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楤根(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楤根為五加科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的根及根皮。9-10月挖根,或剝?nèi)「窀伞.a(chǎn)于浙江、湖南、福建、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 中藥名稱楤根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RADIX ARALIAE CHINENSIS

  • 別 名刺老包根、山通花根、箭當(dāng)樹根

  • 所屬功效類祛風(fēng)濕藥

  • 五加科

  • 分布區(qū)域產(chǎn)于浙江、湖南、福建、四川

來源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的根及根皮。(《中華本草》)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黃毛楤木Aralia chinensis L.的根或根皮。(《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分布產(chǎn)地

產(chǎn)于浙江、湖南、福建、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皮

采收加工

9-10月挖根,或剝?nèi)「窀伞?/span>(《中華本草》)
9-10月挖根或剝?nèi)「ぃツ嗌?,干燥。(《湖南省中藥材標?009年版》)

藥材性狀

根圓柱形,彎曲,粗細長短不一;表面淡棕黃色或灰褐黃色,具不規(guī)則縱皺紋,外皮向外翹起,并有橫向棱狀、一字狀或點狀皮孔,有的具支根痕。體輕,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稍呈纖維狀。老根木部中央呈空洞狀,有的呈朽木狀。切成段者,長1-1.5cm,切斷面皮部較薄,暗棕黃色,木部淡黃色或類白色,具細密放射狀紋理及數(shù)輪環(huán)狀紋理,有的中央具空洞,或呈朽木狀。氣微,味微苦。(《中華本草》)
本品根呈圓柱形,彎曲,粗細長短不一;表面淡棕黃色,具不規(guī)則縱皺紋,外皮向外翹起,并有橫向棱狀、一字狀或點狀皮孔,有的具支根痕。體輕,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稍呈纖維狀,皮部較薄,暗棕黃色,木部淡黃色或類白色,具細密放射狀紋理;老根木部中央空洞狀,有的呈朽木狀。根皮呈扭曲的卷筒狀,槽狀或片狀,長短不一,厚1-3mm。外表面灰褐色或黃棕色,粗糙,栓皮呈鱗片狀,易剝落,剝落處顯黃褐色。內(nèi)表皮呈淡黃色至深褐色,偶可見黃褐色油脂狀物。體輕,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略整齊,黃褐色。氣微香,味微苦澀。(《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性味歸經(jīng)

辛、苦,平。歸肝、脾、腎經(jīng)。(《中華本草》)
辛、苦,平。歸肝、胃、腎經(jīng)。(《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功效

祛風(fēng)利濕,活血通經(jīng),解毒散結(jié)。(《中華本草》)
祛風(fēng)利濕,活血通經(jīng),解毒散結(jié)。(《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主治

主治風(fēng)熱感冒,咳嗽,風(fēng)濕痹痛,腰腿酸痛,淋濁,水腫,臌脹,黃疸,帶下,痢疾,胃脘痛,跌打損傷,瘀血經(jīng)閉,血崩,牙疳,陰疽,瘰疬,痔瘡。(《中華本草》)
用于風(fēng)濕痹痛,腰腿酸痛,淋濁,水腫,臌脹,黃疸,帶下,痢疾,胃脘痛,跌打損傷,瘀血經(jīng)閉,血崩,牙疳,陰疽,瘰疬,痔瘡。(《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爛敷或再酒炒熱敷;或研粉調(diào)敷;或煎湯熏洗。(《中華本草》)
15-30g。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用藥禁忌

孕婦慎服。(《中華本草》)
孕婦慎服。(《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貯藏保存

置干燥處,防霉,防蛀。(《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鑒別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 5g,加水100ml 煎煮2小時,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約20ml,用以水飽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試液洗滌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楤木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5》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藥材溶液10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12:4:1: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中藥配伍

1.治肝硬化腹水:楤木根120g,瘦豬肉120g。水燉,服湯食肉。(《江西草藥》)
2.治紅崩:刺老包根15g,陽雀花9g。蒸甜酒內(nèi)服。(《貴陽民間藥草》)
3.治白帶:刺老包15g。水2大碗,煎至1碗半,去渣,甜酒為引,煎服。(《貴陽民間藥草》)
4.治風(fēng)熱咳嗽:①刺老包、兔耳風(fēng)根各15g。煨水服。(《貴州草藥》)②刺老包根9g,果上葉6g。水煎服。(《貴陽民間藥草》)
5.治咳喘:刺老包根120g,肉500g。燉之,服肉及湯。(《貴陽民間藥草》)
6.治乳糜尿:楤木根、菝葜根各30g,煎服;或楤木根、尋骨風(fēng)根各30g,煎服。(《安徽中草藥》)
7.治痔瘡:刺老包120g(干的用15g)。燉豬肉250g,分3次服。(《貴陽民間藥草》)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段,干燥。(《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1.《本草拾遺》:“主水癊,取根白皮,煮汁服之,一盞,當(dāng)下水,如病已困,取根搗碎,坐,其?。ㄈ∑洌?,水自下。又能爛人牙齒,齒有蟲者,取片子許大,內(nèi)孔中,當(dāng)自爛落。”
2.《草木便方》:“解毒散熱,除風(fēng)痰。治瘰疬瘡爛,鼻衄,牙痛,痔,痢,瘋狗(咬傷)。”
3.《中國藥用植物圖鑒》:“治糖尿病,神經(jīng)痛,胃腸病?!?/span>
4.《貴州民間藥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痔瘡,紅崩,白帶,白濁,喘咳?!?/span>
5.《滇南本草》:“治風(fēng)濕疼,胃疼,跌打損傷。骨折,用鮮根搗碎,酒炒熱敷?!?/span>

原標題:楤根
詞條標簽:楤木楤根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