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臭辣吳萸(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臭辣樹為蕓香科植物臭辣樹Evodia fargesii Dode的果實。8-9月采摘成熟果實,鮮用或曬干。產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植物名臭辣吳萸

拼音ChouLaWuYu

學名Evodia fargesii Dode

別名臭辣樹、臭吳萸、野吳萸、臭桐子樹、野茶辣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蕓香目

亞目蕓香亞目

蕓香科

亞科蕓香亞科

吳茱萸屬

四數花組

植物形態(tài)

高達17米的喬木,胸徑達40厘米。樹皮平滑,暗灰色,嫩枝紫褐色,散生小皮孔。葉有小葉5-9片,很少11片,小葉斜卵形至斜披針形,長8-16厘米,寬3-7厘米,生于葉軸基部的較小,小葉基部通常一側圓,另一側楔尖,兩側甚不對稱,葉面無毛,葉背灰綠色,干后帶蒼灰色,沿中脈兩側有灰白色卷曲長毛,或在脈腋上有卷曲叢毛,油點不顯或甚細小且稀少,葉緣波紋狀或有細鈍齒,葉軸及小葉柄均無毛,側脈每邊8-14條;小葉柄長很少達1厘米?;ㄐ蝽斏?,花甚多;5基數;萼片卵形,長不及1毫米,邊緣被短毛;花瓣長約3毫米,腹面被短柔毛;雄花的雄蕊長約5毫米,花絲中部以下被長柔毛,退化雌蕊頂部5深裂,裂瓣被毛;雌花的退化雄蕊甚短,通常難于察見,子房近圓球形,無毛,花柱長約0.5毫米。成熟心皮5-4、稀3個,紫紅色,干后色較暗淡,每分果瓣有1種子;種子長約3毫米,寬約2.5毫米,褐黑色,有光澤。花期6-8月,果期8-10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北部(乳源)、廣西、貴州、四川、云南。生于海拔600-1500米山地山谷較濕潤地方。在廣東北部山區(qū)本種常與杜鵑及鼠刺屬植物混生。(《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湖北民間有用其果作吳茱萸代品,也有認為本種的果與吳茱萸具相同藥效。(《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臭辣吳萸
詞條標簽:臭辣吳萸,臭辣樹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