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辭
儒可無用乎。耳目心思等之木石。百年為可悼也。儒可有用乎。兵刑錢谷紹之職司。一時為可鄙也。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求所謂卓然自命。上不溷君王而下不委諸草莽者。其在岐黃之業(yè)乎。夫岐黃之業(yè)。談何容易。不知陰陽消長之理者。不可與言醫(yī)。不知死生變化之故者。不可與言醫(yī)。不知草木蟲魚邱陵牝牡之性情者。不可與言醫(yī)。不知古今異宜剛?cè)峄ビ脩兒嫌诿牒稣摺2豢膳c言醫(yī)。若是則五經(jīng)四子之書。醫(yī)之宗旨也。二十一史前后成敗君臣興廢之所由。醫(yī)之證據(jù)也。與夫諸子百家零星傳記雜出于飲食藥石之書醫(yī)之雜俎也。宰相須用讀書人。國醫(yī)須用讀書人。如是而儒之一生。
無用不等之木石。有用不綴之職司。休德令聞而擅其美。豈不重賴夫醫(yī)也耶。醫(yī)之不可易言。儒之不可易言也。余性鄙寡交。不樂輕與人。人不屑吾與。猶憶總角時??ぶ械媒涣_君淡生。即今之東逸也。探所得細繹胸中經(jīng)史袞袞可聽。旁及古文本學。皆可法知其非常人。未幾陵谷變遷。隱見于煙雨蓬茨之下。名可得聞。跡不可得見。如是者三十年。君之讀書樂道。視壯年又何如。而內(nèi)經(jīng)博議諸書出矣。人謂與東逸先生同時朝夕討論不倦。所重豈在區(qū)區(qū)。余曰。儒之無用者如彼。有用者又如此。百歲而后。其欲尚有東逸者。非博議諸書。又焉足千古哉。
友弟石年趙汝揆拜書。
天地陰陽大論
或問于余曰。軒岐述天地之道。明陰陽之本。終以三合為治。帝臣若鬼臾區(qū)。猶曰上候而已。未能明其事也。今二千年來。學人如眾盲摸象。紛紛以運氣治病。卒無一驗。而粗心守陋之傳。謂此且置之高閣。略無省思。不知乾坤鼓鑄萬類。人在氣交。如魚在水。民知所生。而不知所以生。今子沉潛內(nèi)經(jīng)。發(fā)憤而欲明之。其于造物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本。不可不挈其要領。而為后學一明之乎。余曰唯唯。經(jīng)曰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為九氣。九氣具。而天地人三才之體用備矣。夫所謂其生五者。合天地人萬類。皆生于五行之氣也。乃不曰其氣五。而曰其氣三。則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以一陰一陽而營運之。鼓舞之。其間陰陽各一。而所以能營運鼓舞者。則又有一也。此一合二以成三。而始布五行于陰陽剛?cè)嶂g。人在氣交而兩受之。此所以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也。
三才既立。五常備行。而天地人之體用遂分。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則日月四時。營運不息。此其大運也。而又有其總持者。復列五運。首土以持歲功。本六元于司天,以正六次。于以主時主歲主次。各不同也。此天之分用也。立地之道。
曰柔與剛。則山川水土。五方陰陽各奠。此其定體也。而又有其遷次者。三陰三陽。各以司年。奉六元司天在泉。各以上下正歲氣。于以紀方紀步紀歲。各不同也。此地之分用也。由是而天地之氣。必三合為用矣。然其間氣化分行。其體則奠定而不移。其事則博濟而不雜。其神則妙用而無方。其道則循環(huán)而補救。是故陰陽之氣。有所為各止。而不相凌躥者。如大氣之舉。風寒在下。燥熱居上。濕氣居中?;鹩涡杏谄溟g。是以少陰厥陰在下。太陽陽明在上。太陰居中。少陽通乎上下。于人稟之為體。亦猶是也。此雖六氣交互布之相輸。而上中下之定位不移也。又有夾輔而行。參伍為用者。少陽之上?;饸庵沃?。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之類。原其然者。三陽悉起于三陰。陽之所起。
陰亦從之而見。少陽起于厥陰。乃中見厥陰。陽明起于太陰。乃中見太陰。以其根底所在。恒相比而不離。故參伍以為用也。又有亢害承制者。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六者皆有承制。陰為循環(huán)相救。以消彌其亢甚。
而不至于毀裂。是則三合之內(nèi)。三合之外。又有妙用如此者。無非其氣三之為用。而鼓舞營運于天地人之間。乃天地造物之根。而非人之所能為也。蓋天地之氣。無不有分。亦無不有合。此天地之本。陰陽之朕也。
其氣三論
天地陰陽一氣而已。自太虛而有太乙之生氣。由是動靜焉而陰陽分。陰陽分而五行具。是五行之生者。不離陰陽之一氣也。而經(jīng)曰其氣三。且曰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是三氣者。天地人之本始也。試明之。太極無形。靜則為陰。動則為陽。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此一陰一陽者。非各一之一。乃道之妙用。而合一之一也。唯其合一。乃能各一。則是其本一而已。有三氣存乎其間矣。是故動與靜各一也。而所以能動靜者又一也。由此觀之。太乙之所施生。造化之所鼓鑄。必得三而成物。氣不得三。則無以布行于五。而五非得三。又不能各合夫一也。三者一之用也。五者三之成也。故三而成天。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天總陰陽。而又積陽以自剛也。三而成地。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地具剛?cè)帷?/span>
而又積陰以自奠也。三而成人。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然理以宰氣。而氣以載理。故人之成也。本乎氣交。稟天之陽動為氣。本地之陰靜為精。而有神存乎其間。以立性命之基。是精氣神三者。合而不離也。此所謂三而成人也。且太極用此三氣以生五行。而五行之生。又莫不各用夫三氣。試就人之五臟言之。心為太陽。而主血脈。是合陰陽而自為陽也。
腎為太陰。而涵命門真火。是合水火而本為陰也。肺主治節(jié)。而水出高源。是合金木水以行氣也。肝為血海。而生一陽以升太沖。是合水木火而總于厥陰也。脾上承火。而下涵水。以奠乎中?;鹨愿?。水以滋灌。而土以歸藏。是合水火土而養(yǎng)四臟也。是知陰陽之功。相待為用。陰陽之根?;ゲ仄湔6逍兄兓?。皆非一氣偏至之所成。蓋一有偏至。
而合三則無偏。至一無鼓動。而合三則能鼓動。人徒知為三。而不知合三。而后致夫一也。徒知生于一。而不知用三。
而后全夫生也。自軒岐指出三氣。而造化之妙用始彰。故三五與一。太上之玄閫。養(yǎng)生之奧關也。
六節(jié)五制生五論
天以六為節(jié)。地以五為制。其生五。(天元紀大)河圖之教五十有五。而總其數(shù)為天五地六。分其數(shù)為天五地五。天五者、一三五七九。五奇也。地五者、二四六八十。五耦也。奇以五乘五。五五二十五。耦以六乘五。五六三十。此所以天五地六也。然而陰陽交互。氣運相乘。則天氣反以六。地氣反以五。此六節(jié)五制之旨。軒岐所述也。蓋兩儀既奠。而后天以陽而化氣。氣本無形。凡六合無形化氣之陰陽。皆本于天氣。以陰而成質(zhì)。質(zhì)處有形。凡六合有形成質(zhì)之陰陽。皆本于地氣。所謂五者。生長化收藏。而成木火土金水是也。所謂六者。少陽陽明太陽厥陰少陰太陰。以奉寒暑燥濕風火是也。所謂六為節(jié)者。天以一元布行于地。
即本地之六位以分化氣。是天以六為節(jié)也。所謂五為制者。地以坤順承之化。即本天之五行以作成物。是地以五為制也。
總之天以五而干生。地以六而支生。以五加六而甲子生。天以五用六。地以六承五。此天施地生之大致。而六節(jié)五制之妙義也。其生五者。原其初則五行實生于一氣。由其后則萬類皆生于五行。故五行有本生之理。有制用之道。其始也天一生水。天一者純剛之氣也。純剛之氣為全體。故生水。水之為物。一陽居二陰之間。由靜而動。由陰而陽。動而之陽。
故地二生火。水火既濟。則形成而物暢。故天三生木。陽既暢發(fā)。則陽后生陰。自舒而斂。故地四生金。土居中位。成乎四氣。而成功位次反居其后者。土為萬物之母。奉天而不居。故必于四氣之既成。而后見之也。然土為中宮。為爐鼎。
能以水火為用。水火不得則相射。是以戊己之位。藏于水火。此坎納六戊。離納六己。所自來也。故戊己中宮為最尊。
布氣育靈。為生物元始。所謂資生于坤也。故以是為南政。君臨于上。而水木火金四臟之氣環(huán)拱之。以其環(huán)拱。故謂之北政。如臣面君也。至其地支辰戌丑未。居四余之偏。兼為四庫者。蓋以奠定四氣。所以始萬物終萬物而告成功于物后也。故天雖以五生土。而常以一先四。而首萬物。一先四者。即五數(shù)之一。而首以土運之義也。此萬物所以資始也。地雖以十成土。而恒以二居五而終陰陽。二居五者。戊癸化火。而適終于地二之數(shù)也。此萬物所以資生也。生生之本。制用之道盡矣。
正六氣說
初氣厥陰風木。大寒立春雨水驚蟄。二氣少陰君火。春厘清明谷雨立夏。三氣少陽相火。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四氣太陰濕土。大暑立秋處暑白露。五氣陽明燥金。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六氣太陽寒水。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各至六十日。
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相火之右。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
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六微旨大論)六氣內(nèi)經(jīng)無正文。而于加臨明明見之本文者。止有六節(jié)氣位一章。發(fā)明司節(jié)之位。而于六節(jié)之陰陽上下未之詳也。
故后學每以六氣一氣呼之。又不辨司天六元不同。一概改著。為說以詳之。夫天氣之行于地。既布之以五行。分之以四時。歷以日月之行。而成歲功。此萬古不易。所謂天地合氣也。然為氣行其間。每不得與日月朔望相齊。故古圣更以斗杓紀氣于十二宮。而祀之以二十四以會周天。后分統(tǒng)以六氣。凡六十日以分一氣。周而復始。所謂四時之止也。然其為氣上下不同。標本各異。初氣為厥陰風木者。一陽也。于卦為復。復在九地之下。正當兩陰交盡之時。是以上為厥陰。
下為風木。故風木本陽而標陰也。二氣為少陰君火。君火見于卯。所謂顯明之位。其時為春厘清明。正三陽出地之時。
乃不名之少陽。而號之為少陰。不名風木。而名以君火者。以此時三陽雖出地。而其上仍屬三陰春寒猶屬是氣。尚為陰之少。故曰少陰。君火見于此者。易所謂帝出乎震也。帝主十二辰。于時無所不統(tǒng)。而于此分時者。前此一陽尚在九地之下。而人歷于顯明。則圣作物睹。是以首出之于此也。其火主照臨。不主熱物。亦不奪春令。故曰君火不用。君火之右。即為夏令。為三氣之陽相火。相火當巳午為南離君位。非相火之所當。唯君火不用。故退行一步。使相火當之。俾為夏官。以供臣職。故名以相火。明其無犯上之嫌也。相火當六陽之盛。正為太陽。乃不曰太。而曰少者。以陽雖盛。
而尚在地上。未亢未高。故猶曰少陽也。四氣為太陰濕土。濕土在未坤也。坤為太陰。位在未上。又當未月。坤正臨事。
故以太陰名之。又其時自大寒一陽生。以及于六陽。為上半年干之行事。自夏至一陰生。至亥以盡于六陰。為下半年坤之行事。陽以順行。陰以逆行。故一陰之生。不名一陰。以其生由太陰坤德。故即以太陰名之。時雖溽暑酷烈。六陽極盛。而總曰太陰者。以陽已退職也。且當此之時。使非土潤溽暑。則南離火旺。燥金安生。唯坤居其間。以土合火。而騰其濕氣。則大雨時行。而得以御火。使金氣生。而氣進與六陽代禪。非太陰之為而誰為耶。五氣為陽明燥金。陽明者。
以其時去溽蒸而清明。退蒙昧而斂。堅潔清肅。陽在上而方明。故曰陽明。金氣堅而且洌。是以為燥。六氣為太陽寒水。寒水于時為亥。水屬三陰。乃其上為太陽者。此時陽退而在上。為亢為高。在五陰之上。于卦為剝。居停而不用事。
故以太陽名。而納之寒水也。寒水本陰。而標陽者。以此總之。正六氣進氣居下。退氣居上。春夏陽自下升。故厥陰少陰在上。秋冬陰亦自下而上。故陽明太陽在上。在下者為進氣。在上者為成功。而進退之氣。標本之說。于是可見矣。
此為主氣司天。所加為客氣。主客之分以此。
為運為氣五六說
自陰陽二氣交易鼓舞。以化生五行為萬物。而三才之成全奠其中。然所謂陰陽交易鼓舞者。二而已矣。二而有無息之用。萬而仰致一之道。以譬明之。五行為銅。二氣為炭。此生生之本。由于交易鼓舞之妙。從無而有。從有而生也。
乃五行者。不明所自。請得言之。天一生水。陽始交于陰也。地二生火。陰始交于陽也。得陽而生火。得陰而生水。此陰陽定交之始。故所生二子。仍肖父母。是以干道成男。坤道成女。道本斯矣。然以二氣之鼓舞言之則水火生而萬類之胚胎具也。故曰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自茲而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則陰陽既交。而互生互長。萬類成形而堅定。成形為木。堅定為金。生矣成矣。故曰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然而能終之始之。必有為之先者。而使二氣為之鼓之舞之。
則造化之藏用自成壚。非中宮奠其元氣。曷能不渝。此土之龐濃。為天五而居中。天五者。非以次而為五。乃攝四而為五也。地之十承焉者耳。由斯言之。天地之施生。定于五行。盈天地之物生。莫非五行。四時之更。莫非五行。五方之位。莫非五行。而五者之運。行于天地之間。為天為地。為人為物。為形為氣。有一不在運中者乎。至于所以為六者。
亦自有說。本然二氣三分而六。因陰陽之氣。有國中末。有少壯老。其氣各有盛衰。故各分而為三。是以為六也。以六乘五。以五成六。于是五行物類之生成消殺。恒乘于六氣之進退盛衰。故六氣者。所以節(jié)宣五運。而成其化育者也。無一物不成于六氣之中。無一時不被六氣之化。豈止五運六氣為加臨之說乎。是以帝問。而岐伯曰。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曰陰陽之氣。各終期日。非獨主時也。今觀于甲子。而陰陽之紀以立。于是歲立。而年月日時陰陽之氣各立。無非五六者。請更言之。時一日有十二。十二者。陰陽兩從六也。
以五乘六。故五日一周甲子為一候也。一周甲子。氣亦一周矣。故可以為候。此小周也。推之為七十二。而大周矣。此從時而起者也。日者。甲乙至癸為旬日。天數(shù)五。故二五為小周。以五加六。故六十日為備一周。又歷六甲子。為大一周成歲矣。。此以日為起者也。月者。歷十二辰恒主。今以紀時。又用五行以紀六氣。而四時始備。凡五歲一周。歷三十年而備周。此以日為起者也。歲者。十二年一紀。六十歲一周。此一周者。又合年月之大而周之也。以五加六。小者為小周。大者為大周。然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氣而右遷。應地之氣。靜而守位。故六期而環(huán)會。此五運六氣。主歲之常期。起于天地之自為六氣也。由日時月而言。為陰陽生物之合氣。由五運六氣主歲而言。為陰陽成物之分氣。有分有合。有從合而分。有從分而合。此之所謂必以三合為治也。然而天主動。為五行之主。故運居其中而常先。地主靜。
六氣以不遷為會。故司天在泉。各有其故。要而言之。合氣以專生物。分氣以節(jié)成物。三合為治。人在氣交之中。內(nèi)稟其合氣。而嘗外應其交氣。此歲氣五運之加臨。何時而可廢之也。其未可驗者。南北剛?cè)?。陰陽向背。未可一齊。岐伯亦列其如是焉耳。使后之學人。通天地之秘。而行其活法。未嘗印板文也。至后世加臨尋病。而又不能知三合相交所乘臨之盛衰。而為鈴法。貽笑千古耳。
人道大陰陽疏
人道大陰陽有六。以立人紀。其一為先天奠位立體之陰陽。經(jīng)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后曰太沖。太沖之地。
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夫人以神立以精存。而行之以氣。是以神為大君。精為儲養(yǎng)。而氣充以輔立神。必有建極之處。廣而明者。所以立極也。前之者。神君以臨照接物。故前之也。后為太沖。沖以升騰為義。升其精氣以濟乎上。以奉神君。故即以為后。
后之者。此氣從乎水位。故后之也。由太沖之地。即為少陰。少陰水位也。為藏精之腑。既藏精以自固。復升陽以騰驤。
故其上為太陽。太陽居上,充乎巔頂。為陽之極盛。要即沖脈而上之。故同沖脈。俱從少陰也。而前廣明之下。復次太陰。其前為陽明者。陽明太陰同為中土。定為國儲倉廩。以賦中邦。是以太陰次廣明也。少陰之前。即為厥陰。厥之云者。絕盡之義也。厥陰居少陰之前。當太陰之下。兩陰交盡而厥。而一陽即來復于此。故其表即為少陽。此少陽生九地之下也。先立前后者。奠水火之位也。于是終太陰以司會。后少陰以宅精。底厥陰以成終成始。此三陰之正也。太陽居華蓋之上。陽明充中土之貢。少陽起太和之氣于絕蘇之會。此三陽之正也。三陽皆三陰者。陰為陽宅也。
其二為形氣致用之陰陽。經(jīng)曰。三陽為經(jīng)。二陽為維。一陽為游部。三陰為表。二陰為里一陰絕作朔晦。夫陽有氣而無質(zhì)。陰有質(zhì)而有部。故陽能主陰。而陰得奉陽。陽者人之生氣也。生氣莫盛于三陽。三陽為生人之大主。其氣能貫臟腑。而立十二經(jīng)。故三陽為經(jīng)。所謂經(jīng)者。大經(jīng)大本也。二陽充滿在中。所以會肌膚。束筋體。扼四關。繳四末。故為維。維。維系之也。游部者。初陽起下。其氣輕柔。升其和德。進臨諸經(jīng)。而無所不達。故為游部。蓋陽以氣為主。
而其用則自下而上。分為三部。少陽自下。陽明在中。太陽尊盛在上。其體用如是也。三陰則有形質(zhì)矣。外而官體。內(nèi)而臟腑。以及精液血肉骨脈。凡屬有形質(zhì)者。皆陰為之。是以得分表里焉。陰之大總為三陰。宅中而主形軀肌肉。故為表。二陰為受精之宅。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是以得主臟腑而主內(nèi)。故為里。一陰絕者。在下之窮陰也。陰盡則陽生。
象晦而復朔。故云作晦朔也。三陰既有質(zhì)有部。則其形層如是。蓋三陽為縱。三陰為橫。合之形氣。所以致用也。
其三為上下倡和。雌雄相應之陰陽。經(jīng)曰。三陽為父。三陰為母。二陽為衛(wèi)。二陰為雌。一陽為紀一陰為獨使。易曰。
一陰一陽之謂道。夫陰陽必兩相倡和而能鼓舞。一則神。兩故化也。是以言三陽之尊。必及三陰之親者。有其尊必不容廢其親也。二陽二陰。言衛(wèi)與雌者。衛(wèi)以營其外。雌以繕其內(nèi)。其居中用事譬猶處家之道。必夫婦親之也。紀與獨使者。
游繳之任。在一陽罷極之肩。在一陰相合而始。備行役傳宣之用。譬之行旅。有車騎必給芻茭也。此陰陽之輸應。不可不合兩也。
其四為自相鼓蕩。以各成一致之陰陽。經(jīng)曰。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陰陽既以合兩為功。又以一致為和。合兩則共為開闔。各一則自為開闔。蓋陰陽之用。總以鼓鑄為事。三陰三陽。雖各處形層部位。而要其共氣。則陽與陽對。陰與陰伍。必自相得以為和。故亦自為開闔。各有樞以持其間者。所以致開闔之用也。太陽盛于衛(wèi)外。故為開。陽明充于營中。故為闔。少陽能與之參和。故為樞。必三者備而合為陽之用。乃以成其一致。而其脈乃搏而勿浮也。太陰健運。而其氣不藏。故主開。厥陰潛藏。而其氣不揚。故主闔。少陰蓄水藏火。獨兼二氣。故主樞。有樞而兩陰始不迫促。是以能合而致一陰之用。而其脈乃搏而勿沉也。其五為臟腑立職之陰陽。先天陰陽既有部位。則設官分職以守之臟腑者以五。五行部署。應天之官。而分之以職者也。臟以藏神。腑以備器。其貴賤相使。各殊其位。經(jīng)曰。心為君主。為陽中之太陽。肺為相傅之官。為陽中之少陰。心主夏。肺主秋。二臟位胸中膻中。
