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白花刺參(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

植物名白花刺參

拼音BaiHuaCiShen

學名Morina nepalensis D. Don var. alba (Hand.-Mazz.) Y. C. Tan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茜草目

川續(xù)斷科

刺參族

刺續(xù)斷屬

刺參組

植物形態(tài)

刺續(xù)斷(原變種) :多年生草本;莖單1或2-3分枝,高(10-)20-50厘米,上部疏被縱列柔毛?;~線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0.5-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鞘狀抱莖,邊緣有疏刺毛,兩面光滑,葉脈明顯;莖生葉對生,2-4對,長圓狀卵形至披針形,向上漸小,邊緣具刺毛。花莖從基生葉旁生出。假頭狀花序頂生,徑3-5厘米,含10花以上,有時達20花,枝下部近頂處的葉腋中間有少數(shù)花存在;總苞苞片4-6對,堅硬,長卵形至卵圓形,漸尖,向上漸小,邊緣具多數(shù)黃色硬刺,基部更多;小總苞鐘形,無柄,長8-10毫米,脈明顯,頂端平截,被長柔毛,并具長短不一的齒刺15條以上;花萼筒狀,下部綠色,上部邊緣紫色,或全部紫色,長7-9毫米,裂口甚大,達花萼的一半,邊緣具長柔毛及齒刺,齒刺數(shù)目一般為5,有時可達10枚以上,排列不規(guī)則;花冠紅色或紫色,徑7-9毫米,不整齊,稍近左右對稱,花冠管徑約3毫米,長2-2.5毫米,外彎,被長柔毛,裂片5,倒心形,長3-4毫米,先端凹陷;雄蕊4,二強,花絲較短,著生于花冠喉部;花柱高出雄蕊,柱頭頭狀。果柱形,長4-6毫米,藍褐色,被短毛,具皺紋,頂端斜截形?;ㄆ?-8月,果期7-9月。
白花刺參(變種):植株較纖細,高10-40厘米。葉寬5-9毫米。花萼全綠色,長5-8毫米;花冠白色,裂片長3毫米。(《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西藏東部及中部、云南西部及北部、四川西部及中部、青海南部和甘肅東南部。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山坡草甸或林下。(《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白花刺參
詞條標簽: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