。臨泣合谷三穴攻。脊反折兮治風府。并治啞門真有補。
風痹天井曲澤中。少海委中兼陽輔。驚癇神庭與百會。前頂涌泉絲竹類。神闕一壯鳩尾三。
七穴治之斯為貴。風勞曲泉膀胱俞。只有膀胱七壯宜。風疰腎俞膀胱穴。三壯百會肝與脾。
風眩臨泣與陽谷。再有申脈同腕骨。風痛臨泣百會攻。肩井肩曲池窟。兼治天井并內間。
通前七穴不可忽??谘坌敝翁珳Y。列缺申脈與二間。內庭行間地五等。水溝頰車合谷連。
復有通谷不可失。十一穴治病即痊。喑啞間使與支溝。合谷魚際并復溜。靈道陰谷然谷穴。
兼治通谷疾即瘳。凡人口噤不可開。頰車承漿合谷該。風癇疾發(fā)僵仆地。風池百會灸無災。
又曰。半身不遂云中風。七處各灸三壯同。如風在左灸在右?;加揖淖蟀瑲馔?。尋穴須從百會起。次及耳前之發(fā)際。第三肩井四風市。六是絕骨五三里。乃若曲池居第七。灸之神效無可比。二椎五椎各七壯。狀如半棗核大炷。以此同灸二椎上。中風目戴不能語。
傷寒
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栗鼓頷。
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沖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
魚際二間兼經渠。過經不解期門上。余熱不盡先曲池。次及三里與合谷。二穴治之余熱除。
腹脹三里內庭中。陰證傷寒神闕攻。灸壯須及二三百。庶幾能保命不終。大熱曲池及三里。
復溜不失患者起。嘔噦百會曲池中。間使勞宮商丘底。腹寒熱氣少沖中。商丘太沖行間同。
三陰交兮與隱白。陰陵三壯炷火紅。發(fā)狂間使與百勞。合谷復溜四穴焦。不省人事中渚穴。
三里大敦二穴燒。秘塞照海與章門。小便不通陰谷焚。更兼陰陵通二穴。治之患者效自臻。
痰喘咳嗽
咳嗽列缺與經渠。須用百壯灸肺俞。尺澤魚際少澤穴。前谷解昆侖隈。中七壯不可少。
肺俞百勞乳根穴。風門肺俞咳血關。唾血內損治勞宮。間使神門太淵同。魚際瀉兮尺澤補。
曲泉太只在中。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沖。唾血振寒治太。三里列缺太淵宜。
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yī)。吐膿不愈治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
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中。照海太沖大都穴。
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患者嘔逆治大陵。嘔噦太淵治之寧。喘嘔欠伸經渠上。
治之無恙樂平。上喘曲澤大陵中。神門魚際三間攻。商陽解昆侖穴。中肺俞十穴同。
喘嗽隔食治膈俞。喘滿三間商陽宜。肺脹氣搶脅下痛。陰都太淵肺俞除。喘息難行治中脘。
期門上廉三穴善。諸虛百損等極病。五勞七傷失精證。大椎膏肓脾胃肺。下脘三里首肩井。
傳尸骨蒸肺痿法。膏肓肺俞四花穴。干嘔間使三十壯。膽俞通谷及隱白。乳下寸半要識真。
灸之神效勝服藥。噫氣勞宮與大敦。少商太淵與神門。太陷谷與太白。八穴治之神效臻。
痰涎陰谷與前谷。復溜三穴不可忽。結積留飲病不瘳。膈俞五壯通谷灸。數嗽而喘治太淵。
一穴治之病自痊。
諸積聚
氣塊冷氣一切氣。氣海針灸病可愈。心氣連脅里大陵。支溝上脘兼百會。結氣上喘及伏梁。
氣海百壯不可少。巨闕五穴通前論。氣逆商丘與尺澤。三陰交兮與太白。喘逆神門足臨泣。
陰陵昆侖不可失。太沖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
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颊呖饶鏌o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后取太白與太淵。
