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古籍 > 其它 > 正文

針灸神書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7/12/12

針灸之法,捷于用藥,夫人而知之矣。于醫(yī)乎,《針灸大全》、《針灸大成》遍行于世,而搓、循逆順之法,所謂刮、戰(zhàn)、搖、按、攝、彈、搓、搜者,無不明白分曉,令醫(yī)者一目了然,先明乎此,然后習氣上升陽、氣下升陰,熱中取涼、涼中取熱,溫多取冷、冷多取溫,及左補右瀉,穴道遠近,呼吸度數(shù)、淺深分寸,可次第而降矣。吾愿世之醫(yī)病者取此書而立復之。按針中浮沉遲數(shù)之法,斟酌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病上取下、病下取上之妙而消息之,庶不失活人之志云爾,是所望于世之行針者。是為序。


時維道光丙申桃月下浣吉旦


古吉詹景炎氏八十二歲燈下書

卷一·瓊瑤神書天部

宋徽宗皇帝崇寧五年瓊瑤真人一書手法序一

論醫(yī)人針灸,不識何經(jīng)受病,妄行取穴,又不知伐上升陽之法,又不知氣下升陰之法,令患人病疾,楚楚之苦不得愈者,何也?答曰∶一則,不中穴,不知氣行。二則,不知左補右瀉,更不知其分寸。三則,不知氣下升吐、下三法。六則,又不知腹部盤盤針法,專行補瀉,令人氣血不散。七則,不知移疼注痛,又不知熱中取涼、涼中取熱,溫多取冷、冷多取溫,又不知左癱而取右,右癱而取左,又不知上部有病而下部取,下部有病而上部取也。八則,不明針中浮沉遲數(shù)緊澀,不知病者何生,又不知補生瀉成之息數(shù),左補右瀉,何能治之。先須審其八般手法治之,明其刺禁,辨經(jīng)絡穴道遠近、各人呼吸度數(shù)、淺深分寸,用之無不愈矣。不可補瀉而取出針,又不可一律而推之,務在調(diào)勻。家明其真師口訣,手法秘要親傳,不得錯矣。

瓊瑤真人用升陽升陰氣上氣下之手法講論歌二

太陽膀胱及小腸,升陽氣上三經(jīng)當。胃經(jīng)陽明二證取,氣下熱甚按前行。少陽膽與三焦證,氣上氣下分陰陽。太陰脾胃實調(diào)氣,多取升陽效非常。少陰心腎搓摩法,更須取下要升陽。

厥陰升陽為上用,四逆搓搓要熱強。若是老師行此法,免使患者受其殃。

瓊瑤標本運氣歌三

少陽從本為相火,太陰從本濕上坐,厥陰從中火是家,陽明從中濕是我,太陽少陰標本從,陰陽二氣相包裹。風從火斷汗之宜,燥與濕兼下之可,萬病能將火濕分,徹開軒岐無縫鉆。

瓊瑤辨十二經(jīng)水火分治法四

膽與三焦尋火治,肝與包絡都無異,脾肺常將濕處求,胃與大腸同濕治,惡寒表熱小腸濕,惡熱表寒心腎熾。十二經(jīng)中最端的,四經(jīng)屬火四經(jīng)濕,四經(jīng)有熱有寒時,攻里解表細消息。

濕同寒兮火同熱,寒熱到頭無兩說。六經(jīng)分來分熱寒,寒熱中停真浪舌。休治風時休治燥,治得火時風燥了。當解表時休攻里,當攻里時莫解表。表里如或兩可攻,后先內(nèi)外分多少。

