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療養(yǎng)頻道 > 常見疾病 > 正文

濕疹——中醫(yī)治療更在行!

來源:嶺南中藥網發(fā)布時間:2017/7/6
導讀:濕疹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其特征為皮疹多形性,易滲出,痙癢,對稱分布,反復發(fā)作。1對病因病機的認識濕疹病因歸于飲食失節(jié)、情志不遂,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濕熱內蘊,復感風、濕、熱邪,內外兩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膚,發(fā)為本病。病久傷陰傷血,化燥生…
濕疹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其特征為皮疹多形性,易滲出,痙癢,對稱分布,反復發(fā)作。

1
對病因病機的認識

濕疹病因歸于飲食失節(jié)、情志不遂,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濕熱內蘊,復感風、濕、熱邪,內外兩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膚,發(fā)為本病。病久傷陰傷血,化燥生風,故纏綿不愈,反復發(fā)作。其臨床表現(xiàn)可以概括為“癢、多(多形性)、水(滲出)、對(對稱)、復(反復發(fā)作)”。根據(jù)前人對本病的認識,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導致濕疹的最根本原因是“濕”,其次是“熱”,濕久必化熱,即使患者為虛寒體質,也常被濕熱掩蓋。臨證時抓住“濕"“熱”兩個基本因素,辨證則準確無誤。

2
臨證思路分析

2. 1除濕
治病必求于本,或稟賦素虛導致濕邪內生,或飲食不節(jié)引起濕邪,濕疹本因總不離“濕”。

“濕”即濕疹之本,故除濕應是治療濕疹的根本原則。王莒生教授認為,濕疹發(fā)病雖與肝、脾、肺、三焦等功能失調有關,但臨證時不必過多強調虛從何來,以清熱除濕為主,輔以祛風勝濕,兼以隨證加減可取佳效。

2.1.1

清熱除濕為主:濕邪性黏膩,最易阻滯氣機,郁而發(fā)熱,形成濕熱兼有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潮紅,腫脹,丘疹,水皰成片,瘙癢不休,抓破流水糜爛,浸淫成片、結癡等,治療以清熱除濕為主,常用藥物有龍膽草、馬齒覓、蒼術、黃柏、黃連、苦參、白鮮皮等,熱重者加清氣分熱的石膏或清血分熱的地黃、牡丹皮、赤芍、槐花、白茅根等。

分辨濕、熱孰輕孰重:濕疹其名有濕,病因雖都以濕、熱為主,但是濕、熱輕重又有熱重濕輕、濕重熱輕、濕熱并重之不同。在臨床中做到體察入微,當根據(jù)患者皮損表現(xiàn),參考舌像、大便之變化,判定濕、熱之輕重。

藥不變而量變:因濕熱輕重不同,則相應藥物劑量不同,做到方似不變而又有變。如熱重者加大清熱藥物的用量,濕重者加大除濕藥物的用量,雖然基本方不變,但是藥量不同,達到了隨證變化、因人制宜的治療目的。

2. 1. 2

祛風勝濕為輔:風為陽邪,其性開泄,善行,如無濕邪助其猖,無所依附,必不至留戀,自循于無形,風能勝濕,治濕疹者必善用風藥,其根本不在止癢,而在除濕。王教授多選用荊芥、防風、辛夷、蒼耳子、蟬衣、浮萍、白僵蠶、全蟲、娛蛤、烏梢蛇等。并根據(jù)臨床癥狀對癥選藥,如患者熱象較重,皮損顏色較紅,則選用性寒之蟬衣、浮萍,以祛風勝濕兼清熱;如患者熱象較輕,可選用荊芥、防風、辛夷、蒼耳子等辛溫解表藥物,以免寒涼藥物凝滯氣血;若病程較長,皮損肥厚明顯,則加蟲類藥物,以搜風剔濕止癢。

2. 1. 3

兼以辨因:濕邪豁滯,久留體內,可引起諸多變化。濕邪困脾,導致脾運障礙,脾氣虛弱、陽氣受損者,可加健脾之薏苡仁、茯苓、砂仁等;虛寒者,加細辛、黑附片等;濕邪日久,津血化生障礙,導致津血虧虛者,予首烏藤、雞血藤、當歸、阿膠珠、地黃等養(yǎng)血潤膚之藥。雖有諸多變化,然萬變不離除濕之根本。

2. 2止癢
王莒生教授認為,濕疹患者最難以忍受的是“癢”,搔抓是加重皮損的主要原因。“急則治其標”,迅速緩解患者痙癢癥狀是減輕皮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臨證中王教授充分重視中藥的安神作用,擅用安神類中藥抑制神經興奮,達到止癢的目的。

其常用藥物有生龍骨、生牡蠣、磁石、合歡皮、百合、珍珠母、炒棗仁等。但需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選擇用藥:如為實證,則多用生龍骨、生牡蠣、磁石、珍珠母等重鎮(zhèn)藥物;如為虛證,則以首烏藤、合歡皮(花)、百合、炒棗仁、獲神等為主,根據(jù)血虛、氣虛的具體情況用藥又有所側重。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