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毛排錢樹(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毛排錢草為豆科植物鱗貍鱗Phyllodium elegans (Lour.) Desv.全草。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產(chǎn)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云南等地。

植物名毛排錢樹

拼音MaoPaiQianShu

學(xué)名Phyllodium elegans (Lour.) Desv.

別名鱗貍鱗、毛排錢草、連里尾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薔薇目

亞目薔薇亞目

豆科

亞科蝶形花亞科

山螞蝗族

亞族山螞蝗亞族

排錢樹屬

植物形態(tài)

灌木,高0.5-1.5米。莖、枝和葉柄均密被黃色絨毛。托葉寬三角形,長3-5毫米,基部寬2-3毫米,外面被絨毛;葉柄長約5毫米;小葉革質(zhì),頂生小葉卵形、橢圓形至倒卵形,長7-10厘米,寬3-5厘米,側(cè)生小葉斜卵形,長比頂生小葉約短1倍,兩端鈍,兩面均密被絨毛,下面尤密,側(cè)脈每邊9-10條,直達葉緣,邊緣呈淺波狀;小托葉針狀,長約2毫米;小葉柄長1-2毫米,密被黃色絨毛?;ㄍǔ?-9朵組成傘形花序生于葉狀苞片內(nèi),葉狀苞片排列成總狀圓錐花序狀,頂生或側(cè)生,苞片與總軸均密被黃色絨毛;苞片寬橢圓形,長14-35毫米,寬9-25毫米,先端凹入,基部偏斜;花梗長2-4毫米,密被開展軟毛;花萼鐘狀,長3-4毫米,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冠白色或淡綠色,旗瓣長6-7毫米,寬3-4毫米,基部漸狹,具不明顯的瓣柄,翼瓣長5-6毫米,寬約1毫米,基部具耳和瓣柄,龍骨瓣較翼瓣大,長7-8毫米,寬2毫米,基部多少有耳,瓣柄長約2毫米;雌蕊長8-10毫米,被毛,基部具小花盤,花柱纖細,彎曲,長5-6毫米,中部以下有毛。莢果通常長1-1.2厘米,寬3-4毫米,密被銀灰色絨毛,腹縫線直或淺波狀,背縫線波狀,通常有莢節(jié)3-4;種子橢圓形,長2.5毫米,寬1.8-2毫米,花期7-8月,果期10-11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云南等省區(qū)。生于平原、丘陵荒地或山坡草地、疏林或灌叢中,海拔40-1100米。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根、葉供藥用,有消炎解毒、活血利尿之效。(《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毛排錢樹
詞條標簽:毛排錢樹毛排錢草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