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醫(yī)文化事跡:溫病學說興起

       溫病學派是中國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漸興起的,以研究外感溫熱病為中心的一個學術派別。明清之際,

溫病學說興起

       溫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帶為著,且該地區(qū)氣候溽暑,熱病盛行,客觀上促使江浙諸醫(yī)家對溫熱病進行研究,并由此逐漸形成一個學派。

       繼明末清初吳有性著《瘟疫論》(1642)闡發(fā)疫病流行之特點、治療之法當與《傷寒論》有所不同后,江浙地區(qū)又相繼出現(xiàn)了一些相關的新理論與治療方法。其共同特點是認為“溫熱病及瘟疫非傷寒”,故后人稱其為“溫病學派”,葉天士(1667—1746)乃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后又有在學術上毫無門派之見的吳鞠通(1758—1836),在全面研究上迄《素問》、張仲景,下至吳有性、葉天士的相關學說后,把溫病傳變與臟腑病機聯(lián)系起來,提出將溫病分為上焦(肺與心)、中焦(胃與脾)、下焦(肝與腎)三個階段,即所謂“三焦辨證”的理論體系。

上一篇:太湖講課下一篇:幼幼集成

最新圖片

熱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