敢謝軒岐萬世恩,爭奈醯雞笑天小。

宋徽宗崇寧皇帝論五

朕自今日早朝,會集文武公卿。宣問大臣∶“自從寡人即位以來,聞得在京人死大半,莫不是寡人無德,致得萬民有愆。”班中有一大臣,出班奏曰∶“陛下,為今時人死因,今時之醫(yī)醫(yī)人多死?!被实埤堫伈粣偅衷啤谩肮讶嗽勏然实厶诹⑨t(yī)人為長,命斯為貴,而今時之醫(yī)醫(yī)人多死?!惫蚀蟪级撕啠僮唷谩氨菹聻樯?。今時之醫(yī),學不從師,針不按穴,藥不根據(jù)方,虛而不補,實而不瀉。針能主表,藥能主里,針藥并行;方可為醫(yī),倚功全濟。凡醫(yī)人一要識字,二要曉陰陽,三通運氣,謂之明醫(yī)。醫(yī)不識字,不曉陰陽,不通陰陽,謂之盲醫(yī)。藥不別認新陳,亦不知反。誤治男子如治婦人,治婦人如治小兒。醫(yī)不三世,不服其藥。更兼世人有藥,預先不肯求醫(yī),及致病根源深,方才出手求醫(yī);倘又不遇良醫(yī),病家不舍資財,醫(yī)家堅執(zhí)古方,或云出于遠方而難求索,人命已失,永無再生之理。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不誠然。”奏奉圣旨,天下尋訪明醫(yī),欽選擢官前查。欽奉太祖高皇帝。

