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362、1363頁。
【處方】黃芪66.7g、陳皮33.4g、黃芩33.4g、炒萊菔子33.4g、炒白術(shù)33.4g、麥冬66.7g、炒山楂33.4g。
【制法】以上七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1-1.05(60℃)的清膏,冷藏48小時,濾過,濾液加煉蜜300g,山梨酸鉀0.67g(加適量水熱溶),加水至1000ml,攏勻,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濾過,灌封,滅菌,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液體,久置有少量沉淀;味甜、微苦。
【鑒別】
1.取本品30ml,蒸至近干,殘渣加乙醇3ml攪拌使溶解,取上淸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芪對照藥材2g,加乙醇5ml,振搖1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20μl、對照品溶液3-6μl分,別點(diǎn)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氨蒸氣中熏3分鐘后,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diǎn)。
2.取本品20ml,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陳皮對照藥材1g,加水60ml,煮沸1小時,濾過,濾液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diǎn)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為展開劑,展至約3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至約8cm,取出,晾干,噴以三氯化鋁試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diǎn)。
【功效】健脾益胃,理氣消食。
【主治】用于小兒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引起的納呆食少,脘脹腹?jié)M,手足心熱,自汗乏力,大便不調(diào),以至厭食、惡食。
【用法與用量】口服。三歲以內(nèi)一次5-10ml,三歲以上一次10-20ml,一日2次,用時搖勻。
【規(guī)格】每支裝10ml。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