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374、1375頁。
【處方】黨參45g、炒白術(shù)27g、黃芪22.5g、茯苓45g、甘草13.5g、山藥54g、炒雞內(nèi)金22.5g、醋龜甲13.5g、山麥冬45g、龍骨13.5g、大棗22.5g、醋南五味子27g、煅牡蠣13.5g、硫酸亞鐵(FeSO4?7H2O)20g。
【制法】以上十四味,除硫酸亞鐵外,龍骨、煅牡蠣、醋龜甲、炒雞內(nèi)金加水煎煮二次,每次4小時,煎液濾過,濾液合并,靜置,取上清液,備用;其余黃芪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時,煎液濾過,濾液合并,靜置,取上清液與上述備用上清液合并,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30(55-65℃),加入蔗糖粉、硫酸亞鐵、維生素C10.1g及枸櫞酸0.9g,混勻,制顆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性狀】本品為灰黃色至棕色的顆粒;氣微,味甜、微腥酸。
【功效】健脾和胃,養(yǎng)血安神。
【主治】用于小兒脾胃虛弱及心脾兩虛型缺鐵性貧血;成人氣血兩虛型缺鐵性貧血。癥見面色萎黃或晄白,食少納呆,腹脹脘悶,大便不調(diào),煩躁多汗,倦怠乏力,舌胖色淡,苔薄白,脈細(xì)弱。
【用法與用量】飯后用開水沖服。周歲以內(nèi)一次2.5g(半袋),一至三歲一次5g(1袋),三至五歲一次7.5g(1.5袋),五至十二歲一次10g(2袋),成人一次15g(3袋),一日3次或遵醫(yī)囑。
【注意】忌茶;勿與含鞣酸類藥物合用,服藥期間,部分患兒可出現(xiàn)牙齒顔色變黑,停藥后可逐漸消失;少數(shù)患兒服藥后,可見短暫性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輕度腹瀉,多可自行緩解。
【規(guī)格】每袋裝5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