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藥詞典頻道 > 中成藥 > 正文

烏梅丸

摘要:【方源】漢《傷寒論》;《新編國家中成藥》858頁?!吨袊幍洹?015版698、699頁。 【組成】烏梅肉120g、細辛18g、干姜30g、當歸12g、附子(制)18g、蜀椒炒香12g、桂枝18g、人參18g、黃柏18g、黃連48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 收藏
【方源】漢《傷寒論》;《新編國家中成藥》858頁?!吨袊幍洹?015版698、699頁。

【組成】烏梅肉120g、細辛18g、干姜30g、當歸12g、附子(制)18g、蜀椒炒香12g、桂枝18g、人參18g、黃柏18g、黃連48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煉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狀】 本品為黃褐色的水丸或棕黑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苦、酸(水丸);味微甜、苦、酸(大蜜丸)。

【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果皮非腺毛單細胞,平直或彎曲,胞腔內充滿黃棕色物(烏梅)。糊化淀粉粒團塊類白色(附子)。纖維朿鮮黃色,壁稍厚,紋孔明顯(黃連)。纖維束鮮黃色,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木化增厚(黃柏)。

2.取水丸5g,研碎;或取大蜜丸10g,剪碎。加甲醇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15ml(浸泡約1分鐘),傾去石油醚液,殘渣加無水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烏梅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20:5:8: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5分鐘,在紫外光燈(365nm)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取水丸1g,研碎,或取大蜜丸2g,剪碎。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連和黃柏對照藥材各0.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四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異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濃氨試液(6:1.5:3:1.5:0.5)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預飽和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干,在紫外光(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的黃色熒光斑點。

4.取水丸5g,研碎;或取大蜜丸10g,剪碎,加硅藻土適量,研勻。加乙醚50mU超聲處理30分鐘9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當歸對照藥材0.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7: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在紫外光(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5.取水丸5g,研碎,或取大蜜丸10g,剪碎,加硅藻土適量,研勻,加乙醚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乙醚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干姜對照藥材0.5g,加乙醚3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20μl、對照藥材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功效】緩肝調中,清上溫下。

【主治】用于蛔厥,久痢,厥陰頭痛,癥見腹痛下痢、巔頂頭痛、時發(fā)時止、躁煩嘔吐、手足厥冷。
【按語】本方所治蛔厥,是因上熱下寒,蛔動不安所致?;紫x原寄生在腸內,喜溫而惡寒,若腸寒,不利于蛔蟲之生存,蛔蟲為避下寒而就上熱,故上竄入胃或入膽道,則發(fā)生蛔厥腹痛;腸寒則蛔蟲不時擾動而腹痛時作,痛劇則陰陽之氣不相順接以致四肢厥冷;胃受蟲擾,故煩悶、嘔吐、或吐蛔。治療上應以溫臟安蛔,兼清上熱。“蛔得酸則靜”,故用烏梅味酸制蛔,安其擾動,使蛔靜而痛止,重用為君藥;然蛔蟲因于腸寒而向上竄動,故用細辛、蜀椒味辛可伏蛔,性溫可暖腸祛寒;并用桂枝、附子、干姜辛溫之品,以加強暖腸熱,令蛔蟲折回腸內,此即“蛔得苦則下”之理;人參、當歸補養(yǎng)氣血,扶正以祛邪,四藥共為佐藥; 蜂蜜甘緩和中,調和諸藥,為使藥??马嵅f:“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名醫(yī)方論》)本方辛酸苦味俱備,且寒熱并用,共奏溫臟安蛔,兼清上熱之功,其立法重在安蛔止痛,使蛔靜下行,腹痛自止,厥逆可消。
方中烏梅酸澀,可澀腸止瀉;黃連、黃柏苦寒,能清熱燥濕止??;附子、干姜、桂枝、 川椒、細辛皆溫熱之品,可溫腎暖脾而助運化;人參、當歸益氣補虛而扶正。諸藥相合,具有溫中補虛,清熱燥濕止痢之功。因此,對于寒熱錯雜,正氣虛弱之久瀉、久痢亦可奏效。 本方配伍特點:一是選藥酸苦辛并進,使“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二是 寒熱并用,邪正兼顧,攻補并施。
【現(xiàn)代應用】本方常用于痛經(jīng),梅尼埃綜合征,功能性子宮出血,五更瀉,前列腺肥大,糖尿病性胃輊癱,充血性心力衰竭屬上熱下寒所致者。
1.治療痛經(jīng):據(jù)報道,有人運用烏梅丸治療痛經(jīng)患者59例,其中未婚者38例,已婚者21例;年齡16-42歲;平均29歲;病程6個月至18年,平均5年。婦科檢查子宮正常者 29例,發(fā)育不良者25例,后位子宮5例。痛經(jīng)程度:重度痛經(jīng)者35例(腹痛難忍,不能堅持工作或學習,全身癥狀重),中度痛經(jīng)者24例(腹痛難忍,影響工作或學習,全身癥狀較輕)??傆行蕿?7%。用法:內服烏梅丸,2丸/次,分早、中、晚3次內服,用溫開水送下。于月經(jīng)前5日開始服,至月經(jīng)干凈止為1個療程,可連服2-3個療程。
2.治療梅尼埃綜合征:據(jù)報道,有人應用烏梅丸治療梅尼埃綜合征患者39例,總有效率為95%。
3.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據(jù)報道,有人運用烏梅丸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65例,總有效率為96%。用法:內服烏梅丸,2丸/次,3次/日,溫開水送服。5日為1個療程, 未獲效者,繼服藥1個療程。
4.治療五更瀉:據(jù)報道,有人運用烏梅丸治療五更瀉患者28例,臨床治愈者9例,顯效者13例,有效者6例。
5.治療前列腺肥大:有人應用烏梅丸治療前列腺肥大患者79例,其中年齡最小者48歲,最大者81歲;病程(出現(xiàn)排尿困難時間)最短1年,最長18年。用法:內服烏梅丸,2丸/ 次,3次/日,溫開水送服。20日為1個療程,連續(xù)服至癥狀消失止。結果:79例中,用藥1個療程治愈者27例,用藥2個療程治愈者24例,用藥3個療程治愈者18例;顯效者(排尿困難癥狀明顯改善)6例;無效者4例。總有效率為95%。
6.治療糖尿病性胃輊癱:據(jù)報道,有人用烏梅丸治療42例糖尿病性胃輊擁,總有效率為81%。
7.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據(jù)報道,有人用烏梅丸治療4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總有效率為95%。
8.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據(jù)報道,釆用烏梅湯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12例,凡腹痛者,加木香;白色黏液多者,加肉豆蔻;夾有紅色黏液者,加地榆;大便次數(shù)多者,加沒食子;氣虛明顯者,加黃芪。結果:12例中,痊愈者8例,好轉者3例,無效1例。10日為 1個療程,一般用藥3-5個療程獲效。
【用法與用量】口服。水丸一次3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3次。
【注意】孕婦禁服。
【規(guī)格】(1)水丸每袋(瓶)裝3g;(2)大蜜丸每丸重3g。
【貯藏】密封。

原標題:烏梅丸

詞條標簽:烏梅丸

相關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