所謂陽而在上。即應天之燥熱在上者也。脾胃者。倉廩之官。為陰中之至陰。主季夏。陰中者。脾屬足部。至陰者中土坤德。以順天承。而不以陽居也。胃為水谷之海。當兩陽合明。以合乎太陰。故亦同居中土。即應天所謂土居其中也。
腎為蟄藏之官。為陰中之太陰。肝為將軍之官。為陰中之少陽。一主冬。一主春。腎既藏精。為先天寒水。與心太陽為對。故即名太陰。肝從一陽來復。而起風木主令。故為少陽。二臟居足陰部。而又在下。即應天之風寒在下也。膽為中正之官。十一臟皆取決焉。以一陽之生氣。為太和之元神。而游部三焦。出入經(jīng)絡。即應天所為大游行其間者也。外此則膀胱為州都。大小腸為傳送。以備器致用。經(jīng)云。此皆至陰之類。通乎土氣。而不得以應天矣。前廣明章。陰陽奠其地分。而此臟腑分其守職。故謂五臟能立陰陽則可。謂地分陰陽即五臟則非也。凡內(nèi)經(jīng)論陰陽病。不拈臟腑。職是故耳。
其六為營氣隧道。并行出入之陰陽。此為經(jīng)絡也。經(jīng)絡者。以其經(jīng)連屬五絡。以通部分。為隧道以出陰入陽。出陽入陰。
總為通衢。而每經(jīng)隧道。又各交屬互絡。通乎上下。所以各經(jīng)有表里之名。此表里要非太陰陽所主之表里也。足三陰從足入腹。手三陰從腹出手。六陰皆以次相接于腹中。手三陽從手走頭。足三陽從頭走足。六陽皆以次相接于頭上。腹中者。以陰接陰。頭上者。以陽接陽。其至于手。則以內(nèi)陰接外陽。其至于足。則以外陽接內(nèi)陰。所謂隧道也。而各經(jīng)并行者。在手則太陰肺。出臂內(nèi)上廉。陽明大腸。即出臂外上廉。少陰心。出臂內(nèi)下廉。太陽小腸。即出臂外下廉。厥陰心包。出臂內(nèi)中道。少陽三焦。即出臂外中道。足三陰三陽亦然。茲則以其隧道并行。所謂表里也。若不識臟腑陰陽體用。又不知經(jīng)絡。此表彼里。是猶眾盲摸象也。是以得條列而著之。
心腎論
經(jīng)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夫神精之用。為人身之大主。精以養(yǎng)神。神藏于精。而以氣行乎其間。惟其有以居之。有以藏之。而人道以立。此心腎所以為人之大主也。陰陽離合論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后曰太沖。廣明者。心也。居心必于開廣之地。清明之座。所以建極也。前之者。神君坐照向明接物也。然其用為火?;鹬w亢而不下。若以昭明為事。而無真精真氣以養(yǎng)之濟之。則必有自焚之患。此太沖之由。未有不能不為之后焉者也。太沖者、生氣之所由來。起升之而不息者也。太沖之地。即為少陰。少陰腎之宅也。腎為先天之根。
藏精之腑。天根之處。乃生氣之原。其精內(nèi)蘊。則其氣上騰。故圣人首揭之。以此為養(yǎng)心存神之物。而特云后者。唯此可奉于前也。然則以精養(yǎng)神。真道自主于腎。而凡儲精之處。以為養(yǎng)神者。抑又無所不備。不特太沖之下。臟為精海以匯之。而又于六陽華蓋之上。以太沖之精。結(jié)為泥丸髓海。而為玄珠以覆之。又于任處地道之道。復有關元黃庭。孕結(jié)金水之氣以蘊之。此正所謂君火之下。陰精承之者也。顧人之心為神之主。前后上下。既能積精以養(yǎng)神。而歸于太沖所起之腎矣。又謂腎為蟄藏之本。惟甚吝嗇。此何以言之。蓋人之陰精。藏氣于腎。而其精泉難充。最后成女子必二七。
男子必二八。而后天癸至。天癸者。非精非血。天乙之真氣也。故其至也必久。養(yǎng)之而精血充。充則男子始瀉。女子始月。至其盈數(shù)。女子不過七七。男子不過八八。故精難成而易虧。此腎所為蟄藏之官而吝嗇也。若使腎家無主。不蟄不藏。命門水火兩亡。則精衰而神耗。精已而神去矣。不特此也。腎之所主。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必五臟盛乃能瀉。
是腎主人身一盤五行之全局。而合之以為精者也。故五臟若有一衰。則腎精即已不茂。蓋腎精所以養(yǎng)神而藏氣。實以化精。故曰精食氣。氣歸精也。
君相二火論
火于八卦居一。于六氣司天獨居二。人之臟腑亦二。蓋天之帝人之心。皆以照臨為德。其居神之物。有火象焉。此所謂君火也。是故在天之君火。本不以火用。特以明乎帝德。故主十二辰而首出之。在人之君火。亦非以火用。特以建極廣明。故主十二官而臨照之。初非以灼燔為令也。經(jīng)曰。君火以明。明者。明其為照也。天之君火。臨于卯。位于午。
而于司火不無熱人者。以午在夏。正令自熱也。人之君火。正于廣明。廣明之地膻中也。膻中為神明喜樂之官。清明廣大之地。為生之本。營之居。唯無精以養(yǎng)。則或有神飛而自焚之患。否則。清靜寧謐。何爆之有。而君火之不用。從可知矣。相火者、在天則生巳午。其官為火。正奉行天職以立暑令。不得同于君火。故謂之相火。相火雖烈。實為萬物盛長之氣。若無相火。是在天之六化廢其長令也。于人亦然。心胞代君行事。在三焦之中。處兩陽合明之地。以應天之夏令。而主腐熟水谷。經(jīng)曰。陽明者。午也。蓋以陽明當相火夏令。不言心胞。而心胞在其中。今言心胞。而不言胃。
以胃歸土也。而相火之義。亦從可識矣。蓋人之相火。起少陽膽。游行三焦。督署于心胞。為陽明胃腐熟水谷之功。是火之能相在少陽耳。先輩丹溪諸公。倡言厥陽五志之火為五火。而無其名。遂以龍雷之陰火為相火。而起其說。承訛至今。至趙獻可又為相火說。喻如鰲山之燈。人物跳擲。皆賴中心之火。而大七節(jié)之旁。中為小心。為火之主。而十二官以聽命焉。不知七節(jié)之旁。中有小心者。非當腎之命門。乃心俞之出背。不可針灸。故內(nèi)經(jīng)提出以戒學人。非謂相火也。
且鰲山之火。本以出風。故必取之于焰。以轉(zhuǎn)其輪。若據(jù)此為論。非惟不知相火。并亦不知真火矣。曇氏曰。性火真空。
性空真火。陰符曰?;鹕谀尽5湴l(fā)必克。蓋陽燧真形。即在陰陽奠宅之中。而此火又在君相有形之外。于人則隱胎坎水。朕兆風木。是謂龍雷。無事則不現(xiàn)。而亦不用。故水濡木柔。雖激之而不起。唯水涸木枯。氣逆血沸。則勢遂焚巢燎原而不可止。此火若起。是猶反君滅相。豈君相治平之火哉。緣此火不起于子半。不循行于少陽膽。猝犯之而猝起。
正所謂火生于木。禍發(fā)必克者也。相火云乎哉。
衛(wèi)氣論
有問于予曰。衛(wèi)氣晝行陽夜行陰。其行皆以傳經(jīng)行度。此義不疑乎。曰。有。軒岐本經(jīng)本無誤詮之文。獨于論衛(wèi)氣。
遠引宿度。別列其所行之經(jīng)絡。若猶然營氣行度者。然于氣之剽悍不循經(jīng)之說不合。而諸家未能洞悉其故。泥以行度為二十五周。是不可以不辨。蓋衛(wèi)氣者。即太陽之盛氣。所以衛(wèi)外而為固。其氣則剽悍不循經(jīng)隧。內(nèi)薰肓膜。外溢皮毛。
其所出入陰陽皆滿。所以名衛(wèi)。若待以次而行陽行陰。則已有不衛(wèi)者矣。要其氣為純陽之大氣。半入經(jīng)隧之中以和營。
而半溢經(jīng)隧之外以為衛(wèi)。是即所謂體之充也。經(jīng)衣冠文物言其出下焦。而人言為水谷之悍氣。蓋謂水谷之氣能出衛(wèi)猶去脈。
得食則高。而要非所以為衛(wèi)之由也。唯其為下焦先天之本。故能出入陰陽。而無所不至。經(jīng)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日入陽盡而陰受氣。則常從足少陰入。其于陽目張。則氣上行于頭。以下六陽。入足心以下陰分。復合于目。于陰則從少陰內(nèi)注六陰。是以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亦二十五度。此若以經(jīng)度分之。則衛(wèi)將為一路之路。抑其未至而不衛(wèi)者多矣。
故言五十度者。盡晝夜十二時而言也。行陽二十五。極晝六時也。行陰二十五。極夜六時也。平旦陽動而動。即與陽俱出于目。以下六陽。然非不下陰分也。日入陰靜而靜。即與少陰同息于諸陰。以遍六陰。然非舍陽而去也。及夜半而大會于子中者。以腎氣動少陽于子。故陰陽相見而會也。總之其氣為太陽有余之氣。陽明溢滿之氣。而一本于下焦。故于太陽陽明之守氣外。更有此剽悍以常護于脈外。日得以效用于陽。夜得以效用于陰。其行陽而衛(wèi)于陽也。如列營然。卒乘居前。非謂中軍無衛(wèi)也。其行陰而亦為陰之衛(wèi)也。如宿值然。戒嚴肘腋。非謂壁壘無軍。要其晝夜二十五。各盡六時言之耳。必若循次而傳。何謂之剽氣。又何以名衛(wèi)乎。
五臟五主論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肺之合脈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脈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榮肌也。其主肝也。腎之合骨也。其榮發(fā)也。其主脾也。
五臟藏神主用。而職有貴賤。事有相使。內(nèi)經(jīng)明之矣。而于五行之相克。臟之受制。經(jīng)反以為主而用之。則何也。
蓋五行之妙。每以相制為生。故內(nèi)經(jīng)于此特明五臟之養(yǎng)。受生之本。其道固有以逆而不以順者。乃非以為克而以為生也。夫心藏血脈。自當以合脈為主。而偏主于所畏之水。此養(yǎng)心之法也。何則。心以神用。則必取金多而用物宏。茍非太沖之精騰上而調(diào)護之。則神空而無所麗。是神之所麗。唯有陰精承之。以為之濟也。所以然者。心本純陽。而其象反為女。
內(nèi)自含陰。故其象又為月窟。參同為女之性冤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埃塵。必使清靜有匹以鎮(zhèn)之。俾嬰兒諧于女。
而后月窟天根通其往來也。天使女之有匹者。非其主之者耶。老氏云。上善若水。水善下而不爭。此持心之道也。天根月窟之往來。女嬰兒之諧偶。此養(yǎng)心之妙也。此可知腎之為心主矣。肺主氣。而其象應秋。斂清肅。肺之性與用也。若寒涼過甚。則太和失而元氣遂傷。此必有所相濟以生其和。而后元氣得行。能生其和者。非心德之暖乎。唯有火德之暖。以益金體之清。是以金為麗澤。而沛雨露于天河之上。凡金之不燥不溢。得以治節(jié)體元加于眾物之表。而不若氣上逆者。此物此志也。肝厥陰。而職風木。其氣兆甲于艮。而凋落于兌。則燥金固所畏也。然肝之少陽。其少也苦稚。
其盛也苦怒。其橫溢也苦逆。調(diào)之者唯在其金。而輕重治之。使稚者漸堅。怒者遽平。逆者斂緝。而后乃成其為少陽之盛德。故其主肺也。至若太陰脾土。以濃德載物。而育之長之。嘗苦于木之克制。是木為脾也。然土澤而滯。每有水火二窒。水濕則土泥而不生。火燥則土堅而不榮。唯有厥陰之氣。以疏通之。而達其升德。則水不為濡。火不為燥。而后能奔走諸經(jīng)。以行津液。是脾不可一日不主肝也。至于土為腎主。則更有妙于此者。夫水由地中行者也。以流為性。
以險為習。惟是生于天。而涵于土。故源泉不竭。而泛溢無虞。是土能制水。正土能養(yǎng)水也。知乎此。則知腎之所以能蟄藏者。固非土莫主也。由是言之。養(yǎng)心者莫若補腎。保肺者莫若寧心調(diào)肝者在于斂肺。扶脾者在于達肝。而滋腎者在于葆脾。相克之道。轉(zhuǎn)而相生。此五行五德之妙也。
脈原
脈為人之神。氣血之本。而見于營之行。營之行也。其根原有二。一出于中焦之谷神?;阂暂敺巍R灾喂?jié)施之隧道。故營血之能通流。實胃氣為之充澈。此脈之本于胃氣也。一起于太沖。而出少陰腎。下匯血海于厥陰。上發(fā)真陽于太陽。此太沖之精氣。能灌溉十二經(jīng)。得與陽明胃之盛氣。同駐中焦。共為宗氣。故亦得與營。俱行十二經(jīng)。而備五十營。脈至五十營。則先后天之氣合。而五臟之真?zhèn)湟?。以是上朝于肺。肺統(tǒng)行之。故曰氣口成寸。以決死生。決死生者。以氣口能顯胃氣形藏真。占四時度六部。有諸中者。必形諸外。而無差忒。此脈之所以為人之神也。內(nèi)經(jīng)論脈必自下而上推。始于季脅。以次附上。定其部位。自肘中曲池。量至神門。得一尺為尺。自尺至寸。得一寸為寸。其診先尺后寸。先陰后陽者。以人身陰陽。皆起于足下。五臟之氣。會于章門。章門在季脅之次。脈從三陰起足三陽而上之。先會于此。故內(nèi)經(jīng)詔人以脈必自下而上也。至于診之精微。其占亦有二。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脈行六寸常流無間。晝夜六時。而為五十營。此以流行者占之也。五十動不一代。乃為生人之太和。不及是者。為臟無氣。命曰狂生??裆?。反太和也。左以候左。右以候右。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前以候前。后以候后。六部一定。候之不移。而以五臟為占。此以部位占之也。原其然者。肺統(tǒng)元氣。為心血脈之相。非惟能朝百脈。亦能顯百脈。脈雖藉營氣之行而充滿之。而其所以能充滿者。皆肺神藏真之所泓。此其中之胎涵映澈。行者居者。各為充滿。非以一流行而盡之也。
蓋其元神能常照百脈。為五臟鏡。以顯其純疵。故太淵一脈。五臟之全體俱現(xiàn)。是以上下左右可占。六部可診也。然人之陰陽必奉天而應四。故春弦夏鉤秋毛冬石。雖六脈各為臟主。而有不得不聽令于時者。此由天人葆合。故人氣有不離如此也。乃人又有平生之診者。陰陽之稟。氣態(tài)各不同。則其脈亦異。如六陰六陽。以至老少肥瘦。脈必不一。善脈者。必先察其本元之候。其胃氣藏真。與四時之正反。老少之攸分。而后及其病脈。以茲四診。兼之望聞問謂之七診。
而脈之道得矣。今世以左手為人迎。此出自難經(jīng)。叔和祖之。不知人迎者。陽明胃之本。輸在結(jié)喉兩旁動脈者。是此六陽之所迎。古人以候六腑之陽。而察其盛衰。若以左之寸口當之。豈人迎之所候哉。趺陽者。乃穴之動脈。在足趺三寸之間。是胃脈之下行。復上與太沖之脈合。故得先后天并符之氣會合于此。為人之根蒂。死生之診。于是最切。故仲景法趺陽與少陰同診。一診先天。一診后天。每并取以決百病。今人廢之。此仲景所斥。為按手不及足之庸工也。
脈診總論
經(jīng)云、微妙在脈。不可不察。今察脈之精。莫過內(nèi)經(jīng)。內(nèi)經(jīng)于診法甚詳。于脈法甚約。自叔和脈經(jīng)興。而脈象繁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為診脈之法。莫盡于此。不知名象愈繁。診道愈莫準。將求精而愈失之也。夫脈為胃氣之本源。其陰陽精要。即相為對待。相去懸絕之間。而有甚精之察。固不必多名象以求之也。且診脈求病。求其為病之表里虛實寒熱順逆而已。故內(nèi)經(jīng)設脈。止于浮沉緩急大小滑澀八脈。特于對待微甚懸絕。著其相去之三等。而脈之情變已察之極精。及仲景又兼以陰陽著脈為十。以浮大滑動數(shù)為陽。沉弱澀弦微為陰。而察陰陽之法。莫過于此。于是診脈之精。至此大備。何以言之。人之先天稟于陰陽。而陰陽復生于胃氣。唯谷神興。而營氣足。故脈行焉。中涵先天四時五臟之正。而養(yǎng)于胃氣。以微見其間。是以脈常有神。而可診以陰陽逆從之法。而陰陽逆從之法。必首診其胃氣。
以及五臟四時。診胃氣者。診其力。診五臟者。診其神。診四時者。診其順。何謂力。胃之在三陽搏而勿浮。在三陰搏而勿沉。其為洪圓有力。而陰陽兩和。是平胃脈也。四至而閏以太息為五至。于何有病。此謂有力。若胃氣衰耗。則必先見不搏而浮沉矣。何謂神。五臟以五神而主五行。則恒見微弦微鉤微微毛微石之平衡。所謂藏真也。此謂有神。過則相凌。弱則受克。而臟神失。再過則真藏現(xiàn)矣。何謂順。五臟以胃氣各自主時而奉天令。故春肝夏心秋肺冬腎。如天之被物生長化收藏。以一旺主時。而群藏從。毋得以錯迕爭見者。此謂以順反順則為逆矣。逆時則逆藏。并逆胃矣。是三者病本之診也。于是審其陰陽以別柔剛。而知其逆順之所在。是以別于陽者。知病起時。別于陰者。知死生之期。此診之大源。不可不知也。嗣是乃有相去之三診。則并于其病情而知之。一法為對待。如浮沉緩急大小滑澀。各為對待。
皆兩不相侔。判然可識者也。一法為微甚。從對待而推之?;蛏醺∥⒏?。甚沉微沉之過不及??梢詮娜荻?。一法為懸絕。如太過之三倍四倍。不及之迥絕絕無之殊。此為關格。真藏出見。脈可察而辨也。辨其對待。以察生克。辨其微甚。以察間甚。辨其懸絕。以察死生。而又參仲景之陰陽十脈。合而察之。前三法為經(jīng)。后四法為緯。不待多脈之名象。而死生順逆之機。燎若指掌矣。
胃脈論
人之常氣稟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汗腐。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氣也。(以下五節(jié))人自有生而后。全藉谷氣為養(yǎng)。故一日不再食則饑。七日不食則死??梢娖饺酥夥A于胃。無胃氣則死也。經(jīng)曰。
飲食入胃。脈道乃行。又曰脈得食即高。故知脈道之行。必待此而起。夫脈者氣血之府。精神之舍。而胃氣者。乃精氣神三寶之神糧。而營衛(wèi)之淵源也。其氣流營溢衛(wèi)合精。而行神于脈。雖五臟各稟。四時各正。有必見必應之時。而于人之保合太和。必以胃氣為本。是五臟四時。皆必待此而得其平也。故辨脈必先辨于胃脈。胃脈者和而大。搏而有力。于三陽則搏而勿浮。三陰則搏而勿沉。雖本五臟應四時。而不受五臟四時之沮抑裁損。此所謂平人之元氣元神也。昌大于春夏。收藏于秋冬。使五臟之正氣。得以主時而奉令。故肝得主春而脈弦。心得主夏而脈鉤。脾得主季夏而脈。肺得主秋而脈毛。腎得主冬而脈石。而皆曰微者。正以明胃氣之充壯鼓行。使五臟外循天令。而得以其和者主之也。其于五臟皆曰藏真者。蓋謂五臟所藏之本真氣也。真氣之本。雖起于先天所稟之陰陽。而不得胃氣。則不能充之壯之以為真。
故五臟所藏。而能散能濡能高能下能通者。皆賴胃氣之聚精待用。而五臟始得行其職事也。肝藏筋膜之氣。心藏血脈之氣。脾藏肌肉之氣。肺行營衛(wèi)陰陽之氣。腎藏骨髓之氣。其各得贍舉以固生身。以奉天令。皆胃氣之常充常行耳。故必胃多而微見弦鉤毛石者為無病。稍有衰颯。則弦鉤等多見而胃少矣。夫弦鉤等脈得四時而見。何嘗非五臟之正。而胃氣不勝。遂成臟病。況此五脈之單見耶。單見則胃絕。而真臟之脈見。故曰死也。至若春之胃而見毛。毛與弦反。而乃見之于春。是胃不能相為于肝以存弦令。而反受克于毛。則胃之衰敗已征矣。而曰至秋病者。前此春夏三陽得令。尚能扶我至秋。則胃不能勝而為病也。若毛甚則胃家之太和已戕。命曰今病。即今已不能掩其惡也。夫人之生。天地合德。
得陰陽五行之全。然自孩提毀齒以來。天癸未至。腎元弗充。要有待于后天之谷神以充之。故持之又久。而后先天之元氣以昌。精神之運量以足。皆胃氣也。自中焦出營衛(wèi)以行隧道。謂之經(jīng)氣合元氣而積于胸中。謂之宗氣。是故巨陽謂之主氣。此氣之至。能先天而天弗違。故入五臟為藏真。使總攝五官百骸。能后天而奉天時。故歷四時五運司天之令。以為之應而無忒。是以胃氣之脈。為人之主。自有不為四時五臟之氣所掩者。內(nèi)經(jīng)首提而言之。此脈家根本第一義。而東垣丹溪諸公。競謂其和如春風楊柳。不知此特為春胃微弦之一喻耳。若微鉤微石。尚有所不能喻也。至于微。更有妙義。胃本不。以長夏濕土主政。蒸其溽氣?;饾裣嗖J拐龤獠荒芨吲e。故其象為,然正唯微。則胃氣之壯可知。
此正所謂在三陽則搏而勿浮。三陰則搏而勿沉者。胃氣之實象也。知此則知真藏見而主死之故矣。
診法論
