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558、1559頁。
【處方】黃芩132g、槐米79g、牛膝79g、地黃53g、水蛭26g、決明子132g、珍珠母53g、夏枯草79g、煅磁石79g、當歸132g、丹參53g、鉤藤79g、地龍26g。
【制法】以上十三味,珍珠母、煅磁石、當歸、鉤藤粉碎成細粉;黃芩加水煎煮3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藥渣與其余夏枯草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成稠膏;合并上述兩種稠膏,加入珍珠母等細粉及淀粉適量,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狀】本品為硬膠囊,內容物為棕色至黑棕色的粉末;味微苦。
【功效】平肝潛陽。
【主治】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癥見頭暈、頭痛、項強、血壓偏高。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5粒,一日3次。
【注意】孕婦忌服。
【規(guī)格】每粒裝0.55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