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868、869頁。
【處方】羊膽干膏53g、白及200g、甘草60g、百部150g、浙貝母100g。
【制法】以上五味,甘草、白及分別粉碎成細(xì)粉;其余羊膽干膏等三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取部分羊膽干膏等粉末起模,剩余的粉末與白及粉末混勻,用水泛丸,用甘草粉末包衣,干燥,即得。
【性狀】本品為灰黃色的水丸;氣微腥,味甘、苦。
【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淀粉粒卵圓形,直徑35-48μm,臍點點狀、人字狀或馬蹄狀,位于較小端,層紋細(xì)密(浙貝母)。草酸鈣針晶成束,長27-88μm(白及)。纖維束周圍薄壁細(xì)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甘草)。導(dǎo)管旁木薄壁細(xì)胞類長方形,壁稍厚,有較大的圓形紋孔(百部)。
2.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硫酸2滴,再加水1滴,顯玫瑰紅色。
【功效】止咳化痰,止血。
【主治】用于痰火阻肺所致的咳嗽咯痰、痰中帶血;百日咳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3次。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