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572、573頁。
【處方】白芍400g、大棗200g、桂枝200g、炙甘草133g、生姜200g。
【制法】以上五味,桂枝、生姜蒸餾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藥渣與其余白芍等三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與蒸餾后的水溶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2(65℃),加乙醇使含醇量達50%,充分攪拌,靜置6-8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加入適量蔗糖及糊精,制成顆粒,干燥,過篩,噴加上述揮發(fā)油,混勻,制成1000g,即得。
【性狀】本品為淺棕色至棕黃色的顆粒;氣香,味甜。
【功效】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主治】用于脾胃虛寒,脘腹疼痛,喜溫喜按,嘈雜吞酸,食少心悸及腹瀉與便秘交替癥狀的慢性結(jié)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注意】外感風熱表證未清患者及脾胃濕熱或明顯胃腸道出血癥狀者,不宜服用。
【規(guī)格】每袋裝15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