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水燭(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蒲黃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東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主產于江蘇、浙江、山東、安徽、湖北等省。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干后碾軋,篩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曬干,成為帶有雄花的花粉,即為草蒲黃。

植物名水燭

拼音ShuiZhu

學名Typha angustifolia Linn.

別名蒲草、水蠟燭、狹葉香蒲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露兜樹目

香蒲科

香蒲屬

有苞組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根狀莖乳黃色、灰黃色,先端白色。地上莖直立,粗壯,高約1.5-2.5(-3)米。葉片長54-120厘米,寬0.4-0.9厘米,上部扁平,中部以下腹面微凹,背面向下逐漸隆起呈凸形,下部橫切面呈半圓形,細胞間隙大,呈海綿狀;葉鞘抱莖。雌雄花序相距2.5-6.9厘米;雄花序軸具褐色扁柔毛,單出,或分叉;葉狀苞片1-3枚,花后脫落;雌花序長15-30厘米,基部具1枚葉狀苞片,通常比葉片寬,花后脫落;雄花由3枚雄蕊合生,有時2枚或4枚組成,花藥長約2毫米,長距圓形,花粉粉單體,近球形、卵形或三角形,紋飾網狀,花絲短,細弱,下部合生成柄,長(1.5-)2-3毫米,向下漸寬;雌花具小苞片;孕性雌花柱頭窄條形或披針形,長約1.3-1.8毫米,花柱長1-1.5毫米,子房紡錘形,長約1毫米,具褐色斑點,子房柄纖細,長約5毫米;不孕雌花子房倒圓錐形,長1-1.2毫米,具褐色斑點,先端黃褐色,不育柱頭短尖;白色絲狀毛著生于子房柄基部,并向上延伸,與小苞片近等長,均短于柱頭。小堅果長橢圓形,長約1.5毫米,具褐色斑點,縱裂。種子深褐色,長約1-1.2毫米。花果期6-9月。2n=30。(《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陜西、甘肅、新疆、江蘇、湖北、云南、臺灣等省區(qū)。生于湖泊、河流、池塘淺水處,水深稀達1米或更深,沼澤、溝渠亦常見,當水體干枯時可生于濕地及地表龜裂環(huán)境中。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日本、原蘇聯(lián)、歐洲、美洲及大洋洲等亦有分布。(《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用途同香蒲。(《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水燭
詞條標簽:水燭,蒲黃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