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雞蛋都被視為寶寶輔食的首選,其含有大量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營養(yǎng)品質僅次于母乳,一枚雞蛋就是一座“營養(yǎng)寶庫”。
然而,雞蛋很容易引起過敏,用雞蛋給寶寶做輔食,多數爸媽都忽視了一個問題:看月齡。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能選雞蛋嗎?何時才能給寶寶吃蛋黃、何時該吃蛋清?關于給寶寶吃雞蛋的疑惑,接下來我們一次性說清楚↓↓↓
7個月后開始吃蛋黃
調查顯示,在給寶寶首次添加輔食時,近七成父母選擇了蛋黃,約兩成家長選擇了果蔬,僅一成多家長選擇了谷類食物。
事實上,中國營養(yǎng)學會臨床營養(yǎng)分會發(fā)布的《7~24月齡嬰幼兒喂養(yǎng)指南(2016)》以及國外相關指南,都不建議將蛋黃作為輔食首選。
蛋黃并非補鐵佳品。很多家長認為蛋黃含有嬰兒時期最需要的鐵元素,但蛋黃中鐵的吸收率為3%,遠低于瘦肉和動物肝臟(20%)。
存在過敏風險。蛋黃是嬰幼兒的致敏因素之一。過早添加蛋黃可能導致嘔吐、皮疹、腹瀉,甚至休克等不良反應。
寶寶的首次輔食不應包含蛋黃,建議7~9個月時再添加,自1/4個逐漸增加至1個。
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時,應該添加精細的谷類食物。添加輔食的順序最好為:
谷類食物;蔬菜汁/泥和水果汁/泥(先蔬菜后水果);動物性食物(順序為蛋黃泥、魚泥、全蛋如蒸蛋羹、禽、畜肉泥/肉末/肉松等)。
8個月后再吃蛋清
嬰兒消化系統發(fā)育尚不完全,蛋清中的蛋白分子可直接透過腸壁進入血液,引起一系列過敏反應或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如濕疹、蕁麻疹、喘息性支氣管炎等。建議8個月后再添加雞蛋清。
一般而言,1~2歲的孩子,每天需要40克左右蛋白質,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1.5個雞蛋就足夠了。
別單獨把雞蛋羹做輔食
嬰幼兒最易從碳水化合物獲得能量,但雞蛋幾乎不含碳水化合物。如果只吃雞蛋,部分蛋白質將被轉換成能量,既發(fā)揮不了蛋白質促進生長的作用,又增加了代謝負擔。
喂孩子雞蛋羹時,要注意添加些碳水化合物,或將蛋黃壓碎放入米糊、米湯中,調勻后喂給孩子,可增加蛋白質的利用率。
不宜吃煎蛋
高溫油會使部分蛋白焦糊,使賴氨酸及其他氨基酸受到破壞,失去營養(yǎng)價值;食用后在胃內還不易與消化液接觸,影響寶寶消化系統。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對兒童來說,蒸蛋羹、蛋花湯最為適合,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
別喂未煮熟的雞蛋
生雞蛋不但存在沙門氏菌污染問題,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
前者影響蛋白質消化吸收,后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導致人體生物素缺乏,產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癥狀。
寶寶吃的雞蛋一定要煮熟,水沸后再煮7分鐘最佳。
若超過10分鐘,雞蛋蛋白質結構會更緊密,較難消化;蛋氨酸會分解出硫化物,與蛋黃中的鐵發(fā)生反應,形成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yǎng)損失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