經(jīng)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陽。四時經(jīng)紀。五臟六腑。雌雄表里。從容人事。以明經(jīng)道。貴賤貧富。各異品理。問年少長勇怯之理。審于分部。知病本始。夫內(nèi)經(jīng)所貴色脈。而診法又極詳盡如此。蓋以人病所屬。雖存乎陰陽臟腑表里虛實之間。而致病之由。所病之故。終非一律。故又以內(nèi)經(jīng)之十診論列之。一曰度人。人有五臟六氣之分。五形五性。體態(tài)各異。濃薄不同?;蚰痛合?。不耐秋冬?;蚰颓锒?。不耐春夏。或壽或不壽。又兼六氣參差。陰陽不適。其筋骨氣血各不相等。于是別其五色。凡形勝色。色勝形。至其勝時。年氣加感。則病行矣。是可望而知之者也。二曰度脈。則審其大小浮沉滑澀。別其左右上下前后。以求五臟四時之逆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故微妙在脈。不可不察。
所謂切而知之者也。三曰度臟。凡五臟之藏神。其性情體用之生氣?;虿缓嫌谒臅r之理。而有五情傷敗之事。是人之大神已不立。而外感內(nèi)傷皆其后焉者也。是以度臟為亟亟也。四曰度肉。人之形氣所呈。肌腠分理。皮肉形質(zhì)?;蛳嗟没虿幌嗟?。則壽夭判焉。以此察病。則或雖輕而重?;螂m重而輕。如薄膚蒼理之耐病不耐病。其相去各不同也。五曰度筋。
筋有大小堅脆之別。則燔針劫刺之不可不審也。六曰度俞。俞有井滎俞原經(jīng)合。而又募原之歸。此備四時之到。明于五俞疾徐所在。則屈伸出入。皆有條理。豈曰按譜而求。拘執(zhí)而取乎。七曰度陰陽。陰陽之變。不可勝理。人知經(jīng)絡表里。
臟陰腑陽。而不知人有大陰陽。如三陽為經(jīng)為父。及為部為紀。三陰亦然。而又有奇恒之陰陽。正月二月人氣在肝。三月四月人氣在脾。五月六月人氣在頭。七月八月人氣在肺。九月十月人氣在心。十一十二人氣在腎。此先天陰陽之應。
恒自下而上。亦自上而下。初未嘗失其性理。而于臟腑所主則已不同。而況加以運氣之乘除勝復也。此陰陽又在所必講也。七者診人備矣。至于從容人事。不失人情。則又有三診。曰八度君。九度民。十度卿。君者王公大人。其驕恣縱欲。
氣志之順逆。各有差等。民則有苦樂暴久貧富之異。卿則有嘗貴后賤。敗傷脫勢。乃欲侯王之類。此謂人情。得其情而從容于其間。亦診道之在所必備也。
附論
天藏德。而以日為光明。人心藏神。而以陽氣為固密。陰陽之道。必有所先養(yǎng)生之本。亦必有所謹。此內(nèi)經(jīng)原病之所起。必眷眷于陰陽之論也。而又曰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夫人身之陰陽皆欲固也。而必曰陽密乃固。其道維何。蓋陽者皆氣而近浮。浮則在上。故曰陽因而上。然陽有高明之體。高明在上。此為真陽。而不可謂之浮陽必散而在外。散則周遍。故曰陽以衛(wèi)外。然陽有純一之道。純一而健。此為純陽。而不可謂之外。非浮與外。則陽有元亨之隆也。不外不浮。則陽有利貞之用也。是故陽之積。運之以生神明。而充奉之。是以精則養(yǎng)神。陽之運。倡之以為物先。而煦嫗之。
是以柔則養(yǎng)筋。斯則陽之所事也。而必以密為固者。陽非不能固也。其失在不密也。致不密者有三。起居如驚。而神氣乃浮也。措情躁擾。與物駘宕。陽乃飛越而不歸。則內(nèi)之恬愉失。而元府不閉。風寒暑濕遂乘之以起。故外無御侮。內(nèi)必受兵。此不密之故一。煩勞則張而精絕也。夫陰為精。藏精而起。亟以赴陽。人若不知節(jié)息。每強力用之。且煩且勞。
煩則不靜。勞則不息。而陽乃張矣。張如弓之久滿。而不知弛。則弓力竭而筋干為傷。故精絕。馴致其道。必至目盲耳背。潰若壞都。此不密之故二。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也。大怒則傷陽。陽既郁逆。則無所行。而菀于上。故有吐血數(shù)升而殞者。有疽發(fā)于背者。皆薄厥之至也。此不密之故三。三者一起于外。而外得侮之。一困于內(nèi)而內(nèi)竭。為一乘于猝而暴厥焉。則何能精則養(yǎng)神。而柔則養(yǎng)筋哉。然則如何而密。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天藏德而以日光明。則當清HT以寧心。固精以養(yǎng)神。節(jié)勞以養(yǎng)筋。而陽倡陰和矣。陽健運則陰奠定。夫是之謂能固。
十二原臟井木腑井金釋
經(jīng)曰。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主治五臟之有疾。乃其名之為原者。其穴即藏之太淵太陵太沖太溪。屬腑而名之為原。而六腑又別有六原。學人蒙昧不識原義。竊嘗釋之。原者。陽之名也。十二原出于四關。四關屬手足踝骨以上。其地各尺。為手足諸陽之本。而陰臟之井營俞經(jīng)合。從是起焉。以其起于陽不起于陰。則雖五臟之專精。皆可以陽屬之。而治五臟之有疾者。必先針此。以候氣之陽。而歸之陰。此本以陽治陰。以腑治臟。故云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也。若六腑之原。則又五之外。別立六名。斯則六腑之正。原以陽治陽者也。至本經(jīng)釋五曰為井木。釋六原曰為井金。金木古今未曉。王太仆而下及馬元臺。皆以乙木庚金。為乙與庚合。而為臟腑之合。殊無義理?;视种^陰木生陰火。陰火生陰土。陽金生陽水。陽水生陽木釋之。張介賓亦仍其說。其陰生陰陽生陽。姑置勿論。亦何見而陰臟起于木。陽腑起于金。且為乙與庚之說耶。如見木之在臟也。以為陰也而乙之。金之在腑也。以為陽也而庚之。而其所以起于木起于金者。則仍蒙然未之辨也。經(jīng)曰。守經(jīng)據(jù)治。無失俞理。則針有候。俞有理焉。針法以四時各取井俞。
是四時之針法。必以木金為候也。而臟腑之本俞。亦各自分金木。夫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五臟藏精。其氣皆陰。然化氣必生于陽。故五臟雖陰。而其起恒同起于少陽之生木。六腑致用。其氣皆陽。然氣盛必歸于精。故六腑雖陽。而其氣為成。皆因于西成。說物之兌金。夫是以臟為井木。腑為井金也。生氣在臟。成氣在腑。如四時之春秋。此陰陽之定理。
針法之所必究也。不失俞理。非是之謂乎。
十干納臟腑之謬辨
內(nèi)經(jīng)針法。必合天地陰陽日月。而同以求于人之部位。以合于天者。著為用針之宜忌。此針道之所在。要非經(jīng)絡之故也。身形應九野篇曰。左足應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脅應春分。其日乙卯。左手應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頭應夏至。其日丙午。于右則手脅足腰尻下竅應秋冬。六腑膈下三臟應中州。大禁太乙所在之日。及諸戊己。以為天忌。
此針家之忌所必求也。又以腰以下為地為陰。以足之十二經(jīng)。以應十二月。腰以上為天為陽。以手之十指應十日。合之于脈。則以寅為正月之生陽。主左足之少陽。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陽。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陽。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陽。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明。故曰陽明。申為七月之生陰。主右足之少陰。丑為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陰。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陰。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陰。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陰。
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陰。此兩陰交盡。故曰厥陰。要此陽明厥陰。又自一說。合十二月為一歲之氣。候之于足。此亦為針家而言。非以臟腑體用當如是也。針家候氣故不可缺。而最無理者。后世以十干納臟腑。而為陰陽夫妻。既非針家之所為。又悖臟腑之恒理。其說起于少陽膽。膽誠為東方少陽之初氣。然甲氣當起于子。臨官于寅。茲皆厥陰風木之所起也。蓋氣雖在膽。而始于厥陰。且乙為柔木居卯位。是正所謂膽氣也。而今之納甲者。以甲剛歸膽。乙柔歸肝。是何說歟。丙火日也。心之神明也。其主太陽也。丁火日用之火也。相火也。故相火在陽明三焦。丙火在廣明之地。今曰丙屬小腸。丁屬心。豈丁可以屬君火乎。經(jīng)曰。小腸為心之使。豈使當屬丙。而主反屬丁乎。且于夫妻之說。又豈主反為妻。而使反為夫乎至若以戊屬胃。以己屬脾。脾以燥為健運。而反謂為己。胃為水谷之海。而反謂為戊。然猶曰脾為胃行其津液。其于為妻之說?;驘o辭也。至以庚歸大腸。辛歸肺。則尤無理之甚者。夫肺居乎上。承心之夏。而立秋又為元氣之主。而反屬柔金。大腸何物。能主蓐收之令。而當庚金之剛。以主秋之臨官也。壬為天源水。癸為江河水。腎為太陰。天水之主也而癸之。膀胱蓄水也而壬之。是雜客之水。反出真元之上矣。不亦顛倒紕謬耶。所以然者。大約以臟陰腑陽誤之。不知臟亦何嘗不生陽。而必以六腑為夫也。后學不悟。仍其訛舛。曰為從事。吾不知此說倡于何人。緣不讀內(nèi)經(jīng)故至斯耳。
手太陰肺臟病論
肺居西方金位。上應陽明燥令。其與足太陰脾同名太陰者。以其為一身元氣之主。出治節(jié)以佐君。其位居華蓋之頂。
其職與太陰脾。同行氣以給眾臟。故名之也。而其實為陽中之少陰。主秋令以成萬物。秋令清肅斂。肺以麗水之金。
生形而居天河之上源。以沛雨露。故嘗病躁與寒熱。最為嬌臟也。其氣恒下行。靜則下沉于腎宮。而與水相通。所謂母隱子胎也。以其外應皮毛。皮毛屬太陽之部。故太陽之傷風傷寒。與汗出中風。兼形寒飲冷。皆傷肺見癥。如鼻塞聲重。
氣逆喘嗽。肩背痛。嚏嘔胸滿煩心等證。多與太陽同。至若五志之火上炎。陰虛內(nèi)鑠。肝火抉心而刑金。則亦傷肺。其證為肺癰、肺痿、痿、吐血、聲嘶、息有音、鼽衄、掌中熱、喘不休、白血出、皮毛焦。此皆火燥焦枯之癥。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干。治之之法。傷于外者。與足太陽同法。其邪氣盛。而閉塞憤郁。必于足太陽瀉之。傷于內(nèi)者。
正氣衰而金被傷。必于足少陰養(yǎng)之。而于足太陰培之。補水培土。養(yǎng)金之善法也。然以金性下沉。隱于子胎。腎家水火兩病。亦能使肺兩癥同受。故有時水泛而為喘壅。有時水沸而為痰鳴。皆以氣上逆。而有水火虛實之不同。而要其治。
總不出足太陽及少陰太陰三經(jīng)之法耳。
手少陰心臟病論
心臟應天少陰君火。為神明之主。生之本。神之居。十二經(jīng)皆拱向聽命。而咸輸其氣以應之。貢其精以養(yǎng)之。故心為血之主。脈之宗。蓋神以氣存。氣以精宅也。其精常滿。故能分神于四臟。其氣常充。故能引精于六腑。而腎家一臟。
又實為心居之尾閭。經(jīng)云。心舍脈其主腎也。腎為心主。則必腎水足而后心火融。故養(yǎng)心之法有二。寡思慮。守恬愉。
使心無過量之用。無留根之事。此養(yǎng)之以氣也。常握固戒多欲。使腎無淫佚之失。無相火之乘。此養(yǎng)之以精也。若用神無方。則傷其氣。傷其氣并傷其精。而神遂歸于空飛。守腎無節(jié)。則傷其精。傷其精遂傷其氣。而水不能制火。陰不為陽宅。而水氣遂至凌心。是心病之始始于此也。是以心氣未嘗不有余。稍失血則為不足。心之不足有余。皆系乎血之盛衰。血盛則耳目聰明。而神能寂照。血衰則慮易志耗。而昏妄交集。故凡火有余之癥。皆為血不足。而血不足之候。又皆能使火不足。其有余不足。皆不得與運氣司天之火。淫火郁從乎火者同候。治要在養(yǎng)陰凝神。守精馭氣。以匡政其有余不足而已矣。經(jīng)曰。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肩背胛悶痛。兩臂內(nèi)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
蓋心為血脈之主。其神明不受病。故或?qū)嵒蛱摗=圆灰姳九K。而唯在血脈。其在血脈。必先以在經(jīng)絡者病之。如胸中痛以及腹腰脅之間。皆手少陰手厥陰脈之所及。故先病于本經(jīng)也。若當其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又緣脾胃之不上輸氣。腎之不上貢精。故病亦相連耳。又非止經(jīng)脈之故也。若心經(jīng)絡病者。為是動則嗌干心痛??识?。以及所生病。目黃脅痛。臂內(nèi)后廉痛厥。掌中熱痛。此皆正經(jīng)絡病也。而其病又能及心。要其本末然也。嗌干者。其支脈挾咽也。心火炎故心痛。火炎則陰耗。而心液干。且心部在陽明。心痛而熱及陽明。故渴而欲飲也。目黃以下至掌中熱痛。
皆心脈熱逆也。又精氣并于心。則喜驚而奪精。汗出于心。與憂思傷心者。心喜勝而惡負。并于心。則心有余故喜。乃心之浮陽也。若驚者肝膽失不利。能為心捍。而心氣內(nèi)涸。故奪精。神不守營。故汗出。心之官則思。思而不勝則憂。
甚而不已則神明內(nèi)空。空而不已。則神明內(nèi)亂。故憂思皆足以傷心也。
足陽明胃腑病論
頭腫、喉痹、斑黃、狂亂、譫妄、潮熱。登高而呼。棄衣而走。罵詈不避親疏。凡其在經(jīng)在絡在腑。無不以氣實血熱顯癥。此仲景所謂胃家實也。然亦有虛與寒者。則必以相火之虛。故胃怯而不支。為病灑灑振寒。善申數(shù)欠。顏黑。
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牖而處。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脹。此則陽明之虛。不可不察也。
要之胃家為營衛(wèi)之大主。五臟之宗主。其氣騰而上盛。則脈倍見于人迎。其精充以下輸。則脈涌盛于趺陽。仲景察病必先診兩夾喉動脈之人迎。及兩足趺之沖陽。以知人之死生間甚。蓋以足陽明及足少陰為先后天之根本故也。故胃雖與腑為陽明。胃土也。而當相火居止之地。其地為兩陽合明。合明者。太陽少陽二部之地分。相合于此而明之也。凡三焦少陽膽之所游部。手心主胞絡之所總督。皆與陽明為腐熱水谷之用。故本經(jīng)曰。陽明者午也。午為夏令之中氣。而相火之本職。又三陽合之氣也。其腑氣旺。血多熱盛。故能應夏令而主相火。凡心胞絡之代心而主相火者。其建功致用。皆以陽明也。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夫胃家之實。非謂大便之硬。與中下焦之燥。陽堅實。蓋謂其腑為兩陽合明之盛。得病必為氣血兩實之癥耳。是以凡胃病之來。其病氣無有不實。而其熱甚則為狂。瘧、濕淫、汗出、鼽衄、口唇胗。而其脈能大見于寸口。而立一陽藏于五陰之間。凡以此也。
足太陰脾病論
脾位三陰。為六經(jīng)之內(nèi)主。以地德而上承乎天。故廣明之下。即為太陰太陰掌太倉之出入。為心君儲精待用之府。
所以散精微贍運用。為胃行精液者也。其職主運。故以升為德。其部當水谷之海。故以濕為苦。若有余不足。而為病淫與郁。則水火二氣皆能病之。水病則壅。壅則傷氣。虛而不運。腹?jié)M脹。胃脘痛。腸鳴飧泄。食不化。身體皆重。上為大寒?;鸩t不濡。不濡則傷血。血枯而燥。胃氣乃濃。善饑肉痿。足不收行。善螈。腳下痛。舌本強。食則嘔。食不下。煩心。水閉黃膽脾約。必也常使少陽和氣常動于其中。則土潤而升。不傷于燥。土健而運。不傷于濕。斯為得其平矣。然其居中央孤臟。以灌四旁。而主四末。病則必淪于四臟。而四臟有病。亦必待養(yǎng)于脾。若脾絕、則四臟即無以為生。是后天之本絕。較捷于先天之根絕也。故治四臟者。不可以不養(yǎng)脾。調(diào)停脾胃。醫(yī)中之王道也。其曰腹?jié)M脹。支膈脅。下厥上冒。以為過在太陰陽明者。太陰土壅。則本經(jīng)不運。而陽明之氣不騰。是以不能出營衛(wèi)以升達于上下。
不達于下。則腎氣獨沉。故下厥。不升于上。則肺氣不行。故上冒。此為中氣不足。中州之病。是以甚則入脾也。
足少陰腎臟病論
腎在人身為陰中之少陰。應天時而主冬令。故太陽寒水司氣。不歸膀胱而歸腎。蓋以腎之為氣。主蟄伏。主歸藏。
天地斂藏之氣。必歸于此。是以寒水唯腎得主之也。顧其臟位為先天根柢。與心火為對待。故又為陰中之太陰。而先天真火亦涵于此。是雖各以為體。寒為位。而實以火為用也。易象坎。畫一陽入二陰之間。為體陽而用陰。其性流行。又體陰而用陽。人身之腎。其堅滑者水之體。其流動者火之用。得水火兩具。而藏命門真火于至陰之中??仓笠?。夫陽氣生于陰中。靜極而動。能升陰精以上奉離宅。所謂升坎填離之妙。乃先天之大本大源也。以其火藏水中。水升天上。
故常以水為海。火為龍。水暖而龍潛。水寒而龍起。是以腎家之病。不止水衰為土所克。而又有水火兩病也。如濕淫寒淫所勝。則腫、骨痛、陰痹、頭項痛、時眩、饑不欲食。寒氣自傷。則清厥。意不樂。腹大脛腫。喘嗽身重。寢汗出。
龍火為患。則面如漆紫??韧聞t有血。喝喝而喘。心如懸??跓嵫矢?。煩心之類。皆腎家寒濕之淫。與水空火騰之為患也。至于水藏土中。而所以為蟄藏者。實藉土封之力。經(jīng)云、腎合精其主脾。是封藏必在脾氣。故不曰克而曰生。此前人補腎。用六味入茯苓山藥之妙理也。先哲之言曰。腎家水不足。勿熄其火。須滋陰之源以配火。腎家火不足。勿傷其水。須益火之主以配水。有旨哉。
述病部上
古人察病之源。推病之自。審病之確。莫過內(nèi)經(jīng)。后世務為支離。故昧厥所由。而不能知陰陽臟腑之所以然。今聚內(nèi)經(jīng)十六卷之文??偲渖⒁?。合而述之為病情八章。使后學得所指歸焉。
陰陽第一
病之大綱。不外陰陽。陽衛(wèi)外者也。陽不密則不能衛(wèi)外而為固。故風寒六淫之邪得以入之。入之則外感之諸癥生焉。
陰為陽守者也。陰弗營則不能宅陽以藏神。故內(nèi)傷神志筋骨之病居之。居之則內(nèi)傷臟氣之有余不足種種興焉。識病必先辨陰陽。陰陽辨而后能察病矣。
所謂陽者。欲如運樞。運樞者。開和調(diào)而不凝滯也。若起居如驚。則自致煩擾。而神氣乃浮矣。浮則神內(nèi)散而出。
邪外伺而入。于是有因寒因濕因暑因氣之外感。內(nèi)經(jīng)先舉此四端。而一切外感六淫之邪俱可知也。因于寒者。則為病熱。
故體若燔炭。必汗以散之。是以外感風寒。必以發(fā)表為第一義。蓋以風寒之入。始于牢持衛(wèi)氣而不得散。若不發(fā)其汗。
勢且從而犯內(nèi)也。因暑則別。人傷火熱之邪矣?;馃崛雱t直入臟腑。而劫心劫肺劫胃。故煩汗喘渴四癥。一齊俱見。靜則多言者。心主言。心不勝外火。而神不舉。故靜失其守而多言也。因濕者。濕既從表。先犯太陽。故首如裹。既而入內(nèi)。必郁于陽明。陽明郁則不能行太陰之氣于三陽三陰。此必先病筋膜。故大筋緩短。小筋弛長。為拘為痿之癥生矣。
若夫因氣。氣固非外至也。然以內(nèi)之陽氣不能振其綱。則將紐解而失其維。是以四維相代為用。所謂左枝而右梧也。四維如是。內(nèi)氣之餒敗可知矣。夫外感之起。千條萬緒而內(nèi)經(jīng)先揭此四端者。蓋以明陽不衛(wèi)外。遂有外感之患也。
蒼天之氣清靜。順之則陽氣固。若陽不固。不止易于外感。而亦已內(nèi)傷。故曰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張者如弓之張。精絕者。陰精之絕也。弓矢張則干強筋疲。弓之體必脫。陽之煩勞而張象之。故精絕也。夫陽欲固以衛(wèi)外。乃以煩勞敝之。陰之起亟者。將何以副。故既失其所以固陽之道。則辟積于夏矣。辟。偏也。陽擾陰虧。已成偏熱。故至夏益甚。所謂甚者。五心煩熱。如煎如熬。此孤陽外浮而真氣內(nèi)奪也。故曰煎厥。如是則肝血不榮而為目盲。腎精不致而為耳閉。身若壞都。散解而不可憑借。凡此者陽張而至敗。斯陰絕而失守也。