圣旨∶差令御史申貴,前往虎口龍?zhí)抖?,訪見《瓊瑤真人神書》三卷。令侍郎張忠學習,神書三卷千金不傳。

圣旨∶若有軍民曾習瓊瑤真人氣上、氣下、盤盤針法者,許令太醫(yī)院,免其本家差役二丁,免習《銅人》。

圣旨∶差令丞相同太醫(yī)院官,考注三百六十余穴。又差尚書況青,同考氣上、氣下手指之法。

圣旨∶又令都御史楊林給事中,同考神針手法。不許循私,務在精選。

圣旨∶差令主事劉斌,同考汗、吐、下三法。既明,以憑擢用。

圣旨∶差令丞相胡智兼太醫(yī)院,考腹盤盤、搓、循逆順法。

圣旨∶差令太醫(yī)院官劉,同考刮、戰(zhàn)、提、按協(xié)議四法,精通。

圣旨∶差令太醫(yī)院官黃□、侍郎張忠,同考攝、彈、搓、搜合宜四法。

華蓋殿門外左都御史劉子和欽奉圣旨,即說于太師劉大本,遵守瓊瑤心傳口授秘法神言,不得循私妄傳于世,以備擢用。

氣上一法

氣上之法補三次,即提七次在針頭,若行氣血加循理,麻痛消除不用憂。

氣下二法

氣下瀉四即按七,針頭氣下在循行,痛麻自愈同前理,榮衛(wèi)沖原氣自平。

氣上不行加三法

氣上不行左轉(zhuǎn)三,循循七次攝急彈,再加提攝專攝上,氣自流行病自安。

氣下不行加四法

氣下不行右轉(zhuǎn)三,循循七次不攝彈,再加七按攝七次,戰(zhàn)戰(zhàn)按三氣下安。

升陽法

升陽即便搓數(shù)遭,搓加循理數(shù)回饒,急提三次須加補,加用伸提陽自交。

男子筋骨疼痛七十八法

男子筋骨多疼痛,先取汗法要升陽,升陽已了停呼足,多要補七在搓方。搓摩在取氣上法,后在升陽一理強,再加刮戰(zhàn)三按補,連后出針病自康。

婦人筋骨疼痛七十九法

婦人筋骨有多般,先取升陰氣上沖,停呼三十有余度,再取汗法血氣通,汗出補三瀉四五,針出伸提有大功,再加搓提陽出外,骨中邪氣自然空。

婦人嘔吐大便不通二證八十法

婦人嘔吐不能止,中極圓盤陽在中,氣海一穴升陽上,脘內(nèi)關盤攝響攻,若是響聲五七至,即將嘔吐正心胸,三里照海施下法,大小便通即便通。

婦人胎衣不下連小腹疼痛八十一法

胎衣不下連腹疼,三陰升陽一二回,再用氣上上二穴,連下升陰急去催,三里調(diào)胃氣上法,再取氣上氣自開,足冷微微出些汗,搓搓便戰(zhàn)出針來。

婦人白濁日夜不止八十二法

婦人白濁日夜流,滿身黃瘦百勞憂,白濁子宮中極用,雙盤雙穴在手頭,中極圓盤多取熱,子宮雙用理中收,三里三陰雙陰上,雙穴升陰血氣周。

汗法二百八十五法

先取復溜二穴、太沖二穴、外關二穴。

先用氣上一次,搓數(shù)十次,補七次,又搓數(shù)十次,又補三次。汗微出,極重搓數(shù)十次,又用氣上一次,重按停呼五度,大搓數(shù)十次,又用復溜,氣下重按一次。汗出不止,用合谷二穴收半,上按三、提三、刮七止;復溜氣上,重納按刮補,收汗效如神。

以此為妙,更有些些活法,不可細推窮頭。一次用呼吸三十度,二次用呼吸二十五度。

吐法二百八十六法

先取曲池二穴、內(nèi)關二穴。

先用氣上一穴,補三次,順搖搖十七次,循三次,用搓數(shù)次,氣上一次,橫搖血逆逆,多循循,七七遭。莫相重納按,停二次,略使氣下。將針向外攝,血氣錯亂。右循七七遭,停呼三次,方可氣下。氣下多刮搓按戰(zhàn),可用調(diào)勻。又氣上一次,停呼,氣下一次,右循七次,按三次。出針。

一次三十度,二次五十度,三次二十五度,留五度。

下法二百八十七法

先取三里二穴、內(nèi)庭二穴、照海二穴。

用氣上一次,就循三次,下刮七次,重戰(zhàn)提七次,補三次,補提三次,加搓二三十次。有熱方可發(fā)機。后用提氣下一次,復提攝氣上一次,又復氣上二次,連氣下三次,重搓數(shù)十余次,彈數(shù)次,此針自出。如針不出,又氣上一次,搓數(shù)次,循起三次,連使氣下二次。即下,其效如神。

一次十六度,停至三十度,補瀉再用三十度。內(nèi)庭多彈,男左女右出血。男子左足出血,女子右足出血;如此之法。

盤盤丹穴法二百八十八法

先循五次、七次,針不動,如龍尾,氣血不虛不實,可用三次升陽、三次升陰,可用大盤二次,下攝數(shù)遭,可與伸提三次,四方皆攝四次,可取下順搖三次,橫搖四次,連下攝七次、彈七次,瀉三次、四次,出針。午間針,未時下。下不止,可用安胃散三帖。搖搖氣逆,搖若用氣上、氣下,將針搖逆,搖向外旁,攝多刮,逆陰逆陽,可循環(huán)取下法,順搖三次,橫搖四次,連下攝下沉沉,彈七次,三、四次,瀉七次。午間下針,未時下。下不止,安胃散治之。

不是神仙真妙手,多刮多搓用調(diào)勻。

瓊瑤真人問男女針法虛循問答二百八十九法

問曰∶何為虛循買氣不來,循七次,再循七次,不來,何也?答曰∶又復循七次,氣不來者,病乃不治,死也。

盤盤丹穴法二百八十八法

先循五次、七次,針不動,如龍尾,氣血不虛不實,可用三次升陽、三次升陰,可用大盤二次,下攝數(shù)遭,可與伸提三次,四方皆攝四次,可取下順搖三次,橫搖四次,連下攝七次、彈七次,瀉三次、四次,出針。午間針,未時下。下不止,可用安胃散三帖。搖搖氣逆,搖若用氣上、氣下,將針搖逆,搖向外旁,攝多刮,逆陰逆陽,可循環(huán)取下法,順搖三次,橫搖四次,連下攝下沉沉,彈七次,三、四次,瀉七次。午間下針,未時下。下不止,安胃散治之。

不是神仙真妙手,多刮多搓用調(diào)勻。

瓊瑤真人問男女針法虛循問答二百八十九法

問曰∶何為虛循買氣不來,循七次,再循七次,不來,何也?答曰∶又復循七次,氣不來者,病乃不治,死也。

男女針法實循問答二百九十法

問曰∶用實不用循,何為實?答曰∶補三次即緊,是為實。一補即緊,是為邪氣。令病患口閉氣,醫(yī)人即將金針向左右搜至十次,搓數(shù)次,松者亦可使氣上、使氣下。

