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guó)藥典》2015年版535-537頁(yè)。
【處方】人參20g、茯苓20g、白術(shù)8g、陳皮20g、雞內(nèi)金20g、酒大黃12g、鱉甲20g、地骨皮23g、北沙參39g、炙甘草12g、青蒿29g、麥冬39g、桂枝8g、干姜8g、淡附片8g、瓜萎29g、款冬花20g、紫菀20g、桑白皮23g、膽南星8g、黃芪20g、枸杞子20g。
【制法】以上二十二味,黃芪、地骨皮、北沙參、麥冬、炙甘草、青蒿、桂枝、瓜萎、紫菀、桑白皮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shí),合并煎液,濾過(guò),濾液濃縮成相對(duì)密度為1.26-1.30(80℃)的清膏;其余人參等十二味粉碎成細(xì)粉,與上述清膏、蔗糖適量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性狀】本品為黃棕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甜。
【功效】健脾益肺,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肺脾不足,痰濕內(nèi)壅所致咳嗽或痰多稠黃,咳吐不爽,氣短,喘促,動(dòng)輒汗出,食少納呆,周身乏力,舌紅苔厚;小兒支氣管炎見(jiàn)以上證候者。
【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周歲以內(nèi)一次2g,一至四歲一次3g,五至八歲一次6g,一日3次。
【注意】高熱咳嗽慎用。
【規(guī)格】每袋裝(1)2g;(2)3g;(3)6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