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辛夷(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辛夷為木蘭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an.、玉蘭Magnolia denudata Desr.或武當玉蘭Magnolia sprengeri Pampan.的干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開放時采收,除去枝梗,陰干。望春花主產(chǎn)于河南、四川、陜西、湖北等地;玉蘭主產(chǎn)于浙江、安徽、江西;武當玉蘭主產(chǎn)于四川、湖北、陜西等地。

  • 中藥名稱辛夷

  • 中藥學名(拉丁名)MAGNOLIAE FLOS

  • 別 名辛矧、侯桃、房木

  • 所屬功效類解表藥

  • 木蘭科

  • 分布區(qū)域望春花主產(chǎn)于河南、四川、陜西、湖

來源

本品為木蘭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an.、玉蘭Magnolia denudata Desr.或武當玉蘭Magnolia sprengeri Pampan.的干燥花蕾。(《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chǎn)地

望春花主產(chǎn)于河南、四川、陜西、湖北等地;玉蘭主產(chǎn)于浙江、安徽、江西;武當玉蘭主產(chǎn)于四川、湖北、陜西等地。

入藥部位

采收加工

冬末春初花未開放時采收,除去枝梗,陰干。(《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望春花:呈長卵形,似毛筆頭,長1.2-2.5cm,直徑0.8-1.5cm?;砍>叨坦#L約5mm,梗上有類白色點狀皮孔。苞片2-3層,每層2片,兩層苞片間有小鱗芽,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綠色茸毛,內(nèi)表面類棕色,無毛?;ū黄?,棕色,外輪花被片3,條形,約為內(nèi)兩輪長的1/4,呈萼片狀,內(nèi)兩輪花被片6,每輪3,輪狀排列。雄蕊和雌蕊多數(shù),螺旋狀排列。體輕,質(zhì)脆。氣芳香,味辛涼而稍苦。
玉蘭:長1.5-3cm,直徑1-1.5cm?;恐]^粗壯,皮孔淺棕色。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綠色茸毛?;ū黄?,內(nèi)外輪同型。
武當玉蘭:長2-4cm,直徑1-2cm?;恐4謮?,皮孔紅棕色。苞片外表面密被淡黃色或淡黃綠色茸毛,有的最外層苞片茸毛已脫落而呈黑褐色?;ū黄?0-12(15) ,內(nèi)外輪無顯著差異。(《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jīng)

辛,溫。歸肺、胃經(jīng)。(《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散風寒,通鼻竅。(《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用于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淵。(《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3-10g,包煎。外用適量。(《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陰虛火旺者慎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粉末灰綠色或淡黃綠色。非腺毛甚多,散在,多碎斷;完整者2-4細胞,亦有單細胞,壁厚4-13μm,基部細胞短粗膨大,細胞壁極度增厚似石細胞。石細胞多成群,呈橢圓形、不規(guī)則形或分枝狀,壁厚4-20μm,孔溝不甚明顯,胞腔中可見棕黃色分泌物。油細胞較多,類圓形,有的可見微小油滴。苞片表皮細胞扁方形,垂周壁連珠狀。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粗粉1g,加三氯甲烷10ml,密塞,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三氯甲烷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木蘭脂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H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9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中國藥典2015》)

中藥配伍

1.治鼻淵:辛夷半兩,蒼耳子二錢半,香白芷一兩,薄荷葉半錢。上并曬干,為細末。每服二錢,用蔥、茶清食后調(diào)服。(《濟生方》蒼耳散)
2.治鼻炎、鼻竇炎:①辛夷三錢,雞蛋三個。同煮,吃蛋飲湯。(《單方驗方調(diào)查資料選編》)②辛夷四份,鵝不食草一份。用水浸泡4-8小時后蒸餾,取芳香水,滴鼻。(廣東《中草藥處方選編》)
3.治鼻漏,鼻孔中長出一塊:辛夷(去毛)、桑白皮(蜜炙)各四兩,梔子一兩,枳實、桔梗、白芷各二兩。共為細末。每服二錢,淡蘿卜湯調(diào)服。(《瘍醫(yī)大全》)
4.治鼻內(nèi)窒塞不通,不得喘息:辛夷、芎藭各-兩,細辛(去苗)七錢半,木通半兩。上為細末。每用少許,綿裹塞鼻中,濕則易之。五,七日瘥。(《證治準繩》芎藭散)
5.治鼻塞不知香味:皂角、辛夷、石菖蒲等分。為末。綿裹塞鼻中。(《梅氏驗方新編》)
6.治鼻內(nèi)作脹或生瘡(此系酒毒者多):辛夷一兩,川黃連五錢,連翹二兩。俱微炒,研為末。每飯后服三錢,白湯下。(《繆氏方選》)
7.治齒牙作痛,或腫或牙齦浮爛:辛夷一兩,蛇床子二兩,青鹽五錢。共為末摻之。(《本草匯言》)
8.治頭面腫癢如蟲行(此屬風痰):辛夷一兩,白附子、半夏、天花粉、白芷、僵蠶、玄參、赤芍各五錢,薄荷八錢。分作十劑服。(《古今醫(yī)準》)
9.治頭眩昏冒欲嘔(此屬寒痰):辛夷一兩,制半夏、膽星、天麻、干姜、川芎各八錢。為末,水泛為丸。每晚服三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中藥炮制