男女針法虛提答問一法

問曰∶何為虛提?合提不提,何也?答曰∶補三次,循三次。不虛不實,方可伸提。

問曰∶氣血相停,何為半提?答曰∶補七次,循十次,病患血氣虛,方可用半提,輕輕不傷榮衛(wèi)。若用金針伸提,令人病者昏運,不可針,傷榮衛(wèi)也。

男女針法實提答問二法

問曰∶實提不動,氣不上下行,何也?答曰∶邪氣流于經(jīng)絡,皮肉澀滯,令人帶痛矣。

問曰∶邪氣然,何得出?答曰∶搜者,上搜、下搜數(shù)十次,微瀉三分,邪氣出,正氣歸于經(jīng)絡也。用氣上、氣下

男女針法虛按答問三法

問曰∶何為虛按?答曰∶虛者,多用按搓。按者,有分寸,三十歲人滿按,四十歲留二分,五十歲人或四十、五十歲人虛者,不用按滿,滿則使邪在內(nèi),正氣出,令人魂命不在身。男子少按,按多血出;女子多按,按多補陰也。
    

男女針法實按答問四法

問曰∶何為實按?答曰∶使氣已了,方可用按,為實按。又曰∶針緊,用搓、捻、拈、循即松,不按使邪氣不出。針松,用循,多按,多買至氣微,加戰(zhàn),方可不逆陰陽也。

男女針法虛彈答問五法

問曰∶何為虛彈?答曰∶虛者,不用彈。實者,要取血用彈。彈則傷血氣、五臟、榮衛(wèi)也。

一取東方甲乙木講論答問二十法

一取東方甲乙木,病者其色青,主虛,作酸,其腎者肝之母也。肝者得虛者,主腹痛、眼流冷淚。宜取盤搖所行,行者三七也,主腹痛。五臟得疾,用響者,逆也。順則針肝俞者,多用提刮,治冷淚等證。此乃順行盤也。

搖者,逆也,不順。不須巧言注解也。

   

二取南方丙丁火講論答問二十一法

二取南方丙丁之火,其色赤,主虛,口苦。其臟心,心主血,火曰炎上。血走住為心傷氣肺,主人咳嗽,此乃肺生紫色紫泡。紫泡破者,咳嗽吐血,主面黃面赤。吐痰者,主肺氣不能和血。但吐痰血,有腰痛者,腎虛即死。二年至十二年而死。葉血者,春夏而死,不治。

又有心傷五臟痛者,冬吐血,而遇夏季日死。春季吐血,而遇秋季日死。夏季吐血,而遇冬季日死。宜取搖搖、盤盤之理,不須注解也。

三取西方庚辛金講論答問二十二法

三取西方庚辛金,行者其色白,其臟肺,主氣,從作血。心血走至肺,紫泡。紫泡破者,吐血不已,灸腎俞二穴、三里二穴。凡腹內(nèi)不可灸,用盤搖之理。若盤盤法多者,不可亂盤,使五臟氣亂也。但凡有病,輕取輕盤,務在伸提而響矣。

四取北方壬癸水講論答問二十三法

四取北方壬癸之水,其色黑,其臟腎,主于骨關,下思咸。肺乃腎之母。不問男女先灸,腹內(nèi)宜用盤搖,養(yǎng)腎水為本也。

   

五取中央戊己土講論答問二十四法

五取中央戊己土,其色于腹部丹穴,中央之土為本,其臟脾,主內(nèi),王日緣作盤三,初多用見圖。脾土于四季,木旺一十八日,見坤土,土生化一十一臟,受胃之東,乃能生化。腹中盤搖,乃能化寒熱冷氣。分于各臟,化為十一臟。若寒痛,左盤七七,熱,痛止,右盤七七,提搖。冷氣痛,先提,左盤盤。凡腹內(nèi)用響,七提,三補,五搖。寒,提,熱右響。此是冷氣痛,提則止,左內(nèi)庭下即效。

