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茯苓(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發(fā)汗”后,攤開晾至表面干燥,再“發(fā)汗”,反復數(shù)次至現(xiàn)皺紋、內(nèi)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陰干,稱為“茯苓個”;或?qū)Ⅴr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干,分別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主產(chǎn)于云南、安徽、湖北等地。

  • 中藥名稱茯苓

  • 中藥學名(拉丁名)PORIA

  • 別 名茯菟、松腴、不死面

  • 所屬功效類利水滲濕藥

  • 多孔菌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云南、安徽、湖北等地。

來源

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云南、安徽、湖北等地。

入藥部位

藻、菌、地衣

采收加工

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發(fā)汗”后,攤開晾至表面干燥,再“發(fā)汗”,反復數(shù)次至現(xiàn)皺紋、內(nèi)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陰干,稱為“茯苓個”;或?qū)Ⅴr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干,分別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茯苓個:呈類球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guī)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顯的皺縮紋理。體重,質(zhì)堅實,斷面顆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層淡棕色,內(nèi)部白色,少數(shù)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氣微,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塊: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塊狀或方塊狀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茯苓片: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規(guī)則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jīng)

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10-15g。(《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陰虛而無濕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慎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干燥處。(《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粉末灰白色。不規(guī)則顆粒狀團塊和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漸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細長,稍彎曲,有分枝,直徑3-8μm,少數(shù)至16μm。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碘化鉀碘試液1滴,顯深紅色。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0ml,超聲t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茯苓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0:5: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4:1)混合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中國藥典2015》)

中藥配伍

1.治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術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傷寒論》五苓散)
2.治小便多、滑數(shù)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藥(去皮,白礬水內(nèi)湛過,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為細末。稀米飲調(diào)服之。(《儒門事親》)
3.治水腫:白水(凈)二錢,茯苓三錢,郁李仁(杵)一錢五分。加生姜汁煎。(《不知醫(yī)必要》茯苓湯)
4.治皮水,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三兩,黃耆三兩,桂枝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防己茯苓湯)
5.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茯苓四兩,桂枝,白術各三兩,甘草二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金匱要略》苓桂術甘湯)
6.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兩(一法四兩)。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金匱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湯)
7.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兩,南木香半兩(紙裹炮)。上二味,為細末,煎紫蘇木瓜湯調(diào)下二錢匕。(《百一選方》)
8.治濕瀉:白術一兩,茯苓(去皮)七錢半。上細切,水煎一兩,食前服。(《原病式》獲苓湯)
9.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二兩,桂枝二兩,白術三兩,生姜四兩。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納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金匱要略》茯苓澤瀉湯)
10.治丈夫元陽虛憊,精氣不固,余瀝常流,小便白濁,夢寐頻泄,及婦人血海久冷,白帶、白漏、白淫,下部常濕,小便如米泔,或無子息(不育):黃蠟四兩,白茯苓四兩(去皮、作塊,用豬苓一分,同于瓷器內(nèi)煮二十余沸,出,日干,不用豬苓)。上以茯苓為末,熔黃蠟為丸,如彈子大。空心細嚼,滿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為度。(《局方》威喜丸)
11.治心虛夢泄,或白濁:白茯苓末二錢。米湯調(diào)下,日二服。(《仁齋直指方》)
12.治心汗,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思慮多則汗亦多,病在用心,宜養(yǎng)心血:以艾湯調(diào)茯苓末服之。(《證治要訣》)
13.治下虛消渴,上盛下虛,心火炎爍,腎水枯涸,不能交濟而成渴證:白茯苓一斤,黃連一斤。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溫湯下五十丸。(《德生堂經(jīng)驗方》)
14.治頭風虛眩,暖腰膝,主五勞七傷:茯苓粉同曲米釀酒飲。(《綱目》茯苓酒)
15.治皯:白蜜和茯苓涂上,滿七日。(《補缺肘后方》)

中藥炮制

取茯苓個,浸泡,洗凈,潤后稍蒸,及時削去外皮,切制成塊或切厚片,曬干。(《中國藥典2015》)