辛夷: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殘留的枝梗及灰屑。
炒辛夷:取辛夷,除去雜質(zhì),用清炒法炒至絨毛呈黑色為度,取出,篩去灰屑。
蜜辛夷:先將蜜熬至紅黃色,加入碎辛夷花,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辛夷花100kg,用煉蜜12kg。(《中藥大辭典》)

道地性

懷藥、 淮藥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肺開竅于鼻,而陽明胃脈環(huán)鼻而上行,腦為元神之府,鼻為命門之竅;人之中氣不足,清陽不升,則頭為之傾,九竅為之不利。辛夷之辛溫走氣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陽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溫中治頭面目鼻之病。
2.《本草經(jīng)疏》:辛夷,主五臟身體寒熱,風頭腦痛,面野,解肌,通鼻塞涕出。面腫引齒痛者,皆二經(jīng)受風邪所致,足陽明主肌肉,手太陰主皮毛,風邪之中人,必自皮毛肌肉,以達于五臟,而變?yōu)楹疅?;又鼻為肺之竅,頭為諸陽之首,三陽之脈會于頭面,風客陽分則為頭痛、面歪、鼻塞、涕出、面腫引齒痛,辛溫能解肌散表,芳香能上竄頭目,逐陽分之風邪,則諸證自愈矣。眩冒及身幾幾如在車船之上者,風主動搖之象故也,風邪散,中氣溫,則九竅通矣。大風之中人,則毛發(fā)脫落,風濕之浸淫,則腸胃生蟲,散風行濕,則須發(fā)生而蟲自去矣。
3.《本草新編》:辛夷,通竅而上走于腦舍,(治)鼻塞鼻淵之癥,無他用,存之以備用可耳。且辛散之物多用,則真氣有傷,可暫用而不可久用也。
4.《本經(jīng)續(xù)疏》:無五臟身體寒熱,而風頭腦痛者,是陽淫極上不得陰交而化風,非辛夷所可治也。五臟身體寒熱,而不風頭腦痛者,是邪連中外,不隨陽氣而透達,亦非辛夷所可治也。惟風頭腦痛之屬五臟身體寒熱者,乃可以辛夷治。
5.《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五臟身體寒熱風,頭腦痛。
6.《名醫(yī)別錄》:溫中解肌,利九竅,通鼻塞、涕出,治面腫引齒痛,眩冒、身幾幾如在車船之上者。生須發(fā),去白蟲。
7.《藥性論》:能治面生皰。面脂用,主光華。
8.《日華子本草》:通關脈,明目。治頭痛、憎寒、體噤、瘙癢。
9.《滇南本草》:治腦漏鼻淵,祛風,新瓦焙為末。治面寒痛,胃氣痛,熱酒服。
10.《本草綱目》:鼻淵、鼻窒、鼻瘡及痘后鼻瘡,并用研末,入麝香少許,蔥白蘸入數(shù)次。
11.《玉楸藥解》:泄肺降逆,利氣破壅。
12.《江西中藥》:外用能促進子宮收縮,具催生作用。

傳說淵源

       相傳,古代有一秦姓舉人得了一種怪病,經(jīng)常頭昏頭痛,鼻子流膿流涕,腥臭難聞,四處求醫(yī),均無效果,十分苦惱。有一天,朋友來看他,見狀,便勸道:“老兄,天下這么大,本地醫(yī)生治不好,何不到外地求醫(yī)?”他聽后覺得有道理,反正呆在家里得了這種病,死也死不了,還不如出去逛逛名山大川,散散心也好。于是,次日便攜家人出門了。
       這個舉人走了很多地方都沒有治好鼻病。后來,在一個夷人居住的地方,他遇見一白發(fā)老人告訴他:“你這病不難治,我給你介紹個驗方,只要你堅持治療,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個月,就能治好?!彼犃撕芨吲d,急忙向老人求教。只見老人走到房前,在一株落葉灌木上采了幾朵紫紅色的花苞,說:“就是這種藥,你每天早晚采幾朵,煮著雞蛋吃。用不了一個月,準能治好你的病?!庇谑?,他遵照醫(yī)囑,連服半月,果然積年鼻疾霍然告愈。舉人便向老人要了些草藥種子帶回家去,種在房前屋后,遇到有鼻疾的人,就用這種藥給人治病,都收到了顯著療效。后來,他也成了當?shù)赜忻尼t(yī)生。人們問:“這種藥很奇怪,先開花后長葉,叫什么名字?”他忘了問老人,想這是辛戌年從夷人那里引來的,便答道:“這藥,就叫辛夷花。



原標題:辛夷
詞條標簽:望春玉蘭,辛夷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