一取氣上之法講論答問二十五法

一取氣上之法,補三次,即提七次,將針向上,是為循。

問曰∶何為血行、氣行?答曰∶氣行者,麻。血行者,痛也。

問曰∶氣上,何以氣血調(diào)勻?答曰∶上刮七次,又戰(zhàn)七次,氣血相停,不傷榮衛(wèi)。不知氣血相停,如無目之人也。

二取氣下之法講論答問二十六法

二取氣下之法,瀉四次,即按七次,將針向下循。

問曰∶血痛血行,氣麻氣行者,根據(jù)前一理。氣下者何以氣血調(diào)勻?答曰∶下刮七次,戰(zhàn)七次,相通。知道氣下者,又不知冷熱汗出者,此乃不為良醫(yī)。

三取攝之法講論答問二十七法

三取攝之法,何為攝?答曰∶在有病,將針頭再提,用七七貫穿經(jīng)絡,方謂之搜。補瀉提按等,不使搜,病者不能除,所以見血氣上下皆行也。

四取捫者講論答問二十八法

四取捫者,何為捫?答曰∶用氣上、氣下之法。捫,關關。開者,瀉也;關者,補也。取血多用補,取氣多用開。

五取彈努之法講論答問二十九法

五取彈努之法,何也?答曰∶取血者,先彈七七,下即補三四次。若是不止,將糊針眼上三寸,醫(yī)人親手打乞三下,此血即止。

   

一取氣上之法講論答問二十五法

一取氣上之法,補三次,即提七次,將針向上,是為循。

問曰∶何為血行、氣行?答曰∶氣行者,麻。血行者,痛也。

問曰∶氣上,何以氣血調(diào)勻?答曰∶上刮七次,又戰(zhàn)七次,氣血相停,不傷榮衛(wèi)。不知氣血相停,如無目之人也。

二取氣下之法講論答問二十六法

二取氣下之法,瀉四次,即按七次,將針向下循。

問曰∶血痛血行,氣麻氣行者,根據(jù)前一理。氣下者何以氣血調(diào)勻?答曰∶下刮七次,戰(zhàn)七次,相通。知道氣下者,又不知冷熱汗出者,此乃不為良醫(yī)。


三取攝之法講論答問二十七法

三取攝之法,何為攝?答曰∶在有病,將針頭再提,用七七貫穿經(jīng)絡,方謂之搜。補瀉提按等,不使搜,病者不能除,所以見血氣上下皆行也。

四取捫者講論答問二十八法

四取捫者,何為捫?答曰∶用氣上、氣下之法。捫,關關。開者,瀉也;關者,補也。取血多用補,取氣多用開。

五取彈努之法講論答問二十九法

五取彈努之法,何也?答曰∶取血者,先彈七七,下即補三四次。若是不止,將糊針眼上三寸,醫(yī)人親手打乞三下,此血即止。

手太陰肺經(jīng)

為君試舉手太陰,少商手指細端尋,魚際大指本節(jié)后,太淵出掌后中心,經(jīng)渠寸口陷中是,列缺腕上半寸針,孔最腕上量七寸,尺澤肘中約文論,俠白出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動脈應,天府腋下凡三寸,刺衄不止功可勝。

手陽明大腸經(jīng)

手陽明經(jīng)屬大腸,食指內(nèi)側名商陽,本節(jié)前有二間穴,本節(jié)后有三間當,歧骨陷中尋合谷,陽溪腕中上側詳,腕后三寸是偏歷,五六寸間側溫溜,曲肘曲中求曲池,池上三寸三里有,上廉里下側一寸,廉此下一寸灸肘,肘大骨外廉上,五里肘下三寸取,臂肘上一寸量,肩之下穴當別。

手少陰心經(jīng)

小指內(nèi)廉名中沖,少府節(jié)后直營宮,腕后一寸名通里,陰掌后為液中,神門掌后銳骨端,掌后半寸靈道通,少海肘內(nèi)節(jié)后是,青靈肘上三寸容,更有極泉凡二穴,腋下筋脈貫入胸。