陽氣者。喜氣也。和氣也。好和而惡奸。若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大怒者。陽之厲氣也。肝寒主之。
其橫溢之至。能使十二官失職。氣窒則菀血。故郁于上也。薄。迫也。厥。逆也。大怒則氣遂于上而不下。故薄厥也。
且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今薄厥則不精不柔。眾禍方起。何以言之。失其柔則傷筋。筋所以束骨而利機關。今有傷于筋則縱緩不收。手足無措。若不客者矣。失其柔則又偏于為剛。而汗出偏沮。偏沮者。半與營和而半否也。偏枯之癥起矣。又衛(wèi)氣不固則玄腑方開。寒水乘之。熱郁玄腑。甚則痤癤。微亦疹?;蚋嗔环矢省偠鴤?。與陽為亢。則變生大疔。而受如持虛者。以陽不能柔而與陰為剛也。況乃形勞汗出當風。使寒氣薄之。自當液凝為鼓急。甚則痤矣。
此非陽氣之不固使然歟。不特是也。陽不能柔則開合不得。寒氣從而陷脈為痿。至于留連肉腠。使經(jīng)絡俞穴合之氣化薄。
則不精之至。而內(nèi)傳之為善畏驚駭。蓋俞有傳送之義。今使寒陷經(jīng)俞。氣化為迫。侵及臟腑。所謂氣一能動志也。善畏驚駭。非神志之動乎。而不精之至微焉矣。夫陽氣被傷而不柔不精。遂至廢筋骨。亂神明。皆不密之為也。
所謂陰者。體魄五官百駭筋骨血肉津液皆陰也。養(yǎng)陰之道。在和五味。經(jīng)曰。陰之所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原其然者。陰食味。陽食氣。五味出于地。故能生五臟之陰。然一或偏與不節(jié)。則所刺反能傷陰。傷陰亦能病及于陽。何以言之。凡在內(nèi)者皆陰為之主也。不惟陽密足以固陰。而亦陰強乃能壯陽。故岐伯極言養(yǎng)陽而后。續(xù)言養(yǎng)陰。以備陰陽之全義。其言味以養(yǎng)陰。而受傷于偏。至此固其大者矣。而如煩勞大怒。飲食起居之不節(jié)。至于煎厥。與形氣絕。
要豈細故哉。陰不養(yǎng)則不可以扶陽。若其本不和則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矣。此養(yǎng)陰之義也。
失于陰陽。則四時之氣更傷五臟。是以春傷于風。則邪氣留連。乃為洞泄。洞泄者。外傷于風。則內(nèi)之風木亦動。
合內(nèi)風與外風交煽。是以留連至久。必侵脾土而為洞泄也。夏傷于暑。秋為瘧。夏以凄滄水寒感之而郁熱。秋風乘之則瘧病成矣。秋傷于濕。上逆為咳。發(fā)為痿厥。秋濕者。濕土用事未退。肺金感之。不得清肅。故氣逆為咳。肺氣不勝不行。則五臟郁熱亦不退。必將發(fā)為痿厥。冬傷于寒。春必病溫。蓋冬不臟精。是以寒邪易入。寒氣既藏于陰分。至春陽氣上升。新邪外應則為溫病。夫風暑寒濕。迭相勝負。而皆感之者。內(nèi)氣不守。故外邪皆得以犯之。況病久則傳化耶。
若陰平陽秘。骨正筋柔。豈至有是。
陰陽不和。陰爭陽擾。則害及表里。爭者。五臟氣爭也。陰氣營于五臟。而九竅皆稟五臟之氣。爭則陰邪獨盛。所謂陰無陽則戰(zhàn)者是也。擾者。魄汗不藏也。陽氣起于四末。陽擾則四逆而起。蓋陰爭則必陽擾也。一為臟病于內(nèi)。一為經(jīng)病于外。內(nèi)外交病。而肺為五臟六腑之長。元氣之主。內(nèi)外兩非。則必肺獨受之。故喘鳴之候興焉。皆以營衛(wèi)下竭。
孤陽獨浮。斯不能克耳。后學不辨其疾在陰陽。而動以發(fā)肺治肺朦矣。
有三陰三陽之氣各病者。內(nèi)經(jīng)不拈臟腑絡經(jīng)。緣三陰三陽。先天各有分部位次所由。以立臟腑。而要非臟腑經(jīng)絡之所出。故病止從陰陽氣血生。不因經(jīng)絡臟腑生也。然其間有單病。有合病。有并病。單病。一氣病也。合病。陰陽齊病也。并病。此勝而并其負也。此皆人之大陰陽病。其病未嘗不及臟腑。而要非經(jīng)絡臟腑之為病。后學不明正陰陽所病。
動以表里臟腑陰陽混詮。蒙昧千載。可嘆也。
單病者。如二陽之病發(fā)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二陽。陽明也。陽明。位太陰之表而居中于腑。則胃當之。
非大腸之以經(jīng)絡為陽明比也。其病發(fā)心脾者。胃與心。為生土之母子。而脾與胃。為行津液之表里。發(fā)者。發(fā)足之義。
人之情欲。本以傷心。勞倦憂思。本以傷脾。母既病則必連及于子。臟既傷則必連及于腑。故凡內(nèi)以傷精。外而傷形。
皆能病及于胃。此二陽之病。發(fā)自心脾也。夫陽明為生化之本。其氣盛。其精血下行化營衛(wèi)而潤宗筋。今化源既病。則陽道外衰。故不得隱曲。在女子為不月。此其候也。病久而傳。則傳為風消。又傳為息賁。死不治。蓋陽明既病。則表邪起而勝之。邪勝則精血不榮。故肌體風消。又胃病則肺失其養(yǎng)。故氣息奔迫。氣竭于上。精虧于下。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nèi)熱。風消息賁。勢必敗及五臟。故曰死不治也。蓋人身有真陰。有真陽。心脾為真陰之主。胃為真陽之主。傷及真陰。必使真陽無守。二陽既病。則倉廩匱乏。餉道絕運。是胃實為生死之關也。而要必自真陰之傷為之。故心脾之病。
不待好色之傷而始。有不得隱曲與不月也。
三陽為病。發(fā)寒熱。下為癰腫。及痿厥痛。傳為索澤癩疝。三陽太陽也。太陽為三陽主氣。起少陰而居其上以主巔頂。又主衛(wèi)外為固。以陽盛且浮。故在上又在外也。夫太陽主表。于經(jīng)則膀胱納之。而內(nèi)經(jīng)拈其病。終不言膀胱者。
以膀胱止州都之官主表。既非其事。而太陽體用。終不歸于膀胱也。然則此云發(fā)寒熱者。以太陽主表。虛則不能捍風邪而衛(wèi)外。是以邪入而發(fā)熱。若下為癰腫等。則為犯本及膀胱耳。糜爛為癰。凝結(jié)為腫。失力曰痿。冷逆曰厥。足肚疼曰痛。此皆由太陽經(jīng)之衰颯而留寒壅熱之所至也。至于傳為索澤者。陽絡既虛。久為諸陰所不容。則皮膚潤澤之氣也皆消散。是為索澤。索澤未嘗不與風消同。但彼出于內(nèi)。陰消而陽散之。此則在其經(jīng)之陽衰而陰枯也。至若疝。本厥陰病。而太陽經(jīng)之傷寒亦能致之。此為三陽之傳也。
一陽發(fā)病。少氣善咳善泄。一陽。少陽也。少陽為厥陰之表。起厥陰而游行三焦。繞于心胞。故少陽為游部為相火。
其氣安則柔和。失守則火壯?;饓褎t食氣。故少氣火壯。則三焦之氣上逆?zhèn)?。故善咳。少陽為木。木強必侮土。故善泄。然土以木為達。若木失其既達之職。則土必寒而不運。亦善泄也。病久而為心掣為膈者。相火與君火同氣?;鹂菏?。勢必熏心。心動不寧。若有所引。是名心掣。游部失職。陽明腐熟無權(quán)。散精不得。壅滯不行。日久則三焦上下熱盛而血槁。是以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是名曰膈。故膈病有二。一為元氣虛而中不運。則痰涌胃脘而脈微。一為血分干枯。則熱郁當胸而脈弦大。此皆素傷少陽之行令故也。
按三陽為人身大氣。所以綱維振作為生氣為生理者也。一及于病。則群陰受病。故傷陽必傷陰也。仲景著三陽之病曰。太陽病。頭項強痛而惡寒。陽明病。胃家實。少陽病??诳嘌矢赡快拧Ec內(nèi)經(jīng)不同。蓋以外感起論。故必以形層部位先之。不暇及本氣也。何為本氣。如少陽則一陽生于下。游行三焦而上之。其氣無所不遍。仲景則屬之半表半里。于經(jīng)則兩脅及耳也。陽明為兩陽合明。主中氣而為身之維。仲景則屬之太陽之內(nèi)一層。主在經(jīng)及腑也。三陽則統(tǒng)主上下。
以及衛(wèi)外為固。此以身之衛(wèi)氣當之。仲景則以其經(jīng)之顛頂項背分部也。仲景論外感。故舉以形層。內(nèi)經(jīng)論大氣。故究及體用。各有攸當耳。
二陽結(jié)。謂之消。此所謂結(jié)。乃結(jié)于本氣。陽明氣盛熱壯。然血多津守。未嘗有所結(jié)也。今言結(jié)者。則以陽邪盛而傷陰。枯其津液。故結(jié)在中焦也。陽明亢甚。必消谷善饑。食而不飽。又熱亢能消。津液不榮肌肉。故名曰消。此所謂中消癥也。消有三。此其一。
三陽結(jié)。謂之隔。三陽氣盛而為周身大氣之經(jīng)。其氣磅因薄四達。故有并至如風雨之證。而此云結(jié)者。是并于陰分也。
經(jīng)又曰。并于陰則上下無常。薄為腸。是蓋陽郁陰中。陰不敢遏。故上下無常。郁而為熱。薄于大腸。故為腸。是亦并于陰也。而其氣尚未結(jié)也。其氣若結(jié)。則必結(jié)于小腸膀胱。此則并于陰而甚焉者也。蓋小腸膀胱為三陽之本經(jīng)。其邪既結(jié)。則傳化之官失用。而升降之通乃隔。上為陽不化氣。下為津液不行。故與少陽失職。俱名為隔。以上皆所謂單病者也。
有合病者。陰陽兩病也。或兩氣同病。偶然相合?;騼芍缕涮摗R蚨嗪?。皆合病也。
二陽一陰發(fā)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二陽。陽明。一陰。厥陰也。俱病則二部本氣俱逆而不下。陽明逆。
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厥陰逆。主發(fā)驚駭。是二者。皆主驚駭矣。況合病。又木強土疏乎。故主驚駭也。厥陰。陰之根。
陽明。陽之本。根本俱病。則下逮沖督。上虛胃氣。背痛善欠者沖督病。善噫者胃病。皆氣逆而不引不下也。名曰風厥者。厥陰病則木強而風起。陽明病則又不能下行三陽。于是逆者。兼內(nèi)風鼓而逆上。故名風厥也。
二陰一陽。發(fā)病善脹。心滿善氣。二陰。少陰為里。一陽。少陽為游部。然一陰為先天生氣之原。是為生陰。一陽為地雷之后。是為生陽。俱在下而能上騰精氣。以養(yǎng)火金土者也。二者交病。是人之根柢病也。根柢既病。則所謂升者不升。而火金土皆遂矣。是故木氣欠和則脾不疏達。故善脹。真陰不升則心無所養(yǎng)。轉(zhuǎn)見寒決。故心滿。三焦少氣。則肺亦失其治節(jié)。故善氣。此陰陽兩虛之癥也。
三陽三陰。發(fā)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三陽。太陽。三陰。太陰脾也。此條為人之太陰陽兩虛之癥。三陽太陽主表。不能衛(wèi)外而為固。三陰太陰主里。不能出營衛(wèi)。行津液而灌溉肢肌。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不識此者。謂為中風癱瘓。而非也。內(nèi)經(jīng)明拈此條以示后學。后人尋諸中風之門。謂之人耳。
結(jié)陽者。腫四肢。六陽皆起于四肢。故四肢為諸陽之本。結(jié)者。聚而不行也。陽未有不行者。今其氣結(jié)而不行。是陽不用也。陽不用。必壅于所起。故腫必于四肢。四肢皆腫。以知諸陽之結(jié)矣。
結(jié)陰者。便血一升。再結(jié)二升。三結(jié)三升。陰主血。邪結(jié)六陰。其傷在血。而足三陰為根柢。蓋足三陰皆主于下。
故當便血。言一升者。去血之多也。去血如是。其結(jié)當解。若不解而再結(jié)。則其邪必盛。故便二升。又不解則邪為尤甚。
故曰三結(jié)三升。此與陰絡傷則血內(nèi)溢。相似不同。此以邪壅。彼以沖任脫也。又與腸下血相承而不同。腸下血不多而徐。此以邪甚驟下而多也。二條偏病陰陽。然實諸陰諸陽合病。亦致合病也。
陰陽斜結(jié)。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斜。邪同。陽結(jié)腫四肢。乃在陽之發(fā)處。結(jié)陰使血病在陰之聚處。今邪交入陰陽。而交結(jié)之勢必結(jié)于陰陽之所共生處矣。生陰唯腎。生陽唯膽。皆根源下焦。而腎職行水。若兩家交壅。正所謂不能通調(diào)水道也。然陰多陽少。則腎病為多。腎病則陰之真水沉寒。而無陽以化氣。此病固不在膀胱而在腎。腎既流水不能化精。故石堅一處而不及他所。唯見少腹腫耳。此亦水證之別也。
三陰結(jié)。謂之水。三陰為六經(jīng)之主。三陰邪結(jié)。是坤土不能運精矣。土不運精。則二陰之水氣益甚。勢必反來侮土。
且水氣盛則陽不得入。陽不得入則肺氣不得通調(diào)。斯寒水不行而為壅。故為水也。蓋中州結(jié)則氣壅而關門不利。不利則聚水而從其類。類者。本在腎。末在肺也。
一陰一陽結(jié)。謂之喉痹。厥陰。少陽。一主風木。一主相火。膽肝心胞三焦皆所共也。均為熱化而風煽之。四結(jié)之脈。皆絡于喉。風火逆上而不得發(fā)。必于喉乎結(jié)之。是成喉痹也。
有并病者。凡人之陰陽內(nèi)外雌雄。必相輸應。是以陰陽相致。得其和平。若既兩病。則各經(jīng)之陰陽。必錯迕違逆。
相遇則搏而敗。必并于勝。故不謂之合病。而謂之并病。并者有所歸也。
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勝一陰。脈而動。九竅皆沉。陽明全有谷神營衛(wèi)之盛氣。厥陰則任獨使而布行之。合兩家同病。而中州氣餒。是陽明主病矣。乃中州氣餒。而風木失和。將厥陰之戾。反克于中州。嗣此陽明之脈不復搏大而見。氣不昌而內(nèi)郁見動。則所以宣之九竅無俾也。故皆沉。此則陽明之病甚矣。是謂并病也。
三陽一陰。太陽脈勝。一陰不能止。內(nèi)亂五臟。外為驚駭。一陰主筋膜之氣。又主三陰之闔。能為太陽之守。莫一陰若也。乃三陽一陰俱病。而太陽之脈且勝。夫太陽之病。在脈浮。病而脈勝。則浮大中空。無陰可知。無陰則太陽之上下無常方。風雨并至而為病。而豈無氣之一陰能止之乎。于是內(nèi)氣不守。則內(nèi)亂五臟。本臟神怯。則外為驚駭也。
二陰二陽。病在肺。少陰脈沉。勝肺傷脾。外傷四肢。二陰主里而藏精。病則真精內(nèi)虛。二陽起谷神而朝津液。病則津液枯竭。于是氣逆火盛。必傷于肺。故曰病在肺。若見少陰脈沉者。是謂腎氣不衡。而無根之浮火逆而上乘。則上勝于肺。中州不能遏其逆。則熱燥傷脾脾病則不能授氣于四關。故并外傷四肢也。
二陰二陽皆交至。病在腎。罵詈妄行。顛疾為狂。前證明陽氣虛內(nèi)熱。腎氣不衡。故有勝肺傷脾之見。今內(nèi)傷之氣皆交至。而定為病在腎者。此系腎家水空火不守。而上發(fā)與陽明熱邪相并。使心無所主。故神惑志失。而罵詈妄行。太陽無內(nèi)。故顛疾。神明內(nèi)亂。故為病狂。此癥之見。似宜皆在陽明。然實腎精不守。不能主里。使心火自焚。與陽明并也。
二陰一陽。病出于腎。陰氣客游于心脘下??崭[堤閉不通。四肢別離。一陽連腎。上至肺。外連脾胃。然其根本出于二陰。今二陰腎家寒虛。少陽不足。故病出于腎。腎與膽氣皆寒虛。是以陰氣客游于心脘下。陰氣既盛于中脘。則所以行津液出營衛(wèi)以灌溉四末者。皆空竅堤閉不通矣。不通者。無陽則不通也。不通則四肢乃別離矣。此證近于單腹脹。
而四肢如削者也。一陰一陽。代絕。此陰氣至心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脾土。一陰之陰。為作朔之陰。
一陽之陽。為生生之陽。二脈皆代絕。是陰不為陽根。陽不為陰生矣。兩俱失職。則所以為游部。為獨使者。皆無根之陰氣也。心之下。自膻中至三焦。皆少陽生發(fā)游行上下之位。二部之生氣既已無根。故陰氣至心而上下無常。出入不知也。咽喉膽之使也。故干。脾土之沖和。亦賴膽肝之舒達。若脈皆代絕。是以死氣乘脾矣。其為中氣不續(xù)。中土衰敗可知。
二陽三陰。至陰皆病。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并絕。沉為血瘕。浮為膿。二陽三陰。本脾胃也。而后云至陰者。以明此三陰屬于太陰肺。故分別言之。夫陽明居二陽中州氣盛。太陰脾常為之行氣于三陰。而陽明亦自能達氣于三陽。則手太陰肺常能為治節(jié)于其間。是以陰陽和同。陽倡陰隨。陰守陽中。陽指陰使。今二陽三陰至陰皆病。其病氣皆見于其脈。則其象為陽浮而不能沉。陰沉而不能浮。是以陰不過陽。陽亦不能止陰。是陰陽離絕也。如是則沉伏于內(nèi)者。有陰寒之病。血聚為瘕。浮顯于外者。有陽毒之病。壅盛膿。舊文作沉為膿。浮為血瘕。有吳鶴皋正之。
按內(nèi)經(jīng)無并病之文。然陰陽不和。兩戾相遇。勢必相戰(zhàn)。戰(zhàn)有勝負。則其病更有所歸?;驓w勝?;驓w負。必有為之主者。
終非合病之條也。故另出言之。乃內(nèi)經(jīng)舉一隅耳。此陰陽之錯迕。臟腑之乘除??刹槐婷骱酢?/span>
虛實第二
虛實者。百病之定體。所謂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二者而已。然而標本逆從之治。皆起于此。不可無緩急有無之辨。以進求其詳也。緩急者。察虛實之緩急也。無虛則急在邪氣。多虛則急在正氣。微實則雖治實而當固守根本。微虛則雖治虛而當兼防不測。有無者。察邪氣之有無也。表里臟腑。邪有所居。永得其本。而直取之。是有為。邪之實也。
情欲傷內(nèi)。勞倦傷外。非邪似邪。病在元氣。而明辨之。是無為。真之虛也。茍不審此。以逆為從。以標作本。傾人命矣。
虛有脈象。岐伯曰。氣虛。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人之元本。主在元氣。而元氣之主在肺。故氣虛則肺虛。肺虛而一身之元氣。無不皆虛矣。虛則必見氣逆。其氣逆者。足寒也。人之陰陽。其氣皆起于足。若足寒則陽不足而陰乘之可知矣。凡虛宜以此為斷也。
有重虛者。經(jīng)曰、脈虛上虛尺虛。是謂重虛。脈虛者。不象陰也。氣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然。重虛蓋謂陰陽兩虛。故引此條為兩虛之榜樣。其一在脈。而云不象陰者。脈出于陰分之營。營衰則神脫。神脫則不能如五臟應四時之象。其不應時而響應病。甚至不應病而又不應時。則全失其陰象矣。故曰。不象陰也。其一在上。即謂肺虛。肺虛則氣逆。恒見之上而脈氣不定。故言無常。其一在尺。尺腎脈也。腎主骨與精。所以固肌膚之會。筋骸之束。今行步然。將根本傾撥。不能立矣。占虛者以此三事。所謂虛者盡此矣。
內(nèi)經(jīng)言百病之生。皆有虛實。皆生于五臟。而必皆見于神氣血肉志凡五者。至于邪之入。亦即此五者而診其先后次第焉。凡根本虛實。與邪入虛實。莫不從此辨治。故心藏神者也。若有余則笑不休。不足則悲肺藏氣者也。有余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肝藏血者也。有余則怒。不足則恐。脾主內(nèi)以為形也。有余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
腎藏志者也。有余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此其有余。所謂邪氣盛則實。此其不足。所謂正氣奪則虛也。至若風邪之猝入。亦必先犯此五者。而自其形層次第以入之。仲景分六經(jīng)以治傷寒。稟此法也。是以經(jīng)于邪入之。又每曰血氣未并。
五臟安定。見邪必自外而入。不遽內(nèi)并也。故曰。邪客于形。則灑淅起于毫毛。以未入經(jīng)絡也。故命曰神之微。夫心部于表。腎部于里。自神至腎。所部有表里之分。方邪客之灑淅起毫毛。則神先覺。是故命曰神微。次則入皮膚。皮膚微病。犯肺之氣矣。命曰氣微泄。又次則邪入孫絡。孫絡外溢。犯肝之血矣。所謂動其營也。故曰維有留血。又次則邪犯肌肉。肌肉蠕動。此犯在分肉之間。脾之所主矣。命曰微風。又次骨節(jié)有動。則邪入經(jīng)而動骨節(jié)。惟志覺之。所謂動志也。邪入乃深矣。然所謂神先覺者。愴然凄然。不快不樂之謂。所謂氣者。畏寒畏風之類。所謂血者。翕翕發(fā)熱之類。
所謂形者。轉(zhuǎn)輾疼痛之類。所謂志者。煩而不安之類。皆邪之次也。內(nèi)經(jīng)按次五層以針法。循次五治。豈非后世所謂表法解法耶。觀其虛實。則五臟之有余不足如彼。循其治法。則形層之淺深次第如此。后之治邪。思過半矣。
有相并之虛實。陰陽相傾。氣血以并。氣亂于衛(wèi)。血逆于經(jīng)。氣血離居。一實一虛。所以然者。血氣喜溫而惡寒。
