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吊石苣苔(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石吊蘭為苦苣苔科植物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uciflorus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葉茂盛時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

植物名吊石苣苔

拼音DiaoShiJuTai

學(xué)名Lysionotus pauciflorus Maxim.

別名石吊蘭、千錘打、白棒頭、接骨生、瓜子菜、巖澤蘭、巖羅漢、石豇豆、竹勿刺、地枇杷、石楊梅、巖頭三七、石三七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苦苣苔科

芒毛苣苔族

吊石苣苔屬

吊石苣苔組

吊石苣苔系

植物形態(tài)

小灌木。莖長7-30厘米,分枝或不分枝,無毛或上部疏被短毛。葉3枚輪生,有時對生或斗枚輪生,具短柄或近無柄;葉片革質(zhì),形狀變化大,線形、線狀倒披針形、狹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少有為狹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1.5-5.8厘米,寬0.4-1.5(-2)厘米,頂端急尖或鈍,基部鈍、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在中部以上或上部有少數(shù)牙齒或小齒,有時近全緣,兩面無毛,中脈上面下陷,側(cè)脈每側(cè)3-5條,不明顯;葉柄長1-4(-9)毫米,上面常被短伏毛。花序有1-2(-5)花;花序梗纖細(xì),長0.4-2.6(-4)厘米,無毛;苞片披針狀線形,長1-2毫米,疏被短毛或近無毛;花梗長3-10毫米,無毛。花萼長3-4(-5)毫米,5裂達(dá)或近基部,無毛或疏被短伏毛;裂片狹三角形或線狀三角形?;ü诎咨珟У仙珬l紋或淡紫色,長3.5-4.8厘米,無毛;筒細(xì)漏斗狀,長2.5-3.5厘米,口部直徑1.2-1.5厘米;上唇長約4毫米,2淺裂,下唇長10毫米,3裂。雄蕊無毛,花絲著生于距花冠基部13-15毫米處,狹線形,長約12毫米,花藥直徑約1.2毫米,藥隔背面突起長約0.8毫米;退化雄蕊3,無毛,中央的長約1毫米,側(cè)生的狹線形,長約5毫米,弧狀彎曲?;ūP杯狀,高2.5-4毫米,有尖齒。雌蕊長2-3.4厘米,無毛。蒴果線形,長5.5-9厘米,寬2-3毫米,無毛。種子紡錘形,長0.6-1毫米,毛長1.2-1.5毫米?;ㄆ?-10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云南東部、廣西、廣東、福建、臺灣、浙江、江蘇南部、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貴州、四川、陜西南部。生于丘陵或山地林中或陰處石崖上或樹上,海拔300-2000米。在越南及日本也有分布。(《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全草可供藥用,治跌打損傷等癥。(《中國植物志》)

原標(biāo)題:吊石苣苔
詞條標(biāo)簽:吊石苣苔,石吊蘭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