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753、754頁。
【處方】九龍川、海風藤、豆豉姜、香加皮、買麻藤、香樟、降香、碎骨木、虎杖、千斤拔、橫經(jīng)席、鷹不撲、薄荷腦、木香、土鱉蟲、大皂角、莪術(shù)、過江龍、徐長卿、兩面針、羊耳菊、五味藤、朱砂根、穿壁風、草烏、樟腦。
【制法】以上二十六味,除徐長卿、兩面針、降香、薄荷腦、樟腦及部分五味藤外,其余九龍川等二十味及剩余的五味藤,置提取罐中,加入乙醇1000ml及水適量,密閉,加熱回流提取7小時后,進行蒸餾,收集蒸餾液約1200ml。徐長卿、兩面針、降香及剩余五味藤分別粉碎成粗粉,加入上述蒸餾液中,攪勻,浸漬48小時。取浸漬液,加入薄荷腦、樟腦,攪拌使溶解,濾過,調(diào)整總量至1000ml,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紅色的澄清液體;氣芳香。
【功效】活血祛瘀,舒筋活絡(luò),消腫止痛。
【主治】用于跌打扭傷,骨折脫位以及體育運動前后消除疲勞。
【用法與用量】用藥棉蘸藥液輕搽患處;重癥者用藥液濕透藥棉敷患處1小時,每日2-3次。
【注意】忌內(nèi)服;不能搽入傷口;用藥過程中如有瘙癢起疹,暫停使用。
【規(guī)格】每瓶裝(1)12ml;(2)30ml;(3)45ml;(4)88ml。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