寒則留滯。溫則消散。此相傾以并之因也。故氣之所并為血虛。血之所并為氣虛。是以有者為實。無者為虛。如血并于陰。氣并于陽。為驚狂者。血并陰。是重陰也。氣并陽。是重陽也。重陰者顛。重陽者狂。故為狂驚。血并于陽。氣并于陰。為炅中者。陰在表則陰內(nèi)虛。陽在里則陽內(nèi)熱。故為炅中。炅。熱也。血并于上。氣并于下。心煩惋善怒者。血并上則陰邪抑心。故煩惋。氣并下則火動于肝。故善怒。血并于下。氣并于上。神亂而喜忘者。血并下則陰氣不升。氣并上則陽氣不降。陰陽離散。故神亂而喜忘。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蓋血與氣相失則為血虛。與氣相并則為實。至夫氣血并走于上則上實下虛。下虛則陰脫。陰脫則根本離絕。下厥上竭。是為大厥。所以暴死。若氣極而反。陰可漸回。一去不反。不能生矣。此相并之大概也。
有外感內(nèi)傷之為虛實者。邪生于陽。得之風雨寒暑。此生于外也。為外感。邪生于陰。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此生于內(nèi)也。為內(nèi)傷。外感多有余。內(nèi)傷多不足。然有內(nèi)傷而致外感者。則虛中微實。外感而仍內(nèi)傷者。則實處多虛。此中之虛實。固當細辨。而要即外感內(nèi)傷。亦各自有虛實。如風雨傷人??兔珴M絡。極于分腠。其脈堅大。此則為實。而寒濕之傷人。必傷衛(wèi)氣。致皮膚不收而縱緩。肌肉堅緊而削瘦。營澀脈中。衛(wèi)去脈外。此則為虛。又如內(nèi)傷之喜怒不節(jié)。
則陰氣上逆。上逆則陰虛于下。而陽邪湊之。此則為實。然實因于虛。則實為假實也。若夫喜則氣下。悲則氣消。下與消則脈空虛?;蛞蝻嬍澈畾廪?jié)M。則血澀氣去。此則為虛。此外感內(nèi)傷之大概也。
有主乎虛實之大要者。其一在氣。人之元氣。所以充形而統(tǒng)血。故氣實則形實。氣虛則形虛。若形氣相反。則偏實偏虛之病生矣。其一在谷氣。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所謂食入于陰。長氣于陽者也。五臟六腑。皆已受氣。谷之謂矣。
其一在脈。脈為血之府。脈實血實。脈虛血虛。常相應也。而時有反者。岐伯曰。氣盛身寒。此謂反也。氣虛身熱。此謂反也。夫氣盛為熱。虛為寒。今反寒反熱。此陽內(nèi)郁而陰外襲。陰內(nèi)虛而邪外盛。皆形氣之相逆。故謂之反也。又其反者。谷入多而氣少。谷不入而氣多。一則二陽有余。三陰不足。一則邪并肺胃也。又其反者。脈盛血少。脈小血多。
一為陽實陰虛。一為陽虛陰實也。
有診虛實之大概者。氣充滿于內(nèi)。所為氣入。實也。氣滿泄于外。所謂氣出。虛也。氣為陽氣。實則陽實。必熱也。
虛則陽虛。必寒也。此虛實寒熱之見于氣者。可診矣。
五實五虛。以決死生。何謂五實。脈盛皮熱腹脹及前后不通悶瞀。是也。何謂五虛。脈細皮寒氣少及前后泄利飲食不入。是也。備此者皆死。而有不死者。粥漿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后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寒熱順逆第三
病之體以陰陽。病之勢以寒熱。而寒熱必有由。然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nèi)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nèi)寒。原夫陽受氣于上焦以溫分肉皮膚。寒威卒襲之。使上焦不通。斯內(nèi)陽無所出而寒獨留于外。此陽虛外寒也。勞倦形衰則傷肝氣。
木郁而乘脾。致谷氣不盛。谷氣不盛。而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則胃氣熱而留于胸中。是脾不行而內(nèi)熱也。此陰虛生內(nèi)熱也。又情欲不節(jié)。五臟失守而傷精。精傷則水虧。此亦陰虛之內(nèi)熱也。陽盛外熱者。寒邪既壅上焦。則肌表固閉。衛(wèi)氣郁聚而為外熱。以其能盛格寒而為外熱也。陰盛內(nèi)寒者。厥氣上逆。寒留中焦。陽氣乃去。其脈盛大以澀。寒邪壅中。
故脈盛大滯。而不行故澀。皆陰盛所致。故陰盛生內(nèi)寒也。
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寒陰能傷血。故傷形。熱陽能傷氣。故傷氣。氣無形。故傷之而病痛。血有形。
故傷之而病腫。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寒氣生濁陰。熱氣生清陽。此其正也。乃清陽在下。則生飧泄者。邪熱不殺谷。完谷而出。是為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者。濁邪實于膻中。膻中不能化氣。是謂腹脹。所謂陰陽反作者也。
陰勝則寒。陽勝則熱。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陰陽以不相勝為和平。陰勝是水襲而火滅。陽勝是火灼而水干。寒極則熱。熱極則寒。陰極則陽生。冬至是也。陽極則陰生。夏至是也。此可知其旨矣。
寒熱相傾。有所以感之不同。有所以受之不同。則亦其所感所受之多少而分焉。有熱而煩滿者。以其人陰氣少。陽氣勝。故陽邪實于陰分也。有寒從中生者。以其人正氣素不行而多痹。是以陽氣少。陰氣多。營衛(wèi)不能充達。故寒從中生。所謂寒痹也。有四肢逢風寒而如炙如火者。其人陰氣虛。陽氣盛。四肢之陽與外相得。而少水不能滅盛火。故陽獨勝而止耳。是其如炙如火當肉爍也。更有奇者。前寒中為痹病矣。乃更有身寒。而湯火不能熱。濃衣不能溫。然不凍者。以其人之素恃以水為事。使太陽氣衰。腎脂枯涸不長骨髓。不充氣。外內(nèi)皆涸。故令寒。甚至骨。然腎家一水既竭。
肝心兩火獨存。是陰氣已虛于內(nèi)外。而浮陽獨持于中。故雖寒而不凍。是名骨痹。骨痹。當攣節(jié)也。生于病熱而有所痛者。則以陽明入陰也。病熱者。陽脈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至三盛極于陽明矣。陽明盛極。必入于陰。夫陽入于陰。則陰與陽俱盛。是以病在頭與腹。乃腹脹而頭痛也。
有氣厥而臟腑寒熱皆能相移者。人氣和則陰陽和。陰陽和則氣血不至淖與剛。至淖與剛。則陰陽不相入而相勝矣。
所謂回則不轉(zhuǎn)而氣皆厥也。故淖與淖。剛與剛遇必致相移。相移者相傾也。止一氣厥而諸病生焉。故篇名氣厥。其移者如下文所云也。
腎移寒于脾。壅腫少氣者。所謂淖與淖也。腎中內(nèi)蘊真火。不惟能溫寒水。而亦能為土母以使之化物。所謂命門真火也。今止存寒水之氣。反傳所勝。侵汨脾土。是脾土亦久失溫燥之氣矣。故壅腫少氣。蓋寒盛則陽微無以化氣也。
脾移寒于肝。壅腫筋攣。肝之木。溫達而疏脾也。然木食米于土。亦賴中州之養(yǎng)。今中土寒勝。是土既失其震發(fā)。
而木乃無氣以升。勢必移寒于肝。土寒故壅腫。木廢則筋寒。故為拘攣。
肝移寒于心??瘛8糁?。心藏神。而其火受生于肝。是肝之藏榮。正心之為榮也。今乃受其寒逆。則榮與神俱失。
是以亂而為狂。且心主血脈為陰。抑而不行。則將壅于膻中。是為屯膏。故又隔中也。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肺主氣。而通調(diào)水道。其能調(diào)之有制者。賴溫氣以行不也。故內(nèi)經(jīng)曰。肺之合皮也。其主心也。豈非賴心時與以溫氣。而為之主以潤燥金者耶。今心火不足。不惟不能溫養(yǎng)肺金。而移之以寒。寒與金化則金冷矣。金冷則氣沉而不得升。下有溝瀆而上無雨露。故飲一溲二也。肺氣以下而枯索。是肺消。
死不治。夫心肺主膻中為君相之尊。神明之輔。今兩寒失志。此豈特本原日竭。門戶失守而已哉。肺移寒于腎。謂之涌水。涌水者。水氣客于大腸。如囊盛漿也。夫形寒飲冷。肺氣不足則肺寒。母病傳子。則寒可移于腎。腎為寒水。以寒濟寒。故水氣不升而為涌。涌不于腎而客于大腸者大腸為肺之下流。歸于腑也。如囊者裹而不能散也。
寒可移。熱亦可移。所謂以剛乘剛。陽氣散破也。故脾移熱于肝。則為驚衄。脾移熱于肝。為反傳所勝。此土燥木枯。熱之甚也。肝不足。病主驚駭。今土燥移木。傷其藏血。故主驚又主衄也。
肝移熱于心則死。肝藏血而以熱。是肝枯不能貢榮于心也。今乃以風熱相移。則心榮亦枯。而木火相燔。是腎水之所不能救。而唯君火自焚而已。故死也。
心移熱于肺。傳為鬲消。肺本燥金。心復以熱移之。是火燥相即也。因而鬲上焦煩。飲水多而善消也。上文肺消因于寒。此言鬲消因于熱??梢娤嘘庩?。不可不辨。
肺移熱于腎。傳為柔痙。腎主骨。為作強之官。肺以熱移之。則必精鑠而骨。是精無裨也。故為柔。
腎移熱于脾。傳為虛。腸。死不可治。腎移熱于脾者。陰火上炎也。邪熱在下。真陰虧損。而上挾勢熱以扶脾。
是陰虛反克。水土俱敗。故為腸。若是者。其始傳已虛。而又淫熱傷脾。何不敗之有。
胞移熱于膀胱。則癃溺血。胞。子宮也。男為精海。女為血室。命門火盛。則胞宮移熱于膀胱。故小便不利為癃。
甚則溺血。蓋相火妄動。逆而不通。多患此也。
膀胱移熱于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膀胱之熱不解。則移于小腸。小腸之經(jīng)。循咽下鬲。故受熱為鬲腸不便。
如是則否塞不通。壅遏于經(jīng)。上侵咽頰。為口糜也。
小腸移熱于大腸。為瘕。為沉。小腸之熱下行。則移于大腸。將下焦之滯熱不散。必留郁于曲折之處。是為瘕。
沉者。沉而在下也。
大腸移熱于胃。喜食而瘦。又謂之食。大腸移熱于胃。燥熱上行也。故善消谷。陽明主肌肉。今陽明燥熱故瘦。
是謂食。
胃移熱于膽。亦曰食。膽以少陽和氣游行三焦。為胃腐熟水谷。乃陽明本經(jīng)熱甚。反移熱于膽。此為木火合邪。
豈能生脾。故亦當食多而瘦。為食也。
膽移熱于腦。則辛額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辛額者。下時額。乃下也傳為衄蔑瞑目。膽以其經(jīng)上抵頭角。
腦者。玄珠之府。腎之精也。少陽連腎。故其熱隨沖督。并其經(jīng)以入腦。腦不勝。則辛額辣氣先在額戶。乃有濁涕注下。
或濁黃水者。皆鼻淵也。熱而不止。則傳為蔑衄瞑目矣。凡此以上寒熱數(shù)條。皆得之氣厥也。
凡陰陽之勝有見證。陽勝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jié)M死。陰勝身寒。汗出常清。
淅然厥。厥至腹?jié)M死。陽邪作實。內(nèi)外皆邪。是為陰絕。故死。陰寒用事而至腹?jié)M。又為陰邪作實。內(nèi)外皆陰。是為陽絕。故死。蓋諸證而至腹?jié)M。則陽明亦絕。無復能支矣。故皆死也。
諸病皆有順逆。察病必先于此。不可不知也。岐伯曰。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身熱脈大。邪盛于外也。而加以腹脹。是表里之邪充塞也矣。即上章所謂腹?jié)M死也。
腹鳴而滿。四肢滿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腹鳴且滿。四肢清兼泄。陰證備矣。脈不宜大而大者。格陽也。為二逆。
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鼻衄在陰脈大為陽。陽實陰虛。是為三逆。
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四逆也??蠕蜒撔巍U龤庖阉?。脈勁急。邪氣仍在。邪正不相當。是謂四逆。
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五逆也。脫形身熱。真陰已虧而火猶不清。其脈細小疾數(shù)。邪盛正衰之候也。為五逆。
其腹大脹。四末清脫泄甚。一逆也。腹大脹者。最忌中虛。見四肢清脫又泄甚。是脾元已敗。陽氣去也。此一逆。
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二逆也。脹與便血。陰病也。脈大時絕。孤陽將脫也。此二逆。
咳溲血形肉脫。脈搏。三逆也??榷蜒?。氣血俱病。形肉脫敗在脾。搏為真藏見。敗在胃。此三逆。
嘔血胸滿引背。脈大而疾。四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藏氣連于背也。脈見細小。尚留陰在。今大而疾。真元已虧矣。
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矣。上為嘔逆。中為腹脹。下為飧泄。三焦俱病。而脈至于絕者。有邪無正也。工不察此。是為逆治。
厥逆痹病第五
厥厥之有寒熱者。陽氣衰于下則為寒厥。陰氣衰于下則為熱厥。人之陰陽元氣皆起于下。故少陰之上。名為太陽。
以真陽之生本于陰也。太沖之地。名曰少陰。以真陰之歸根在腎也。夫陽氣自上而下。今衰于下是不下矣。不下是寒獨治也。陰氣自下而上。今衰于下是不上矣。不上是陽獨勝也。然陽勝而又必起于下者。足五指之表為三陽之所起。而足下足心。又為三陰之所聚。足心則少陰腎之涌泉也。陰氣既衰而陽勝。陽乘陰位。故熱厥必從足下也。凡人病陰虛者。
足心必熱。此其證也。寒厥起于足下。久必從五指而上于膝者。以陰氣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陽氣衰則陰氣勝。陽不勝陰。其厥反從陽分而上。故必超于五指而上寒至膝。然其寒也非從外入。皆由內(nèi)而生也。凡人病陽虛者。
必手足多寒。皆從指端始。此其癥也。顧二厥之成。其由則皆以陰虛。寒厥之故。以其人質(zhì)壯。秋冬奪于所用。既于陰盛時多欲不休。以奪質(zhì)中之精氣。則精虛于下。而其氣將取足于上。是以下氣上爭。上而不下。故不能復其陽氣。于是氣去則陽虛。寒氣因而上逆。又以精虛無火。不能固脾元。而氣衰于中。中氣不能滲榮其經(jīng)絡。于是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也。熱厥之由。以酒入于胃而傷脾陰。脾陰傷則陽氣入而精氣竭。精氣日竭。不能榮其四肢。而又數(shù)醉飽以入房。使氣聚脾中而不得散。酒氣谷氣相搏。熱盛于中。故熱遍于身。內(nèi)熱而溺赤也。要此寒熱二厥。一由恃壯奪于所用。故陽衰而為寒。一由數(shù)醉入房故精竭而為熱。唯其傷真元。乃有是病。后世不詳。但以手足寒或以香港腳為厥者大謬。今人多不知此證。而指為中風。夫風病多經(jīng)絡之受傷。厥逆由真精之內(nèi)奪。若以風治厥。更謬之謬矣。
厥有腹?jié)M而暴不知人者。以陰氣盛于上。則不守于下,而脾腎肝足三陰之氣不化。故腹?jié)M脹。陽氣盛于上。則下氣并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而神明失守。故暴不知人。
陰陽不從則氣逆而上。故手足十二經(jīng)皆有寒熱之厥。若巨陽之厥。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fā)為仆。太陽為陽之極盛。其根起于足少陰。其氣必得陰而下行于足。令虛則逆而上盛。故腫首頭重。上逆則不能下行。故足不能行而發(fā)為仆也。仆。目眩猝倒也。
陽明之厥。癲疾欲走呼。腹?jié)M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妄言。陽明乃氣盛血多之經(jīng)。令氣勝其血則陽邪實。陽邪實則神明亂。故癲疾走呼也。氣盛不行而在腹。故腹?jié)M胃逆。故不得臥面赤而熱。陽明脈在面也。妄見妄言。神明之亂。
更甚于走呼矣。
少陽之厥。暴聾頰腫脅痛。不可以運。少陽起于下而與厥陰之氣并行。故其經(jīng)和而無病。今少陽之厥。是相火上炎而無陰也。其脈入耳故暴聾。脈下頰車故頰腫。皆火癥也。脅痛。其部氣逆而不和也。不可以運。則少陽不能及下矣。
太陰之厥。腹?jié)M脹。后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陰為陽根。而陽為陰使。三陰不能副陽。則三陽厥。三陽不為陰使。則三陰亦厥。太陰雖陰盛。而常秉少陽之氣以為和。今太陰獨陰無陽而不能下行。則陰自上逆。脾既不運。
胃氣亦留而不行。故腹?jié)M脹也。不能行氣于三陰。則腎氣亦不效用。故后不利也。不欲食者。中氣壅也。食則嘔者。
氣壅金逆也。不得臥者。胃不和則臥不安也。
少陰之厥??诟?。溺赤。腹?jié)M心痛。少陰兼水火陰陽二氣。若失其所以涵藏。其氣必偏發(fā)而上。故少陰恒兼寒熱二厥。且又為十二經(jīng)厥逆之主也。經(jīng)曰。少陰不至者。厥也。不至亦兼水火。今此厥者。陰虛火厥也。少陰脈循喉。故口干。與膀胱相絡。故熱入膀胱而溺赤。不為胃關而上行。故腹?jié)M。不貢精于心而反上乘于心。故心痛。
厥陰之厥。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內(nèi)熱。厥陰陰之絕。晝而不絕者。為陽生也。今虛而為純陰則無氣。是以當其部位。少腹腫痛。純陽結(jié)而不舒。故腹脹。不舒則下焦之氣亦不化。故涇溲不利。肝主筋。筋無氣故足軟好臥而屈膝。脈環(huán)陰器。故陰縮腫。當所過脈不行。故內(nèi)熱。蓋郁則熱也。
手太陰厥逆。虛滿而咳。善嘔沫。手太陰為元氣之主。虛則不能治節(jié)而苦氣上逆。故虛滿而咳。虛滿者。上焦之滿。
虛而無實也。滿則咳矣。善嘔沫者。其脈循中焦胃口。逆則精不能散。故嘔沫也。
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二經(jīng)屬火。為神明之府。血脈之主。今俱厥逆則陰精無以承陽矣。陽獨亢則自焚。故心痛也。其系皆上挾喉。故痛引喉也。身熱者。血脈脹也。心為臟腑之大主。逆之則死。
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俯仰。小腸經(jīng)為心之下流。屬帶脈之間。其氣若逆則必使其經(jīng)俱逆。
小腸經(jīng)主目之內(nèi)外。故泣出。又皆入耳。故耳聾。從缺盆循頭。故項不可顧。小腸連睪丸屬脊。故腰不可俯仰。
手陽明少陽厥逆。發(fā)喉痹。嗌腫。痙。手陽明為胃之下流。手少陽為胃之孔道。其氣皆逆。必從其經(jīng)上逆。大腸之脈。上頭貫項。三焦之脈。出缺盆上項。故皆發(fā)喉痹。嗌腫。痙。以致手臂肩背強直也。
有厥逆而為頭痛數(shù)噦不已者。以其人所犯大寒。內(nèi)至骨髓。髓以腦為主。故寒逆而于腦。今頭痛齒亦痛。是邪之逆于上也。故亦名厥逆。
有厥逆而病在太陰。盛在胃。頗在肺者。其為痛。死不治。太陰脈細如發(fā)而身熱如炭。頭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一日數(shù)十溲。夫太陰脈微細如發(fā)。而又一日數(shù)十溲。此臟氣不足。中氣不攝。溲便為之變也。乃熱留在胃。陽明方盛。見于人迎。身膺則如炭如烙。此為陽不入陰。故盛在胃。惟陽不入陰。故太陰細微喘息氣逆。頗在肺也。欲瀉其邪。則陰虛于里。欲補其虛。則陽實于外。所謂不表不里。陽證陰脈之類也。故死不可治。
有病膺腫頸痛胸滿腹脹。此厥逆也。治之須并其氣而治之。腫痛滿脹。皆在上中二焦。此為陰并于陽。下逆于上。
正所謂厥逆也。治之之法。不可灸。以有余于上。灸之則以火濟火。陽極乘陰。陰不能支。當失聲為喑。亦不可石。以陽并上則下虛。刺之則陽氣去。上下俱虛。神失其守。故必為狂。惟俟其既逆之后。其氣并而漸通。然后隨其盛衰而調(diào)之。庶可無偏絕之患也。
痹內(nèi)經(jīng)曰。病在陽曰風。病在陰曰痹。故痹也者。風寒濕雜至。犯其經(jīng)絡之陰。為合而痹。痹者閉也。三氣雜至。壅閉經(jīng)絡。血氣不行。故名為痹。以風勝者為行痹。行痹者走注歷節(jié)疼痛之類也。寒氣勝者為痛痹。以寒凝氣聚壅而不行。痛不可忍。所謂痛風也。濕氣勝者為著痹。重著不移?;蝾B木不仁。多發(fā)于肌肉。濕從土化也。然而三氣之合。
