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蒲黃(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蒲黃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inn.、東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干后碾軋,篩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曬干,成為帶有雄花的花粉,即為草蒲黃。狹葉香蒲主產(chǎn)于江蘇、浙江、河南、山東、安徽、湖北等地;東方香蒲產(chǎn)于貴州、山西、山東、東北等地。

  • 中藥名稱蒲黃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TYPHAE POLLEN

  • 別 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

  • 所屬功效類止血藥

  • 香蒲科

  • 分布區(qū)域狹葉香蒲主產(chǎn)于江蘇、浙江、河南、

來源

本品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inn.、東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chǎn)地

狹葉香蒲主產(chǎn)于江蘇、浙江、河南、山東、安徽、湖北等地;東方香蒲產(chǎn)于貴州、山西、山東、東北等地。

入藥部位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干后碾軋,篩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曬干,成為帶有雄花的花粉,即為草蒲黃。(《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本品為黃色粉末。體輕,放水中則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膩感,易附著手指上。氣微,味淡。(《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jīng)

甘、平。歸肝、心包經(jīng)。(《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止血,化瘀,通淋。(《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jīng)閉通經(jīng),胸腹刺痛,跌撲腫痛,血淋澀痛。(《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5-10g,包煎。外用適量,敷患處。(《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孕婦慎用。(《中國藥典2015》)

貯藏保存

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潮,防蛀。(《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粉末黃色?;ǚ哿n悎A形或橢圓形,直徑17-29μm,表面有網(wǎng)狀雕紋,周邊輪廓線光滑,呈凸波狀或齒輪狀,具單孔,不甚明顯。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50ml,冷浸24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5ml使溶解,濾過,濾液加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5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異鼠李素-3-O-新橙皮苷對照品、香蒲新苷對照品,加乙醇分別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丙酮—水(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三氯化鋁試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中國藥典2015》)

中藥配伍

1.治婦人月候過多,血傷漏下不止:蒲黃三兩(微炒),龍骨二兩半。艾葉一兩。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米飲下,艾湯下亦得,日再。(《圣濟總錄》蒲黃丸)
2.治產(chǎn)后血不下:蒲黃三兩。水三升,煎取一升,頓服。(《梅師集驗方》)
3.治產(chǎn)后惡露不快,血上搶心,煩悶滿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語,氣喘欲絕:干荷葉(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黃、甘草(炙)各三分,蒲黃(生)二兩。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蜜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局方》蒲黃散)
4.治產(chǎn)后心腹痛欲死:蒲黃(炒香)、五靈脂(酒研,淘去砂土)各等分。為末,先用釅醋,調(diào)二錢,熬成膏,入水一盞,煎七分,食前熱服。(《局方》失笑散)
5.催生:蒲黃、地龍(洗去土,于新瓦上焙令微黃)、陳橘皮等分。各為末,如經(jīng)日不產(chǎn),各抄一錢匕,新汲水調(diào)服。(《證類本草》)
6.治墜傷撲損,瘀血在內(nèi),煩悶者:蒲黃末,空心溫酒服三錢。(《塞上方》)
7.治吐血、唾血:蒲黃一兩。搗為散,每服三錢,溫酒或冷水調(diào)。(《簡要濟眾方》)
8.治肺熱衄血:蒲黃、青黛各一錢。新汲水服之。或去青黛,入油發(fā)灰等分,生地黃汁調(diào)下。(《簡便單方》)
9.治鼻衄經(jīng)久不止:蒲黃二、三兩,石榴花一兩(末)。上藥,和研為散,每服以新汲水調(diào)下一錢。(《圣惠方》)
10.治膀胱熱,小便血不止:蒲黃(微炒)二兩,郁金(銼)三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粟米飲調(diào)下,空心晚食前服。(《圣濟總錄》蒲黃散)
11.治卒下血:甘草、干姜、蒲黃各一分。三物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僧深集方》蒲黃散)
12.治舌脹滿口,不能出聲:蒲黃頻摻。(《本事方》)
13.治小兒重舌,口中生瘡,涎出:蒲黃一分,露蜂房一分(微炙),白魚一錢。上藥,都研令勻。用少許酒凋,敷重舌、口中瘡上,日三用之。(《圣惠方》蒲黃散)
14.治聤耳出膿:蒲黃末,摻之。(《圣惠方》)
15.治耳中出血:蒲黃、炒黑研末,摻入。(《簡便單方》)
16.治脫肛:蒲黃二兩。以豬脂和敷肛上,納之。(《千金方》)
17.治陰蝕:蒲黃二兩,桐皮二兩,甘草二兩。凡三物,搗篩,粉創(chuàng)上。(《令李方》蒲黃散)
18.治丈夫陰下濕癢:蒲黃末敷之。(《千金方》)

