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鄂西箬竹(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簝?nèi)~竹根為禾本科植物鄂西箬竹Indocalamus wilsoni (Rendle) C. S. Chao的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產(chǎn)于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植物名鄂西箬竹

拼音EXiRuoZhu

學(xué)名Indocalamus wilsoni (Rendle) C. S. Chao

別名威氏箭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

禾本科

亞科竹亞科

超族北美箭竹超族

北美箭竹族

亞族赤竹亞族

箬竹屬

擬赤竹組

植物形態(tài)

竿高30-90厘米許,直徑2-4毫米,空腔徑0.5-1毫米,全竿共7-9節(jié);節(jié)間平滑無毛或幼時(shí)有白色柔毛,長4-12厘米;籜環(huán)平,竿環(huán)亦平或稍隆起?;X鞘緊抱竿,長約為節(jié)間之半,淡棕紅色或稻草色,厚紙質(zhì),背部密生易脫落的白色絨毛,縱脈清晰,有時(shí)可見明顯的小橫脈,近外緣處密生纖毛或脫落為無毛;籜耳無;籜舌短,高約0.6毫米;籜片微小,長卵狀披針形或長三角形,基部稍收縮,先端尖銳,長2-15毫米;枝籜干后呈橙紅色,背面無毛,枝籜的籜舌高1.5-4毫米,籜片披針形或窄卵狀披針形,長2.5-4厘米。每枝條之頂端生有3葉,稀4或5葉;葉鞘黃綠色稍帶紅,無毛或有白色柔毛;葉耳及鞘口繸毛均缺如;葉舌發(fā)達(dá),高達(dá)2.5-9毫米;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長6-17厘米,寬1.5-4.7厘米,干燥后常作波狀曲皺,先端漸尖成一細(xì)長之尖頭,基部呈圓形或?qū)捫ㄐ?,收縮成葉柄,上表面黃綠色,無毛,下表面灰綠色,有疏毛,次脈4-8對(duì),在葉兩面均甚明顯,小橫脈作方格狀密集。圓錐花序長5-10厘米,其基部為葉鞘所包裹,花序分枝纖細(xì),斜升,無毛,腋間有枕瘤;小穗常帶紫色,含3-7朵小花,長1.5-2.6厘米;小穗軸節(jié)間長約4毫米,密被黃白色絨毛;穎通常2片,無毛,第一穎長2-3毫米,具明顯或不明顯的3脈,第二穎長3-5毫米,具明顯或不明顯的5-7脈;外稃先端漸尖呈短芒尖,具7-9脈,被微毛,其基盤密生白色絨毛;內(nèi)稃長6-7.2毫米,被微毛;花藥黃色;花柱多為2枚,稀有3枚(惟其中1枚較細(xì));柱頭呈羽毛狀。果實(shí)未見?;ㄆ?-9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湖北神農(nóng)架、四川南川和巫溪、貴州江口。海拔2300-3000米。(《中國植物志》)

原標(biāo)題:鄂西箬竹
詞條標(biāo)簽:鄂西箬竹,簝?nèi)~竹根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