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烏欖(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烏欖樹皮為橄欖科橄欖屬植物烏欖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樹皮。四季均可采,鮮用或曬干。產(chǎn)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生長于海拔1280米以下的雜木林內(nèi)。

植物名烏欖

拼音WuLan

學(xué)名Canarium pimela Leenh.

別名木威子、黑欖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蕓香目

亞目蕓香亞目

橄欖科

橄欖屬

植物形態(tài)

喬木,高達(dá)20米,胸徑達(dá)45厘米。小枝粗10毫米,干時紫褐色,髓部周圍及中央有柱狀維管束。無托葉。小葉4-6對,紙質(zhì)至革質(zhì),無毛,寬橢圓形、卵形或圓形,稀長圓形,長6-17厘米,寬2-7.5厘米,頂端急漸尖,尖頭短而鈍;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偏斜,全緣;側(cè)脈(8-)11(-15)對,網(wǎng)脈明顯?;ㄐ蛞干?,為疏散的聚傘圓錐花序(稀近總狀花序),無毛;雄花序多花,雌花序少花?;◣谉o毛,雄花長約7毫米,雌花長約6毫米。萼在雄花中長2.5毫米,明顯淺裂,在雌花中長3.5-4毫米,淺裂或近截平;花瓣在雌花中長約8毫米。雄蕊6,無毛(僅雄花花藥有兩排剛毛),在雄花中近1/2、在雌花中1/2以上合生?;ūP杯狀,高0.5-1毫米,流蘇狀,邊緣及內(nèi)側(cè)有剛毛,雄花中的肉質(zhì),中央有一凹穴;雌花中的薄,邊緣有6個波狀淺齒。雌蕊無毛,在雄花中不存在。果序長8-35厘米,有果1-4個;果具長柄(長約2厘米),果萼近扁平,直徑8-10毫米,果成熟時紫黑色,狹卵圓形,長3-4厘米,直徑1.7-2厘米,橫切面圓形至不明顯的三角形;外果皮較薄,干時有細(xì)皺紋。果核橫切面近圓形,核蓋厚約3毫米,平滑或在中間有1不明顯的肋凸。種子1-2;不育室適度退化。花期4-5月,果期5-11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生長于海拔1280米以下的雜木林內(nèi)。(《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根入藥,可治風(fēng)濕腰腿痛、手足麻木、胃痛、燙火傷。(《中國植物志》)

原標(biāo)題:烏欖
詞條標(biāo)簽:烏欖烏欖根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