手太陽小腸經(jīng)

小指為端手少澤,前谷外側節(jié)前穴,節(jié)后陷中為后溪,腕骨陷中尋外側,銳骨之間陽谷討,踝骨去陷為養(yǎng)老,支正腕后量五寸,少海肘端五分巧。

足厥陰肝經(jīng)

大敦拇指看毛聚,行間指間動脈處,節(jié)后寸半或二寸,太沖有脈誠堪據(jù),中封一寸內(nèi)踝前,蠡溝踝上五寸專,踝上七寸名中都,膝關鼻下二寸余,曲泉膝內(nèi)輔骨下,大筋上下索筋罅,陰包四寸膝以上,內(nèi)廉筋間索其當,五里三寸氣下沖,有脈有動陰股中,羊失之下曰陰廉,氣沖相去二寸通。

穴道分寸歌括

嘗聞穴道在乎分寸之間,取法周身之法,編成歌括,心玩意會。

八法穴道

內(nèi)關掌后取,二寸兩筋底,取穴陷中央,直透外關使。

公孫足大指,內(nèi)側節(jié)后取,一寸陷之中,坐蜷兩足底。

外關手腕中,骨后二寸處,針透內(nèi)關前,兩取施妙濟。

臨泣足小指,次指在其旁,本節(jié)后俠溪,寸半穴中藏。

列缺腕骨側,兩手兩交叉,中指頭盡處,沒皮半寸加。

照海在內(nèi)踝,二寸下肉間,橫針寸五分,補瀉有后先。

申脈外踝下,陷中內(nèi)際邊,五分針取用,直刺照心間。

后溪手小指,外側節(jié)五分,捻拳紋尖上,一寸透掌心。

天星十一穴

三里在膝下,三寸外廉間,舉足兩筋取,針行寸半安。

內(nèi)庭足二指,陷中刺三分,腹痛單用瀉,虛冷補相當。

曲池肘骨中,屈肘縫尖是,手拱向胸前,使針二寸住。

合谷手大指,次指歧骨間,虎口內(nèi)一寸,刺入一寸看。

委中足后腕,脈應在紋中,取穴要端詳,二寸半處明。

承山足后踝,上去八寸分,足腸下穴,二寸五分中。

昆侖足外踝,后跟陷中針,直流呂細穴,方可一寸深。

環(huán)跳在髀樞,側取下足舒,屈起上邊足,深淺一寸醫(yī)。

陽陵膝下點,一寸外廉旁,偏身風不隨,三分刺可詳。

通里兩手間,起骨后一寸,直使一寸深,效治四肢病。

流注六十穴道

少商大指端,爪甲韭葉看,沿皮向外取,三分針自安。

魚際手大指,節(jié)后散脈中,一分以沿皮,向后太淵通。

太淵掌后穴,陷中取動脈,刺入三分深,專治氣將絕。

經(jīng)渠寸口中,二寸中相因,針治諸走氣,一寸刺除根。

尺澤肘中紋,動脈手拿尋,刺入一寸半,醫(yī)瘳腰脅疼。

二間手大指,次指本節(jié)前,內(nèi)側陷中陽,針刺效先賢。

三間手大指,次指節(jié)后取,第三陷中平,三分真有理。

陽溪手腕骨,上側兩筋仿,五分針到穴,虛溺如反掌。

少沖手小指,內(nèi)廉爪甲起,角邊如韭葉,三分針可矣。

少府手小指,本節(jié)后陷中,掌中煩熱癥,針刺取五分。

神門在掌后,骨端針五分,沿皮向前取,直透腕骨中。

靈道手腕骨,后寸五分內(nèi),沿皮向前取,寸半針效速。

少海取穴手叉腰,肘骨內(nèi)廉天井交,旁開五分在少海,右邊小海寸針高。

少澤小指端,外側爪甲處,沿皮向后取,三分針內(nèi)刺。

前谷手小指,外側本節(jié)取,穴在陷中間,二分針中使。

陽谷手外側,腕骨大筋間,筋骨分中取,針透腕骨邊。

