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驢耳風毛菊(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驢耳風毛菊為菊科植物草地風毛菊Saussurea amara (L.) DC.的全草。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北京、陜西、甘肅、青海、新疆。

  • 中藥名稱驢耳風毛菊

  • 中藥學名(拉丁名)HERBA SAUSSUREAE

  • 別 名狗舌頭、驢耳朵、風毛菊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菊科

  • 分布區(qū)域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草地風毛菊Saussurea amara (L.) DC.的全草。(《中華本草》)
本品為菊科植物草地風毛菊Saussurea amara (L.) DC.的干燥全草。(《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蒙藥分冊》)

分布產地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北京、陜西、甘肅、青海、新疆。

入藥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中華本草》)
春末夏初花開前采收,除去雜質,曬干。(《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蒙藥分冊》)

藥材性狀

本品根呈圓錐形,長2.5-6cm,直徑0.2-0.5cm;表面紫褐色,斷面淡黃色;根頭有殘存基生葉的長柄。莖類圓柱形,具縱棱,被短毛。葉多破碎,完整葉大小不等,具柄,橢圓形或披針形,綠色,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有波狀齒,下表面被疏毛。偶見頭狀花序;總苞狹鐘形,長0.7-1.2cm,寬3-6mm,苞片約4層,外層披針形,先端尖,內層條狀披針形,頂端有近圓形的膜質附片,淺紫色,邊緣具齒。花冠粉紅色,冠毛淺褐色。氣微,味苦。(《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蒙藥分冊》)

性味歸經

苦,寒。(《中華本草》)
苦,寒。(《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蒙藥分冊》)

藥材功效

清熱解毒散結。(《中華本草》)
殺“粘”,清熱,解毒,止刺痛,消腫。(《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蒙藥分冊》)

藥材主治

主治瘰疬,痄腮,癤腫。(《中華本草》)
用于瘟疫,猩紅熱,麻疹,痘疹,結喉,發(fā)癥,腸刺痛,陣刺痛等“粘”患和毒熱,心熱,血熱,熾熱,訌熱,傷熱,感冒發(fā)燒及急慢性熱。(《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蒙藥分冊》)

用法用量

6-9g。(《中華本草》)
外用:適量,搗敷;或熬膏敷。(《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蒙藥分冊》)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蒙藥分冊》)

中藥配伍

1.治頸淋巴結結核:鮮風毛菊葉、貓眼草等量。熬膏外敷。
2.治腮腺炎,癤腫:風毛菊熬膏或加入樟丹少許,調膏外敷。(1-2方出自《內蒙古中草藥》)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內蒙古中草藥》:“清熱解毒。主治頸淋巴結結核,腮腺炎,癤腫。”

原標題:驢耳風毛菊
詞條標簽:草地風毛菊,驢耳風毛菊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