道地性

淮藥、 云藥

相關論述

1. 陶弘景: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
2.《本草衍義》: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鬧也。
3.《用藥心法》: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圣藥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qū)狻?/span>
4.《湯液本草》:茯苓,伐腎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澀能利之,與車前子相似,雖利小便而不走氣。酒浸與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
5.《本草衍義補遺》: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藥也,若陰虛者,恐未為宜。
6.《綱目》: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伐腎邪,至東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上,澀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朱丹溪又言陰虛者不宜用,義似相反,何哉?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素問》云,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觀此,則知淡滲之藥,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小便多,其源亦異?!端貑枴吩疲螝馐t便數(shù)而欠,虛則欠咳小便遺數(shù),心虛則少氣遺溺,下焦虛則遺溺,胞遺熱于膀胱則遺溺,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厥陰病則遺溺閉癃。所謂肺氣盛者,實熱也,其人必氣壯脈強,宜用茯苓甘淡以滲其熱,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若夫肺虛、心虛、胞熱、厥陰病者,皆虛熱也,其人必上熱下寒,脈虛而弱,法當用升陽之藥,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約,下焦虛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脫陽之癥,其人必肢冷脈遲,法當用溫熱之藥,峻補其下,交濟坎離,二證皆非茯苓輩淡滲之藥所可治,故曰陰虛者不宜用也。陶弘景始言茯苓赤瀉、白補,李杲復分赤入丙丁,白入壬癸,此其發(fā)前人之秘者;時珍則謂茯苓、茯神,只當云赤入血分,白入氣分,各從其類,如牡丹、芍藥之義,不當以丙丁、壬癸分也,若以丙丁,王癸分,則白茯神不能治心病,赤茯苓不能人膀胱矣。張元素不分赤白之說,于理欠通。
7.《本草經(jīng)疏》:茯苓,其味甘平,性則無毒,入手足少陰,手太陽,足太陰、陽明經(jīng),陽中之陰也。胸脅逆氣,邪在手少陰也;憂恚驚邪,皆心氣不足也;恐悸者,腎志不足也;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陰受邪也。甘能補中,淡而利竅,補中則心脾實,利竅則邪熱解,心脾實則憂恚驚邪自止,邪熱解則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自除,中焦受濕熱,則口發(fā)渴,濕在脾,脾氣弱則好睡,大腹者,脾土虛不能利水,故腹脹大也。淋瀝者,脾受濕邪,則水道不利也。膈中痰水水腫,皆緣脾虛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見斯病,利水實脾,則其證自退矣。開胸腑,調(diào)臟氣,伐腎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濕,解熱散結之功也。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補心益脾,白優(yōu)于赤,通利小腸,專除濕熱,赤亦勝白。
8.《本草正》:茯苓,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祛驚癇,厚腸藏,治痰之本,助藥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但補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損目,久弱極不相宜。若以人乳拌曬,乳粉既多,補陰亦妙。
9.《藥品化義》:白茯苓,味獨甘淡,甘則能補,淡則能滲,甘淡屬土,用補脾陰,土旺生金,兼益肺氣。主治脾胃不和,泄瀉腹脹,胸脅逆氣,憂思煩滿,胎氣少安,魂魄驚跳,膈問痰氣。蓋甘補則脾臟受益,中氣既和,則津液白生,口焦舌干煩渴亦解。又治下部濕熱,淋疬水腫,便溺黃赤,腰臍不利,停蓄邪水。蓋淡滲則膀胱得養(yǎng),腎氣既旺,則腰臍間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于上源,補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氣從上順下,通調(diào)水道,以輸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澀而能利。
10.《本草求真》:茯苓入四君,則佐參術以滲脾家之濕,入六味,則使?jié)蔀a以行腎邪之余,最為利水除濕要藥。書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謂也。且水既去,則小便自開,安有癃閉之慮乎,水去則內(nèi)濕已消,安有小便多見之謂乎。故水去則胸膈自寬而結痛煩滿不作,水去則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干悉去。
11.《本經(jīng)疏證》:夫氣以潤而行,水以氣而運,水停即氣阻,氣阻則水淤。茯苓者,純以氣為用,故其治咸以水為事,觀于仲景書,其顯然可識者,如隨氣之阻而宣水(茯苓甘草湯);隨水之淤而化氣(五苓散);氣以水而逆,則冠以導水而下氣隨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水以氣而涌,則首以下氣而導水為佐(桂枝五味甘草及諸加減湯);水與氣并壅于上,則從旁泄而慮傷無過(茯苓杏仁甘草湯、茯苓戎鹽湯、茯苓澤瀉湯);氣與水偕溢于外,則從內(nèi)挽而防脫其陽(防己茯苓湯);氣外耗則水內(nèi)迫,故為君于啟陽之劑(茯苓四逆湯);氣下阻則水中停,故見功于妊娠之疴(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凡此皆起陰以從陽,布陽以化陰,使清者條鬯,濁者自然退聽,或從下行,或從外達,是用茯苓之旨,在補不在泄,茯苓之用,在泄不在補矣。
12.《本經(jīng)》: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13.《別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diào)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
14.《藥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雍。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
15.《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
16.《傷寒明理論》:滲水緩脾。
17.《醫(yī)學啟源》:除濕,利腰臍間血,和中益氣為主。治溺黃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訣》云,止瀉,除虛熱,開腠理,生津液。
18. 王好古:瀉膀胱,益脾胃。治腎積奔豚。
19.《藥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傳說淵源

       從前,有一位員外生一女小玲,家有一個打工仔小伏。二人相愛,員外不允,二人外逃山村。小玲因風濕病不能動,更不便起床。小伏見一小白兔,挽弓射中,兔中箭逃至松林而不見。尋至松樹旁,見有一大球狀物,箭插其上。小伏掘之,其物色白,后煮熟食之,小玲病情好轉。小伏便每天采這些東西給小玲吃,小玲風濕得以痊愈。后人將此物名為茯苓,以示對小伏、小玲的紀念。

原標題:茯苓
詞條標簽: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