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552頁。
【處方】山銀花100g、白茅根100g、大棗50g、綠茶葉8g、菊花100g、通草20g、甘草20g。
【制法】以上七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4小時,第二次3小時,煎液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適量,加入蔗糖650g,煮沸使溶解,濾過,加入苯甲酸鈉2g使溶解,加水至1000ml,混勻,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色的黏稠液體;味甜、微苦。
【藥性分析】方中山銀花性寒味甘,功能疏風清熱,為君藥。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疏風清熱,平肝明目,為臣藥。佐以白茅根、綠茶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通草利小便。大棗、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通利小便之功。
【功效】清熱解毒,通利小便。
【主治】用于外感暑濕所致的頭痛如裹、目赤口渴、小便不利。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0ml,—日3次。
【規(guī)格】(1)每支裝10ml;(2)每支裝20ml;(3)每瓶裝60ml;(4)每瓶裝100ml;(5)每瓶裝120ml。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