中藥炮制

生蒲黃:揉碎結(jié)塊,過篩。
蒲黃炭:取凈蒲黃,照炒炭法(通則0213)炒至棕褐色。(《中國藥典2015》)

道地性

蒙藥、 淮藥

相關(guān)論述

1.《綱目》:《本事方》云,有士人妻舌忽脹滿口,不能出聲,以蒲黃頻摻,比曉乃愈。又《芝隱方》云,宋度宗,一夜忽舌腫滿口,用蒲黃、干姜末等分,干滌而愈。據(jù)此二說,則蒲黃之涼血活血可證矣。蓋舌乃心之外候,麗手顧陰相火乃心之臣使,得干姜是陰陽能相濟也。
2.《本草匯言》:蒲黃,性涼而利冶g潔膀骯之原,清小腸之氣,故小便不通,前人所必用也。至于治血之方,血之上者可清,血之下者可利,血之滯者可行,血之行者可止。凡生用則性涼,行血而兼消;炒用則味澀,調(diào)血而且止也。
3.《藥品化義》:蒲黃,若謠失血久者,炒用之以助補脾之藥,攝血歸源,使不妄行。又取體輕行滯,昧甘和血,上治吐艦喀血,下治腸紅崩漏。但為收功之藥,在失血之韌,用之無益。若生用亦能涼血消腫。
4.《本經(jīng)逢原》:蒲黃,《本經(jīng)》主心腹膀脫寒熱, 良由血結(jié)其處,營衛(wèi)不和故也。與五靈脂同用,胃氣虛者,入口必吐,下咽則利。舌根脹痛,亦有屬虛火旺者,誤用前法(指同干姜未干摻),轉(zhuǎn)傷津液,每致燥濕愈甚,不可不審。
5.《本草正義》:蒲黃,專人血分, 以治香之氣,兼行氣分,故能導(dǎo)瘀結(jié)而治氣血凝滯之病。東壁李氏員謂其涼血、活血,亦以水產(chǎn)之品,故以為涼。頤謂蒲本清香,亦有宰味,以《本經(jīng)》葛蒲辛溫例之,必不可以為寒涼。蒲黃又為蒲之精華所聚,既能逐痰,則辛散之力可知。況心腹結(jié)滯之痛,新產(chǎn)瘀露之凝,失笑一投,捷于影響,雖曰靈脂導(dǎo)濁,是其專職,然蒲黃果是寒涼,必非新產(chǎn)有痰可用。若舌瘡口瘡,皮膚濕癢諸病,敷以生蒲黃細(xì)粉可愈,則以細(xì)膩粘凝, 自有生肌之力,非僅取其清涼也。
6.《本經(jīng)》:主心腹膀脫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7.《藥性論》:通經(jīng)脈,止女子崩中不佳, 主痢血,止尿血,利水道。
8.《日華子本草》:治(顛倒)撲血悶,排膿,瘡療,婦人帶下,月經(jīng)不勻,血氣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墜胎,血運血耀,兒枕急痛,小便不通,腸風(fēng)瀉血,游風(fēng)腫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被血消腫生使,補血止血炒用。
9.《綱目》:涼血,活血,止心腹諸痛。
10.《本草經(jīng)疏》:治癌結(jié),五勞七傷,停積瘀血,胸前痛即發(fā)吐頤。
11.《現(xiàn)代實用中藥》:外用于創(chuàng)傷,濕疹。
12.《南寧市藥物志》:外用治瘰癘。

傳說淵源

       相傳,南宋年間。宋度宗有次攜帶愛妃,來到御花園,盡情游春賞花。時值春光明媚,百花吐艷。他們時而嬉戲打鬧,時而開懷暢飲,好不樂哉。然而,樂極生悲,就在當(dāng)天晚上,宋度宗突然舌腫滿口,既不能言語,又不能進食。滿朝文武百官焦急萬分,急召集宮庭御醫(yī)研究診治方法,蔡御醫(yī)道:“皇上的舌病用蒲黃和干姜各半研成細(xì)末,蘸之干擦舌頭可愈。”度宗就按此方法治之,果見奇效。后來度宗問蔡御醫(yī):“蒲黃和干姜為何能治寡人的舌?。俊辈逃t(yī)道:“啟秉萬歲,蒲黃有涼血活血作用。蓋舌乃心之外候,而手厥陰相火乃心上臣使,得干姜是陰陽相濟也?!?/span>

原標(biāo)題:蒲黃
詞條標(biāo)簽:香蒲蒲黃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