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饶嬲窈紊偕?。更兼天突灸三壯。
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厥氣沖腹及解。天突通前二穴宜。短氣大陵尺澤上。
少氣間使神門醫(yī)。大陵少沖三里穴。下廉行間兼肺俞。然谷至陰與氣海。十一穴治病自除。
欠氣通里及內庭。諸積三里治之寧。陰谷解通谷穴。上脘肺俞膈俞應。脾俞三焦俞上治。
九穴治之命不傾。腹中氣塊穴頭針。二寸半兮二七焚。塊中一穴鐵三寸。灸之二七塊猶存。
塊尾一穴針三寸。灸至七壯塊漸分。胸中膨脹氣又喘。合谷期門乳根善。
哮
醫(yī)者若欲灸人哮。天突尾窮骨尖高。又法背上有一穴。量穴須用線一條。環(huán)頸垂下至鳩尾。尖上截斷牽脊背。線頭盡處是穴端。灸至七壯真為貴。
附辨
或問睛明、迎香、承泣、絲竹空。皆禁灸何也。曰。四穴近目。目畏火。故禁灸也。以是推之。則知睛明可灸。王注誤矣。
或問迎而奪之。隨而濟之。此固言補瀉也。然其義何如。曰。迎者逢其氣之方來。如寅時氣氣去注大腸。辰時氣去注于胃。肺與大腸此時正虛而補濟之也。余仿此。
或問穴針入幾分。留幾呼之說。曰。愚以為初不如是相拘。蓋肌肉有淺深。病去有遲速。
。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也。
或問孫氏以灸為閉門趕賊何如。曰。夫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則火氣與邪氣去矣。此內經火微而輕之也。孫氏之云。特歸重于火針耳。要之。言不能無弊。故曰立言難。
或問人神隨年歲巡歷于身。尻神逐日坐臨于人。若人死。此神與之俱死乎。抑出于人之身。
間。無人可根據。神亦離散矣。既曰。神則靈變莫測者也。何必求人而附之乎。人之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胡不驅此神。使身安而不為針灸所犯乎。曰。人神尻神。后世術家之言。
素難未有也。何足信哉。
或問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其動應衣。脈宗氣也。而不系于補瀉之列。豈以偏穴而廢之歟。
。而宗氣為之盈縮。取之三里。以下其氣。而宗氣之盈者消。調之三里。以補其氣。而宗氣之耗者滋。則其氣未嘗不補瀉也。特以非別走他經。故不在諸絡之例。此所以舉豐隆而不屬虛里也歟。
或問素問、難經論針之旨何如。曰。素問博而詳。難經精而約。其道則一而已。孟子謂、博學詳說。將以反說約。二書不可偏廢也。
或問古人補瀉在井滎俞經合。然睛明、瞳子治目疼。聽宮、絲竹空、聽會治耳聾。迎香治者因而越之之意也。
素問補遺注云。動氣至而即出針。今針入穴。邪氣吸拔。推之不前。引之不后。轉之不移。
氣少血之經。尤所當忌。吾嘗謂遺篇之補。出于后人之托。其經注一律出于一人之手。由是觀之。豈特注說未當而已邪。
十二經絡穴。各有流注衰王之時。按時補瀉固是。今病在各經絡者?;虬磿r亦能去病。蓋故淺深。新且淺。一針可愈。若深痼者。必數針可去。如服藥然。有一二劑病退。有多服至四五十劑?;蚶郯俣?/span>
或問針形至微。何以能瀉有余補不足。曰。如氣球然。方其未有氣也。則靨塌不堪蹴踢。及則瀉之之義也。
或問素、難、長沙、東垣、竇肥卿、竇桂芳針法何如。曰。素問猶五經之載道。難經猶易之能無偏倚駁雜。要之素問、長沙、東垣如美玉。而二竇誠為有瑕之璧也。
或問醫(yī)經國小云。出針不可猛出。必須作三四次。徐徐轉而出之。則無血。若猛出必見血也瀉者。當猛出。若尋常補瀉。必當從醫(yī)經國小也。
或問銅人、千金等書空穴多。十四經發(fā)揮所載空穴少。如風市、督俞、金津、玉液等。
彼有岐黃正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