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一
艾灸穴位:水溝、十宣、百會、合谷、太沖(雙)、大椎、中脘、豐隆。
操作規(guī)程:①艾炷灸:選用1~2穴,取麥粒大艾炷灸之,溫熱紅潤而痙止,即可取下,每穴3~5壯。一般每日治療一次,必要時,當日可再施用。取穴中著選穴位是水溝,其次是百會,此兩穴臨床亦可以前頂、印堂代替,作用類似。②溫針灸:每次選用2~3個穴位,以毫針刺法治療后,再于針柄上加艾炷施灸,每穴灸3~5分鐘,每日1次。本法適用于急驚風緩解期和慢驚風患兒且可以與醫(yī)生合作者。③艾條灼灸:每次選2~3個穴位,以細枝艾條直接點灸穴上,以背部及四肢穴位為主,點艾灸后穴位可敷治療燙瘡的油膏,如京萬紅膏即可,潤澤皮膚防治發(fā)熱。④溫和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灸3~5分鐘,每日2次,本法適宜慢驚風患兒。
主治:突然發(fā)病,伴有髙熱,煩躁不安,神志昏迷,四肢抽搐,喉間痰鳴,兩目上視,舌淡紅,笞薄黃,脈弦滑。
技市二
艾灸穴位:水溝、十宣、百會、合科、太沖、脾俞、胄俞、腎俞、肝俞、關(guān)元、神閑。
操作規(guī)程:①溫針灸:每次選用2~3個穴位,以毫針刺法治;fT后,再于針柄上加艾性施灸,每穴灸3~5分鐘,每日1次。②艾條灼灸:每次選2個穴位,以細枝艾條直接點灸穴上,以背部及四肢穴位為主,點艾灸后穴位可敷治療資疫的油宵,如京萬紅育即可,潤譯皮膚防治發(fā)熱。③溫和灸:每次選用3~1氣個穴位,每穴灸3~5分鐘.每H2次,本法適宜慢驚風患兒。
主治:起病緩慢,精神委弱,面色蒼白,嗜睡無神,抽搐無力,時作時止,或兩手動,筋惕肉瞞,大便稀塘,小便請長,舌淡,咨白,脈細無力。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nèi)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