有輕有重。故有或痛?;虿煌椿虿蝗?。或寒或熱?;蛟锘驖裰?。其痛者。寒多則血脈凝滯。故必為痛。其不痛不仁者。
痛久入深。營衛(wèi)行澀。經(jīng)絡時疏。則血氣衰少而滯逆亦少。故不痛。皮膚不榮。血氣不至故不仁。其寒者。其人陽氣少而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其熱者。其人陽氣多而陰氣少。陽與病氣勝而陰不勝故熱。陽勝其陰而陰不能榮故燥。其逢濕之甚。與寒相感者。則陽少而陰盛。故多汗而濡也。而其不痛者。則又有五痹。在于骨則重。在于脈則血凝而不流。
在于筋則屈而不伸。在于肉則不仁。在于皮則寒。蓋筋皮肉血脈之間。得痹則氣緩。故雖痹而不得為痛也。是以凡痹之類。逢寒則筋攣如蟲縮。逢熱則弛縱筋緩也。然痹之所由成。其風寒濕三氣每各以時而遇。冬氣在骨。以冬遇為骨痹。
春氣在筋。以春遇為筋痹。夏氣在脈。季夏氣在肌。秋氣在皮。皆以主時之氣相遇而受。而皮肉筋骨脈又各有五臟之合。
茍五者受而不去。則必內(nèi)舍于其合。而五臟之痹起矣。
五臟痹者。皮肉筋骨脈。痹不已將復感于邪而內(nèi)舍五臟。遂為五臟之痹。肺痹者。煩滿喘嘔。痹既入臟。則臟氣閉而不通。本氣不能升舉。肺職治節(jié)。痹則上焦不通而胃氣逆。故煩滿喘而嘔也。
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干善噫。厥氣上則恐。心合脈而痹入之則脈不通。不通則心氣郁。
故心下鼓暴。鼓暴則上氣而喘也。嗌干善噫。以心脈起心中。上挾胃挾咽也。厥氣上則恐。心火衰而邪乘之。故神怯而恐也。
肝痹。夜臥則驚。多飲數(shù)小便。上為引如懷。肝藏魂。血和則魂安。今肝痹則氣血兩衰。故魂不歸而多驚也。肝內(nèi)熱而脾不淫精于肝。故渴而多飲。肝熱下乘膀胱。故數(shù)小便也。上為引如懷者。經(jīng)絡有氣無血。故上下相引而血不得赴。
若結(jié)于中而如有所懷也。
脾痹。四肢解惰。發(fā)咳嘔汁。上為大塞。又經(jīng)曰、太陰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四肢解惰。則肉痹之類也。
脾痹者。本臟不足。不能散精。反上壅于肺。故發(fā)咳。上焦不通故嘔汁。甚則痞塞為大塞也。
腎痹。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善脹者。陽明之氣下行。腎為胃之關。痹氣在腎。腎氣不行。是陽明逆也。故善脹。腎為作強之官。痹則足攣而不能伸。故尻代踵。身僂而不能直。故脊代頭。
腸痹者。數(shù)飲而水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fā)飧泄。腸痹兼大小而言。二腸病痹。則下焦之氣熱郁不化。故雖數(shù)飲而水不得出。水不出則本末俱病。故與中氣喘爭。其清濁不分。故時發(fā)飧泄。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nèi)痛。若沃以湯。澀于小便。上為清涕。胞。膀胱之胞也。氣閉故按之內(nèi)痛。水閉不行故蓄熱若沃湯。且小便澀也。太陽之脈。從巔絡腦。故上為清涕也。
凡七情過用。則亦能傷臟氣而為痹。不必三氣入舍于其合也。所以然者。陰氣靜則神藏。躁則消亡。故氣不養(yǎng)而上逆喘息。則痹聚在肺。憂思過用。則痹聚在心心。不謹而遺熱陰莖以成淋。則痹聚在腎。用力不息而致乏竭。則痹聚在肝。營衛(wèi)之氣不行以致肌絕。則痹聚在脾。蓋七情過用。而淫氣能聚而為痹。以躁則消陰故也。其客于六腑者。亦以飲食居處為其病本。然后風寒中其俞而內(nèi)應之。是以循其俞而各舍于其腑也。諸痹惟風勝者易已。寒濕留滯不已。亦益入內(nèi)不易行也。入臟者死。真陰已傷也。留連筋骨脂而痛久邪深也。留皮膚者易已邪淺也。
十二經(jīng)筋之病。支轉(zhuǎn)筋痛。皆曰痹者。緣其經(jīng)筋在外。其病不及經(jīng)隧之營氣。故臟腑亦無涉焉。此惟風寒濕三氣得以病之。故按為四季之痹以見其所感之由。然而三陰手足之筋。皆內(nèi)結(jié)于胸腹肓膜之間。其為病則有異焉。如足少陰筋主癇螈及痙。足厥陰之陰器不用與不起不收。手厥陰之舌卷。手太陰之息賁脅急吐血。手少陰之伏梁吐膿血。雖屬筋痹病。而已動臟腑之氣矣。
諸痹不已。亦益入內(nèi)而傷臟氣。然有三陰三陽應之。而為有余不足者。有曰厥陰有余病陰痹。不足病生熱痹?;瑒t病狐風疝。澀則少腹積氣。澀與滑者。其脈之現(xiàn)于其部。而知其有余不足者也。厥陰位下焦而總諸筋。有余則為陰痹者。
不壅而不升。則邪郁陰分故病陰痹也。若不足則虛而生熱。故病熱痹也。其脈見滑。是邪有余也。病狐風疝。其疝如狐而數(shù)變?nèi)顼L也。疝在前陰少腹之間。肝氣郁于此。正當其部。蓋即陰痹也。其脈見澀。為氣虛血滯。故邪氣留止而為積聚。亦所謂熱痹也。
少陰有余。病皮痹。癮疹。不足病肺痹?;瑒t病肺風疝。澀則病積溲血。少陰為君火之氣。有余則克金。肺合皮故皮痹。癮疹不足。則不能溫金。故病肺痹。若脈滑則心火不勝水。邪使郁而實于肺。故病肺風疝。風則肺動。疝則肺聚也。脈澀則為心血不足?;鹗沼趦?nèi)而入胞絡與小腸。故病積與溲血也。
太陰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瑒t病脾風疝。澀則病積心腹時痛。至陰為濕土之氣。位處中焦。邪入之而有余。是濕壅于中。脾主肉。脾濕不運。故為肉痹。中風濕則陽明之火不能揚。故寒中。若不足則脾自受之。故成脾痹。
蓋本氣窒而不行也。脈滑者水濕壅土。當為腫重墜之病。亦病在濕也。脈澀者積而不運。滿于中州。故心腹時滿也。
陽明有余。病脈痹身時熱。不足病心痹?;瑒t病心風疝。澀則病積時善驚。陽明為燥金之氣。肺應之。而燥有余則傷及血脈。故病脈痹。燥傷陰。則病內(nèi)熱。故身熱。肺為心行脈者也。若不足則心脈反窒。故病心痹。脈滑者風燥合邪而傷肺傷血。將心氣抽掣而不得散。故病心風疝。澀則金斂而不舒。而脈為之不行。故病積善驚者。木侮金也。
太陽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腎痹?;瑒t病腎風疝。澀則善時巔疾。腎氣應太陽。太陽之氣有余。則浸淫及骨。
故為骨痹。水邪盛則作強之官弛。故身重。不足則本臟先受。故為腎痹。腎痹者。足緩脈緩而精不固也。滑脈見則太陽之風寒合邪。故病腎風疝也。澀則邪痹太陽經(jīng)脈。當見有積而又善時巔疾也者。陽氣不通巔頂。故常風痛也。
少陽有余。病筋痹脅滿。不足病肝痹?;瑒t病肝風疝。澀則病積時筋急目痛。相火之氣犯陰則肝受之。若邪有余則火風傷筋。故筋痹。部在脅肋。故脅滿。不足是肝臟本虛。故成肝痹。肝痹者。肝氣郁而血不榮筋之癥也。脈滑為風熱合邪。故病肝風疝。淫氣聚筋而寒熱往來。抽掣相引者是也。澀則血滯故病積。肝主筋而開竅于目。故筋急目痛。
以上六氣犯陰犯陽之痹癥也。人身陰陽。外應六氣。則六氣有時而內(nèi)淫。亦因臟腑陰陽之有余不足。而外邪得以留之。此于運氣之外。又有所留為陰陽之痹也。脈滑為邪氣有余。故留滯為風疝。風謂其動。疝謂其聚也。澀為本氣不足。
故不能勝邪而為積。疝與積。概指其聚。而積者非特前陰少腹之病也。
瘧?zhàn)艨炔〉诹?/h3>
瘧瘧疾皆生于風。得之夏。傷于暑。暑氣舍于營。令人汗孔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凄滄水。
寒舍于皮膚之內(nèi)。與衛(wèi)氣并居。衛(wèi)氣者。晝行陽。夜行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nèi)入。是以日作。作則陰陽上下交爭。虛實相傾。故陽并于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栗鼓頷。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勝則骨寒而痛。此寒生于內(nèi)故中外皆寒。陰氣逆極。則后出之陽。并于陽則陽勝。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nèi)熱。外內(nèi)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凍飲料也。有間日而作者。氣之舍深。內(nèi)薄于陰。陽氣獨發(fā)。陰邪內(nèi)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其日晏日早者。邪客于風府。循膂而下。其衛(wèi)氣一日一夜大會于風府。其明日邪則日下一節(jié)故作晏。二十五日下至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內(nèi)注于伏膂之下。其氣復上行。九日出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早也。其間日作者。邪氣內(nèi)薄。五臟橫連募原。道遠氣深。故其行遲而不得與衛(wèi)皆出。唯衛(wèi)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不論日與間日。唯瘧氣隨經(jīng)絡以內(nèi)薄。必俟衛(wèi)氣應乃作。是以早晏隨之也。其先寒后熱者。遇夏氣凄愴之水寒。寒者陰氣也。秋傷于風。風者陽氣也。
先傷于寒而后傷于風。故先寒后熱。名曰寒瘧。其先熱后寒者。先傷于風而后傷于寒。故先熱后寒。名曰溫瘧。有但熱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fā)。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其病之發(fā)。如火熱如風雨不可當也。故經(jīng)言毋刺之熱。毋刺渾渾之脈。毋刺漉漉之汗。以其病逆不可治也。唯當其未發(fā)陰陽未并。因而調(diào)之。真氣得安。邪氣乃已。然瘧亦有不必應暑者。其病異形反四時也。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惡風。以夏病者多汗。以四時之氣。寒熱各有相反。皆能為瘧也。
溫瘧者。得之冬。中于風寒。氣藏骨髓之中。至春而陽氣大發(fā)。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腠理發(fā)泄。兼有用力。
邪乃與汗皆出。斯時陰虛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反。人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溫瘧先熱后寒也。
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于身。厥逆上沖。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入舍之。陽氣盛而不衰。其氣不及于陰。故但熱不寒。氣內(nèi)藏于心而外合分肉之間。令人銷鑠肌肉。故為癉瘧也。
瘧之所發(fā)。六經(jīng)皆有見癥。足太陽之瘧。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后熱。焰然。熱止汗出難已。邪在三陽。
盛于表。汗不易收。故曰難也。
足少陽之瘧。身體解。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解。謂倦甚。不耐煩勞。不甚寒熱者。病在半表里也。惕惕邪在膽而怯也。少陽主木火。故并多于寒。且汗出甚。
足陽明之瘧。先寒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陽明熱盛之腑。而寒反勝之。故先寒久乃熱。
熱去則邪衰。故汗出。喜見日月火者。陽明而受陰邪。故喜暖也。
足太陰之瘧。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脾喜樂。病則否。上焦痞塞。故好太息而不嗜食。太陰主里。邪不易解。故多寒熱而汗出。脾病及胃。故病至善嘔。嘔已乃衰。
足少陰之瘧。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少陰主里。病則陰邪上沖。故嘔吐甚。腎病見陰虛。陰虛則熱多寒少。在陰則欲閉戶牖而處。腎為至陰之臟。而邪居之。故病難已。
足厥陰之瘧。腹痛。少腹?jié)M。小便不利如癃狀。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厥陰環(huán)陰器。抵少腹。布脅肋。故為腰腹小便之病。凡小水不利。為癃如癃狀者。病不在水而在邪氣之陷。急欲數(shù)便也。肝氣不足則恐懼。悒悒者。不暢之貌。
瘧邪之深。亦能為五臟瘧。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肺為心之蓋。邪寒乘所不勝。故令人心寒。寒甚復熱。心氣受傷。故善驚而有所見。
心瘧者。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瘧邪在心。故煩心欲得水以解也。心本陽臟。為邪所居。則陽虛陰盛。
故反寒多不甚熱。
肝瘧者。色蒼蒼然。善太息。其狀若死。蒼肝色也。肝郁則氣逆。故太息。木病則強。故狀若死。
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也。汗出。脾至陰。而瘧邪居之。故令人寒而腹痛。寒已而熱。則脾氣行。
故腹中鳴鳴也。熱則陽氣外達。故汗出而解也。
腎瘧者。灑灑然。腰脊痛。宛轉(zhuǎn)大便難。目然。手足寒。灑灑。寒栗貌。腎脈背脊開竅于二陰。故腰脊痛而大便難也。眩眩。視不明貌。水虧也。手足寒。陰之厥也。
胃瘧者。善饑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胃為六腑之長。故獨言之邪。在陽明則胃痛及脾。故善饑而不能食。支滿腹大也。
凡治瘧先發(fā)如食頃。過之則失時也。
痿痿為五臟皆有之癥。熱傷血脈。則皆能發(fā)為皮毛血脈肌肉骨髓之痿。然其證必以肺為主。肺為一身元氣之主。
而職行治節(jié)。茍金清而氣行。則一身之皮血筋肉骨皆得其宜。何痿之有。唯邪熱乘金。肺先受克。則肺熱葉焦。征之于外則為皮毛虛弱急痹而著。是則熱邪傷肺。必及于筋脈肉骨而痛生痿也。而其所以得之者。以肺為臟之長。為心之蓋。
凡一應煩勞房室傷精。必至傷氣。傷氣則唯肺受之。且心火上乘。肺氣虛而受乘于火。則金病而發(fā)為喘鳴。金失整肅。
火留不去。故肺熱葉焦。五臟因肺熱自病。而氣不得行。故發(fā)為痿也。然痿以肺為主。而經(jīng)論治痿獨取陽明者何也。
蓋陽明為肺之母。而為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又沖脈為十二經(jīng)之海。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于宗筋。而陽明為之長。皆屬于帶脈而絡于督脈。唯其陽明虛。則宗筋弛。故致足痿不用。是以欲除肺熱。必先除陽明之熱。而養(yǎng)其陰。調(diào)其虛實。和其逆從。則病自已矣。
五臟痿癥。自肺熱葉焦皮薄著而下。有脈痿肉痿筋痿骨痿之不一。脈痿者。心氣熱則脈下厥而上。樞折挈脛縱不任地。又得之悲哀太甚。陽氣內(nèi)動。則心下崩。數(shù)血溲。肉痿者。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又漸于濕而有所留。亦痹而不仁。
筋痿者。筋膜干。筋急而攣。又入房太甚。宗筋弛縱。亦發(fā)筋痿。及為白淫。骨痿者。腎氣熱骨枯而髓減。腰脊不舉。
及遠行勞倦。陽氣內(nèi)伐。則足不任身。此五痿者。必外征之于色。肺熱色白而毛敗。心熱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色蒼而爪枯。脾熱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色黑而齒槁。
咳咳之一癥。內(nèi)經(jīng)以皮毛為肺之合。皮毛受邪。入而從其合。又內(nèi)則寒飲食。入胃從肺。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內(nèi)外合邪。因而客之則為咳。然肺為五臟之華蓋。五臟各以時受病。雖非肺之所受。而皆能各傳以與之。故五臟時盛于寒。邪氣雖微。必傳于肺而為咳??戎畡t六腑所受之。是以五臟六腑皆有咳。而肺咳乃兼有五臟六腑之證也。
肺咳者。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吐血。肺主氣而司呼吸。故病則喘息有音。吐血者。隨咳而出。其病在肺。嘔與血不同。
心咳者??葎t心痛。喉仲介介然如梗狀。甚則嗌腫喉痹。本經(jīng)既病。上挾于咽。故喉中妨礙而梗介。甚則為腫痹也。
肝咳者??葎t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zhuǎn)。轉(zhuǎn)則兩下滿??仍诜味尾勘窘?jīng)之病仍見。故名肝咳。肝脈布脅肋。故脅下痛不可轉(zhuǎn)。轉(zhuǎn)則氣逆而下滿也。
脾咳者。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痛引肩背者。脈從胃別上鬲也。陰土之氣應坤而出于西南。故右脅下痛也。動則咳劇者。脾喜靜而不欲動也。
腎咳者??葎t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腰背相引。腎脈貫脊也。腎主涎而脈循喉嚨。故甚則咳涎。
五臟之咳。更能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則胃受之??榷鴩I。嘔甚則長蟲出胃受脾邪而不能客。必氣逆作嘔。長蟲。
也。嘔甚則蟲隨氣上也。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葒I若汁。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咳而遺矢。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
咳而失氣。與咳俱失。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榷z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榷?jié)M不欲飲食??榷灰选t上中下三焦俱病。出納升降。皆失其宜。故腹?jié)M不能飲食。此皆聚于胃。關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聚胃關肺者。胃為五臟六腑之本。肺為皮毛之合。自外自內(nèi)。皆不能去此二臟也。陽明脈起于鼻。會于面。肺亦開竅于鼻而主氣。故使人多涕吐。而面浮腫。又氣逆也。然內(nèi)經(jīng)之咳。皆謂風寒傷皮毛。寒飲食傷胃。傳肺使肺寒而內(nèi)外合邪。又五臟非時受邪。亦能傳以與之諸條。皆以外邪傷肺。傳肺而咳。則凡五臟內(nèi)傷。非待之熱而火上炎。亦必傳于肺無疑矣。
又腎水與肺金為子母。則病每相關為本末。于是有寒熱水火兩癥。如腎火虛。水泛則侮肺溢肺。而為寒痰上壅之咳。腎水虛?;鸱袆t挾肝刑金。而為肺痿喉之咳。他若龍火起肝挾心火上逆而咳。脾氣不運上焦不通而咳。胃受飲食之火上通于咽而咳。以火移肺而咳。此又五臟非時之熱。能移于肺之咳。其發(fā)亦兼五臟之見癥。與風邪不殊。不可不察也。治之之法。自表入者。宜辛溫發(fā)散。自內(nèi)傳者。其陰已傷。陰虛于下。則陽浮于上。水涸金枯。治宜甘以養(yǎng)陰。潤以養(yǎng)肺。
