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692、693頁。
【處方】烏梅、佛手、牛至、甘草、威靈仙、大黃、枳實、梔子、檳榔、姜黃。
【制法】以上十味,取姜黃200g粉碎成細粉;其余烏梅等九味及剩余的姜黃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20(80℃)的清膏,加3倍量乙醇,攪拌,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1.35(70℃)的稠膏,加入上述姜黃細粉及硬脂酸鎂適量,制成顆粒,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性狀】本品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顯淺黃棕色至棕褐色;味微苦。
【藥性分析】方中牛至清熱解毒,理氣化濕;大黃苦寒降泄,通大便,祛濕熱,為君藥。梔子清熱利濕;枳實、檳榔、佛手疏肝止痛;姜黃理氣活血,通經止痛,為臣藥。威靈仙甘溫,通絡止痛;烏梅止痛,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故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利膽排石,泄熱止痛之功。
【功效】疏肝解郁,利膽排石,泄熱止痛。
【主治】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脅痛、膽脹,癥見脅肋脹痛、發(fā)熱、尿黃;膽囊炎、膽道感染或膽道術后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注意】孕婦慎用;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物。
【規(guī)格】(1)薄膜衣片每片重0.32g;(2)糖衣片片心重0.31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