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642、1643頁。
【處方】槐角(清炒)200g、地榆炭100g、黃芩100g、麩炒枳殼100g、當歸100g、防風100g。
【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45-55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130-15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性狀】本品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澀。
【藥性分析】方中槐角苦寒,瀉火清腸,涼血止血為主藥。輔以地榆苦酸澀、性微寒,涼血止血,解毒斂瘡;黃芩清濕熱而瀉火解毒以清腸。佐以防風疏腸中風邪,且能勝濕止痛;當歸養(yǎng)血活血,引血歸經,且能防諸藥寒涼太過之弊。枳殼寬腸行氣,順遂腸胃腑氣下行,為佐使藥。諸藥合用,既能涼血止血,又能疏風行氣,寄清疏于收澀之內,寓行氣于止血之中;共奏疏風,涼血止血之功。
【功效】清腸疏風,涼血止血。
【主治】用于血熱所致的腸風便血、痔瘡腫痛。
【用法與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guī)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