而兼治根本之真陰。則肺自寧矣。然形氣病氣俱虛者。又當培補其中氣。而命門陽虛不能納氣者。則亦當溫氣以化水。
不然無濟也。
脹卒痛腸如瘧積消癉病第七
脹鼓脹之因經(jīng)以病。厥氣在下。營衛(wèi)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又曰。五臟陽已竭。
又曰合之于真。三合乃得。夫厥氣在下者。此病根也。人身上下。陽布陰生則肺行而腎納。何有厥。厥氣在下。此肺不行而腎失納也。大氣既厥。則營衛(wèi)之流行經(jīng)絡者留止。而無根之陰氣于是逆上。與真氣相搏。寒氣留而不行。乃合為脹也。又藏陽即光氣運之氣。今藏陽已竭。則諸停而不行可知也。又曰合之于真三合而得。經(jīng)既以脹為衛(wèi)逆于營。而曰三合而得。則雖在血脈而合經(jīng)絡合臟合腑。固陰陽俱有矣。然而要言之。則厥氣在下。此脹之本也。故診之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大者。邪氣之盛。堅者。邪氣之實。兩氣相攻。脹而已成。故其脈大堅。此厥于陽而實也。澀者氣血之虛不能流利。此陰氣之衰。陰氣。真氣也。此厥于陰而虛也。陰虛陽堅。中氣已損。其脹必矣。是以澀而堅者。知其為陰在臟。大而堅者。知其為陽在腑。皆以三合而得。于是有脈脹。膚脹。五臟脹。六腑脹。而又有水脹。鼓脹。腸覃。石瘢。
石水之別。要在明知逆順。補虛瀉實。所謂其道在一也。
五臟六腑。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營色循脈衛(wèi)氣之逆為脈脹。衛(wèi)氣并脈循分為膚脹。夫營行脈中。其精專。未必即脹。衛(wèi)則悚疾滑利而行分肉。故必由衛(wèi)氣之逆而后病及于營。則為脈脹。是以凡脹皆發(fā)于衛(wèi)。若衛(wèi)氣逆而并于脈。
復循分肉之間。則為膚脹。然脹無常所。既脹于皮膚。則排臟腑而廓胸脅。凡膻中心主之宮城。胃之太倉。咽喉小腸之傳逆。胃之閭里門戶。及五竅廉泉玉英之津道無不受脹也。故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肺脹者。虛滿而喘嗽。肝脹者。
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脾脹者。善噦。四肢煩體重。不勝衣。臥不安。腎脹者。腹?jié)M引腎。央央然腰髀痛。胃脹者。腹?jié)M胃脘痛。鼻聞焦臭妨于食。大便難。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則飧泄不化。小腸脹者。少腹脹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少腹?jié)M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于皮膚中。輕輕而不堅。膽脹者。脅肋下痛??谥锌唷I铺?。
水脹之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腫脹。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水與膚脹。下六事病異而形相似。宜有以別之。目之下為目窠。頸脈之陽明人迎也。水邪乘胃。故頸脈動。水之標在肺。故時咳。劂陰邪結(jié)于陰分。故陰股間寒。按水囊必隨手而起。故病水者亦若是。
膚脹者。寒氣客于皮膚之間。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濃。按其腹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寒氣客于皮膚。則陽氣不行。氣在氣分。故有聲若鼓。氣本無形。故不堅。氣無所不至。故腹大身盡腫。若因于水。則有水處腫。
無水處不腫。然有水則皮澤而薄。無水則皮濃。氣在膚腠。按而散之。不能猝聚。故而不起。腹色不變者。皮濃故也。
鼓脹者。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色蒼黃者。赤皮濃腹也。即不變之義。但腹有筋起為稍異耳。此病亦在氣分。故名鼓脹也。
腸覃者。寒氣客于腸外。與衛(wèi)氣相搏。因有所系。著惡氣乃起。肉乃生。大如雞卵。及其成也。如懷子之狀。大者離臟。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覃延布而深也。寒氣與衛(wèi)氣蓄積不行。汁沫所聚。留于腸外。致癖積肉生。離臟者越臟也。然邪客于腸外。不在胞中。故無妨于月事。
石瘕者。生于胞中寒氣客于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血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行。皆生于女子。可導以下。胞即子宮也。男女皆有。男謂精室。女謂血海。寒既相搏。則子門閉塞。血留止。其堅如石。故曰石瘕。此妨月事。唯女子有之。
石水一癥。岐伯本章無答。必闕文也。陰陽別論曰。陰陽結(jié)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其義即此。述見陰陽中。
按內(nèi)經(jīng)治腫脹。首義以去菀陳。開鬼門。潔凈府。去菀陳者。開其郁積也。開鬼門。發(fā)汗也。潔凈府。利水也。
其治以表里上下分消為主。而至真大要論曰。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水熱穴論曰。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聚水也。又曰。腎者。胃之關也。關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內(nèi)經(jīng)之言鼓脹。不惟五臟六腑。凡五運六氣。司天在泉。勝復淫郁。
無不皆有。然無有不干于脾肺腎三臟者。蓋脾主運化精微。肺主氣而行治節(jié)。腎主五液而行水。故五氣所化之液。悉屬于腎。五液所行之氣。悉屬于肺。轉(zhuǎn)輸二臟。利水生金。悉屬于脾。所以腫脹之生。無不由三者之失職。然又必先由腎氣不足。下氣厥上。三合而成。故其癥虛實不倫。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行其實當顧其虛。補其虛毋忘其實。而卒歸于大補脾腎以培根本。則得之矣。張介賓脹論??梢允焱妗9门e其要附此。
卒痛卒痛諸癥。種種不同。皆本寒邪之入經(jīng)脈。環(huán)周不休。變而積留凝泣?;蛟诿}外。或在脈中?;蛟谀c胃膜原?;蛟跊_脈?;蛟谪赎?。或在小腸。膜原絡血之中?;蛭迮K陰氣厥逆?;驈哪c胃厥逆而上?;蛄魹楸詿釄愿捎谛∧c。
是以其證多端。在脈外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惟重中于寒則痛久不散。在脈中者。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故痛不按。甚則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在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而痛止。在沖脈者。隨腹直上。寒逆而不通。故喘動應手。其在夾脊者。其氣深。按亦不及。按無益也。其客背俞者。
脈泣血虛。血虛則痛。而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若按之則熱氣至而痛亦止??陀谪赎幹}者。厥陰部脅肋小腹。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小腹相引而痛也??陀陉幑缮霞吧俑股舷孪嘁9矢雇匆幑?。若寒氣客于五臟。其陰氣厥逆上泄。
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也。至氣復反則乃生矣??陀谀c胃。則厥逆上出。故痛而嘔??陀谛∧c。不能成聚。故腹痛后泄。又稽留其熱于小腸。則痹熱焦渴。腸中痛而堅干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然此皆寒氣也。寒不入則脈不澀。
脈不澀而氣乃流通矣。其征于色部者。白為寒。青黑為痛。亦視而可知也。其痛處脈堅而泣。及陷下亦捫而可得也。治此者。溫之而已。其熱而閉者。斟酌下之而已。然有里虛而痛者。陰不足也。非養(yǎng)陰不可。上虛而痛。心脾傷也。非補中不可。下虛而痛。脫泄亡陽也。非速救溫補命門不可。此又以溫而兼補之治也。孰云痛無補法哉。
腸腸之成。以陰不勝陽。陽入陰而乘之。使熱郁下焦。傳道之官失職。久而乃成。成則數(shù)欲大便而不得快。
或刮積而痛。或下聲。聚如蟹HT。其病如今之痢。實痢之別種也。痢以暑邪及夏月飲食滯膩停積而成。及秋而發(fā)。
亦有非時而發(fā)者。此非腸之厲也。腸。起足三陰厥熱。留滯與手少陰手厥陰熱邪移下而大腸受之。故其癥雖與痢同。
而實為諸陰根柢之邪所致。何則。陰者地氣也。其氣主內(nèi)。若起居不時。飲食不節(jié)。積慮房勞。皆足傷陰。陰傷則一身之陽襲而下陷。因入五臟而乘陰位。陽陷于陰而不得舒升。則滿閉塞。久為腸。夫下氣厥而上。陽不勝陰則為脹。
陰自乘陰。寒氣聚沫留著則為積。唯五臟陰傷。陰不勝陽。遂致陽陷下焦而阻其傳道。是以為腸也。經(jīng)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為痔。此癥以熱郁食塞。陽氣不能流散而下乘尻陰。故為痔。痔亦腸之類也。推此可以知矣。然其癥傷陰特甚。故多下血。而唯腎傳脾者為最甚。以酒色兩傷之故也。顧心肝亦下血。而以酒傷脾者為酒積。所謂下白沫者。如酒積之類。下純血者。如手少陰足厥陰則乘之類。下膿血者。如腎移脾之類也。大約治法。腸胃自傷者。調(diào)節(jié)飲食。升其陽氣以和其陰。自肝來者。于土中瀉水。自腎來者。溫養(yǎng)命門。以升中土。此其法矣。
如瘧如瘧者。內(nèi)因正氣不足。肝脾相乘。傷于營衛(wèi)。而厥陰少陽心主寒熱。又以司天六氣勝復會遇之時因而感發(fā)。如有瘧狀?;蛞蝗瞻l(fā)。或間日發(fā)。大約陰氣多而陽氣少。其發(fā)日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其發(fā)日近。此勝復相搏。盛衰之節(jié)。應亦同法。蓋寒熱者陰陽之氣也。遲速者。陰陽之性也。人之陰陽。則水火也。營衛(wèi)也。內(nèi)而心腎不交。木土相克。則水火營衛(wèi)。偏勝不和。陰陽和則血氣勻。表里治。陰陽不和。則勝復之氣。會遇之時刻制見矣。陽入之陰。則陰不勝陽而為熱。陰出之陽。則陽不勝陰而為寒。以陰陽之多少。為發(fā)作之遲速。然所謂正瘧亦同者。陰陽出入之理也。
其不同者。有邪無邪之辨也。有邪則但由營衛(wèi)之相會以為止作。無邪則直由水火之爭勝以為盛衰。一在治邪。一在持正。
癥同而治各不同矣。
積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又曰。卒然多飲食則腸滿。起居不節(jié)。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nèi)溢。為役血。故腸胃之絡傷則血溢于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又曰。內(nèi)傷于憂恐。則氣上逆。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且外中下寒。與此偕厥。凝血蘊里而不散。津液澀著而不去。
則積皆成矣。夫經(jīng)絡之氣。得寒則厥。內(nèi)傷肝腎脾。外厥寒氣。兩厥別先逆于下。而為足。肢節(jié)痛而不便利也。于是足脛寒血氣凝澀。漸入腸胃。陽不化氣。而腸外汁沫迫聚不散。兼卒暴多食。使腸胃運化不及。汁溢膜外。與血相搏。
又或起居用力過度。絡傷血動。瘀血得寒。則食積血積所不免矣。
消癉消癉之名。消則消鑠肌肉。癉為內(nèi)有郁熱。五臟之脈皆以微小者為消癉。是五臟之精氣不能充滿于營。而內(nèi)有郁熱以鑠之也。故診以脈實大者為順。雖病久可治。若脈虛小堅則精枯血竭。不能耐久矣。蓋消癉之疾。皆起于不足。是以靈樞言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夫皆柔弱者。云是天元形體不充也。大氣不足。五臟氣餒。則陰虛生內(nèi)熱。
內(nèi)熱不解。則外消肌肉。若肥貴人則膏粱甘脆發(fā)熱以致之。亦謂之消癉。此病與三消異。蓋此以心腎肝三經(jīng)之陰虛生熱所致。故所謂熱中消中者。其不可服芳草石藥也。若服之則攖其發(fā)癲發(fā)狂。使急疾堅勁之氣。激之為剽悍。不重使木克土盡乎。故經(jīng)以為服此者。甲乙日更論也。
內(nèi)經(jīng)消自為一種。即后世所謂三消也。如氣厥論之肺消鬲消。奇病論之消渴。此上消也。多飲而渴不止者也。脈要精微論。痹成為消中。師傳篇胃中熱則消谷。令人善饑。此中消也。溲便頻而膏濁不禁。肝腎主之。此下消也。夫三消之成。皆以水火不交。偏勝用事。燥熱傷陰之所致。而要之五行之氣相乘。陽勝固能消陰。陰勝亦能消陽。如風木乘二陽胃為肌肉風消。心移寒于肺飲一溲二為肺消。則亢陽之衰而金寒水冷之為也。故由其燥熱傷陰而氣不化水為消。亦由陰邪偏盛。陽不帥陰而水不化氣為消。其謂一也。
癉又為一癥。有脾癉。有膽癉。脾癉者。口甘肥美之所發(fā)也。肥令人內(nèi)熱。甘令人中滿。中滿郁熱。其氣上溢。轉(zhuǎn)為消渴。內(nèi)經(jīng)治之以蘭。除陳氣也。蘭草性味甘寒。能利水道。其清氣能生津止渴??沙惙e蓄熱也。膽癉者。口苦。
以肝取決于膽。而數(shù)謀慮不決則膽氣虛。虛則其氣上溢。而口為之苦。膽之脈會于咽也。
疝伏梁狂癲癇黃膽血枯病第八
疝六經(jīng)皆有風疝。疝者。痹氣不行而聚起之謂。其脈必滑。而癥必兼風者。疝癥必動而聚。動則兼風。而聚則為疝。故脈必滑也。然內(nèi)經(jīng)獨拈任脈為病。男子內(nèi)結(jié)七疝。女子帶下瘕聚。則后世之言疝者本此。而疝亦不一也。有狐疝。以其出入不常也。有疝。以其頑腫不仁也。有沖疝。以其自少腹沖心而痛也。有厥疝。以積氣在腹中而氣逆為疝也。有瘕疝。以少腹冤熱而痛出白。名曰蠱者也。凡此諸疝癥。皆病在中極之中。少腹之間總諸陰之會。而上于關元。
無不由任脈為之原。夫前陰少腹之間。乃足三陰陽明任沖督脈之所聚。故其疝癥。又有少陽有余病筋癉而及肝風疝者。
此少陽相火犯陰。傷筋而動肝木之風。因聚為肝疝者也。又太陽與腎風寒合邪傷陰而聚于腎為腎風疝。又厥陰有余病陰痹?;瑒t病狐疝。厥陰位下焦??傊T筋。其氣壅而不升。則陰痹。而脈見滑為狐風疝。蓋諸癥其來不一。而總見于任脈之間。以任總諸陰之所聚故也。乃其癥一由于熱。一由于寒。一由于虛。一由于勞。而犯陰傷筋則同。故其病皆在陰。
其傷皆在筋。其動如風。其結(jié)如山。所以有疝之名也。后世妄立疝名。而不明其所由。若靜究所以。則治法固可然矣。
伏梁經(jīng)中有伏梁二種。皆居肓之原而當腸胃之外。連三陰沖帶之間。一為裹大膿血。一為寒厥成積。以其伏而在下。故名曰伏。強梁堅硬。故名曰梁。又以天樞之中。橫居其際。故亦名為梁。其裹大膿血。在少腹上下左右。皆有根系。延積既久。根結(jié)自深。其下行者。能下膿血。上行者。能迫胃脘。茍居臍上。則漸逼心肺。故為逆。唯居臍下者。
其勢猶緩。故為從。此不易治。若妄攻以奪胃氣。徒傷無益。而又害之也。一癥身體髀皆腫。環(huán)臍而痛。此亦在沖脈之分。而結(jié)于臍腰。病在肓之原。所謂下氣海也。其病為風根。即寒氣而厥之成積者也。其積之成。使腎家水寒之氣。
壅而不得行。故身體髀皆腫。而又環(huán)臍痛也。此為陰陽之積。不當妄動妄下。妄下則愈傷其陰。陰傷則積氣愈壅。而水道不利矣。
狂狂之為病。先自悲也。善忘善怒善恐。少臥不饑。已而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
又好歌樂。妄行不休。多食。善見鬼神。此則得之有所大恐大憂大喜失神之所致也。至若陽明之外感病。亦能發(fā)狂。上屋登高而呼。棄衣而走。罵詈不避親疏。此則邪并于陽則狂。亦曰重陽則狂也。然彼以心疾。此以熱病。陽明為心君之所居。熱并其部。勢必及之。故亦失神也。又以心腎不交。二陰二陽皆交。至病為腎之水窒而龍火逆上。與陽明之熱交并。亦能使神惑志失而為癲疾為狂。罵詈妄行。此所謂腎精不守。不能主里。使心火自焚也。又有所謂怒狂者。陽氣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而狂。亦所謂陽厥也。治之以生鐵落為之飲。且奪其食則病已。以奪食則不長氣于陽。而鐵落能下氣已。
癲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啼呼喘悸。反僵而及骨與筋脈皆滿。故骨顛疾者。齒諸俞分肉皆滿而骨居。汗出煩冤。筋顛疾者。身卷攣急。脈顛疾者。暴仆四肢之脈皆脹而縱脈滿。苦嘔多沃沫。氣下泄者皆不治。
顛頗與癇螈相似。而不同者。以無暫止也。大約肝病居多。先不樂。肝乘心也。頭重痛。肝氣上癲也。視舉。肝之目系急也。目赤。火也。啼呼喘悸。肝滿乘心而惑志失神也。反僵則急在筋也。其筋骨脈皆滿。則與癇螈同。但無止時耳。
乃脈大滑者。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者。陽搏于陰。而脈滑陰猶盛也。故久自已。小堅急。肝之真藏見矣。故不治。
嘔多。沃沫。氣下泄者。嘔多為胃氣逆。沃沫為脾已弛。氣下泄。則腎關已不守。二者俱無胃氣。故死不治。又曰。虛則可治。實則死。虛者謂脈緩而不堅急也。實則弦急生機絕矣。
癇考內(nèi)經(jīng)癇癥之條。二陰急為癇厥。心脈滿大。癇螈筋攣。肝脈小急。癇螈筋攣。足少陰筋病生癇螈及痙。是其癥在腎氣之厥。而邪傷在陰與筋也。腎氣主少陰與樞。少陰逆而樞失則氣塞于經(jīng)而上行。少陰脈系舌本。塞則喉音隘不容發(fā)。故聲若羊豕。然經(jīng)時必止者。氣復反則已。是以不與顛同也。其為心脈滿大而癇螈者。腎逆而心火郁。故滿大。
逆于肝者。緣肝陰先不足而腎氣逆之。故肝脈小急。亦癇螈筋攣。肝陰虛。故小。腎逆于肝。故急。凡癇必兼螈。而曰二陰急為癇厥者。以少陰厥而后癇也。又陽維從少陰至太陽。動若肌肉痹及下部不仁。又若顛仆羊鳴。甚者失音。不能言。陰維從少陽斜至厥陰。動若顛癇僵仆羊鳴失音。蓋陽維維于諸陽。而從少陰至諸陽。是陰為陽根也。根出少陰。故能維于諸陽。而少陰陰邪從而至于諸陽。故能塞諸陽之會。而動若肌痹不仁。又若顛癇羊鳴失音。失音者。少陰不至則為喑也。陰維從少陽至厥陰。是陽為陰鼓也。動在少陽。故能鼓諸陽而為維。而少陽既衰。陰邪遂壅。亦能全塞諸陰之會。而筋絡相引。故亦動若癲癇僵仆羊鳴失音。此雖不拈少陰而厥陰之方。亦少陰之失樞也。觀此則諸癇可以意識矣。
黃膽?zhàn)阋阅奎S。已食如饑。溺黃赤。安臥者。名曰黃膽。而論疾診尺篇曰。身病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
黃膽也。然疸有三。其候心中熱。足下熱。為酒疸。已食如饑。善消谷食。為胃疸。所謂谷疸也。又有谷疸脈小而澀。
不嗜食者。言中寒也。其女勞疸者。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fā)熱。膀胱急。小便自利。女勞疸也。三疸證稍異。而以目黃身黃為中州瘀熱不行。外痹中熱。溺黃赤為主。然其膀胱急而小便自利者。乃為傷陰傷腎。其治當別。
