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643、1644頁。
【處方】柴胡100g、山銀花75g、葛根100g、青蒿75g、連翹75g、黃芩75g、桔梗50g、苦杏仁50g、薄荷腦0.15g。
【制法】以上九味,除薄荷腦外,其余柴胡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4小時,煎液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適量,加入蔗糖和糊精,制成顆粒,干燥,薄荷腦加乙醇適量溶解后,噴入顆粒中,混勻,制成1000g;或?qū)饪s液噴霧干燥成細粉,加糊精適量及薄荷腦(用倍他環(huán)糊精適量包結(jié)),混勻,干法制粒,制成300g(無蔗糖),即得。
【性狀】本品為黃色至棕黃色顆粒;味甜、微苦,具清涼感,或味微苦,具清涼感(無蔗糖)。
【藥性分析】方中柴胡、山銀花相配,有疏散退熱之功,共為君藥。葛根解肌退熱;青蒿退虛熱;連翹、黃芩清熱解毒,共為臣藥。桔梗、苦杏仁宣降肺氣以止咳化痰;薄荷腦芳香辛散,疏風(fēng)散熱而利咽消腫,共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表,止咳化痰之功。
【功效】清熱解表,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外感風(fēng)熱所致的感冒,癥見發(fā)熱惡風(fēng)、頭痛鼻塞、咽喉腫痛、咳嗽、周身不適。
【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
【規(guī)格】(1)每袋裝10g;(2)每袋裝3g(無蔗糖)。
【貯藏】密封,置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