中沖中指端,甲爪韭葉間,沿皮向后取,針透魚腹間。

勞宮手在掌,動脈是中央,屈放無名指,點穴正相當。

大陵掌后取,兩筋陷中使,橫紋定其穴,寸半針入里。

間使手掌后,三寸兩筋間,針透支溝穴,瘧疾得痊安。

曲澤在肘內(nèi),橫紋穴上針,一寸指下的,禁灸免勞心。

關沖無名指,爪甲后三分,斜針取巧用,補瀉在功能。

液門手次指,捻拳按桌子,沿皮外一寸,針透陽池使。

中渚手次指,本節(jié)后液門,五分沿皮去,二寸向后行、陽池手上腕,大骨節(jié)兩間,針入五分灸,效取十全功。

支溝手腕后,三寸兩骨間,針透間使穴,脈道氣交泰。

天井肘間外,骨后一寸在,兩筋針一分,瘰灸無賽。

大敦足大指,爪甲一分取,沿皮向后針,三分刺根據(jù)理。

行間足大指,次指歧縫間,動脈應其穴,一寸刺相當。

太沖在足背,折取行間對,上量二寸中,五分針入內(nèi)。

中封內(nèi)踝前,仰足一寸邊,骨尖平過昱,半寸刺無偏。

曲泉膝內(nèi)看,輔骨大筋半,陷脈屈中取,寸半針功按。

竅陰足小指,次指爪甲端,韭葉二分刺,艾火又加添。

俠溪足小指,次指歧縫間,直針取七分,脹滿實時寬。

丘墟足外踝,臨泣穴相逢,二寸量到處,寸半刺其功。

陽輔外踝上,四寸輔骨半,橫刺三寸深,左癱右邊瘓。

隱白足皮經(jīng),大指端中尋,韭菜沿皮后,針灸至三分。

大都足大指,本節(jié)后陷中,五分針可用,艾灸兩相攻。

太白足內(nèi)側,骨下陷中求,穴入五分針,加艾氣周流。

商丘內(nèi)踝下,陷中一寸通,可灸五七壯,寒濕側腳風。

陰陵泉在膝,內(nèi)側轉(zhuǎn)骨前,伸足取橫針,透至陽陵泉。

厲兌大指足,次指爪甲內(nèi),韭葉入五分,針灸方效速。

陷谷足大指,次指之外間,內(nèi)庭上二寸,針入一寸安。

沖陽在足跗,上約三寸骨,動脈谷陷前,三寸量交足。

涌泉腳板心,屈足宛中尋,大小便閉結,速取五分針。

然谷內(nèi)踝前,大骨陷中邊,橫針一寸處,足腫并喉咽。

太溪在內(nèi)踝,后跟骨上尋,動脈陷中灸,一寸透昆侖。

復溜內(nèi)踝上,二寸陷中平,沿皮順骨下,一寸兩相停。

陰谷在膝內(nèi),轉(zhuǎn)骨彎大筋,上面小筋取,一寸要針行。

至陰足小指,外側爪甲角,沿皮后二分,眼痛甚服藥。

通谷足小指,外側前陷里,橫針去三分,腫痛香港腳愈。

束骨足小指,外側本節(jié)連,后至陷中點,沿皮一寸前。

京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看,橫針五分得。

手三里在手。曲池二寸有,穴取二寸針,七壯加艾灸。

膝關在犢鼻,骨上取旁開,五分處點穴,橫透膝眼來。

懸鐘外踝骨,用指按骨間,四指橫按盡,針透陰交邊。

三陰交內(nèi)踝,上取三寸端,橫針透絕骨,點穴休要偏。

陰市膝上面,五寸垂手放,中指點到穴,三分灸七壯。

豐隆外踝上,八寸下廉外,五分針取用,七壯灸安然。

腕骨手外側,腕前取骨下,穴取陷中平,五分針無價。

雜病穴道

百會在頂中,兩耳尖端上,頂心是正穴,二分沿皮向。