不可以酒疸谷疸同治也。
血枯血枯一癥。內(nèi)經(jīng)述一病源以為榜樣。而曰胸脅支滿。妨于食。病至先聞腥臭出清液。唾血。四肢清冷。頭目眩暈。時時前后血。此名血枯。支滿。滿如支鬲也。肺主氣。其臭腥。肝主血。其臭臊。肺氣不能平肝。則肝肺俱遂于上。濁氣不降。清氣不升。故聞腥臭而吐清液也。唾血。血不歸經(jīng)也。四肢清冷。氣不能周也。頭目眩暈。失血多而氣隨血去也。血氣既亂。故前后陰血不時見。而月信反無期也。夫腎主閉藏。肝主疏泄。此癥不惟傷腎。而且傷肝。至其久則三陰俱虧。所以有先見諸癥。終必至于血枯月信斷也。丈夫犯此。亦不免為精枯。所謂勞損之屬也。然其癥與血隔相似。皆經(jīng)閉不通之候。而枯與隔相反。隔病發(fā)于暫?;蛲椿?qū)?。通之則血行??輨t沖任內(nèi)竭。必不可通者也。唯養(yǎng)陰補氣。使其血充可耳。
張子和九氣感疾論
萬物之在天地間也。咸以氣而生。及其病也。莫不以氣而得。夫天地之氣。常則安。變則病。而況人稟天地之氣。
五運迭侵于其外。七情交戰(zhàn)于其中。是以圣人嗇氣如持至寶。而軒岐所以論諸痛皆因于氣。百病皆生于氣。遂有九氣不同之說。氣本一也。
因所觸而為九。所謂九者。怒喜悲恐寒暑驚勞思也。其言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逆上。王注曰。怒則陽氣逆上而肝木乘脾。故甚則嘔血及飧泄也。喜則氣如志達。營衛(wèi)通利。故氣緩。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
榮衛(wèi)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王注云。恐則使精卻上而不下流。下焦陰氣亦回環(huán)而不散。故聚而脹也。然上焦固禁。下焦氣還。故氣不行也。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
王注云。身涼則衛(wèi)氣沉。故皮膚之理及滲泄之處皆閉密。而氣不流行。衛(wèi)氣收斂于中而不散也。暑則腠理開。營衛(wèi)通。
汗大出。故氣泄。王注云。人在陽則舒。在陰則慘。故熱則膚腠開發(fā)。營衛(wèi)大通。津泄而汗大出也。驚則心無所根據(jù)。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勞則喘息汗出。內(nèi)外皆越。故氣耗。王注云。疲勞役則氣奔速。故喘息氣奔。速則陽外發(fā)。
故汗出。內(nèi)外皆逾越于常紀。故氣耗損也。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jié)。王注云。系心不散。故氣亦停留。素問論九氣甚明。其論所感之疾則甚略。惟靈樞論思慮悲哀喜樂愁憂盛怒恐懼而言其病。其言曰。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脫肉。毛瘁色夭。死于冬。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亂。四肢不舉。毛瘁色夭。
死于春。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陚麆t狂妄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脅不舉。毛瘁色夭。死于秋。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裾咭獠淮?。人皮萃焦。毛瘁色夭死于夏。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善忘其前。腰脊不可仰屈伸。毛瘁色夭。死于季夏。腎恐懼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痿厥。精時自下。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靈樞論神意魂魄志精所主之病。然無寒暑驚勞四癥。余以是推而廣之。怒氣所至。
為嘔血。為飧泄。為煎厥薄厥陽厥。為胸滿脅痛。食則氣逆不下。為喘陷煩心。為消癉。為肥氣。為目暴盲。耳暴閉。
筋解發(fā)于外。為疽癰。喜氣所至。為笑不休。為毛發(fā)焦。為內(nèi)病。為傷氣不收。甚則為狂。悲氣所至。為陰縮筋攣。為肌痹脈痿。男為數(shù)便血。女為血崩。為酸鼻為辛額目昏。為少氣不足以息。為泣則臂麻??謿馑?。為破脫肉。為骨酸痿厥。為暴下汗水。為面熱膚急。為陰痿。為懼。而脫頤。驚氣所至。為潮涎目HT口。為癡癇不省人僵仆。
久則為痛痹。勞氣所至。為咽嚏。為病促促。為嗽血。為腰痛骨痿。為肺鳴。為高骨壞。為陰痿。為唾血。為冥視耳閉。
男為少精。女為不月。衰甚則漬漬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思氣所至。為不眠。為嗜臥。為昏瞀。為中痞。三焦閉塞。
為咽嗌不利。為膽脾嘔苦。為筋痿。為白淫。為得后與氣則快然如衰。為不嗜食。寒氣所至。為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下利清白。吐利腥穢。食已不饑。堅痞腹?jié)M。急痛疝。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熱氣所至。為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zhuǎn)筋。小便混濁。腹脹大而鼓之有聲如鼓。瘡疽瘍疹。瘤氣結(jié)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窒鼽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甚則瞀螈目不明。耳鳴或聾。躁擾狂越。罵詈驚駭。禁栗如喪神守。氣逆沖上。嚏腥涌溢。食不下。跗腫酸疼。
暴喑暴死。暴病暴注。凡此九者。內(nèi)經(jīng)有治法。但以五行相勝之理治之。夫怒傷肝。肝為木。怒則氣并于肝。而脾土受邪。木太過。則肝亦自病。喜傷心。心為火。喜則氣并于心。而肺金受邪?;鹛^則心亦自病。悲傷肺。肺為金。悲則氣并于肺。而肝木受邪。金太過則肺亦自病??謧I。腎屬水??謩t氣并于腎。而心火受邪。水太過則腎亦自病。思傷脾。脾屬土。思則氣并于脾。而腎水受邪。土太過則脾亦自病。寒傷形。形屬陰。寒勝熱則陽受病。寒太過則陰亦自病。
熱傷氣。氣屬陽。熱勝寒則陰受病。熱太過則陽亦自病。凡此七者。更相為治。故悲可以治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
喜可以治悲。以謔浪狎褻之言娛之??挚梢灾蜗病R云儒崴劳鲋圆乐?。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觸之。思可以治恐。以慮彼忘此之言奪之。此凡五者。必詭詐譎怪。無所不至。然后可以動人耳目。易人視聽。若非有材有識之人。亦不能用此五法也。炅可以治寒。寒在外者。以針熨灸汗之。寒在內(nèi)者。以熱食溫劑平之。寒可以治熱。熱在外者。以清房涼榻薄衣。乃清利汗之。熱在內(nèi)者。以寒飲寒劑平之。唯逸可以治勞。經(jīng)曰。勞者溫之。溫謂溫存而養(yǎng)之。若以為溫藥誤矣。岐伯曰。以平為期。亦謂休息之也。唯習可以治驚。經(jīng)曰。驚者平之。平謂平常也。夫驚以其忽然而遇之也。
使習見習聞則不驚矣。此九者。內(nèi)經(jīng)自有是理。庸工廢而不行。今代劉河間治五志獨得言外之意。謂五志所發(fā)。皆從心造。故凡見喜怒悲恐思之癥。皆以平心火為主。至于勞者傷于動。動便為陽。驚者駭于心。心便屬火。二者亦以平心為主。今之醫(yī)者。不達此旨。遂起寒涼之謗過矣。
繆仲醇陰陽臟腑虛實論治
陽虛。即真氣虛。其證惡寒。或發(fā)熱。自汗。汗多亡陽。然陽虛不發(fā)熱。單惡寒者居多。治宜甘補溫熱。
陰虛。即精血虛。其證為咳嗽多痰。吐血咯血嗽血。鼻衄齒衄。盜汗自汗。發(fā)熱寒熱潮熱。骨乏無力。不眠氣急。腰背痛。治宜生精補血。氣清虛熱斂攝。酸寒甘寒甘平咸寒。略兼苦寒。
表虛。其證自汗惡風。灑淅寒熱。善就溫暖。脈浮無力。治宜甘酸補斂。益氣實表。
里虛其證洞泄或完谷不化。心腹痛。按之即止?;蚋姑洝;騻潞笃M。治宜溫補。甘溫佐以辛熱。
陽實。即表邪熱盛。其癥頭痛寒熱。遍身骨痛無汗。治宜辛寒發(fā)散。天寒略加辛熱辛溫佐之。
陰實。即里實外感證。屬邪熱內(nèi)結(jié)者。其癥胸腹硬痛。手不可近。大便七八日不行?;驋稛嵯吕?。治宜下??嗪毯市?。
陽厥。即熱厥。其證四肢厥。身熱面赤。唇燥大渴??诟缮嗫?。目閉或不閉。小便赤澀短少。大便燥結(jié)。不省人事。
治宜下。清熱。甘寒苦寒咸寒。有挾虛有痰者。宜麥冬竹瀝蘆根汁梨汁牛黃童便。如婦人熱入血室。因而厥者。藥中以童便為君。加赤芍生地牛膝丹皮桃仁。甚者大便燥結(jié)。加芒硝大黃下之。通即止。
陰厥。即寒厥。其證四肢厥逆。身冷面青。嗜臥。手指爪青黯。腹痛。大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自利。不渴。不省人事。治宜補氣溫中。甘溫辛熱。
上盛下虛。屬陽盛陰虛。治宜降。益陰。甘寒酸寒。佐以咸寒苦寒。下盛上虛。屬陰盛陽虛。治宜益氣升陽。甘溫甘辛。
心虛八證。治宜補血。甘溫酸斂。佐以咸寒。鎮(zhèn)墜。驚邪屬心氣虛。經(jīng)曰。驚者平之。宜降。清熱豁痰。平癲癇屬心氣虛。有熱亦宜降。清熱豁痰。不得眠屬心血虛。有熱治宜斂。養(yǎng)陰血清熱。心煩屬心家有熱。宜清。兼生津液。甘寒甘平甘酸。參用不得眠中諸藥。怔忡屬心血不足。心澹澹動。盜汗屬心血虛。汗者心之液也。宜補斂。清虛熱。甘酸甘平甘寒??嗪毯7簩傩慕?jīng)氣血虛。以致邪留不去。治宜活血涼血。散熱通結(jié)。辛咸。
心實。即實火實熱五癥。治宜降火清熱??嗪哉壑?。辛寒以散之。甘寒以緩之。咸寒以潤之。譫語屬心家初熱。
舌破屬心火。煩躁屬心家邪熱。及心內(nèi)火炎。自笑屬心家有熱邪。發(fā)狂屬心家有邪熱甚。(煩屬心躁屬腎)肝虛十證。治宜辛散甘緩。胸脅痛屬肝血虛與肝氣實。。因而上逐。宜降氣養(yǎng)血和肝。辛甘平緩。轉(zhuǎn)筋屬血虛。宜酸辛甘平。目光短屬肝血虛。及腎水不足。真陰虧。宜補肝兼滋腎。甘溫益血。甘寒除熱。目昏屬肝血虛。有熱。兼腎水真陰不足。目翳屬肝熱。兼腎水不足。宜補肝血。除熱退翳。亡血過多角弓反張屬肝血虛。有熱宜補血清熱。甘寒甘溫酸寒咸寒辛潤。少腹連陰作痛按之則止屬足厥陰經(jīng)血虛。宜同角弓反張。偏頭痛屬血虛。肝家有熱。不急治之。久之必損目。宜養(yǎng)血清虛熱。甘寒酸寒辛寒。目黑暗眩暈屬血虛。兼腎水真陰不足。宜養(yǎng)血補肝清熱。甘寒甘平酸寒苦寒。肥氣屬氣血兩虛。肝氣不和。逆氣與瘀血相并而成。宜和肝散結(jié)氣。兼行氣血凝滯。甘溫甘平。肝實五證。宜清熱降氣。
苦寒辛寒甘寒酸寒。善怒。怒則氣上逆。甚則嘔血反飧泄。宜降氣清熱。甘寒咸寒酸寒。且佐以辛散。善太息。忽忽不樂。脅痛嘔血屬肝氣逆。肝火盛。肝血虛。發(fā)搐屬肝家邪熱。熱則生風。風主掉眩故也。宜清熱降氣。利小便緩中。目赤腫痛屬血熱。宜涼血清熱。甘寒苦寒酸寒。
脾虛十二證。宜甘溫。佐以辛香酸平。飲食勞倦傷脾。發(fā)熱。宜補中益氣。甘溫升酸。飲食不消化屬脾氣虛。宜益其氣。甘溫甘辛。傷食必惡食。宜健消導。甘溫辛香。如腹痛大便不通。宜下。枳實檳榔濃樸大黃。元氣虛人不可下。
宜加參術(shù)。傷內(nèi)食。輕者。宜蒜。山楂兼黃連。重者。宜礬。紅棗肉為丸服二錢。不可過。終身忌蕎麥。傷面食。宜炒萊菔子。停飲為恣飲湯水或冷茶冷酒所致。宜健脾利水。淡滲兼辛散。水腫屬脾氣虛。宜補脾益氣。燥濕利水。辛香甘溫。佐以淡滲。脾虛中滿屬脾氣虛兼脾陰虛。晝劇夜靜屬脾氣虛。宜補氣健脾。甘溫淡滲。佐以辛香。夜劇晝靜屬脾陰虛。宜補脾陰。兼制肝清熱。甘平酸寒淡滲。噎膈屬氣血兩虛。由于血液衰少而作。痰氣壅遏所成。宜降。清熱潤燥。
甘溫甘平以益血。略佐辛香以順氣。脾泄屬氣虛。宜溫中。補氣升清。甘溫甘平。佐以辛香。兼有濕及痰。經(jīng)年不愈。
糞色白者。須服九制松脂。健忘屬氣血兩虛。宜益脾陰兼補氣。酸斂甘溫甘寒辛平以通竅。倦怠嗜臥屬脾氣不足。宜補氣兼健脾。甘溫辛香。腹痛按之則止屬脾血虛。宜益氣補血。甘溫酸平。痞氣屬脾虛及氣郁所致。宜健脾兼散結(jié)滯。甘溫辛香。
脾實。即濕熱邪勝六證。宜除濕清熱。利小便。辛散風燥苦寒。蠱脹由于脾家濕熱積滯?;騼?nèi)傷瘀血。停積而成。
宜除濕清熱。利小便。消谷易饑屬脾家邪火。宜清火除熱。生津液。益脾陰。甘寒苦寒酸寒。口唇生瘡宜甘寒酸寒苦寒辛寒。口糜宜同唇瘡。中消屬脾家實火。宜同唇生瘡加人參。濕熱腹痛按之愈甚。宜利小便。兼升提??嗪挥摺<邮齑簏S。即土郁則奪之義也。
肺虛七證。宜清熱降氣。酸斂潤燥。喘屬肺虛有熱。因而壅痰。宜降氣消痰。辛涼甘寒苦平??人酝卵祵俜螣嵘酢R私禋馇鍩?。潤肺生津液涼血益血。甘寒甘平咸寒。佐以苦寒。聲啞屬肺熱甚。宜同咳治。咽喉燥痛屬水涸?;鹧追螣嶂畼O也。此癥法所難治者。肺痿屬肺氣虛有熱。龜胸屬肺熱有痰。息賁屬肺氣虛。痰熱壅結(jié)所致。宜降氣清熱。開痰。佐以散結(jié)。參東垣息賁丸治之。
肺實八證。宜降氣散閉。甘寒苦寒。佐以辛散。喘急屬肺有實熱及肺氣上逆。宜同肺實。加桔梗甘草栝蔞仁玄參青黛。氣壅屬肺熱氣逆。同肺實。聲重痰稠屬肺熱。肺癰屬肺熱極。宜清熱消痰。降火解毒散結(jié)。甘寒苦寒辛寒。肺脹悶屬肺熱。同肺實。吐膿血血痰咳嗽嗽血屬肺家火實熱甚。此正邪氣勝則實之謂。宜清熱降氣。涼血豁痰。喉癬屬肺熱。
宜同肺實。加鼠粘子玄參射干。上消屬肺家實及上焦熱。宜降氣清熱。補肺生津。甘寒苦寒酸寒辛寒。
腎虛。即腎水真陰不足十八證。宜滋陰潤燥。生精補血除熱。甘寒酸寒苦寒咸寒。腎虛腰痛屬精氣虛。骨乏無力屬陰精不足。腎主骨故也。骨蒸潮熱屬精血虛極。以致陽無所附。虛火上炎諸癥。皆同腎虛。傳尸勞。宜除熱益陰殺勞蟲兼清鎮(zhèn)。五心煩熱為真陰不足。夢遺泄精屬腎虛有火。宜滋陰生精。補血除熱。酸斂佐以澀精。小便短澀。熱赤頻數(shù)。
屬腎虛有火。宜同腎虛。溺有余瀝屬氣虛。宜同腎虛。以五味子黃柏人參為君。加菟絲子覆盆子為臣。益智為佐。如覺平日肺家有熱?;蚩人杂谢鹫?。忌人參。用沙參。溺血血淋屬腎虛有火。熱傷血。不宜同腎虛。加側(cè)柏阿膠茅根地黃戎鹽蒲黃之類。傷精白濁屬房勞過度。以致精傷流出似白濁癥。宜同腎虛。五淋屬腎虛兼有濕熱。宜同腎虛。加清濕熱。
精塞水竅不通屬房欲不禁。或思欲不遂?;驊中谷叹;蚶先藲獠蛔阋灾鹁龈[。宜行敗精。壯實人兼泄火。老人宜兼補氣血。外治用吮法。齒浮真牙搖動。及下齦軟或齒衄。腎虛有熱。宜益陰涼血固腎。應以地黃黃柏五味子為君。桑椹牛膝沙蒺藜鹿茸天冬為臣。龍骨牡蠣為使。下滑屬腎陰虛火伏下焦。宜清熱及峻補真氣。潤兼酸斂。宜以黃柏五味子。
生地天門冬人參為君。石斛牛膝知母人乳及童便為臣。地骨皮青蒿側(cè)柏葉為佐。善恐屬腎氣虛。腎藏志故也。宜補。強氣志。辛平甘溫。佐以辛香。陰竅涌氣屬腎氣虛不固。腎主納氣。虛則不能納。故見是證。宜補真氣。酸斂固澀。參用腎虛諸藥。疝屬腎虛。寒濕邪乘虛客之所致。丹溪謂與腎經(jīng)絕不相干者誤也。又有先因濕邪為病。后成濕熱者。藥宜分寒熱先后二途。宜補氣通腎氣除濕。又有陰虛有熱之人病此。兼宜除熱。虛寒而痛。加桂茴香補骨脂仙茅。虛熱而痛。
加黃柏車前子。濕盛者加術(shù)。奔豚屬腎虛。脾家濕邪下傳客腎所致。宜補氣健脾。辛溫散結(jié)。參用東垣奔豚丸治之。
腎無實。故無治法。
命門虛。治元陽真火不足四證。宜益真陽之氣。甘溫咸溫甘熱酸斂。陰痿為命門火衰。下焦虛寒。宜同命門虛加海狗腎蛇床子原蠶蛾狗陰莖等。精寒精薄屬命門火衰。陽氣不足。宜同陰痿。腎泄即五更及黎明泄瀉者是也。亦名火瘕泄。
屬命門真火不足。宜益氣。甘溫酸斂畏寒足冷。宜同命門虛。
命門實二證。宜苦寒甘寒咸寒。強陽不倒屬命門火實。孤陽無陰所致。此證多不治。宜同命門實加五味子童便生地黃。
水竅澀痛屬命門實火。宜清熱利竅甘寒苦寒咸佐以淡滲。
小腸虛宜補氣。甘溫酸溫。遺尿?qū)傩∧c氣虛兼腎氣虛。宜同小腸兼固澀。小腸實。宜通利淡滲??嗪屎毯?。小水不利及赤或澀痛尿血。宜同小腸實。
膽虛二證。宜甘溫甘平酸斂佐以微辛。易驚屬膽氣虛。宜補膽氣。甘溫辛溫酸平。病后不得眠屬膽虛。治同膽虛。
膽實二證。宜和解。辛寒甘寒辛溫苦寒。口苦耳聾脅痛。往來寒熱。宜小柴胡湯隨所見兼癥加減。鼻淵屬膽移熱于腦。宜清熱補腦。甘寒甘平佐以辛寒。
胃虛七證。宜益氣。甘平甘淡酸。胃弱不納食。及不思飲食。宜同胃虛。仍分寒熱治。胃虛嘔吐宜分寒熱?;魜y轉(zhuǎn)筋為胃虛猝中邪惡氣及毒瓦斯兼有停滯所致。此轉(zhuǎn)筋與肝經(jīng)血虛不同。宜調(diào)氣和中。辛散消導。由于暑必口渴或口干。齒燥口苦。小水短赤。由于寒則小水清白。不渴不熱。絞腸痧屬胃氣虛。猝中天地邪惡穢污之氣也。郁于胸腹之間。上不得吐。下不得泄。以致腸胃絞痛異常。胸腹驟脹。遍體紫黑。頭頂心必有紅發(fā)。急尋出拔去之。急以三棱針刺委中擠出熱血。即可蘇醒。次用新汲涼水投入鹽兩許恣飲。得吐瀉即止。委中穴在兩膝下彎橫紋中間兩筋之中。刺入一分。切忌火酒姜蒜。及谷氣米飲熱湯。入口即死。宜通竅辟惡。辛散咸寒。煎藥亦宜冷服。中惡腹中痛屬胃氣虛。惡氣客之所致。宜辟惡氣通腸胃。用辛散。反胃屬胃氣虛。宜補氣降氣。和胃清熱。酸斂以制肝。若因虛寒而得者。加生姜。中酒屬胃弱。宜養(yǎng)胃。酸辛散淡滲。
胃實六證。宜下。如邪未結(jié)宜清熱發(fā)散。苦寒辛寒甘寒。譫語發(fā)狂發(fā)斑。棄衣而走。登高而歌。屬胃家邪熱實。宜同胃實。如大便結(jié)者。加芒硝亟下之。發(fā)斑者。加鼠粘子玄參栝蔞根。多用石膏為君。便結(jié)亦加大黃下之。口臭數(shù)欲飲食屬胃火。宜清熱降火。苦寒甘寒辛寒。嘈雜屬胃火。宜同口臭。略兼消導??诘瓕傥笩帷R送诔?。嘔吐屬胃火者。
必面赤。小便短赤或澀。大便多燥。口苦或干渴。宜同胃實加枇杷竹茹木瓜蘆根橘皮通草白茯苓。吞酸者屬胃火。宜同嘈雜。
大腸虛四證。宜補氣潤燥。甘溫。虛熱便閉不通屬血虛。津液不足。宜生津液潤燥。涼血益血。虛寒滑泄不禁屬氣虛。宜補氣升提。甘溫酸斂。腸鳴屬氣虛。宜同大腸虛。加柴胡升麻以佐之。脫肛為氣虛兼有濕熱。宜補氣升提。險濕熱。外用五倍子敷之。
大腸實四證。宜潤下苦寒辛寒。便硬閉。宜同大腸實。加芒硝豬膽檳榔郁李仁石蜜。腸風下血屬大腸濕熱。宜清熱涼血兼升。甘寒苦寒。臟毒屬血熱。宜同腸風。加忍冬麥冬地榆蒲黃。腸癰屬大腸實火。宜下??嗪舛?。
膀胱虛三證。宜補氣。酸斂。小便不禁屬氣血虛。宜同膀胱虛加牡蠣龍骨鹿茸桑螵蛸雞。頻數(shù)不能少忍。加麥冬五味子黃柏山茱枸杞等。遺尿?qū)俦窘?jīng)氣虛。見小腸虛條內(nèi)。因膀胱虛亦能致遺尿。故復列此。膀胱氣宜同疝。
膀胱實宜潤。淡滲。癃閉屬膀胱實熱。同膀胱實。佐以升提。
三焦虛二證。宜補中益氣。佐以辛溫。腹寒屬中氣虛。同三焦虛。短氣少氣屬氣虛。宜補氣益精。甘溫甘寒酸溫。
三焦實三證。宜降。清熱調(diào)氣。甘寒苦寒咸寒。喉痹即纏喉風。屬少陽相火少陰君火并熾。經(jīng)曰。一陰一陽結(jié)為喉痹。
一陰者少陰君火也。一陽者少陽相火也。宜辛散。佐以苦寒咸寒。急則有針法吹法吐法。急治用膽礬樸硝牛黃為末和勻。
吹入喉中。又法用明礬三錢。巴豆七粒去殼。同礬。礬枯。去巴豆。取礬細末。吹入喉中即寬。頭面赤熱屬上焦火升。
宜降。清熱。甘緩佐以酸斂。赤白游風屬血熱。熱則生風。故善游走。俗名火丹。小兒多患此。大人亦時有之。宜清熱涼血。兼行血。辛寒甘寒苦寒咸寒。宜兼外治。砭出熱血。及用漆姑草。慎火草。搗爛敷之。即易愈。
東逸。曰認證精詳。治法穩(wěn)當。但權(quán)衡臟腑上下互取之法。不在是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