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兩面刺(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兩面刺為菊科植物兩面刺Cirsium chlorolepis Petrak ex Hand.-Mazz.的全草。夏、秋季連根采挖,切段曬干。產(chǎn)于云南、貴州。

  • 中藥名稱兩面刺

  • 中藥學名(拉丁名)Radix seu Herba Cirsii Chlorolepis

  • 別 名白馬刺

  • 所屬功效類止血藥

  • 菊科

  • 分布區(qū)域產(chǎn)于云南、貴州。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兩面刺Cirsium chlorolepis Petrak ex Hand.-Mazz.的全草。(《中華本草》)

分布產(chǎn)地

產(chǎn)于云南、貴州。

入藥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季連根采挖,切段曬干。(《中華本草》)

藥材性狀

根呈紡錘形,簇生于根莖上,長約20cm,直徑0.6-2cm。外皮黃色,略有皺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白色,略呈粉質。氣特異,味苦微甜。 以粗壯、無須根及蘆頭者為佳。(《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涼。(《中華本草》)

藥材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中華本草》)

藥材主治

主痢疾,胃痛,吐血,咯血,月經(jīng)過多,尿血。(《中華本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中華本草》)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與大薊根近似,不同者:內(nèi)皮層外側的分泌腔較少,直徑107-150μm。韌皮纖維成層排列,木化;木質部較發(fā)達。(《中華本草》)

原標題:兩面刺
詞條標簽:兩面刺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