風池在耳后,發(fā)際陷中透,橫針右邊左,側刺左透右。

地倉口角旁,針縫穴道處,針入二分可,灸之加艾炷。

人中生鼻下,穴取五分平,噙水亞珠現(xiàn),五分穴內(nèi)明。

睛明目內(nèi),折分才半是,雀目冷淚流。停針行妙計。

承漿在下唇,點穴要分明,宛中針半寸,手法一般同。

頰車面推下,頰骨陷中遷,沿皮向下取,直透地倉邊。

風府在頂后,發(fā)際一寸邊,淺刺一分可,深刺禁相妨。

迎香鼻上旁,嫩骨五分藏,平針一分可,禁灸在其方。

翳風在耳后,開口得其穴,虛實行補瀉,寸半忖量折。

神庭在頭額,發(fā)際五分得,折取要分明,五分針得穴。

太陽在眉后,穴道紫筋邊,棱邊刺出血,目痛實時痊。

聽會耳珠前,陷中關下邊,動脈宛內(nèi)取,七分刺無偏。

膻中兩乳間,仰臥在中央,穴上只宜灸,禁針要度量。

攢竹眉兩間,沿皮向外邊,寸半透魚腰,眼腫實時痊。

絕骨外踝上,端取三寸放,橫針寸五分,直透陰交上。

曲骨橫骨上,穴道毛際中,寸半施針灸,手法內(nèi)相攻。

呂細足內(nèi)踝,骨上動脈尋,一寸量取入,橫針透昆侖。

風市膝外筋,垂手順腿指,指盡點其穴,一寸針方許。

血海足膝臏,內(nèi)廉肉際分,垂手中指前,橫針三寸應。

膏肓在四椎,微下兩旁邊,各開三寸點,多灸禁針砭。

百勞大椎骨,尖上刺三分,五勞七傷病,艾灸又加焚。

至陽取七椎,骨尖上面持,三分針入穴,灸火助相陪。

肺俞三椎盡,旁開半寸應,一分以沿皮,針去半寸用。

脾俞十一椎,兩旁半寸開,沿皮向外針,一寸五分段。

白環(huán)廿一椎,各開半寸為,針加寸半使,艾火正相宜。

腎俞十四椎,寸半各開除,沿皮向外針,寸半要根據(jù)隨。

命門十四椎,節(jié)下齊相對,伏臥是精宮,三分針要會。

心俞第五椎,節(jié)下兩旁移,各開寸五分,沿皮寸半齊。

脾俞十一椎,骨下兩旁陪,各開寸五分,向外寸半回。

中脘臍上取,四寸點穴針,加艾五七壯,寸半次相回。

乳根兩乳上,一寸六分中,沿皮向后取,寸半手法通。

氣海臍下是,寸半點穴真,二寸半深取,后灸要先針。

中極臍四寸,針入寸五分,艾加五七炷,治證有神力。

丹田在于臍,下取三寸宜,直透二寸半,艾灸效痊除。

上脘臍上取,五寸上面存,針行至一寸,手法效前人。

關元臍下點,三寸是根源,三寸深針可,艾火燒自然。

肝俞第九椎,各開寸五分,沿皮向外取,又取寸半針。

肩井在肩端,按肩三指端,直針二寸半,燒灸得安然。

璇璣天突下,一寸要分明,仰頭足之的,針取五分乎。

期門在魚腹,上越筋開屬,股內(nèi)脈應手,禁針灸效速。

歸來臍三寸,旁開三寸分,下取二寸是,針入半寸中。

膝關犢鼻下,二寸陷中針,可灸五七壯,折取一寸深。

治多年醫(yī)不可痔瘡灸法

用草一根,男左女右腳,從腳根量至腳尖周遭。又用雙折草,從尾尖骨至腰中心,灸七壯。又用草一根,從口兩角至耳根濃雙此至周遭一匝。又從鼻尖雙此至頂心,灸七壯,立效。

原標題:針灸神書
上一篇:沒有了下一篇:金針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